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生殖器官内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7条染色单体B.该细胞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该细胞最终产生2种类型的精细胞D.该细胞4条染色体中两条来自父方,两条来自母方2.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因子可以通过影响激素合成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B.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植物越冬时体内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3.可以用多种方法验证细胞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具有活性 B.能被苏丹Ⅲ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C.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具有活性 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具有活性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应在其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以长期维持活性B.活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C.活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ATP的合成需要酶参与,酶的合成需要ATP参与5.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脑干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变为显著活跃状态B.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直接刺激脑干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6.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前需要先用盐酸处理B.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可作为对照组C.不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观察实验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的生成,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7.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研究发现水稻体内的PsbS蛋白能激活叶绿体内专门的抗病基因,使水稻免于患稻瘟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叶表皮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核糖体参与合成PsbS蛋白B.水稻细胞合成PsbS蛋白的过程中,有R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C.PsbS蛋白的生物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温度过高会导致PsbS蛋白失活D.叶绿体内的抗病基因复制的过程中,会出现DNA蛋白质复合物8.(10分)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病毒(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感染COVID-19病毒后,在内环境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B.侵入人体内的COVID-19病毒会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病毒为寄生生物,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D.当人体再次感染COVID-19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分泌抗体将其杀灭二、非选择题9.(10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和_______________。(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灭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药物灭鼠后一段时间,老鼠又泛滥成灾,啃食大量植物,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4)林场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的环颈雉时发现,在非繁殖季节,环颈雉的雌雄个体往往分群活动,具有明显的性别隔离现象。有学者提出如下假说来解释这种性别隔离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环颈雉的性别隔离现象属于种群的__________特征。调查该种环颈雉的种群密度时,常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会发出鸣叫,并且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__________。(3)为验证学者提出的上述假说是否成立,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组别实验处理统计并记录实验组1同时向池塘中抛出4个相同橡胶圈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所用的时间2同时向池塘中抛出4个相同橡胶棒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分析可知,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代表自然保护区内的__________。②对照组中的实验处理应为__________。若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11.(14分)科学家提出两种不同假说来解释酶与底物的专一性问题,“锁钥”假说和“诱导契合”假说。“锁钥”假说认为,底物和酶好似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把锁只能被一把钥匙打开。“诱导契合”假说则认为,底物不能直接与酶很好地结合,与酶接触后会诱导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结构改变后的酶可以与底物完美结合,这就好像两个人握手的过程一样。科研人员为证明上述两种假说,设计如下实验。在蚯蚓蛋白酶II(EfP-II)反应液中,加入底物CTH,反应生成黄色物质,检测黄色物质的吸光度(A405),绘制出曲线EfP-II+CTH。待上述反应完成后,再加入底物CU,反应产生同样的黄色物质,继续检测吸光度,绘制出曲线EfP-II+CTH+CU。各种不同底物组合的反应曲线,如下图。(1)蚯蚓蛋白酶II是由蚯蚓细胞________上合成的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种蛋白质。蚯蚓蛋白酶II的酶活性可以用单位质量的酶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2)在酶反应液中,分别进行操作①:先加入CTH,250min后再加入CU。结果如图(a)所示。操作②:先加入CU,250min后再加入CTH。结果如图(b)所示。比较操作①与②,加入第二种底物后酶促反应速率变化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酶与底物专一性的假说,推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的反应速率结果可以支持这一推测。(3)“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的主要分歧在于,酶与底物结合时,______________。(4)综合以上分析,请在下面选择你认为本实验结果支持的假说,并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支持任何一种假说,请选择不支持现有假说,并写出可以解释实验结果的假说。①支持“锁钥”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支持“诱导契合”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支持现有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SARS-CoV-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冠状病毒能将人细胞膜上的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作为受体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这也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2)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属于RNA复制病毒,其RNA复制时所需要的酶是在_____合成的,其RNA可以直接作为_____的模板。(3)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反应相对迟钝,其容易突破第一、二道防线后大量繁殖,原因是_____。(4)结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阐述人体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清除新冠病毒的机理: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某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示意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3、4号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可能分别是XY染色体。【题目详解】A、该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但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中含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错误;B、根据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均有基因a可知,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C、该细胞由于发生过基因突变,所以该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有3种类型,C错误;D、该细胞的4条染色体为2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两条来自父方,两条来自母方,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A【解题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题目详解】A、植物激素的合成属于酶促反应,如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正确;B、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呼吸,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错误;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D、植物越冬时体内自由水转化成结合水,代谢减弱,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D错误。故选A。3、B【解题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当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题目详解】A、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B、苏丹III染液可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橙黄色,而该实验中的花生子叶细胞是活细胞,B错误;C、若植物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C正确;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是活细胞,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4、D【解题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作用途径温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题目详解】A、酶应在其低温度条件下保存,A错误;B、活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B错误;C、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类的酶可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而RNA类的酶不需要,C错误;D、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酶的合成也需要ATP参与,D正确。故选D。5、A【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题目详解】A、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呼吸道黏膜中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某些细胞显著活跃,A正确;B、兴奋在单个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而在整个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B错误;C、兴奋的传递不全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当兴奋经过突触结构时,突触处发生从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C错误;D、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可以引起咳嗽,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整个过程,不能被称为反射,D错误。故选A。6、B【解题分析】健那绿属于活体染色剂,染色前不需要用盐酸处理,A项错误;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相互对照,都可作为对照组,B项正确;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位于原生质层中,可根据细胞中绿色的位置判断质壁分离及复原,C项错误;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是否生成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但可以用澄清石灰水的浑浊情况判断二氧化碳生成的多少,进而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项错误。7、A【解题分析】
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生物活性。【题目详解】A、水稻叶表皮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B、水稻细胞合成PsbS蛋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指导进行,因此,该过程中有R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B正确;C、蛋白质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因此,PsbS蛋白的生物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温度过高会导致PsbS蛋白失活,C正确;D、DNA复制过程需要相关酶如D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叶绿体内的抗病基因复制的过程中,会出现DNA蛋白质复合物,D正确。故选A。8、C【解题分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题目详解】A、人体感染COVID-19病毒后,在细胞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A错误;B、侵入人体内的COVID-19病毒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会与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失去寄生场所的病毒被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而后会被吞噬、消灭,B错误;C、病毒为胞内寄生生物,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C正确;D、当人体再次感染COVID-19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分泌出大量的抗体将其消灭,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空间特征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属于提高群落利用空间、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解题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④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元素。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题目详解】(1)在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对草原进行灭鼠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根据题意分析,药物灭鼠后一段时间,老鼠又泛滥成灾,啃食大量植物,导致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4)林场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空间、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和结构等知识点,都是有些较为基础的题目,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解答即可。10、空间环颈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雄性或雌性环颈雉同时向池塘中分别抛出2个相同橡胶棒和2个相同橡胶圈对照组所用的时间均小于实验组的1组和2组【解题分析】
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题目详解】(1)环颈雉的性别隔离现象属于种群的集群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2)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体现了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①分析题干和实验方案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的假说是否成立,故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可代表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即自然保护区内的雄性或雌性环颈雉。②实验组中用4个相同橡胶圈(或橡胶棒)代表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对照组应设置2个相同橡胶棒和2个相同橡胶圈,代表两种形态不同的动物,若对照组所用的时间均小于实验组的1组和2组,则说明假说成立。【题目点拨】本题属于信息题,结合题干信息“性别隔离现象”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信息的作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的考查。11、核糖体催化催化底物CTH(或CU)生成黄色产物的吸光值变化温度、pH、抑制剂操作②升高幅度显著高于操作①酶与CTH结合,空间结构改变,再与CU结合时,结合不好,反应速率较低;酶与CU结合,空间结构改变,再与CTH结合时,依然可以很好地结合,反应速率较高EfP-II+CTH+CU+CTH(EfP-II+CTH+CTH)酶的空间结构是否会发生改变支持“锁钥”假说:酶与CTH反应后,再与CU反应速率较低,说明空间结构固定不变,结合CU不好支持“诱导契合”假说:酶可以分别与CTH和CU反应,说明空间结构发生相应改变,适应与不同底物的结合不支持现有假说:第一种底物与酶结合时,诱导酶空间结构发生相应改变,之后再与第二、第三种底物结合时,空间结构保持不变【解题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题目详解】(1)蚯蚓蛋白酶II的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酶具有催化作用。蚯蚓蛋白酶II,能够催化底物CTH(CU),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检测黄色物质的吸光度(A405)变化来表示酶的活性。影响酶的因素有,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抑制剂等。(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加入第二种底物后反应速率改变不明显;操作②加入第二种底物后,反应速率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显著高于操作①。根据酶的专一性假说,操作①中酶首先与CTH结合,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再与CU结合时,结合不好,反应速率较低;而操作②中酶首先与CU结合,空间结构也发生改变,再与CTH结合时,依然可以很好地结合,反应速率较高。操作①中EfP-II+CTH+CU+CTH(EfP-II+CTH+CTH)的结果说明,酶与CTH结合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虽然与CU结合不好,但仍然可以与CTH很好的结合,进一步证明以上推测。(3)根据题干对两种假说的解释可以看出,“锁钥”假说认为一把锁只能被一把钥匙打开,“诱导契合”假说认为底物与酶接触后会诱导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关键不同在于酶与底物结合时酶的空间结构是否会发生改变。(4)①支持“锁钥”假说:由操作①可以看出,酶与CTH反应后,再与CU反应速率较低,说明空间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多校四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国自由贸易园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蔡甸经济开发区“武汉天润(常福)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定稿
- 财务廉洁从业工作心得总结
- 党员教师学年自我总结
- 个人货车包月合同模板
- 工程货车出租合同模板
- 《感受大自然之美》课件
- 变卖委托合同范例
- 与业主物业交割合同模板
- 07《车迟国斗法》-《西游记》故事精讲精练
- 年产100万瓶工业气体、医用氧气充装项目可研报告
- 单位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前程无忧国企招聘笔试题库
-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认定及其保护
- DL-T 1071-2023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专题03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原卷版+解析)
- DL-T956-2017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5部分:托运要求(JTT617.5-2018)
- 保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