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一中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芜湖一中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些规定A.有利于维护西周王权 B.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C.确保了贵族特权垄断 D.确保了嫡长子的权力2.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曾指出,只要当局能为国家守住,那大陆就不急于改变对台关系。蒋介石也表示,国共争斗属于“内战”,希望美国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和主权,不要阻碍其“反攻大陆”的计划。上述材料表明,在台海问题上A.“一个中国”是两岸高层的共同认知B.“武力解决”是国共双方的主要手段C.“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D.“倚重美国”是海峡两岸的主要策略3.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4.美国国防部就某项科技成就宣布说:“它的出现证明了中国正在推进一个重要目标:最早于1973年前建造可以投送核战斗部到美国和欧洲目标的导弹。这条新闻将影响美国国会对于提议扩充反导系统的行动。”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A.原子弹爆炸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中国国防科技迅速发展恶化了美欧关系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影响了国际战略格局D.中国核技术研究突破引发了世界核军备竞赛5.如图为某年“老新闻”目录,同样可以编入该目录下的老新闻是A.中华民国新纪元B.讨袁声中之上海C.破天荒之工人总同盟罢工D.九国太平洋会议消息6.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新兴工业异军突起。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包括电力、石化、汽车工业等②在欧美列国中得到普遍重视③是自然科学新发展的必然结果④最先产生托拉斯等垄断组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A.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 B.全球化的趋势已出现逆转C.国际经济新秩序亟需建立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8.“……并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督、抚直接发布命令。盖……仍不过清王室一御用机关,不得目之为政府中之最高枢机。”文中省略的应该是A.中朝 B.政事堂 C.内阁 D.军机处9.1877年,时任法国总统麦克马洪在逼迫共和派内阁下台之后,任命布罗伊再度组成君主派内阁。面对君主派的反扑,控制众议院的共和派议员以惊人的一致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根据当时的宪法,麦克马洪接下来可以A.直接任命内阁 B.直接修改法律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D.经最高法院同意解散议会10.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这次会议“是指A.华盛顿会议 B.汪辜会谈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11.恩格斯在分析某次战争时,指出“它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早已行不通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这一战争A.刺激国人“开眼看世界”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C.加速资产阶级投身政治 D.促使中国两大矛盾合流12.史学的重要作用,在汉唐间的数百年中,逐渐被统治者,尤其为最高统治集团所认识。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开皇十三年(593年)下诏:“人间(即民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这表明A.私修史书真实性受到质疑B.私修史书不符合统治的需要C.官修史书更能体现出公正D.官修史书解释历史更客观13.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该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C.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形成 D.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14.有人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最终完成15.查理·马特:“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查理·马特使他的王国“年轻起来”的措施是A.实行无条件赏赐制 B.实施领地世袭制度C.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D.改革土地分配制度16.晚清政府前期依然维持着朝贡体系,坐等夷狄前来朝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 B.在外交领域主动与世界接轨C.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17.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C.激发了救亡意识 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18.在14世纪欧洲的鼠疫期间,“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当时这种情况A.动摇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思想领域的变革C.推动了欧洲的信仰自由 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9.下图是二战时期创作的一幅漫画,若为添加主题,较恰当的是A.今日共同战斗,明日一起重建 B.兄弟情重,但要经得住困难考验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兄弟不打不相识,家和不怕外人欺20.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A.历史发展的规律 B.历史循环论思想 C.历史进化论思想 D.历史学的功能21.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22.读图1、图2,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战国七雄在汉初基本复国 B.秦朝地方行政制度被废除C.汉初无为使国家再次分裂 D.汉初建制受历史传统影响23.14世纪的某意大利学者说:“上帝教导人们,我将你们造就为有灵性的生物……那么,作为一个自由和自豪的塑造者,就按你们自己所喜欢的形式去塑造你们自己吧!”在此,该学者A.强调了上帝万能思想 B.宣扬了人的自主精神C.提倡自由的宗教观念 D.批判了宗教权威地位24.侵华日军在向陆军部的报告中写道: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石太路破坏极为严重,敌人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火车站设施等重要技术性设备,予以彻底摧毁。材料所指的军事行动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恢复西南国际交通线的畅通 D.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25.至1969年初尼克松上任前,新中国与美国共举行了134次大使级会谈,但唯一的成果是1955年达成的关于遣返平民的协议,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美大使级会谈是“聋子的对话”。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外交谈判策略不成熟D.朝鲜战争对双方的影响26.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体裁特征是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27.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28.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29.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旨在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B.对经济进行有限的干预C.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30.《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南京条约》阴影下的中国以下为《南京条约》部分条文:九、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俟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誊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十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问题(1)《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签订的?(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你如何评价《中英南京条约》?3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北共有79.6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33.孔子与儒学孔子研究是建国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孔子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据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等材料三1966年至1976年,造反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反孔还是尊孔成为革命与反革命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1978年开始,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成了学术界的热衷话题。1989年以来,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他相关的学术会议,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等组织。——据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3)据材料三,指出1976年以来学术界“孔子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小宗服从大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些规定明确了大小宗的地位关系,而且大宗地位保持不变,有助于维护西周王权,A正确;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题干涉及制度是宗法制,排除B;题干描述的是大小宗关系,而非继承关系,排除C;D涉及的是继承制度,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2、A【解析】

周恩来要求当局能为国家守住,蒋介石认为国共争斗属于内战,说明双方都认为海峡两岸是一个国家。A正确;蒋介石提出了反攻大陆的计划,而周恩来没有明确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说不急于改变对台关系,B排除;国共双方都没有明确“和平统一”的意图,也不涉及“两岸人民”,C排除。材料反映国共双方想自己解决国共问题,而不是依靠美国,D排除。故选A。3、C【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4、C【解析】

依据材料“1973年前建造可以投送核战斗部到美国和欧洲目标的导弹”,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说明我国运载火箭有超远的运输能力,火箭可以放置核弹头,从而可以造成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这说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影响了国际战略格局,迫使美国扩充反导弹系统,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可以投送核战斗部到美国和欧洲目标的导弹”,而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说明具备了原子弹制造能力,不能说明能造成对美国的打击,故A项错误;材料看不出美欧同盟的恶化,故B项错误;在中国核技术发展前,美苏就开始了竞赛,他们早就发明了核武器,故D项错误。故选C。5、C【解析】

由材料“山东问题”“北京学界之大举动”可知反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五四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罢工,声援学生爱国活动,宣告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C符合题意;A是1912年,B是1916年,D是1922年,时间不符合,故ABD不符合题意。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重视科技的发明,但是英国和法国对此次工业革命没有充分重视,②表述错误,排除A、B、D三项;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自然科学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产生了电力、石化、汽车工业等一些新兴工业,同时也产生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故①③④表述符合史实,C项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根据材料“世界经济仍在艰难复苏中”“主权债务风险”等信息可知,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中仍有诸多阻碍因素,如主权债务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说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任重道远,国际经济新秩序亟需建立,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艰难性,没有体现区域集团化,并且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全球化,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没有体现全球化出现逆转,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国际经济新秩序亟需建立,没有涉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项错误。8、D【解析】

据材料中“清王室一御用机关,不得目之为政府中之最高枢机”联系清朝的中枢机构特点,该机关应是军机处,故选D;西汉实行中外朝制度,排除A;政事堂是唐、宋时期宰相的总办公处,内阁不是清朝的御用机关,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过清王室一御用机关,不得目之为政府中之最高枢机”,联系清朝军机处的特点分析解答。9、C【解析】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过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过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因此当众议院议员和总统发生冲突时,麦克马洪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C正确,D错误;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要经过众议院同意,A排除;直接修改法律明显不符合民主政治的特征,B排除;10、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与会国皆为亚非国家,旨在讨论反对殖民主义的问题,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该会议符合杜勒斯“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的描述,故D项正确;华盛顿会议为一战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参与,排除A项;汪辜会谈反映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4月召开,是苏、美、英、法、中五国参加的外交会议,与会国中无非洲国家,排除C项。故选D。11、C【解析】

据“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可知,本次战争时间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且在此次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放寬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可知本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资产阶级投身政治,主张变法维新,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刺激国人“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使中国两大矛盾合流,排除ABD三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联系甲午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12、B【解析】

私修史书可能会宣扬反抗专制统治的观点,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故答案为B项。统治者严禁私修史书,不是因为其真实性问题,排除A项;官修史书代表统治者观点,不能说比私修史书更能体现出公正、解释历史更客观,排除C、D项。13、A【解析】

根据材料“山东”“廊坊”“天津”“八国联军入侵”,可知,此图反映的是义和团反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中外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A正确;中国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是在鸦片战争后,不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选项与史实不符,B错误;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错误;义和团运动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不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故D错误。14、D【解析】

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德国“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D正确;A是巨变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5、D【解析】

查理·马特为加强统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行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查理·马特的改革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排除A项;采邑不能世袭,排除B项;各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关系,不能说是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C项。16、B【解析】

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可知,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体现了清政府外交领域的近代化,主动与世界接轨,B正确;A不符题意;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D说法错误。【点睛】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外交的近代化。17、C【解析】

根据“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可知,学者强调这场战争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故选C;根据“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可知,学者强调的是这场战争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联系所学甲午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18、B【解析】

依据材料“14世纪”“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来看,天主教会的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受到冲击,新的思想应运而出,表明思想领域出现了变革。B正确;文艺复兴动摇基督教的统治地位,A排除;材料未涉及信仰自由,C排除;16世纪初,马丁·路德开始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D排除。故选B。19、A【解析】

漫画上英文是《大西洋宪章》的意思,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20、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历史具有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知历史发展趋势的功能,所以历史是一门不可获取的学问,强调的是历史学的功能,D正确;历史规律是对前半句的反映,A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循环论,B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进化论,C排除。21、C【解析】

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可知,体现的是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错误;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唐朝时期做官的途径还有恩荫做官,故D说法错误。22、D【解析】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其中诸侯国的设置与战国诸侯国相似,说明其受到历史传统影响,D正确;A不符合史实,汉初的诸侯国是同姓,排除;汉承秦制,郡县制并未废除,排除B;汉初是大一统王朝,形势图无法反映出国家分裂,排除C。23、B【解析】

根据材料“14世纪的某意大利学者说”“作为一个自由和自豪的塑造者,就按你们自己所喜欢的形式去塑造你们自己吧!”可知该学者的说法符合文艺复兴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自主精神,故选B;A曲解了学者的说法,排除;材料内容不是提倡宗教观念,而是强调精神的塑造,C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24、D【解析】

据材料“石太路破坏极为严重,敌人企图对桥梁、轨道、……予以彻底摧毁”可知,指的是百团大战,该战役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故D选项正确;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平型关大捷,故A选项错误;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大捷,故B选项错误;恢复西南国际交通线的畅通是远征军出国作战进行反攻,故C选项错误。25、A【解析】

根据“新中国与美国共举行了134次大使级会谈,但唯一的成果是1955年达成的关于遣返平民的协议”,说明新中国与美国的大使级会谈成效不大,结合所学,当时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下,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一边倒”,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朝鲜战争的时间是1950-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26、C【解析】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中心,故C正确。27、A【解析】

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等信息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错误。28、B【解析】

依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来看,侨人由不负担国家调役,转变为需要负担,此举可以加强对侨人的控制,并且增加赋役来源。B正确;材料反映土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赋役来源,抑止士族势力膨胀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侨人和正式居民之间的矛盾,C错误;材料信息与实现重心南移无关,D错误。故选B。29、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在经济危机冲击的背景下,通过这些措施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针对经济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不是缓解社会矛盾,排除A项;B项反映的是政府的做法,而不是目的,排除;政府的目的只是应对危机,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0、D【解析】据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违背,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倾向,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百姓抑商的信息,故A项错误;“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当时百姓皆重商轻农,故C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硝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2)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废除公行垄断贸易制度;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两国官员平等往来等。(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5个递进的层次评分。评分参考: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参考观点:《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沦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同时,客观上也使中国被迫融入世界,走上近代化之路。【解析】

(1)本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得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硝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2)本问考查知识点的记忆,可直接背诵得出内容是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废除公行垄断贸易制度;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两国官员平等往来等。(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多角度地进行评价。可从《南京条约》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的角度评论。也可从迫使中国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评价。也可运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等多元史观对《南京条约》进行评价,言之有理即可。32、(1)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建设制度与时俱进;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解析】

(1)依据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依据材料“《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由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并且覆盖面较广;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