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水稳材料技术交底201665_第1页
沥青、水稳材料技术交底201665_第2页
沥青、水稳材料技术交底201665_第3页
沥青、水稳材料技术交底201665_第4页
沥青、水稳材料技术交底20166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交底单位: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项目第一合同项目经理部 编号:WHX1BGCBJSJD-工程名称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一标段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水泥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交底日期2016年6月5日交底内容:关于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的材料要求。一、沥青混凝土1.沥青路面结构中上、中面层采用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其基质沥青应符合应满足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4.2.1-2中的相关要求;改性沥青配比可由试验确定,但必须满足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沥青稳定碎石层及沥青拦水带沥青为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如采用进口沥青,含蜡量不得超过2%,并增加针入度指数等指标。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指标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针入度25°C,100g,5s(1/100哑)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软化点TR&B(C)N4660C动力粘度N18010C延度(cm)N2015C延度(cm)N100蜡含量,蒸馏法(%)<2.2闪点(C)N260溶解度(%)N99.5TFOT(或RFOT)质量变化(%)<±0.8残留针入度比(%)N6110C残留延度(cm)N615C残留延度(cm)N15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材料要求和规定如下:a) 制备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时,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改性剂量和适宜的加工温度,制定详细的生产和操作规程。b) 废轮胎胶粉掺入量根据实际使用的技术要求确定,最低掺入量不应低于基质沥青的15%。c) 在现场制造的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需作短时间保存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进行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以保证改性沥青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使用质量。d) X厂生产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作为成品出厂时,在使用废轮胎胶粉的同时,还必须使用合适的助剂,防止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在使用前发生离析。e) 胶粉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表格的规定。废轮胎胶粉物理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相对密度(g/cm,)水分(%)金属含量(%)纤维含量(%)技术指标1.10—1.3<0.75<0.01<0.5废轮胎胶粉化学技术指标一览表检测项目灰分(<%)天然橡胶含量(*丙酮抽出物(<%)碳黑含量(*橡胶烃含量(N%)技术指标825222842试验方法GB4498GB/T13249—91GB/T3516GB/T14837GB/T14837胶粉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表检测项目胶粉改性沥青CRM—III型175°C运动粘度(Pa.s)1—4针入度(25C,100g5s0.1哑)40—60针入度指数,N0.6延度(5cm/min,5C),N10软化点(环球法,C),N55闪点(C),N230

TOF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w125C针入度比(%),N60延度(5C),N5离析,软化点差(°c),w2.525°C弹性恢复(%),N702.粗集料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分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耗、抗冲击力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粗集料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表面层粗集料应采用玄武岩。当采用的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和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掺加部分消石灰或水泥代替石粉等措施,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达到要求。掺加外加剂的剂量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沥青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数值试验方法表面层其它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值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T0312其中粒径大于9.5哑,不大于%1215其中粒径小于9.5哑,不大于%1820水洗法<0.075哑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40T0321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不小于44T0616T0663

具有一定数量破1个破碎面,不小于%10090T0346碎面颗粒的含量2个及以上破碎面,不小于%90803.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坚硬的人工砂或天然砂,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具体指标见下表。沥青面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表观密度(t/m3)N2.5坚固性(>0.3哑部分)(%)N12含泥量(<0.075哑的含量)(%)W3砂当量(%)N60亚甲蓝值(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s)N30填料填料(矿粉)采用石灰石磨细的石粉,要求干燥、洁净,具体指标见下表。沥青面层填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表观密度(t/m’)N2.50含水量(%)N1粒度范围(%)<0.6mm100<0.15m90〜100<0.075哑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透层沥青基层施工完毕(基层表面稍干燥但尚未硬化情况下)后必须浇洒透层沥青,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沥青完全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透层沥青采用慢裂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2),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哑,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沥青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品种和用量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100(1/10哑)。沥青路面透层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名及代号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PC—2)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哑筛),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T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C)0.1mm50〜300T0604延度(15C),不小于cm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彳复面积,不小于—2/3T0654常温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透层沥青用量应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下表的要求。沥青面层透层沥青的规格与用量用途道路用乳化沥青规格用量(L/m)半刚性基层PC—20.7〜1.5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下分层沥青及矿料下分层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用量一般不小于l.lkg/皿。矿料规格采用S12,矿料须采用净石屑,不得采用土石屑。矿料用量一般不小于8m3/1000m2o粘层沥青各沥青层之间及沥青层与其它构造物间必须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同上面层和中面层所用胶粉改性沥青。沥青路面铣刨后,新老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并不小于0.4L/mo沥青混凝土面层混合料、级配技术要求对于沥青路面各沥青结构层,除要求其使用的沥青或改性沥青、集料等原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试拌、施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产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本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也可采用GTM、superpave设计方法,但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按相关规范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机各项配合比设计检验。密级陪沥青混凝土(AC)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应满足下表要求。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哑)粗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1313.22.36AC—13C<40AC—20194.75AC—20C<45AC—2526.54.75AC—25C<4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详见下表要求。级配类型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31.526.519.016.013.29.59068AC—100131008590786250AC—100201009280729075655745AC—1002510090837665m)的质量百分率(%)4.752.361.180.60.30.150.075382415107—5—4—68503828201582616128—5—4—3—56443324171372416128—5—4—3—5242332417137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的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见下表要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试验指标单位技术标准(高速重载)备注AC—13C AC—20C AC—25C击实次数次75本工程为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主路机动车试件尺寸m①101.6X63.5稳定度MS,不小于kN8.0流值FLm1.5〜4孔隙率VV深约90m以内%4〜6道沥青面层压实度提高1个百分点深约90m以下%3〜6矿料间设计孔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的最小VMA及

隙率WMA(%),不小于隙率(%)VFA技术要求(%)13.21926.521211103131211414131251514136161514沥青饱和度VFA%65〜7555〜70对于公称粒径<19哑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和AC—20C)应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性能检验,其设计验证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及水稳定性设计检验指标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AC—13改性次/m3000T0719AC—20改性280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AC—13改性%85T0790AC—20改性85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不小于AC—13改性%80T0729AC—20改性80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一10°C,50mm/min)AC—13改性M£2500T0728AC—20改性2500试件渗水系数,不大于AC—13改性ml/min120T0730AC—20改性120本工程气候区分夏炎热、冬冷、温润区10.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a)在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时,宜通过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粘温关系,确定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的温度和操作条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有

关技术要求,但实验温度应相应提高10°C—20°C。对流值可放宽到2哑一5哑。必要时,经实验研究,可以对马歇尔进行调整。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实验项目单位技术标准马歇尔试件尺寸m①101.6X63.5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75孔隙率深约90mm以内%3〜5深约90m以下%3〜6稳定度MS,NKN8流值FLm2〜4饱和度VFA%65〜75b)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宜符合下表要求。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集料最大粒径(m)37.531.526.519.016.013.29.54.75WMA不小于(%)11—1311.5—13.510—1411—1511.5—15.512—1613—1715—19二、水泥稳定碎石土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可采用。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应加强粉碎,粉碎后最大土块尺寸不应超过15哑。严禁采用硫酸盐含量超过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石灰石灰采用磨细的生石灰粉,石灰等级宜高于III级,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3.2.13所规定的要求。在野外堆放时应覆盖防潮,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的要求,初凝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应在6h以上。宜采用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碎石路面结构基层集料颗粒组成范围层位通过下列筛选孔(哑)的质量百分率(%)31.5199.54.752.360.60.075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10068-8638-5822-3216-288-150-3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碎石采用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哑。聚酯玻纤防裂布新旧路拼接位置面层须设置聚酯玻纤防裂布,其技术要求为:断裂强度:纵向(横向)N50KN/m;厚度N1.2哑;伸长率:W4%;质量^300g/^;耐温性一100〜280°C。路面基层及底基层主要技术指标路面结构基层和底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以及7d浸水抗压强度见下表。路面结构层主要技术指标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