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修改病句-(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修改病句-(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修改病句-(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修改病句-(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修改病句-(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苏地区期中真题汇编修改病句-(含答案)

江苏地区真题汇编:修改病句-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2022上·江苏宿迁·六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班会课上,我们讨论并通过了“三好学生"评比方案。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火灾,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

C.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D.老师告诉我们,能否讲好故事,关键是平时多读书。

2.(2022上·江苏镇江·六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下午,他们整整开了一天的会。

B.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C.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D.建国七十三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2022上·江苏扬州·六年级校考期中)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B.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C.看了精彩的表演,观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D.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相互帮助。

4.(2022上·江苏淮安·六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2022上·江苏扬州·六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了这次作业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B.我经常看到小云有时骑自行车上学。

C.他那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学习。

D.张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6.(2022上·江苏南通·六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

C.我们要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军营里传来了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7.(2022上·江苏无锡·六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和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这些绿色健康食品,将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

C.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局里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革命战士被敌人打得全身体无完肤。

8.(2022上·江苏淮安·五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B.期中复习,不少同学存在着复习重点抓不住,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

C.战斗异常激烈,我军负隅顽抗,终于取得了胜利。

D.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9.(2022上·江苏淮安·六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祖铭因创作大量反映上甘岭战役的美术作品而知晓。

B.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一片红,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结成彩。

C.突然狂风四起,黑云漫天,大海像被惊醒了一般,掀起了滔天巨浪,几只渔船悠闲地浮在水面上。

D.在中国画中,与“曹衣出水"并称的当属“吴带当风”。

10.(2022上·江苏淮安·六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B.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呀!

C.这火光不仅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D.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1.(2022上·江苏淮安·六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站在飞流直下的瀑布前,心潮起伏。

B.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C.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D.孩子呼吸均匀而宁静,睡得正香甜。

12.(2023上·江苏淮安·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C.天安门广场上只听见国旗和礼炮声。

D.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13.(2022上·江苏南京·六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用了整整九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这本书看完。

B.快放假了,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

C.高高的山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

D.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14.(2022上·江苏泰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位老人的故事,使我领悟到“青山不老"的含义。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秋天的西岭雪山是一个旅游赏景的好季节。

D.夜风一阵阵地吹来,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15.(2022上·江苏盐城·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要向富有经验的人请教。

B.赵老师对小明说:“能否提高分数,在于你是否能真正专心学习!”

C.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我似乎看到了老支书坚定的眼神和威严的喊话。

D.少代会上,他们制定并讨论了下学期的少先队活动方案。

16.(2021上·江苏镇江·六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_)

A.在面临重大疫情的重要关头,政府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

B.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所反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医疗人员人身安全,特别是医疗场所秩序,尤为重要。

C.市委领导们讨论并听取了我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相关工作。

D.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严禁不要造谣传谣。

17.(2021上·江苏盐城·六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纷为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B.中国人民以70年不舍昼夜的奋斗,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

C.中国女排以3:0战胜塞尔维亚女排,夺取10连胜,提前一轮卫冕世界杯冠军。

D.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将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8.(2021上·江苏南通·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过的成语。

B.在爷爷的倡导下,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C.因为小说大多是虚构的,所以又有生活的影子。

D.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19.(2021上·江苏苏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洪水越来越激烈了,人们越来越恐惧,感觉灾难即将来临。

C.我们不应该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的减量作出应有的贡献吗?

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20.(2022上·江苏南京·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B.班会课上,我们通过并讨论了爱护动物班级公约。

C.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D.通过仔细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二、修改病句

21.(2022上·江苏淮安·六年级统考期中)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1处标点,1处错别字,4处语病)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如约而至的疫情使整个中国笼罩在重重乌云之下。在专家的建议下,大家所有人都带上了口罩。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斗志昂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病魔宣战。通过努力,使我们终于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

22.(2022上·江苏南通·六年级统考期中)修改语段。(1处标点符号,2个错别字,2处语病)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了《我是小小歌唱家》的活动。活动开始前,许多少先队员踊跃报名。活动中,他们个个使出浑身懈数,活动现场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活动结束后,每一位同学全都意犹未尽。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同学们得到了很好的缎炼。

23.(2022上·江苏无锡·六年级校考期末)修改语段。(2处语病,1个错标点符号)

“斑羚飞渡”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所写。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老斑羚,用身躯架起一座座生命桥,使种群收获了生存机会。老斑羚在危难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读者深受感动。

24.(2022上·江苏盐城·六年级统考期末)综合改错(标点1处,错别字1个,语病1处)。

2021年11月16日,“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推介会"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来自中法两国的文化、艺术和体育界人士、华人华侨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活动,12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月20日闭幕,2月4日开幕。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2月,北京将进入“双奥之诚”的荣耀时刻。

25.(2022上·江苏无锡·六年级校联考期末)修改语段。(1个标点,2个错别字,2处语病)

建队节那天,少先队大队部举办了入队宣誓仪式。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这项活动。新队员带上了红领巾,心里多高兴啊,他们决心刻苦学习,锻练身体,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否定不当,“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火灾"否定了两次,双重否定即为肯定,应该删去“不再”或“防止"。

C.搭配不当,“夏天”才是季节,把“江南农村"和“夏天”位置互换;

D.两面对一面,“能否"是两面,“平时多读书”是一面,可改为:老师告诉我们,能否讲好故事,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多读书。

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前后矛盾,前面是“昨天下午",后面是“整整一天”时间矛盾,改为:昨天,他们整整开了一天的会。

B.语序不当,应先“听取"再“讨论”,改为:我班同学听取并讨论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C.缺少主语,将“通过"或者“使”去掉其一即可,改为:通过这次野外学习,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搭配不当,“心里"和“露出”不能搭配,可以把“心里"改为“脸上”;

B.用词不当,“军舰"不能说“击落”,可改为: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击沉了三艘军舰;

D.用词不当,“勾结"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中“我们”相互帮助的情境,可把“勾结"改为“团结”。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删去“因为"或者“的缘故”。如: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

B.重复啰嗦,“大约"或“左右”意思重复,去掉一个即可。如: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7%左右。

C.成分残缺,在“检测"后加上“力度”。如: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病因:缺少主语。去掉“看了"或者“使”。

B.病因:前后矛盾。“经常"与“有时”矛盾,故去掉“有时"。

D.病因:语序颠倒。“亲切地”与“走过来"的顺序颠倒,故把它们的位置互换一下。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学习态度”和“提高"不能搭配,可以把“学习态度”改为“学习积极性";

B.成分残缺,可以在“淡水缺乏”后面加上“的问题";

D.语序不当,可以把“雄壮有力的”和“战士们"的位置调换一下。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子语序不当,对于“工作中的缺点”,是先“发现",再“克服”,故改为:我们必须认真发现和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C.“杜绝"和“不再”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D.“体无完肤"意思是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表述重复,故去掉“全身”。

故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可以改为: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或: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C.词语搭配不当。“负隅顽抗”本义是指凭借险阻,顽固抵抗,依仗某种有利的条件,顽固进行抵抗,现多形容敌人态度不老实,拒绝投降。这是一个贬义词,与“我军"和“胜利”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战斗异常激烈,我军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D.搭配不当。“击落"和“三艘军舰”搭配不当,应改为: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击沉了三艘军舰。

故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本句语病属于成分残缺,应在“而"后面加上“被人”。

B.本句语病属于搭配不当,“火花"应搭配“结成彩”,“灯火"应搭配“一片红”。

C.本句语病属于不合逻辑,“滔天巨浪"与“悠闲”前后矛盾,可改成几只渔船晃晃荡荡地浮在水面上。

故选D。

10.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C.本句语病属于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这火光微弱"与“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之间是转折关系,应将“不仅"改为“虽然”。

故选C。

1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A.成分缺失,缺主语,在“站"前面加上主语“我”。

B.成分缺失,缺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者“使”。

D.用词不当,把“宁静"改为“平静”。

故选C。

12.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搭配不当,应该把“国旗和"删去,如:天安门广场上只听见礼炮声。

故选C。

1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A.有误,“整整”和“左右"重复,应将“左右”删掉。

B.有误,成分缺失,缺主语,在“应该"前面加上“我”。

C.没有语病。

D.有误,否定不当,可将“不再"删去。

14.B

【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有病句。

结合“通过这位老人的故事,使我领悟到‘青山不老’的含义。”可以看出“通过"的出现导致句子成分残缺,所以应删去。

C.有病句。

结合“秋天的西岭雪山”和“赏景的好季节"可以看出前后矛盾,应把“秋天的西岭雪山”改为“西岭雪山的秋天"。

D.有病句。

结合“夜风一阵阵地吹来,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以看出“月光"不能发出声响,应删去。

15.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选项A有语病。病因是缺少主语。应该删掉“使”,变成“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要向富有经验的人请教。"

选项C有语病。病因是词语搭配不当,原句中的搭配是看到了喊话。“看到了”和“喊话"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听到了喊话。原句修改为“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我似乎看到了老支书坚定的眼神,听到了威严的喊话。”

选项D有语病。病因是词序颠倒。方案应该先是讨论,然后才制定。所以原句改为“少代会上,他们讨论并制定了下学期的少先队活动方案。"

16.A

【详解】本题考查对病句的掌握。

选项A没有语病。

选项B有语病。搭配不当,“维护”和“人身安全"搭配不当,应删去“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选项C有语病。语序不当,将“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

选项D有语病。用词不当。“严禁"意思是“严格禁止”,和“不要"搭配不当,可去掉“不要”,意思是必须要避免或防止。

17.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有误;缺少主语,在“纷纷"前加“观众”。BCD选项正确。

1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

A项词序颠倒,应是先“理解"再“运用”,改为:我们要理解和运用已经学过的成语。

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组织了业余戏班子"前面加上合适的主语即可。

C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前面分句说明“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后面分句说明不同的意思“又有生活的影子",分句之间为转折关系,可是使用“……却……”,不能使用“因为……所以……"。

19.C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本题搭配不当,“提高”不能和“知识"搭配。把“和提高”删除。

B项,本句用词不当,“激烈"不能形容“洪水”,改为“剧烈"。

C项,正确。

D项,本题前后矛盾,两面对一面,把“否”删除。

20.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语病的分析,结合原句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在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D项。

A项:否定失当,“防止"和“不再”双重否定就表肯定,去掉一重否定即可。

B项:语序不当,现实讨论然后是通过。

C项:搭配不当,学习态度不能用明确来搭配,应改为明确学习目的和端正学习态度。

2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标点错误,“天有不测风云"为句子的引用,应加引号;

错别字,“带上”的“带"应为“戴”;

“如约而至"用词不当,应为“不期而至”;

“大家所有人"重复啰嗦,去掉“所有人”;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词语重复,去掉“万众一心”;

“使我们终于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缺少主语,去掉“使”。

22.“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了“我是小小歌唱家”的活动。活动开始前,许多少先队员踊跃报名。活动中,他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活动现场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全都意犹未尽。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目、报纸名、刊物名。双引号用于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话或者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者是重要的特定的词语。所以“我是小小歌唱家"的活动不能使用书名号,而要用双引号。

浑身懈数——浑身解数:全身的武艺。

缎炼——锻炼:①冶炼金属。②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③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

“每一位”和“全"属于词语意思重复,故删掉“全”或者在删掉“每一位"并在“同学”后加“们"字。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同学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属于词语搭配不当,故删掉“使"或者“通过”。

23.《斑羚飞渡》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所写。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老斑羚,用身躯架起一座座生命桥,使种群获得了生存机会。老斑羚在危难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人深受感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标点使用错误,“斑羚飞渡"改成《斑羚飞渡》;用词不当,“收获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