上编(三) 甲午战争与维新运动_第1页
上编(三) 甲午战争与维新运动_第2页
上编(三) 甲午战争与维新运动_第3页
上编(三) 甲午战争与维新运动_第4页
上编(三) 甲午战争与维新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爆发

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过渡。日经济危机,中成其侵略对象。

1894年,清军入朝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日也向朝增兵。7月,日军劫持朝鲜国王,组织傀儡政权,强迫朝向中宣战,并授权日军驱逐在朝的中国军队。日海军突袭丰岛海面的中国军舰。8月1日,双方同时宣战,是年为甲午年,称“甲午战争”。上编(三)甲午战争与维新运动一、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牺牲将领

管带邓世昌令“致远”号撞向日”吉野”号时中鱼雷沉没,约250名官兵牺牲。“经远”号被击沉,管带林永生等约200名官兵殉难。

大连旅顺口

威海卫军港

山海关

营口

黄海海战未定胜负

(日5艘重创,中5艘沉没)

旅顺大屠杀

(约2万群众遇难)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威海卫战役

“定远”号管带刘步蟾炸舰自杀。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拒降自杀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予日;

赔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为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岸;

日可在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二、维新运动的概况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行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1888年入京顺天乡试,首次上书光绪。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

《南海先生诗集》等著作。

1895年发起公车上书,确立维新派领袖地位。

19岁于广州著名理学家朱次琦就读,

致力于“济人经世”之学。

1891年于广州创办万木草堂(书院),招徒讲学。

康有为(1858~1927)

,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出身封建仕宦家庭。公车上书康有为与《大同书》手稿。

初以各省举人为单位,分别向都察院提出要求。康梁发动粤湘领先,各省继之。数日之内,书呈纷飞,“章满察院,衣冠塞途”,举人们甚至“围其长官之车”,情绪激昂。台湾省举人更是捶胸顿足,垂泪请命,强烈反对割台。清廷毫不理睬。

1895年3月,康偕弟子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时人有“康梁”之称)赴京会试举人;4月,日逼签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消息传至京。云集京师应试的举人义愤填膺,奔走相告,强烈要求清廷拒绝批约,继续抗战。梁启超康倡议18省举人联名共上一书,向清廷提出强烈要求。众推康起草上书。康壮怀激烈,热血沸腾,一昼两夜,书就长达1.4万余字的上皇帝书,亦是康《上清帝第二书》。书中慷慨陈词,气势磅礴,极言救时之方,详陈自强之道,引经据典,文贯中西,为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宣言书。

脱稿后,连续3天在京宣武城南松筠庵之谏草堂,集18省应试举人传观议讨。计1300人签名。预定抢在《马关条约》换约前投递都察院。松筠庵光绪曾拒签《马关条约》,但迫于慈禧压力,于5月2日批约。

“公车上书”囊括了康维新变法的深邃思想。博大精深,其后之政见思想,均未突破“公车上书”之限。部分举人得清廷已批约之信,“群议涣散”,数百人取回签名。最后《公车上书》附录的题名录里仅存603名,上书亦未能投递都察院。首先,强烈反对割让台湾。指出割台予日系“弃台民”、“散天下”,必造成“民心先离”,中国将有土崩瓦解之患。其次,反对议和。指出言和则“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

公车上书内容

出路:“拒和·迁都·练兵·变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罪己之诏:甲午战败,帝应特下明诏,深省担责;以励国人,同雪国耻;鼓舞将士,慷慨效死。

明罚之诏:对主和辱国之昏庸大臣;阵战不力、闻风溃逃、克扣军饷的贪鄙将帅;擅许割地赔款的卖国使臣,应予处罚,重者处死,轻者革职,以蔽其辜。有功将帅疆吏,则予以奖赏。

求才之诏:建议帝应悬赏求贤,破格提拔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参与决策国家大事。三诏一下,赏罚既明,天下士气必大受鼓舞,则可上下一心,以赴国家之急。(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京师近海,易为外夷所胁制。旅顺、威海卫已为日军所占,京师屏障全失。建议速迁都西安,使日失其胁制之术,则不必割地,也能达成和议;即使和议不成,我大军云集都畿,扼潼关之险,亦可言战。

古都西安(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屡战屡败,将衰兵弱、武器落后为重要原因。主张训练重兵。

选将。应挑年少力壮、出身卑贱者,肯为国家效力;不用精力衰竭、暮气沉沉之老将。

团练。令各地绅士举办团练,令州县各荐一知兵之士,十中挑一,必能拔出优秀将才,为国所用。

购械。需选精于制造技术、又廉洁奉公之人向外国购买近代化枪炮,使“器械精利,有恃无恐”。只要有精兵猛将,再配以精锐武器,即可强天下之势,对外能稳操胜券。(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以上三策乃“权宜应敌之谋”;惟“变法”乃“立国自强之策”。清制沿袭明制,已经数百年之久,而“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向帝议曰: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清应更新百度,再不能率由旧章。何以变法?

[1]议制之法

请帝颁特诏,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每10万户推举一人,名曰“议郎”。议郎之职责是备皇帝咨询,且可“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和筹款事宜,皆令议郎会议讨论,经2/3多数通过后,交由政府各部执行。“议郎”每年更换一次。

议郎会议制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尚存差距,但为明确要求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代议制思想的第一次表述。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即可出现“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的政治局面。

清法制诸多种弊端。建议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改革官制。特别着重指出中国贫弱的最大根源在于“壅塞”,君臣隔绝,官民隔绝,上下不通,不能集思广益。

[2]富国之法

钞法。成立国家银行,精制钞票流通,可扩商务、筹军饷、致国富民强。

铁路。允私人资本修铁路,政府收费。既可“无使外国,收我利权”,又可增加财政,且铁路四通八达,促进经济。

机器、轮舟。现各省严禁民间设厂制兵器,致工艺制造不能日精,所产兵器极端落后,只得花钱进口洋枪洋炮,束缚自己的手脚。应允民办机器工厂和轮船公司,政府应以保护。

开矿。议设矿学,聘矿学最发达之比利时专家传授知识,指导勘探,“则吾金银煤铁之富,可甲地球”

铸银。鉴于大量外币流入国内市场,议令各省依照广东做法,开铸银局,抵禁洋圆。

邮政。即撤除旧时驿站,开设邮政局,以通信息。[3]养民之法

务农。议城镇遍设农学会,提倡科学方法种田;开设丝茶局和丝茶学会,以振兴中国传统丝茶业。

劝工。奖励科学创造发明,凡有发明创造者,均给予执照,授以奖章,许其专利。

惠商。减免重税,保护商业。提出“并争之世,必以商立国”思想。建议中央设通商院、各省设商会、公司。目的是“广纺织以敌洋布,造用物以敌洋货”。

恤穷。中国人口众多,但民穷财尽,乞丐遍地,不予收恤,不足以“固结人心”。恤穷之法:

移民垦荒;

各州县设立警惰院,凡无业游民收入其中,教以工艺,使自食其力;

将鳏(guan)寡孤独残疾之人由各州县设院收养。[4]教民之法

普及教育。乡村一律设立学塾,儿童皆得入学。

改革科举。改革文、武科取士方法。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凡天文、地矿、医律、光重、化电、机器、武备、驾驶分立学堂,测量、绘图、语言、文字都要学习。天下之士,才智大开,中国人才将辈出。

开设报馆。出版报纸,“可通时务”,“开拓心思”,移风易俗。

设立道学。即提倡孔教,弘扬中国文化。

维新派代表

早期(19世纪70年代)

马建忠

薛福成

王韬

郑观应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维新:甲午战争失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民族觉醒,推动新思想的发展。掀起一场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以政治体制变革为主要内容的维新变法(改良)运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焦点(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思想启蒙运动。传播西方政治制度及自由平等、民主人权观念,冲击封建君主专制与封建思想壁垒。论战产生的意义不亚于戊戌变法运动本身!1.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至9月21日慈禧政变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帝后较量

帝解怀塔布等6大臣(后党)职务,授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军机京章。慈禧与天津荣禄密谋政变,欲趁帝天津阅兵时,武力逼帝退位。2.变法失败三、戊戌变法

政变准备

撤消翁同龢军机大臣职务,逐回老家。

命亲信荣禄任直隶总督,统领军权,控制京畿。

所有新授二品以上大臣须到太后谢恩。

老袁告密袁世凯,字慰庭,河南人。时为新军统带,属荣禄部。18日,谭夜访袁,劝袁杀荣禄,出兵包围颐和园救帝。袁面诺。20日,帝诏袁时,袁信誓旦旦,以回营布军为借口,连夜回天津向荣禄告密。

“戊戌六君子”

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在北京菜市口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变

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帝,以“训政”名义重掌国政,捕杀维新人士,变法失败。

杨锐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义拒逃生:“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狱中题壁:“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视死如归:临刑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客观原因:新旧势力对比悬殊。3、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策略失误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把变法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支持。4、历史意义

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主义性质的救亡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性质的政治改革(良)运动;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变法改良之路行不通!须用革命推翻清政权!视频——戊戌变法

1874年12月同治病死。同治无子,慈禧一言定大统:载湉继位,年号光绪(意为继承光大咸丰统绪)。清第一位非皇子入继大统的皇帝。人生四个阶段

生—4岁,醇亲王王子时期

4—17岁,少帝时期

17—28岁,亲政时期

28—38岁,囚帝时期光绪(1871—1908)

主战求变两失败

1887年,光绪亲政,慈禧退居颐和园。甲午战争,光绪主战,结果失败。慈禧大庆60大寿。有人题写对联,贴于京城: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重掌大权。光绪政治生涯结束,被囚禁于瀛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