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9 海滨小城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9 海滨小城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9 海滨小城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9 海滨小城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9 海滨小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2、能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读出对海滨小城的喜

爱之情。

2、能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了解作者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滨”。

师:“滨”这个字,你能根据它的字形猜猜它的意思吗?

生:(预设)通过它的偏旁三点水可以猜出“滨”的意思是靠近水的地方。

(如果生猜测不出来,就查字典了解意思。)

师:说得太对了,靠近水的地方。那“海滨”就是一一

生:靠近海的地方。

师:靠近湖的地方叫一一

生:湖滨。

师:靠近河的地方叫一一

生:河滨。

3、师:那你们想去“海滨小城”看一看吗?

生:想。

4、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

师:看!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灰色的海鸥;沙滩上还

有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这一切是那么美丽,

那么迷人!走在这座海滨小城,我们还可以闻到枝树叶的香味,还可以看到凤凰树

开出美丽的花。走在街道上,满地的都是细沙,踩上去还有咯吱咯吱的声音。这节

课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游览这座海滨小城呢?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一)阅读要求: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看看每一段讲了什么。

(2)哪几段写了海滨的景色?哪几段写了小城的景色?

(3)哪一段概括了海滨小城的特点?

师:来,谁来为大家读一读学习提示(一),声音要洪亮。

生:(指名读)

师:好,请坐。这些任务能完成吗?

生:能。

师:那就请大家打开课本79页,快速、自由地朗读课文,开始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2-3分钟)

师:如果你读完了,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指名回答问题。

师:谁来回答一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全班齐答)7个自然段。

师:那这两个问题你会吗?(师示意举手回答)指名回答。

生:(预设)1-3自然段写了海滨的景色。

(如果有生只回答了2、3自然段,就问:赞同吗?有不同意见的吗?如果没有,就

问第一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

师:那就是1-3自然段写了海滨的景色。那下面?

生:(预设)4-6自然段写了小城的景色。

师:最后一个问题。

生:(预设)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海滨小城的特点。

(要求:回答完整。)

师:好,请坐。第7自然段概括了海滨小城的特点,第7自然段是总结段,也就是

这篇课文的中心段。(强调是中心段,不是中心句)

3、(出示思维导图)

师:我们来看一下《海滨小城》的1-3自然段写了(生:海滨美),并且它是从(生:

远处)开始写的;4-6自然段写了(生:小城美),是从(生:近处写的);第7自然

段总结全文,写出了海滨小城的主要特点(生:美丽、干净)。

三、学习第一部分:海滨美

1、师:(过渡)这么美丽,这么干净的地方,你们愿意去细细欣赏吗?

生:愿意。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先走到街道的尽头,看看海滨的美景吧。。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二:

默读『3自然段,思考:

(1)作者写了海滨的哪几处景物?

(2)圈画出景物,并体会这些景物的特点?

师:谁来为大家读读学习提示(二)。

(指名读)

生:读学习提示(二)

师:请坐。好,请拿起手中的笔,快速去『3自然段中找找吧。

(2分钟)

师:好,谁来说一说第一个问题作者写了海滨的哪两处景物?

生:(预设)作者写了海滨的大海与沙滩的美景。

师:大海和沙滩两个场景。

3、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美丽的大海。大海上有哪些景物?

(指名答)生:天空、大海、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

师:谁还有补充?渔民、战士

师:你们找得真仔细。那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怎样的天空?

生:蓝蓝的天空

师:大海呢?

生:浩瀚的大海

师:多美呀!天也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什么样的机帆船?

生:金黄色的机帆船。

师:什么样的海鸥?

生:金黄色的海鸥。

师:什么样的海鸥?

生:金黄色的海鸥。

师:什么样的云朵?

生:金黄色的7Xk朵。。

师:也是灰色的、白色的云朵。

4.师:你们从这些美景中感受到了大海哪里美呢?灰色、白色、蓝色、金黄色

(指名回答)生:颜色。

师:颜色怎么样?

生:颜色鲜艳。

师:颜色鲜艳、颜色多。那你来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大海的颜色。大海真是一一

生:大海真是绚丽多彩。

师:还有谁也来赞美一下大海?

生:大海真是瑰丽无比。

师:大海真是瑰丽无比,大海真是色彩斑斓,大海真是色彩丰富。

5.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对大海颜色美的赞叹吧。

生齐读(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6.师:大海真美呀!那在朝阳下海上的美景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金黄色的。

师:看这金黄的阳光把海滨变得更加得迷人,让我们一起来把它的美读出来吧。早

晨,---预备起

生:齐读

7.师:远处的大海是那样的绚丽多彩,那近处的沙滩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女生齐读

(海边是一片沙滩.....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女生齐读。

师:寂寞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生:孤单。

师:孤单、孤独、冷清的意思。那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呢?

生:一个人的时候、没人陪我的时候。

师:沙滩上这么多贝壳,颜色美、花纹美,躺在那里,怎么会寂寞呢?

生:因为孩子们没有理它。

师:因为生长在海边的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他们对这些贝壳都

司空见惯了。所以这些美丽的贝壳实在是一一

生:太寂寞了。

师:远处响起了---

生:汽笛声。

师;那是一一

生: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师:船上满载着一一

生:银光闪闪的鱼。

师:还有---

生:金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师:船队一靠岸一一

生: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师:“喧闹”什么意思?

生:热闹。

师:这喧闹的场景课文中没有描展开写,请你们展开想象,海滩上的人民见到满载

而归的渔船会说些什么呢?(看图片)

指名答。

生:海滩上的人们看到满载而归的渔船,可能会说:“这些鱼真新鲜。”

师:这鱼真新鲜,还有赞美吗?

生:这些渔民真是勤劳呀!

师:他们的脸上会挂着什么呀?

生:笑容。

师:他们的脸上会挂着幸福的笑容。这里的人们不仅为家乡的美感到骄傲,而且也

为有幸福的渔民感到幸福。那让我们再带着刚才的感慨,再读一读这一段。女生读

安静的地方,男生们读热闹的地方。读出安静与热闹两种不同的感觉。

男女生对比朗读。

8、小结(出示思维导图)

师:咱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一下海滨这个部分。海滨是在广3自然段,海滨

为我们带来了大海和沙滩两个场景,大海这个场景里有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

渔民、战士,沙滩这个场景介绍了贝壳、船队。思维导图的方式一下子为我们梳理

清楚了文章的脉络。

四、学习第二部分:小城美

1、(:过渡)师:从美丽而喧闹的海滨归来,让我们再到小城里轻松漫步吧。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三:

默读课文4-6自然段,边读边找:

(1)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

师:谁来帮我们读一读学习提示(三)。

指名读。

师:请坐。能完成吗?

生:能。

师:那开始吧。

(1分钟)

师:好,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

指名答。

生:(预设)小城写了庭院、公园、街道。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小城这个地方写了一一

生:庭院、公园、街道。

师:第二个问题,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预设)整一段话围绕一句话来写。

师:整个这一段话都是围绕这依据来写的,你们找到了没呀?

生:找到了。

师: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一一

指名答。

生:(预设)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师:赞同吗?

生:赞同。

师:第五自然段呢?

生:(预设)小城的公园更美。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第六自然段呢?

生:小城的街道更美。

师:同意吗?

生:同意。

4、(提示)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规律呢?中心句都是在每一段的一一

生:第一句。

师: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作先总述后分述。来,复述一遍。

生:先总述后分述。

师:现在,让我们齐读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小城一一预备起

生齐读。

5.师: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呢?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生:有桂树、椰子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师:请坐,来。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树啊?(出示校树图片)

生:桂树。

师:(继续出示图片)

生: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

师:有这么多树,那你们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这

个景物有什么特点?好,请你说。

生:(指名答)树多。

师:准确吧?

生:准确。

师:请坐。树多。你们看看,枝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一一

生:亚热带树木。

师:所以这应该是树的种类多。好,接着往下看。这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初夏,枝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师:好,请坐。我们又来概括一下这句话,也是两个字,想想这句话它写的是什么

呢?

生:(指名答)叶香。

师:你为什么会用叶香两个字来概括呢?

生:(预设)因为桂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

师:写得是什么呀?

生:桂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

师:叶香。太厉害了。最后一句话,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生:(指名读)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师:“热闹”这个词怎么理解?“热闹”一般用来形容什么啊?

生:人多。

师:人多,气氛活跃。那这里说凤凰树开的话开得怎么样了?

生:热闹。

师:热闹说明什么啊?凤凰树花开得热闹说明了什么啊?

生:(预设)说明凤凰花开得特别多。

师:开得非常多,开得非常鲜艳,开得非常的美丽。好,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句话,

会吗?

生:(指名答)花美。

师:花开得这么热闹,说明花开得特别美丽。那这道题对于你们来说,不难了吧。

生:(预设)不难。

6.出示填空题:第四自然段采用()的方法,先总写小城的庭院

(),再通过具体描写校树的()和凤凰树的(),表现了小城

庭院的()o

师:现在就开始心理默填。想好了举手。越来越多人举手了。

生:(指名答)第四自然段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先总写小城的庭院(树

多),再通过具体描写枝树的(叶香)和凤凰树的(花美),表现了小城庭

院的(庭院美)0(强调说完整话)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边读边出示正确答案)

7、师: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小城的公园更美。

师:更美,那我们看看美在哪里呢?这句话,女生先。

女生读: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

风雨。

师:你们知道,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指名答)比喻。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

师:我们来看看,这棵榕树像不像绿绒大伞。(出示榕树图片)

生:像。

师:这句话用三个字来概括,你会吗?这句话写得是谁?

生:榕树。

师:榕树怎么样

生:(指名答)树叶密。

师:树叶密,还有呢?它说像绿绒大伞。榕树怎么样啊?

生:大。(出示:“榕树大”三个字。

师:树叶怎么样啊

生: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5自然段,后面的部分请大家自学一下,完成这道填

空。看看后面的两句话也用了什么词来概括。想好了举手。(1分钟)

完成填空题:第五自然段采用()的方法,通过描写榕树的

(),树叶的(),公园里的人(),表现了小城的公园()。

师:谁声音响亮,来说一下。

生:(指名答)第五自然段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通过描写榕树的

(大),树叶的(密),公园里的人(多),表现了小城的公园

(更美)0

师:好,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一起读一遍。(边读边出示答案)

生:第五自然段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通过描写榕树的(大),树

叶的(密),公园里的人(多),表现了小城的公园(更美)。

8、师:第6自然段就要请大家自学了,会吗?

生:会。

师:好,先读第6自然段,再完成这道题目。(分钟)

生读。

师:如果你不能从句子中提炼出关键词,我们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词语来概括。想好

的举手。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6自然段,出示填空题:第六自然段采用

()的方法,通过写街道的()和(),表现了小

城的街道()o

师:有个地方比较难,这个街道满地的都是细沙,那我们现在走在我们这个地上是

什么样的啊?

生:硬硬的。

师:那你们走在细沙上会是什么感觉呢?感觉就像是走在沙滩上一样。那你们感觉

会怎么样啊?

生:舒适。

师:舒服、柔软、舒适。好,那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尝试填一填。

(1分钟)

生汇报。

师:谁来尝试一下。

生:(指名答)第六自然段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通过写街道的(舒

适)和(干净),表现了小城的街道(也美)。

师:好,请坐。我们来看一下。第六自然段采用一一

生齐答:(先总述后分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