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表现属于霉对人类有危害的是(

)。A.制作腐乳B.食用发霉的甘蔗C.生产饲料2.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往扁平的水膜中慢慢注入水后水膜变成了水球,如下图在这过程中(

)。A.凸度越来越大,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小B.凸度越来越大,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大C.凸度越来越大,放大倍数不变,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小D.凸度越来越大,放大倍数变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大3.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下面做法中错误的是(

)。A.不通风B.勤洗手C.戴口罩4.大肠杆菌噬菌体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单细胞的生物C.多细胞的生物5.变形虫的繁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B.有性生殖C.分裂生殖6.在对光过程中,调节平面的反光镜,发现光线依然比较暗,下列做法不能够提高亮度的是(

)。A.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B.将显微镜移到靠窗光线更强的位置C.打开室内的灯光D.调节镜筒的高低位置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1.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

)显微镜。2.日常生活中,保持(

)可以防霉。3.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和(

),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4.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其实是由许多(

)组成的,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苍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称为(

)。5.中央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

)。6.放大镜也叫(

),特点是中间(

)、边缘(

),它具有(

)功能,用它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没有关系,和(

)有关。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以用手撕一块洋葱表皮。(

)4.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呈中间略凹陷的圆盘状,能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

)5.像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6.盖玻片可以随意放,产生的气泡不会影响观察。(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请将下面科学家与其相对应的主要成就用线连起来。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罗伯特·胡克杂交水稻之父简·施旺麦丹发现微生物弗莱明发现血液红细胞袁隆平发现青霉素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游动的特别快,为了更好的观察,如果是你,你应该(至少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后,人类探知世界的能力和范围变大,请你说说有哪些主要变化?①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能观察到:②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能观察到:3.刘丽在做探索铁生锈的原因实验时,她选取的实验材料是试管、铁钉、水、食油等。当她把铁钉的一半没入水中或食用油中时,发现铁钉没入水中或油中的部分比没有没入的部分粗了一些,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5.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请举例说明。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2)玻片标本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对着通光孔的中央,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2.请根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步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①轻轻的涂在放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上,搅拌一下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③用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在口腔的腮壁上轻轻刮一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上皮细胞④盖上盖玻片后,在其一侧滴一滴碘酒染色(2)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什么?(3)小明用低倍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此时他最好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

)。A.目镜

B.反光镜

C.调节旋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A5.C6.D二.填空题1.光学2.干燥低温3.细菌;病毒4.小鳞片;鼻子;复眼5.小6.凸透镜;厚;薄;放大;直径大小;凸度;视野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2.①用肉眼可以看见的东西或生物。②细胞和微生物。3.答:试管是透明管状的当它装入水或食用油等透明液体后,从侧面看中间厚,边缘薄,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铁钉没入液体中的部分比没有没入的部分看上去粗一些。4.显微镜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步骤。(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正确使用显微镜: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5.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如导致传染病流行、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等;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利用微生物酿酒制作酸奶、生产药品、清洁污水等。六.综合题1.(1)错误:反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