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中级)(自考) 课件全套 张雷声 第1-12章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中级)(自考) 课件全套 张雷声 第1-12章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中级)(自考) 课件全套 张雷声 第1-12章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中级)(自考) 课件全套 张雷声 第1-12章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中级)(自考) 课件全套 张雷声 第1-12章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中级)导论第一章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二章商品和价值规律第三章货币和信用第四章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实现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七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九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导论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六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第五节政治经济学的特征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7世纪中叶产生的。

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包括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

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威廉•配第开始,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在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经过重农学派的发展,最后到西斯蒙第结束。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30年代,为资本主义辩护、粉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形成。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萨斯和法国的萨伊。他们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只限于描述从经济现象表面所看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演变过程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20年代是其产生时期,主要是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化;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其占据统治地位时期,开始出现了内部分化;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边际效用学派成为主流学派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凯恩斯学派成为主流学派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凯恩斯学派出现了分化,同时也产生了其他的学派。

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学科主要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中的数量关系,主要有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经济史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的具体过程及特殊规律。应用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门领域的经济活动、经济运行和经济规律。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主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经济学派的演化及社会历史地位。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而且还批判地继承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价值的见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社会实践: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直到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领导第二国际的革命活动,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他们始终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沿。

经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大量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关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问题。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经济特征,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的、片面的理解,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第一,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

第二,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第二,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第三,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的加工但已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即原材料。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也就表现为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结成的生产关系的制度规定。历史上的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二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包括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研究。经济制度是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对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定的经济制度也只有在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后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就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就是指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要素,但它们都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矛盾统一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相应发生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03020104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第三,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则总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二、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经济规律的类型第一,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第二,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这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第三,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三、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经济条件是复杂的、多重和交错的,因而各种不同的经济规律总是在同时发生作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既有几个社会形态和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而在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则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其他经济规律都要服从它的要求,受它的制约;当然,其他经济规律能否顺利发挥作用,也会影响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程度。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强调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出发,透过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科学抽象法科学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是运用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排除各种外在的、非本质的联系,抽取某种共同的、本质的联系,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就是指思维推理过程要符合和反映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具体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和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特征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科学。由于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它要求彻底消灭资本统治,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特征二、政治经济学的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的制度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性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其出发点绝对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定历史条件所规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政治经济学具有社会性。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要求人们遵循历史原则,从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每一发展阶段上特有的经济规律。第六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第一,学习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对于培养我们的经济理论功底、提升我们的经济理论素养、增强我们在经济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学习政治经济学是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政治经济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它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第三,学习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不仅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而且还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理论原理。它可以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第一篇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经济制度的变革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形式的发展第三节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第四节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变革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经济制度变革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的进化。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变革二、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奴隶主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还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或农民,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发生于18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得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制度,不仅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切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自身的基本矛盾和局限性,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必然的趋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奴隶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原始公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经济形式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组织形式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建立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自然经济组织具体表现为原始村社、奴隶主庄园、封建主庄园和生产者家庭等形式。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第一,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产长期处于简单再生产的境况。第二,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自然经济各个自成体系的经济单位彼此处于分散而孤立的状态,决定了其具有封闭和保守的特点。第三,自然经济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产品,无需经过流通过程进行交换,就直接成为自然经济单位的共同产品,从而也就成为社会产品,因而自然经济中的生产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第二节

经济形式的发展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使交换成为现实。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分工造成了不同的物质资料生产者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必要性,成为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造成了物质资料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别性,使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然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这是由于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还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规模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简单商品经济的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市场范围狭小,市场组织落后,市场体系也不完善,市场机制还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发达商品经济又称市场经济,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充分发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发达阶段的商品经济的市场体系日趋复杂,市场机制日趋完善,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开放的、竞争性的全球化市场,商品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节

经济形式的发展商品经济作为多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的社会经济形式,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单一性与对产品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关系,分工与协作相统一的社会化生产成为商品经济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第二节

经济形式的发展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生产者需要的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实现价值和价值增殖也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既要生产符合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产品,又要竞相改进技术或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资源配置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把经济资源按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地区,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而有效地组合,以保持社会经济均衡和快速地发展,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一个社会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就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生产就会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从而达到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反之,一个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处于闲置状态,就被看作资源配置失当,社会生产结构由于与社会需要结构不相适应而发生脱节,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社会再生产运动就会遇到困难,甚至使某些环节出现中断。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方式,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它既可以借助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来实现,也可以运用政府的力量,通过人们预先制定计划直接分配社会经济资源来实现。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第三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在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经济资源配置主要是由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即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来实现。以市场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叫做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通过政府自觉地运用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作用于经济活动来实现的资源配置方式是计划配置方式,以计划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叫做计划经济。二、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它们本身都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而属于经济体制范畴,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方式,表明的是经济活动的组织特点,它们都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配置资源的方法和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第三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程度就不同,只有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是与商品经济相区别的范畴,市场经济是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合理而有效配置的角度,表明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则是从社会成员之间劳动联系与劳动交换关系的角度,表明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换,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自然经济。二、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西方市场经济的两个阶段

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不强,放任市场自发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任由价格信号来引导企业的经济活动,听任市场以周期性危机的形式消除过剩的生产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政府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逐渐转变为经济活动的干预者,开始运用计划指标、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等手段来调节经济。第三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特征

计划经济始于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各国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大都建立了一种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手段管理国民经济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不发达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在需求比较简单、生产和供给能力相对有限、技术进步比较缓慢的工业化起步阶段,它有利于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集中有限的经济资源保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统得过多过死,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严重缺陷。二、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计划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渐进到突破不断深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增强,为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长处第一,遵循价值规律;第二,发挥竞争机制;第三,实行优胜劣汰。不足第一,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总量的失衡;第二,市场规律的作用会扩大贫富差距。第三,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无能为力。第三节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市场与计划两种调节经济手段的长处与不足市场手段的长处与不足计划手段的长处与不足长处第一,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第二,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规范经济主体行为,保证公平、公正,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不足第一,难以准确把握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第二,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结果导致企业因缺乏足够的动力而技术进步缓慢和生产效率低下。第四节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内涵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规定了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本身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但又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孤立地运转,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并受其影响和制约。一、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的决定作用

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同时,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第四节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的过程中采取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不是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的标志。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二、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第二章商品和价值规律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第三节价值规律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存在着差别:

第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即购买者有用的。第三,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一)使用价值一、商品二因素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是各不相同的,在量上是难以比较的;但是,商品作为价值,却是在质上相同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的内涵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之间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交换价值似乎是一种偶然的、捉摸不定的东西,但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共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西就在于一切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生产一切商品都耗费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或价值的实体。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二)价值一、商品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一种物品尽管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还有一些物品既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为了交换,也不成为商品,不形成价值。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矛盾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消费者,才能获取商品的价值。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他所需要的是使用价值,而要获取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等来区分的。具体劳动的性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

具体劳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改变,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一)具体劳动二、劳动二重性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所有劳动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都是人们的脑髓、肌肉、神经等等在生产上的支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是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

抽象劳动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人类劳动的这种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二)抽象劳动二、劳动二重性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首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其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一是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是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三是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四是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二、劳动二重性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已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由于他们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因而无法真正解决究竟是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价值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运用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运用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二、劳动二重性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等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引起的。私有制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每个商品生产者都独立地进行生产,生产完全是的私人的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私人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私人占有和支配,这就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表现为私人劳动。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由于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只从事某种生产。他们以不同的具体劳动,为他人创造使用价值,相互满足需要,他们的劳动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但是,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得生产出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因此,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如果私人劳动的产品,或者全部、或者部分不被市场所接受,那么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就不能或不能全部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让渡出去,不能转化为社会使用价值,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商品生产者可能会因此而破产。所以,商品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所接受,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使私人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劳动交换是商品经济的本质。正是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导致了简单商品经济的产生。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亏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在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命运。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技术装备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也取决于大多数生产者所达到的水平。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商品交换是依据商品的社会价值来进行的。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

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就恰好能够得到完全的补偿;

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的劳动耗费不仅能够得到全部补偿,而且可以取得更多的收入;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会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亏损。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与联系商品价值量不仅取决于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取决于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商品生产者的竞争所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分配,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根据社会需要按比例分别用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同一生产部门的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涉及的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消耗,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规模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涉及的是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总量,决定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一)区别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果说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涉及价值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涉及价值实现。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决定由第一种含义决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总量超过了社会需要量,其所包含的由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不可能完全得到实现。(二)联系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含义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特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内,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可以多倍于简单劳动。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算成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算不是由商品生产者直接计算出来,而是通过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过去的复杂劳动可以转变为现在的简单劳动。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效率,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从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会降低;

(2)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增加,从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会增大。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降低;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从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增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也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在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和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而这些企业的商品仍然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从而使这些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第一,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科学技术越发展,并不断运用于生产过程,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状况,对劳动生产率有重大作用。第四,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生产资料的数量是否充分,质量和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第五,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很大。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第三节

价值规律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不同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只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承认的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由于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客观上要求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符合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就是每个商品生产者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个别价值的根本原因。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交换若不能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从而导致生产缩减;同时,其它的商品生产者也就不能通过交换得到这种商品满足自己的需要,商品生产也就难以为继。

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第三节

价值规律供求关系与价值规律

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相一致。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就会竞相求售,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为获得所需商品,就会竞相购买,价格就会高于价值。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第一,从商品交换的总体和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二,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商品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所决定并受价值制约的。只有通过供求和竞争,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第三节

价值规律第一,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强制力量,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供求关系的变动,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大体平衡。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不仅该商品的生产者由于收益增加而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其它商品的生产者也会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向该种商品的生产。

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供给与需求大致平衡时,价格也趋于平稳。如果继续扩大这种商品的生产,市场上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这时,价格就要下跌,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收益就会减少,甚至会发生亏损,于是缩减该商品的生产、或者转产其他商品。三、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节

价值规律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率先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从而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生产技术落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就可能亏本甚至走向破产。

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取胜,商品生产者必然纷纷改进生产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果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节

价值规律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资金雄厚、生产设备精良、生产技术熟练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能够获得较高收益,进而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大的收益。

资金缺乏、生产设备差、劳动熟练程度低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只能获得较少收益,因而没有能力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确立了优势地位,而在生产中处于劣势的商品生产者最终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所淘汰。

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从经济利益上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三、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节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第三章货币和信用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第三节信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指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第一节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经历四个阶段。01020304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公式是:1只绵羊=2把石斧

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交换,它的价值在石斧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等式右端的商品“石斧”,处于被动地位,被用来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用它自身的使用价值去表现“绵羊”的价值。石斧叫做个别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等价形式是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一、货币的产生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

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代表使用价值,它的价值是通过另外一个商品表现出来的。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为表现另外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总和的或扩大的的价值形式

公式是:1只绵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可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商品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于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就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从质上看,由于等价物已经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许多种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是绵羊的特殊等价物,使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上看,使价值量真正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一、货币的产生=2把石斧=40千克小麦=20尺布=1克黄金=一定量其他商品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没有摆脱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在交换过程中,商品价值表现没有穷尽,没有一个社会公认的共同等价物,从而使商品交换遇到困难,造成交换往往不能成功。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一般价值形式

公式是:一般价值形式使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其特征表现在:第一,商品价值的表现是单一的,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第二,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同质的,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这时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为某一种商品,而是因地因时地不断变化着,这种情况对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不利的,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相对地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便过渡到货币形式。一、货币的产生1只绵羊2把石斧=40千克小麦=20尺布=1克黄金=一定量其他商品=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货币形式公式是: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相比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或银上。

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黄金、白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便于永久保存。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普通的商品,另一极是货币。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现在进一步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一、货币的产生2把石斧=40千克小麦=20尺布=1克黄金=一定量其他商品=1克黄金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不仅说明了货币的起源,而且也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除了具有普通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使用价值。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二、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作用,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的主要作用是:第一,作为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第二,作为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支付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让渡和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有时会分离开来,出现赊购、赊销的现象。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一、货币的职能贮藏手段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以后,不再进行购买,而是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这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随时可以换成任何一种商品。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具体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贵金属的条块形式出现的。

(2)由于金属条块的成色重量不同,每次交换都要查成色、称重量,给商品交换带来了不便,于是就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这就是铸币。

(3)金属货币可以用一种价值符号来代替,于是产生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能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4)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银行,随之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包括银行券、商业期票、银行汇票等。

(5)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自动转帐业务的电子货币。二、货币形式的发展先秦共字钱古罗马铜币北宋交子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与货币量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三、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与公式内容: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的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需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三、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佘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消支付总额-+-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币的需求量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信用又称信贷,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贸易: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由于生产的季节性、生产周期不一,以及商品购销距离的远近不同等原因,造成商品买卖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这就要求商品买卖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即信用贸易。信用关系:卖者因赊销商品成为债权人,而买者因赊购商品成为债务人,到约定期限再偿付所欠货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赊销意味着卖者对买者未来付款承诺的信任,意味着商品的让渡和价值实现发生时间上的分离。这样,买卖双方形成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金融:货币的运动和信用关系连结在一起,并由此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现代金融业正是信用关系发展的产物。第三节

信用一、信用的产生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方式,互相赊购赊销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特点有三:第一,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筹集资金便形成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作为资本的使用者之间建立起的直接融资关系。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它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特点有三:第一,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第三,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其形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第三节信用二、信用的形式第三节

信用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第一,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第三,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第四,信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可以使每个家庭把它们的消费按时间序列进行适当的安排,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第五,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通过信用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三、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三节

信用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第一,信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当生产已经过剩时,信用支持的市场似乎仍很繁荣,因而使生产继续盲目扩大,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第二,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由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缩减,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就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信用危机。第三,信用刺激投机。投机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资本的机会,从事投机操作,牟取投机利润,引起经济秩序混乱。(二)信用加深市场经济矛盾的消极作用三、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第四节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内容,这种差别可以通过简单商品流通(W-G-W)和资本流通(G-W-G)的对比表现出来。资本流通的完整形式应该为G-W-G’中,G’=G+ΔG,Δ。其G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称为剩余价值。(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则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而资本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3)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媒介是货币,而资本流通的媒介是商品。(1)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数量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则是交换价值本身。(2)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价值量相等而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的货币,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必须要大于起点的货币。(3)两种流通在运动上的限度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某种使用价值,一旦商品生产者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一流通过程也就结束了。资本流通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简单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一)从流通形式看二者的区别(二)从流通性质和内容看二者的区别第一节货币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简单商品流通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的增殖。这时的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已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资本流通货币转化为资本

简单商品流通资本流通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W-G-W)货币-商品-货币(G-W-G)流通媒介货币(G)商品(W)流通目的为买而卖,为了使用价值为卖而买,为了更大的价值流通内容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价值的增殖流通的限度有限无限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总公式:由于资本的流通公式G-W-G’表明了资本运动的最根本特点,即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因而对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资本运动的各种具体形式都是适用的,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来看,资本总公式中的价值增殖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G—W,还是W—G,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发生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矛盾的产生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在商品流通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其次,离开流通领域,剩余价值也不能产生。在流通领域之外,商品生产者只能由自己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在形成价值时又形成剩余价值。

再次,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按照这个条件,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们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进行劳动时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三、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价值及其构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