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第5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真题汇编)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2022上·长沙·五年级专题练习)根据课文《松鼠》,完成练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片段围绕“松鼠的窝"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填空。

2.用“”圈出描写松鼠搭窝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

3.第二句中的加点词(可以不可以)删除,因为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用“"在上面的片段中画出对应的内容,体会两句话在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通过对比,我发现这句话的内容比较_____________,课本片段内容更加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语言比较_____________,课文片段的语言更___。

A.简洁B.丰富C.平实D.活泼

(2022上·山东济宁·五年级统考期末)快乐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儿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离地球太远了,()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5.这个片段节选自《》一文。

6.写出文中括号里应填写的关联词语,然后运用所填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7.选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句;给这句话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9.这个片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2022上·安徽亳州·五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鲸(片段)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lùlǜ)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chēngchèn)“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jiējié)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qiǎnqián)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0.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凶猛()锋利()垂直()浮出()

12.文中划“”的句子是句。

13.文中划“"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14.这两个片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和

15.有经验的人如何根据水柱的形状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_______________

16.判断。

①鲸是海洋里最大的鱼。___()

②须鲸只吃虾和小鱼。_________()

③号称“海中之王”的鲸叫虎鲸。___()

④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吸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2022浏阳·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辣椒

①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②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③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首屈一指。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二是。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食物本草》中说,辣椒能温暖脾胃。如果受寒出现呕吐、腹泻、肚子疼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三是。吃了辣椒后,大脑会指挥胃液和唾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④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17.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首屈一指:____________

18.阅读第二段,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辣椒有很多种叫法,叫它_____________,主要是因为它是从外国传入的。

(2)斯克维尔既是人名,又是___。

19.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

20.阅读第三段,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出辣椒的三个好处。

21.第三自然段中“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四自然段向我们说明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

23.(2022北京·五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

材料一: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60%~70%,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我们主要靠饮水和食物获得水,体内的水又通过尿液、肺呼出、排汗、粪便等形式排出。所以我们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那喝水如何定量呢?一般来说,成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该维持在2500毫升左右,9-13岁的男孩为2400毫升左右,女孩约2100毫升。

材料二:下图为五年级男生刘明同学的饮水时间表,每杯容量为300毫升。

早上起床___早餐后1小时

上午10:30___午饭前半小时

下午3:00___下午5:00

晚饭前半小时___睡前一小时

结合材料(一)和(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错“×"。

(1)刘明爸爸的体重为70公斤,体内的水分大约就占了56公斤。()

(2)喝水是我们补充体内水分的主要途径。()

(3)从刘明的饮水时间表来看,刘明的饮水量把握得非常好。()

(4)刘明奶奶觉得只要多吃水果,少喝一些水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水。()

(5)这个周六,妈妈宅在家里看书,喝水2500毫升左右,排尿一次,这是正确的做法。()

(2022徐州·五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

神奇的“鱼医”

①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不是我们人类,而是一种小鱼。

②“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佳肴美餐的。

③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吃掉其坏死的组织。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吞掉?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是遇上敌人,病鱼也不会将“鱼医"吞掉,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的地方后再吐出来。总之,病鱼不会让“鱼医"受到伤害。由此可见,鱼类中“鱼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概率大大减少。

④“鱼医”的“诊所"总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的现象。一遇到这种情况,“鱼医”也会勃然大怒、撒手不干,躲到清净的地方去了。而此时,病鱼也常常前呼后拥地把它拦住,无可奈何之际,“鱼医"又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

⑤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们也颇感疑惑。为了证实病鱼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能患病,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⑥鱼类中的有50种鱼是“鱼医",它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医疗站"通常设在珊瑚礁、岩石旁等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边。“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多条病鱼。

24.海洋学家们是如何证实“鱼医"的真实性的?

_______________25.读下面的句子,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种说法更好,并说一说原因。

“鱼医”活动的地方总是有很多病鱼,病鱼过多时,它们就挨挨挤挤地等待医治。

“鱼医"的“诊所”总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26.在下面的横线上,给画“"的句子作批注,试着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27.“鱼医”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多选)

A.治病不用药B.钻进病鱼嘴里治喉咙

C.生病的鱼很多D.治病速度快

28.假如海洋中没有了“鱼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窝的位置;怎样搭窝;窝的特点2.搬、放、编扎、挤紧、踏平。感受到松鼠的勤快、能干。3.不可以,因为这样写出了松鼠的搭窝的过程有条不紊,精心考究。4.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A;B;C;D

【解析】1.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

结合片段内容,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出来即可。如:该片段主要写了松鼠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奇特。

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中松鼠搭窝的动词分别是:搬、放、编扎、挤紧、踏平。从中可以看出松鼠在搭窝时十分聪明,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窝更加宽敞、坚实,而且还十分能干,自己找材料放好踏平。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文中的“先……再……然后……”不可以删去,这些加点字词表示先后顺序,写出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如果删去句子就没有条理性,也不能体现松鼠聪明的特点。

4.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

该句主要写松鼠的选址和搭窝的方法,对应的是“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句话的内容比较简洁明了,课本片段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语言比较平实。片段采用生动的语言去描写,可以把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介绍得非常生动形象,语言比较活泼。

5.太阳6.因为所以因为人们的滥砍乱伐,所以近年来洪涝不断。7.距离体积温度8.反问句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9.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太阳的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

【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阅读全文可知,语段选自《太阳》。介绍了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太阳跟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6.这道题考查学生关联词的掌握与造句。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和“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之间表示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根据积累,运用因为……所以……写一句话即可。如:因为屋里太闷热,所以想出来走走。

7.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文中第1自然段“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第2自然段“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第3自然段“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可知,选文分别从距离、体积、温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8.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把“哪能"改成“不能”,去掉“呢",把问号改成句号。

9.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及说明方法。

通读语段,从“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一百三十万个”“五千多"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的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

10.lǜchēngjiéqián11.凶狠尖利笔直

呈现12.设问13.打比方14.捕食呼吸15.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16.××××

【分析】10.本题考查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

根据词语选择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现象。

[chēng]1.叫;叫做自~。他足智多谋,人~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俗~。3.说~快。~便。连声~好。4.赞扬~叹。~赏。~许。5.姓。6.测定重量。7.举~觞祝寿。

[chèn]适合;相当~体。~心。对~。匀~。

[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绳。~网。~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活~。死~。蝴蝶~。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仇。~社。~为夫妻。4.凝聚;凝结~晶。湖面~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账。归根~底。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具~。7.姓。结

[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

11.考查近义词。

凶猛:多形容气势﹑力量凶恶强大。近义词为凶狠。

锋利: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近义词为尖利。

垂直:与水平面成直角的。近义词为笔直。

浮出:从水下漂浮到水面上来,比喻事物显露出来。近义词为显露。

12.考查修辞手法。

划线句子是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13.考查说明方法。

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比作花园里的喷泉”,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4.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主要介绍了鲸鱼捕食的食物类型和方法,第二段主要介绍了鲸鱼呼吸的方式。

15.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可得出答案。

16.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①错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它不属于鱼类。

②错误,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③错误,号称“海中之虎”的鲸叫虎鲸。

④错误,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17.辣椒维生素含量第一18.番椒辣度的单位19.列数字举例子突出了辣椒的品种多20.辣椒营养丰富辣椒能祛风散寒辣椒能增进饮食21.大脑指挥胃液和唾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22.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分析】17.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在“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首屈一指"中指辣椒维生素含量第一。

18.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由“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可知,辣椒有很多种叫法,叫它番椒,主要是因为它是从外国传入的。

(2)由“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可知,斯克维尔既是人名,又是辣度的单位。

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

“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中使用具体的数字“100多中",使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例举“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这一事例,使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辣椒的品种多。

20.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首屈一指。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可知,辣椒的好处是营养丰富;由“《食物本草》中说,辣椒能温暖脾胃。如果受寒出现呕吐、腹泻、肚子疼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可知,辣椒的好处是能祛风散寒;由“吃了辣椒后,大脑会指挥胃液和唾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可知,辣椒的好处是能增进饮食。

2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由“吃了辣椒后,大脑会指挥胃液和唾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可知,“这"指的是大脑指挥胃液和唾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

22.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第四自然段“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主要说明了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23.×√√××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1)错误。可以定位到材料一的第一句话,“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60%~70%”,由此可知,刘明爸爸的体重为70公斤,体内的水分应该大约占了42~49公斤。

(2)正确。

(3)正确。

(4)错误。可以定位到材料一,“我们主要靠饮水和食物获得水",由此可知,光多吃水果是远远不够的。

(5)错误。可以定位到材料一,“成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该维持在2500毫升左右”。而正常成人每天一般需要排尿4-6次,大多在日间,每次尿量200-400毫升。

24.海洋学家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