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凤阳花鼓同学们,听听这首歌曲,你知道它是哪种曲艺表演形式吗?花鼓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表演时一男一女手拿锣鼓边歌边舞。安徽凤阳的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表演,同时口唱小调。
这是双条鼓,表演者单手持鼓,另一只手持两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也由此得名。双条鼓源于安徽凤阳,又称凤阳花鼓。这是凤阳花鼓表演时用到的小鼓和鼓锤。让我们来听听不同的凤阳花鼓,你能小声跟着哼唱吗?衬词
注意领会歌词寓意,此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体会?《凤阳花鼓》又名《凤阳歌》,是安徽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迫于生计,只有四处逃荒,沿村乞讨,民间艺人口唱小曲,身背花鼓,手持小锣,挨家挨户边舞边唱。《凤阳花鼓》歌词生活化、口语化,叙述了花鼓艺人夫妻相依的卖艺生涯,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平世道,倾诉了生活的艰难,而模仿花鼓、小锣的衬词中又流露出些许欢悦之情。歌曲分析:请跟着老师的琴声将歌曲唱一唱。唱一唱,歌曲中“手拿着”、“别的”、“单会”三处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三处都是切分音,说说切分音有什么特点?随伴奏演唱,你认为歌曲在感情、声音的表现上应该注意什么?节奏练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以活力。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伴唱、轮唱等1、2、1、合1、2、轮唱2、0000I
0000此曲由哪几个音构成了曲调?调式的主音是什么?1、2、3、5、6宫、商、角、徵、羽此曲为五声调式,以1(宫)为主音找出这乐段旋律的发展特点。
民歌创作写作手法中的“鱼咬尾”,前乐句的尾音和后乐句的开始音是一样的。
1、2、1、2、合伴唱民歌的特点:曲调:自然、质朴、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生活化、口语化、简明易了课堂小结
凤阳花鼓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朴实的像山间的一缕清风,记录着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行案件代理合同(2篇)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印度文明》听课评课记录
- 新版(修订版)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精写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1)》听评课记录5
-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2-1圆(2)》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 立方根》听评课记录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希腊罗马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1《心中有他人》听课评课记录
- 农业行政执法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 信号与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 班组月度考核评分表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全册教案
-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
- 精密配电列头柜介绍讲义
- 广东部分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
- 授居家二众三皈、五戒仪规
- 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模板
- 简单娱乐yy频道设计模板
- 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措施(锅炉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