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3971-2009《有机热载体》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在工业加热过程中使用的有机介质作为传热流体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安全使用、储存及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该标准旨在确保有机热载体的质量可控,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以下是标准内容的几个关键点:
-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液相形式在闭式循环系统中传递热量的有机热载体,包括矿物油型和合成型两大类。它不适用于水基或水与有机介质混合的热传递流体。
-
分类:根据有机热载体的基础原料和化学结构,将其分为矿物油型和合成型两大类。矿物油型主要包括石蜡基和芳香烃基两类;合成型则包含酯类、醚类、硅油及其他特殊化合物等。
-
技术要求:标准详细列出了有机热载体应满足的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运动粘度、闪点、初馏点、密度、酸值/酸度、残炭、热稳定性、水解安定性、抗氧化性等,确保其在高温下长期稳定工作且不易产生有害物质。
-
试验方法:为确保有机热载体符合上述技术要求,标准规定了详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如GB/T 265测定运动粘度、GB/T 261测定闭口闪点等,这些方法用于评价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有机热载体在运输、储存、使用及废弃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要求避免泄漏污染环境,提倡采用环保的处理方式。同时,提醒用户注意操作温度区间,防止超温导致热载体分解,影响设备安全和人员健康。
-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标准对有机热载体的外包装标识、储存条件(如避光、防潮、通风良好)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产品从出厂到使用全程的质量可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9-06-12 颁布
- 2010-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犐犆犛75.100
犈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23971—2009
有机热载体
犎犲犪狋狋狉犪狀狊犳犲狉犳犾狌犻犱狊
20090612发布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犌犅23971—2009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和标记!!!!!!!!!!!!!!!!!!!!!!!!!!!!!!!!!!!!4
4.1产品分类!!!!!!!!!!!!!!!!!!!!!!!!!!!!!!!!!!!!4
4.2产品标记!!!!!!!!!!!!!!!!!!!!!!!!!!!!!!!!!!!!4
5要求和试验方法!!!!!!!!!!!!!!!!!!!!!!!!!!!!!!!!!!4
6检验规则!!!!!!!!!!!!!!!!!!!!!!!!!!!!!!!!!!!!!6
6.1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6
6.2组批!!!!!!!!!!!!!!!!!!!!!!!!!!!!!!!!!!!!!!6
6.3取样!!!!!!!!!!!!!!!!!!!!!!!!!!!!!!!!!!!!!!7
6.4判定规则!!!!!!!!!!!!!!!!!!!!!!!!!!!!!!!!!!!!7
6.5复检规则!!!!!!!!!!!!!!!!!!!!!!!!!!!!!!!!!!!!7
7物性参数!!!!!!!!!!!!!!!!!!!!!!!!!!!!!!!!!!!!!7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
9安全!!!!!!!!!!!!!!!!!!!!!!!!!!!!!!!!!!!!!!!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章条编号与DIN51522—1998章条编号对照!!!!!!!!!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油中总氯含量的测定电量法!!!!!!!!!!!!!!!!!!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热载体热氧化安定性试验法!!!!!!!!!!!!!!!!!!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有机热载体的性质!!!!!!!!!!!!!!!!!!!!!!!!16
参考文献!!!!!!!!!!!!!!!!!!!!!!!!!!!!!!!!!!!!!!20
Ⅰ
书
犌犅23971—2009
前言
本标准第4.2.1、第5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德国工业标准DIN51522—1998《热传导液性能和试验要求》(英文版)。本标准与
DIN51522—1998的结构差异参见附录A。
本标准与DIN51522—1998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表1有机热载体产品分类;
———规定了热稳定性指标值;
———规定了自燃点指标值;
———规定了残炭指标值;
———增加了水溶性酸碱指标;
———酸值指标由“不大于0.2mgKOH/g”修改为“不大于0.05mg/g(以KOH计)”;
———氯含量由“不大于0.01%”修改为“不大于20mg/kg”;
———开式系统使用的产品增加热氧化安定性指标;
———增加了附录D,以助于对本标准的理解。
本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SAC/TC280)。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
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宁波特
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红、王骄凌、周英、杨麟、范兵兵。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677—1999《热传导液》废止。
Ⅲ
犌犅23971—2009
有机热载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使用过的矿物油型和合成型有机热载体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和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包括LQB、LQC和LQD有机热载体,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间接式传热系统。
但不得直接用于加热或冷却具有氧化作用的化学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回收处理油生产的有机热载体。
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或其加工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热载体。
根据GB/T7631.12划分为LQA类的产品不适用于有机热载体锅炉。
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物质、操作和设备,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因此,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GB/T261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B/T261—2008,ISO2719:2002,MOD)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268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GB/T268—1987,neqISO6615:1983)
GB/T388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氧弹法)
GB/T508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T508—1985,neqISO6245:1982)
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eqv
ISO3675:1998)
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外卖合同协议骗局
- 商品房漏水合同解除协议
- 孩子抚养合同协议书范本
- 轮拖拉机租车协议合同
- 设计公司协议合同
- 道路通行合同协议
- 煤炭供应合同协议
- 旅游包车合同协议书范本
- 饭店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服务合同保密协议违约金
-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手册
- 琴行装修合同
- 101个神奇的实验
- QCP品质控制计划模板
-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ppt
- 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样表)
- 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验收报告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表格形式)
- EMC存储运维工具使用手册
-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溶血性贫血的相关检验(血液学检验课件)
- 非急救转运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