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期中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我校七年级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发现美·欣赏美"的学习分享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如果春是尘世的一卷诗章,那么谷雨就是最后的白描,将春天的故事最后演绎。谷雨不若惊蛰烘托豪壮,不似清明渲染通透,她以素净的白描之笔记叙着暮春,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咄咄逼人的勇气与质朴饱满的力量。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这一天,雨水是谷物的救赎。暮春不再是怅惘忧伤的代名词,而有了人间烟火气,有了蓬勃的生命力。谷粒的成熟,是大地深思熟虑的结果,低调含蓄中蕴含着宇宙天地的巨大潜能。
谷雨是春的白描,也是春的尾声。她让世人永远记住了向上的生命姿态,以及她蓄积万物的无穷潜力。在播种移苗、种瓜点豆之余,别忘了沏茶赏花,看柳条摇yè,听燕子呢喃,待春意阑珊,终也了无遗憾。暮春回望,你可曾辜负春光?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渲染()②质朴()
③摇yè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咄咄逼人_B.深思熟虑
C.蓄积万物_D.春意阑珊
3.语段中说“雨水是谷物的救赎",“救赎”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______。(2分)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诗章”“饱满"“蕴含”“永远"的词性分别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
C.“谷粒的成熟……巨大潜能。”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D.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5.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晚春》中诗人通过描写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在班级举办的古文鉴赏交流会上,博雅小组推荐了下面两篇文章,带领大家学习古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纸匠与庖人
雍正年间,大将军年公,讳①羹尧,网罗英杰,凡奇特之士,与博弈、挞鞠②,擅一技之长者,靡不收置幕下。有一纸匠,叠纸百千幅于案,以小凿自上而下刺诸花样余纸皆遍,而独留极下一纸,无纤微凿痕,斯已奇矣!又有一庖人③,裸人肩背作几案④,置生豚⑤一二斤其上,挥双刀,杂沓⑥剁之,旁观者咸惊诧失声。及肉成糜,而背无毫发伤,更为奇。(有改动)
【注释】①讳:名。②挞鞠(jū):古时用鞭或棍抽打球类的一种游戏。③庖(páo)人:即厨师。④几案:此指砧板。⑤豚(tún):猪,此指猪肉。⑥杂沓:杂乱的样子。
6.【甲】文选自________,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7.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写出加点词的词义。(3分)
文言语句字词释义方法借鉴
康肃忿然曰(1)______字源推敲法:INCLUDEPICTURE"24春J+10.tif"INCLUDEPICTURE"D:\\课件\\七语吉林-11.29\\24春J+10.tif"INETINCLUDEPICTURE"D:\\课件\\七语吉林-11.29\\24春J+10.tif"INETINCLUDEPICTURE"D:\\课件\\七语吉林-11.29\\24春J+10.tif"INET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______成语链接法:如释重负
而背无毫发伤(3)_________课内迁移法: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8.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以小凿自上而下刺诸花样余纸皆遍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及肉成糜,而背无毫发伤,更为奇。
10.请参照示例,反复品读【甲】文画波浪线句中的虚词“尔",体会其表达的情感。(2分)
示例:“无纤微凿痕,斯已奇矣!”“矣",相当于“啊”,表示感叹语气,纸匠在桌上叠百千幅纸凿花样,最下面的纸没有一点凿痕,这也太神奇了!表现了作者对纸匠高超技艺的惊叹称奇。
11.两位同学读完文章后都发表了看法,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学校广播站开设“天天阅读"专栏,下面是小雅同学推荐的两篇文章,请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4题。(7分)
古代开学式的“入泮礼”
薛芮
①古时的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齐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无论家庭出身富贵贫贱,学生大多都会在入学时举行隆重的仪式。这一礼仪传统可以追溯至汉代,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泮池”原指周代诸侯所设学校的半圆形的池,学校即泮宫,因此,古人的这种入学礼也被称为“入泮礼"。
②《礼记》中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让学生明白仪容整洁之重要性的“正衣冠"便是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个内容:新生在入学时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助整理好衣冠后,才能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学堂前恭立,然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步入学堂后,便要进行拜师礼。在拜师礼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双膝跪地叩拜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再向先生叩拜,并向先生赠送束脩六礼,包括:寓意勤奋好学的芹菜、寓意苦心教授的莲子、寓意鸿运高照的红豆、寓意早日高中的红枣、寓意功德圆满的桂圆,以及表达弟子心意的干瘦肉条(即束脩)。
③在行过拜师礼后,学生会按照先生的指示将手放到水盆中,进行净手环节。通过净手喻示净心,希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净手过后,便是开笔礼的程序,也就是朱砂开智,是指由先生手持蘸了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以“痣”的谐音暗示“智",寄寓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开启智慧、融会贯通。整个“入学典礼”完成后,学生便正式踏上了求学之路。
(摘自参考网,有改动)
12.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入泮礼"的四个环节。(3分)
端正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无论家庭出身如何,学生大多都会在入学时举行隆重的仪式。
B.学校即泮宫,因而入学礼又称“入泮礼”。
C.“六礼"中芹菜寓意勤奋好学,红枣寓意功德圆满。
D.所谓“净心”就是学习时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14.下面表述中不能体现出古人重视入学礼的一项是()(2分)
A.古时的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齐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
B.入学礼,这一礼仪传统可以追溯至汉代。
C.新生在入学时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助整理好衣冠后,才能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学堂前恭立,然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D.在拜师礼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双膝跪地叩拜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再向先生叩拜,并向先生赠送束脩六礼。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8分)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①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思、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副挽词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②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他在填履历表时,“民族”一栏里填土家族或苗族都可以,可以由他自由选择。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煮在豆芽菜汤里)。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他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京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③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他写东西不是很快,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夜以继日地写。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他写了半年。
④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一气呵成。
⑤他很爱他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都可以做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沈家门外的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就是半天。
⑥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老一辈的有林宰平、徐志摩。沈先生提及他们时充满感情。我认识他后,他经常来往的有杨振声、张奚若、金岳霖、朱光潜诸先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
⑦沈先生对青年人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欠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价款直接寄给柯原。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我在昆明写的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⑧沈先生自奉甚薄,穿衣服从不讲究。我见他时,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忙忙地走着。但在帮助家乡时,先生总是竭尽全力。《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他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
⑨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他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做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得失荣辱,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⑩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节选自汪曾祺《慢煮生活》,有删改)
15.请你根据文章第④~⑧段的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
④:爱改自己的文章⑤:______⑥:_____⑦:_____⑧:竭尽全力帮助家乡
16.作者善于通过生活场景来刻画人物,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的画线句。(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评价沈从文一生的理解。(5分)
18.沈从文先生的墓碑上刻着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思我思索,可认识‘人’。"联系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链接材料: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沈从文《水云》
(三)名著阅读(5分)
19.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提到,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下面表格中的批注,分析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三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
祥子的表情语段摘录批注
哭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示例】祥子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因而极度喜悦到几乎要哭(3)从三处表情“哭”“笑"“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_______(3分)
笑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1)_________(1分)
不喜,也不哭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2)_________(1分)
三、综合实践(10分)
20.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很多技术的难题源自日常生活劳动,其解决也可能受益于劳动中蕴涵的知识。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中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操能力。
(摘编自《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曾说:“不下田的学生我不带。"他常年头戴草帽,挽起裤腿,下田试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在田里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禾下乘凉"是他的梦想。钟南山院士说他已经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下图)
材料四:日前,学校举行“校所共建劳动基地”活动,农科所博士团带学生种下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季农作物——油菜。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农作物养护。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1)关于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谈谈看法。(写出三条)(3分)
(2)周末,文雅、文博一起到文栋家做客。午饭时间快到了,文栋系上围裙到厨房炒菜。文博好奇地问:“文栋,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我爸妈说,我们学生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假如你是文栋,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4分)
四、写作(50分)
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
作文(1):生活中,微小的善意像丝丝春风,驱散寒意;像缕缕阳光,温暖人心……请你捕捉生活中两三个小善举,以《点点善意暖人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阅读下面两幅漫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学生真实的姓名及学校名等信息。
答案
一、1.①xuàn②zhì③曳
2.A点拨: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
3.救助
4.C点拨:“深思熟虑”“低调含蓄"是把谷粒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5.(1)弹琴复长啸(2)此夜曲中闻折柳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二、(一)6.《归田录》醉翁
7.(1)气愤(2)放下(3)但是
8.以小凿自上而下/刺诸花样/余纸皆遍
9.等肉剁碎,那人脊背毫发无伤,这比前面的更加令人惊奇了。
10.示例:句中的“尔”,意为罢了,表示平淡的语气,只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可以看出卖油翁知道任何技艺只要熟练就能达到高超的境界,没有其他的窍门,故而内心十分淡然。
11.(1)庖人能用别人裸露的肩膀和脊背做几案,把一二斤生猪肉放在那人背上,挥舞两把刀剁肉,等肉剁碎,那人脊背却毫发无伤,这可比前者又更加令人惊奇了。
(2)凭自己倒油的经验,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乙参考译文】雍正年间,大将军年羹尧招募有才能的人,凡是有奇异特技的人,以及会博弈、挞鞠的人,擅长一技之长的人,没有不招募到自己门下的。有个纸匠,在桌上叠了许多张纸,用小凿子自上而下刺出花样,其他纸上都有,而只有最下面的一张纸上没有一点凿痕,这已经很奇异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赠送协议合同
- 买卖房子合同协议文本
- 拆迁合同保密协议
- 海鲜协议采购合同
- 在途协议合同
- 解除收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买卖合同解除协议律师版
- 维修学徒协议怎么写合同
- 合同养鸡协议内容
- 四方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51张)
- 最新山东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可编辑地图PPT模板
- JJF(纺织)062-2010 电子式织物强力机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机械设计齿轮机构基础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3~4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 世联年重庆樵坪山项目发展战略与整体规划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ppt课件
- 第6章 铸铁焊接
-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及流程
- 风冷螺杆热泵机组招标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