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整车及产业链_第1页
头部整车及产业链_第2页
头部整车及产业链_第3页
头部整车及产业链_第4页
头部整车及产业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二——优选华为/头部整车及产业链联系邮箱:huangxl@n历史复盘:功能驱动智驾软硬件轮番变革,体验&成本核心影响需求端接受度。智驾产业至今历经三次变革,背后以功能迭代升级为内核驱动,围绕感知&决策核心环节,产业玩家聚焦底层EE架构,计算平台&外围硬件&应用软件等四大维度提升。一阶段Mobileye主导,新增感知/决策环节软硬件,提供L2级功能,满足日常驾驶辅助;二阶段特斯拉&英伟达主导,EE架构变化,智驾软硬件全系升级,提供L2+级功能于高速等简单道路点对点领航;三阶段特斯拉掀起变革,BEV/占用网络/大模型上车,软件主导简化感知硬件,提供L3级功能于城市等复杂全域道路点对点领航。n本轮智驾: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上车,软件主导下,整车&零部件产业格局趋于集中。软件升级:特斯拉以TransFormer+BEV完成信号时序融合(替代高精度地图占用网络解决长尾场景依赖(替代激光雷达)推动感知端到端落地,降低成本并实现场景泛化;结合仿真数据,以强化学习加速算法训练升级。智驾能力核心壁垒向计算平台(AI芯片)+应用软件(感知/决策算法)收敛:短期软件为先决定体验,国内OEM环节华为系+小鹏等新势力表现领先;长期硬件为首影响成本,软硬件一体化综合实力决定长期竞争力,高壁垒决定高集中度。n投资建议:汽车AI智能化已至变革拐点,板块核心环节均有望受益。本轮智驾变革下,产业受益整车>零部件;未来1~2年,整车环节华为+小鹏领先,理想等加速跟进;零部件环节以高阶智驾域控最为受益,其次关注线控底盘(制动+转向)以及4D雷达等子板块。23Q4短期来看,细分主线排序(基于边际变化和催化剂):华为智能汽车>智能化优势整车/智能化核心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优选组合【小鹏汽车+赛力斯+德赛西威+文灿股份+瑞鹄模具】。n风险提示:智驾相关技术迭代/产业政策出台低于预期;华为/小鹏等头部车企新车销量低于预期。22电动化三年(自2020Q2起),汽车指数行情电动化三年(自2020Q2起),汽车指数行情分别上涨90%/19%/-16%,渗透率提升早期带来板块大涨,2024~2025年汽车行业有望迎来AI智能驾驶催化下的“类早期电动化”的大周期行情,板块估值迅速提振。n 数据来源:wind,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一、智驾复盘:功能驱动,主线投资逐步落地n智能驾驶全环节以全新集中式的EE架构为依托,感知融合+规划决策+控制执行三大维度分别实现软硬件解耦,以计算平台(芯片平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主要为感知规控相关算法)、外围硬件(含感知/执行硬件)为排序,重要性依次降低。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东吴证券研究所n智驾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Mobileye引导第一阶段,特斯拉/英伟达在19年之后逐步取代/强化自身的行业地位,核心手段来源于底层EE架构的变化以及软件的突破性进展。特斯拉域集中式架构引导L2向L3迭代特斯拉大模型上车带领L3特斯拉域集中式架构引导L2向L3迭代特斯拉大模型上车带领L3向更高迭代OEM开启自研布局OEM开启自研布局BEV&占用网络上车供应商自研黑盒采用低成本传感器方案采用采用低成本传感器方案采用单目纯视觉新增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英伟达等AI方案为主体英伟达等AI方案为主体采用EQ平台新增英伟达等AI方案跨越为域集中式架构升级为中央跨越为域集中式架构升级为中央集中式架构保持分布式架构第一阶段2014~2016第二阶段2019~2022第三阶段2023以后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智驾变化:从无到有智驾变化:从有到优n核心驱动是智驾变化:从无到有智驾变化:从有到优感知决策执行L0→智能辅助驾驶脑眼上车,其余不变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脑眼迭代,全域升级部分→L0→智能辅助驾驶脑眼上车,其余不变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脑眼迭代,全域升级部分→全域自动驾驶AI入驻,加速进化E/E架构全面升级,提升通讯速度,软硬件解耦加速迭代智驾变化:从繁到简整车新增以EQ系列计算平台+纯视觉感知方案为核心的Mobileye全黑盒方案,以ASIC芯片实现“辅助驾驶”功能为获取更全面/准确环境信息,新增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车辆主导驾驶,AI的准确自主判断为核心,大算力芯片上车感知端逐步简化,纯视觉/弱雷达方案为主体大模型提升单车自主决策能力,降低对于强感知的依赖保持原有整车制动/转向等设计不变保障更快响应,线控底盘(制动+转向)装车趋势逐步明确保障更快响应,线控底盘(制动+转向)装车趋势逐步明确第一阶段2014~2016第二阶段2019~2022第三阶段2023以后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nL0~L3功能持续进阶,覆盖更多细分场景,逐步接近用户需求中心痛点和常见场景,接受度提升。对于消费者需求端,差异化功能体验的升级以及额外支付的成本为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智驾功能买单的核心影响要素。场景覆盖愈加全面成本整体降低辅助驾驶全场景覆盖,提供基本的车道保持/车身稳定等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第一阶段6部分结构化道路领航驾驶,覆盖高速以及停车场等部分路况场景覆盖愈加全面成本整体降低辅助驾驶全场景覆盖,提供基本的车道保持/车身稳定等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第一阶段6部分结构化道路领航驾驶,覆盖高速以及停车场等部分路况第二阶段2城市道路领航,更全面覆盖各种道路场景,实现点对点领航第三阶段功能迭代更高辅助→部分自动驾驶高速/低速场景点对点部分→全域自动驾驶城市/全场景点对点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n智驾功能级别提升驱动下,当前已经历“硬件新增→硬件升级→软件主导”三大发展阶段。n当前智驾进入到软件主导+硬件集约的发展趋势,产业链重心从“中上游供应商(Tier1/2等一体化智驾方案提供商)”演变为“上游供应商(芯片硬件)+下游主机厂(数据软件)”,智驾板块方向投资机会相应变化,向上下游两端倾斜。本轮智驾演化真正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价值量有所下降32.5-3w.主机厂产业链地位强化,智驾软硬件单车:成本降低&场景泛化,驱动普及加速价值量有所下降32.5-3w.主机厂产业链地位强化,核心变化为智驾软.传感器简化,AI芯片趋于更大算力,软件价值智驾软硬件单车价值量快速提升2供应链软2供应链软/硬件环节核心变化为EE架构变化下硬件迭代.新增激光雷达/高精度地.板块投资机会源于新增板块投资机会集中化1.新增1.新增EQ系列芯片+摄像头等传感器.板块投资机会源于新增核心变化为功能新增需求硬件新增.主机厂产业链地位稳固,.主机厂产业链地位弱化,第三方强势供应商崛起供应链话语权提升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n作为2014~2016年第一轮智驾行情核心标的,以L2级别AEB功能受益的ESC车身动态稳定系统产品面向下游转型智能化,因业绩兑现度低于市场预期后续股价下行回到初始水平。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n2014~2016年顺应汽车市场网联化行业趋势,公司积极发力后市场服务,推出特维轮业务;同时合作海外企业拓展EPS(电动助力转向)产品,并且投资智能驾驶传感器零部件企业,多维转型;后续业绩未兑现,股价回归初始水平。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搭载IPU04;0汽车行业智能汽车行业智能化节奏加快;2021年1月领克06上市,其一键泊车功能由德 伟达Orin芯片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芯影响,板块整体回调,其后逐步修源整体涨价,U04下线;11月与TI合作,共同发布IPU02智能驾驶域04与理想汽车展开战 德赛西威零部件指数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理解Mobileye:开创智驾时代,主导L2+n黑盒子解决方案软硬件结合紧密,产品效率高但开放性低,适合L2级别及以下简单场景智驾辅助功能。Mobileye以自研EQ系列ASIC芯片及单目摄像头解决方案,无自学习及判断能力,算法成熟,成本较低,但是场景泛化和迁移能力有限;第三方厂商无法进行定制化开发,黑盒供应。nMobileye在L2+以下ADAS市场市占率70%+,主要原因为:L2级别以下ADAS对于自动驾驶感知以及决策环节依赖度较低,主体依然为驾驶员本身;Mobileye纯视觉方案具备大规模量产经验,成熟可靠且成本较低,对于原有底盘/车身EE架构变化较小(原有基础上软硬件“打补丁”形式)。2014-2020年Mobileye收入CAGRn当前Mobileye同样逐步放开自身软硬件强绑定,EQ5系列搭载于极氪,2014-2020年Mobileye收入CAGR2014-2020年EyeQ芯片出货量CAGR5019.3017.4019.3017.4012.408.686.004.402.70864209.679.678.796.985.003.582.41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突破7500万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突破7500万道路信息管理首款EyeQ问世摄像头/雷达融合方案;自适应巡航控制基于纯视觉的基于纯视觉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紧急自动刹车基于纯视觉的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突破6000万量突破1亿 数据来源:Mobileye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n特斯拉真正实现智能汽车时代软硬件完全独立生态体系构建,其意义在于:1)对于行业:首创域集中式/中央集中式EE架构,颠覆式硬件创新,实现整车算力共用与软硬件解耦,便于OTA升级,真正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2)对于OEM友商:软硬件一体化全栈自研构建强有力竞争壁垒,以更低成本实现更优产品体验。硬件迭代跨越,自研芯片实现算力飞跃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n占据硬件至高位,几乎成为L3级别以上智驾功能市场标配。PX→Xavier→Orin→Atlan(预计2025年量产交付),英伟达自研大算力AI芯片,Soc集成CPU/GPU/ISP等功能,算力逐步由10Tops以下提升至1000Tops以上,满足中央集中式整车架构所需算力,当前最新量产芯片Orin平台已经搭载至头部新势力/传统主机厂高端品牌等,几乎覆盖智驾领域除特斯拉外的所有头部OEM。n未来高阶智驾软硬件全栈一体化自研为发展方向,吴新宙加盟驱动英伟达向“安卓”角色变化。依托于硬件绝对优势,英伟达自身在智驾软件(感知决策执行)领域同样领先,定位第三方高阶智驾软硬件一体化供应商,成为L3及以上时代的Mobileye。(与特斯拉/华为/新势力等属于竞合关 数据来源:英伟达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二、软件主导趋势下,产业格局趋于集中n模块化智驾算法方案逐步向端到端解决方案演变,龙头特斯拉率先采用TransFormer+BEV+占用网络算法驱动行业变革。TransFormer+BEV完成信号时序融合提升效率,OccupancyNetworks(占用网络)解决长尾场景依赖,加速落地。TransFormer+BEV算法架构的运用实现感知维度端到端率先落地,多传感器信号统一输入并实现时序融合,统一俯视视角共享图像特征,提升算法开发效率;占用网络算法帮助BEV实现2D转3D,目标特征检测变为空间占用检测,感知系统全面升级,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的,以强化学习加速端到端解决方案落地。及仿真数据)对算法进行持续训练,保证快速迭代。n端到端智驾方案高效且场景全覆盖及仿真数据)对算法进行持续训练,保证快速迭代。多传感器数据搜集数据标注算法训练数据标注算法训练数据清洗智智驾芯片规划决策线控底盘控制执行多传感器数据搜集仿真数据持续训练仿真数据持续训练超算芯片智智驾芯片规划决策线控底盘控制执行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n计算平台+应用软件为常青树。考虑transformer大模型上车以及BEV+占用网络算法应用,OEM智驾能力对于激光雷达以及地图依赖度进一步降低;未来汽车智能驾驶竞速赛将核心围绕广义计算平台的能力进行展开,进一步可以拆分为:AI芯片以及感知/决策环节软件算法等两大环节。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n围绕计算平台(芯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核心环节,产业链不同角色势必展开激烈竞争,我们判断:1)系统软件与芯片形成强绑定关系,短期依然以现有成熟第三方(英伟达)+特斯拉/华为自用为主,长期头部新势力陆续布局(核心在于软件算法固定以后能否实现ASIC芯片自研2)软件算法环节,头部OEM借数据优势开展布局,压缩强势Tier1+第三方软件厂商等的生存空间。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20n新车型+新功能(城市NOA+无图模式)逐步落地量产,产业趋势加速进行;n技术有望实现新的突破(FSDV12端到端发布)n本轮技术革新核心以软件算法为突破,零部件环节【大算力域控制器】+【智能底盘】有望最为受益,推荐标的【德赛西威】【伯特利】【保隆科技】车企2023H22024年2025年备注小鹏汽车年底在全国50个城市开放“无图”版本城市领航打通全场景XNGP,完全不依赖于高精地图,将功能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至200城全面自动驾驶+无人驾驶随时可能发生驱动1)FSD入华2)L3级别智驾政策法规落地特斯拉年底前实现FSDV12版本(完全端到端)2)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CyberTrcuk交付2月算力规模将进入全球前五,10月算力总规模将达到100Exa-FlopsModelQ/2上市蔚来汽车开启城区NOP功能理想汽车年底前完成100个城市NOA的落地推送华为年底前实现全国普及无图城市智驾方案华为实现网络自动驾驶L4奇瑞汽车奇瑞华为合作车型EH3上市奇瑞华为合作车型EHY上市激光雷达+华为智能驾驶方案华为实现网络自动驾驶L4上汽智己高速NOA年底将覆盖全国范围,城区NOA10月开启公测;去高精地图NOA9月开启公测通勤模式百城齐开DoortoDoor(全场景通勤)落地,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极氪汽车年底前将再同步启动20个城市的NZP公测自研AP芯片,规划2024年下半年流片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比亚迪腾势N7开启交付,搭载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2024年量产智驾感知模型基于征程5芯片的BEV方案发布,搭载在汉EV;将上线高速NOA功能Q1上线城市NOA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212.1华为赋能开启系列强周期u数据:超强数据搜集和算法迭代能力持续优化功能体验。4月以来,ADS2.0借由华为AI边缘端采用1激光雷达+3毫米波雷达+1摄像头+12超声创的GOD2.0网络(通用障碍物检测,识别异形物体),ADS2.0前/后驻车雷达驾驶辅助影影像透明底盘/540度影像辅助驾驶芯片华为MDC810华为MDC810芯片总算力(稠密)400TOPS400TOPS摄像头数量超声波雷达数量毫米波雷达数量63激光雷达数量31功能提升主动安全功能舒适功能低速自动紧急制动(RAEB)算法提升GOD网络可识别异性障碍物,并作出相应操作,减少对高精地图依赖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3u华为智能座舱方面持续迭代,体验持续升级。1)车机系统:2023年8月华为发布HarmonyOS4.0,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纯电轿跑将搭载HarmonyOS4。2)车载硬件方面:HUAWEISOUND车载音响系统打造智慧声场,创造声场控制技术和独立多音区体验。HUAWEI车载智慧屏画质+响应速度出色。3)语音助手方面:智慧助手小艺已接入AI大模型能力,通过盘古大模型的底层技术加持提升智能化体验。81 数据来源:华为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4渠道/品牌/产品定义等能力持续进化,全栈一体u华为在智能化方面秉持平台+生态的战略,建立全栈式智能化解决方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自研深度硬实力将为华为长期领先保驾护航。华为自身渠道+品牌力+营销等软实力也同样领先,多年终端业务积累使得华为在消费者洞察、产品定义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整车视角下华为综管理:2023年7月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成立组织及战略组织及战略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整车制造521043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5u借助华为强大技术优势(尤其是智能化)+品牌渠道优势+产品定义能力+供应链重塑能力,加入智选车企(北汽+赛力斯+长安+奇瑞+江淮等)不断增加,有望打造全新商业模式。落地时间落地时间定价区间定价区间合作车型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比亚迪比亚迪为车企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零部件东风东风广汽广汽长城长城吉利吉利一汽一汽上汽上汽……HuaweiHuaweiInside搭载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支持车企打造高端汽车子品牌长安阿维塔长安阿维塔华为智选模式华为智选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赛力斯赛力斯SUV:M5/M7/M9M5:2021年12月M7:2022年7月M5:25-33万元M7:29-38万元奇瑞汽车奇瑞汽车M9:预计2023年Q4M9:预计为40万元+轿车:智界S7/EHY智界S7:2023年Q3EHY2024H1预计为15-30万元预计为50万元+——江淮汽车江淮汽车预计为高端轿车预计为2024年北汽极狐北汽极狐高端智能纯电动轿车—— 数据来源:华为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6u推荐逻辑:公司为华为智选模式下首家合作车企,与华为合作紧密。23年以来双方成立联合工作组,完成销售交付闭环管理;M5/M7完成换代,应用华为最新智驾技术;旗舰车型M9将采用全新平台开发生产,整车平台进一步迭代。渠道+产品多点催化下有望开启新一轮上量周期。u盈利预测: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车不断放量,2024/2025年问界销量有望达到29.6/43.9万辆,对应问界品牌营收上调至861/1181亿元,受益于智能化产业趋势+华为合作整车标的相对稀缺性,我们维持赛力斯“买入”评级。 数据来源:wind,乘联会,华为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7u合作历程:2020年12月16日,华为与奇瑞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2022年9月,奇瑞在“瑶光2025奇瑞科技DAY”主题活动上,对外公布了华为智选车u新车规划:2023年8月17日工信部新车公告显示首款车型命名为智界S7,能源类型为纯4971*1963*1477mm,轴距为2950mm。该图:智界S7 资料来源:工信部,新浪微博,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8u推荐逻辑:江淮汽车与华为智选车业务正在全面推进,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部件领域的能力,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此外公司商用车业务板块有望持续同比改善,代工蔚来助力业绩增长+技术进步。同时大众安徽在技术+产能+产品实现全方位布局,打开业绩增u盈利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2.90/4.09/7.40亿元,当前市值(2023年10月13日)对应23/24/25年PE分别为112/79/44倍。Y 资料来源:合肥日报,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29华为智选产业链受益:文灿/沪光/星宇/瑞琥/保隆u当前华为智选产业链受益核心标的配套产品、车型以及单车价值量对应如下:u文灿股份:配套问界M5/M7车身结构件,单车价值约3500元;M9车身结构件以及一体化压铸,单车价值约5000元。u沪光股份:配套问界全系高低压线束,单车价值量7000元以上。u星宇股份:配套华为智选系列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产品。u保隆股份:配套华为奇瑞EH系列车型空气悬挂,单车价值量5000元以上。u瑞琥模具:配套华为奇瑞E0/EH系列车身结构件,单车价值量约2700元。 资料来源:合肥日报,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2.2深度强自研能力整车企业受益n整车智能驾驶全栈自研布局最早,2024~2025年新车&盈利正循环可期。1)新车逐步迭代新平台覆盖全价位区间:2024~2025年每年2款左右新车覆盖15~30万元价格区间,以领先智驾为核心竞争力;2)盈利正循环:智驾降本推进&新车规模起量,毛利率提升,盈利与销量正循环。n根据行业综合估值及公司竞争力综合判断,小鹏汽车合理估值中枢为5倍2024年PS。 城市领航;XNGPXNGP普及在北京/佛山开启城底开通45城,明步成熟,XNGP逐步新车上量&智能驾驶&盈利能力改善,三新车上量&智能驾驶&盈利能力改善,三方催化2024年市值空间展望3000亿+多款新车,彰显智驾实力XNGP(城市+高速)全路况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普及,覆盖更多价格带的产品建立600PFLOPS扶摇超算中心+智件团队,加速迭代,准备充裕研完成,逐步推进硬件)为核心竞争力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n高举高打明确智驾战略转型,纯电+智驾双轮驱动新一轮周期。新品周期强势,标配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落地。2024~2025年理想增程L系列车型价格下探+纯电新品聚焦20~50万元区间批量平台化推车。标配城市领航,首创通勤模式,兼顾功能升级与产品体验,2024持续迭代,双轮驱动向上。n根据行业综合估值及公司竞争力综合判断,理想汽车合理估值中枢为30倍2024年PE。2023年开启城市领航早鸟上车,2024年规模2023年开启城市领航早鸟上车,2024年规模大量大量人类驾驶数据投入:训练算法法替代高精度地图维感知进行提用不规则障碍端到端算法用不规则障碍端到端算法影响城市全域领航能否规模普及的关键:理想简化以首创通影响城市全域领航能否规模普及的关键:理想简化以首创通勤模式进行暂代;2023年底迭代100城应对大路口复杂路况物物超算中心提供底层支动驾驶训练集群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n开发SDA平台架构化加速主品牌智驾自研,合作华为赋能产品迭代。1)依托主品牌,长安衍生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子品牌构建车型矩阵,覆盖10~30万元以上全价格带及多燃料类型,推进电动转型,新车周期强势。2)智驾维度:自研与联合并举。自研SDA架构,集成硬件与自研底软,加速算法能力迭代;阿维塔率先合作华为推进ADS2.0上车保证智驾行业领先,两条腿走路。n代表车型——启源E0系列首款车型CD701:基于SDA中央+环网架构,搭载“UNIBrain”超脑平台,舱驾一体;场景可编排+硬件可插拔+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依托集成式架构+以太网,打造跨域融合控制.标准化IO.依托集成式架构+以太网,打造跨域融合控制.标准化IO接级.基于场景决策和服务推荐,带来用户自定义用.以Connect智能开放生态覆盖低速场景实现高速领航升级城市领航.UNIBrain平算法,算力.构建Quark算力600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2.3智能化产业零部件图:自动驾驶能力持续升级图:理想MAX系统传感器方案图:飞凡R7激光雷达方案各类传感器:保隆科技汽股份等算法:商汤科技/Momneta等存储芯片:北京君正等新/光庭信息等车联网解决方案:车企/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均胜电子等滚珠丝杠:五洲新春/长盛轴承/贝斯特毫米波(3D/4D):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各类传感器:保隆科技汽股份等算法:商汤科技/Momneta等存储芯片:北京君正等新/光庭信息等车联网解决方案:车企/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均胜电子等滚珠丝杠:五洲新春/长盛轴承/贝斯特毫米波(3D/4D):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威孚高科车身区域控制器:经纬恒润/科博达/和而泰等底盘域控制器:经纬恒润/格陆博等ADAS方案:车企/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伯特利/宏景智驾等线控转向:耐世特/浙江世宝/伯特利操作系统:QNX/安卓等舜宇光学/韦尔股份/联创电子线控制动:伯特利/拓普集团/亚太股AI芯片:英伟达/高通/华为/地激光雷达: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传感器智能座舱+车身+测试芯片/操作系统/算法齿轮/齿条:北特科技/德迈仕/中马英伟达:德赛西威/科博达地平线:均胜电子/科博达Mobileye:经纬恒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屏: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华线控制动/转向决策执行E/E架构升级+数据形成闭环Xavier->Thor持续迭代,英伟达AI芯片成为行业领军产品。英伟达成立于1993年,主要从事图形处理器GPU和AI芯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已成长为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2012年,英伟达切入人工智能领域最终目标是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Thor芯片算力是Orin的8倍,预计将于2025年在极氪品牌上实现量产。相较DirvePXDirvePX2(AutoCruise)DirvePX2(AutoChauffeur)DriveAGXXavierDriveAGXPegasusDriveAGXOrinDriveAGXThor发布时间功耗(W)/算力(TOPS)247/搭载车型/小鹏P5/P7戴姆勒和博世的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 /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德赛西威公众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u行车制动涉及运行安全,技术要求高,从机械向线控演进。从最初的纯机械制动->真空助力液压制动->ABS系统->ESC系统->线控制动+ESC的Two-Box方机来完成建压过程。u汽车电动智能化推动制动系统向One-Box方案升级。1)电动化导致真空源缺失,需要真空助力泵或者线控制动完成建压过程。2)智能化带来的对于执行单元更快反应的诉求(ESC建压600ms,线控制动建压<150ms共同推动制动系统从传统的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ABS/ESC的方案,向线控制动方案升级,并且从Two-Box(线图:制动系统技术升级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