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A/07/wKhkGWWCgf-ASjvfAADzr4sx53M494.jpg)
![3.2.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A/07/wKhkGWWCgf-ASjvfAADzr4sx53M4942.jpg)
![3.2.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A/07/wKhkGWWCgf-ASjvfAADzr4sx53M4943.jpg)
![3.2.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A/07/wKhkGWWCgf-ASjvfAADzr4sx53M4944.jpg)
![3.2.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A/07/wKhkGWWCgf-ASjvfAADzr4sx53M4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第二课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学习效果检测本节小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课标解读核心素养概述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了解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其它途径-化能合成作用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分析等科学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光合作用的场所PART01光合作用的场所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就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叶绿体1940年前后,希尔在研磨绿叶后制取叶绿体悬液,并向悬液中加入草酸铁,经过光照后发现,Fe3+被还原为Fe2+,同时离体的叶绿体释放出了氧气。草酸铁Fe3+Fe2+O2希尔(英国)的离体叶绿体实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也使光合作用的研究从器官水平(叶片)进入到细胞器(叶绿体)水平。希尔(英国)的离体叶绿体实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叶绿体类囊体一般分布在细胞质膜与液泡之间。叶绿体类囊体基粒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上表皮下表皮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的顶面,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光能,保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叶绿体的分布规律光照强度很高时,叶绿体会移动到细胞的侧面,以免强光的伤害。光合作用的过程PART02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从________中捕获能量,并将这些能量在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_________的过程。光能叶绿体CO2+H2
O
(CH2O)+O2糖总反应可表示为:太阳光CO2和H2O糖与O2化学能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光合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分类依据是什么?2.每个阶段反应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如何?阅读课本88页,完成以下问题: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划分依据:是否需要光能必须有光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1.光反应2.暗反应H2OPi+ADPATP酶光、色素、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酶ADP+Pi+能量(光能)
ATP酶色素NADP+NADPHe-H+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ATP的合成:NADP+的还原:2H2O光能4H++
O2+4e-NADP++H++e-→NADPH(表示为[H])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1.光反应阶段NADPH的形成水裂解释放氧气电子传递ATP的形成类囊体O2光和色素吸收光能太阳能化学能并产生氧气1.光反应阶段暗反应是由卡尔文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的,又称卡尔文循环。简单地说,卡尔文循环就是将CO2,ATP和NADPH转化为磷酸丙糖(一种三碳糖G3P)的复杂生化反应。三碳化合物三碳糖G3P葡萄糖等ATPNADPHADP+PiNADP+CO2五碳化合物2.暗反应阶段
CO2的固定CO2五碳化合物C5
三碳化合物C3
叶绿体基质多种酶CO2+C5
2C3酶叶绿体基质中多种酶、[H]、ATP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CO2的固定C3的还原糖类C3的还原ATPNADPHATPADP+Pi2C3(CH2O)糖类C5NADPHNADP+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暗反应阶段
基质类囊体CO2糖类C5(五碳化合物)CO2的固定2C3(三碳化合物)
C3的还原
H2O酶Pi+ADPATP光反应暗反应色素小结多种酶O2NADPHNADP+(一)基本过程项目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区别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转化联系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光、色素和酶[H]、ATP、多种酶
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中稳定的化学能水的光解、ATP、NADPH的形成CO2的固定、C3的还原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1.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为其提供[H]和ATP2.后者为前者提供合成ATP和NADPH的原料ADP、Pi、NADP+3.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二)元素的去向CO2+H2O
(CH2O)+O2光能叶绿体CO2C3(CH2O)H2O[H](CH2O)CO2中C的转移途径:H2O中H转移途径:(三)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化:无机物有机物能量转化: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生物界中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重要途径。对地球表面的生态面貌、大气组成、生物进化、所有生物的生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光合作用的意义化能合成作用PART03生物界中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其它途径生物代谢类型: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知识回顾异养生物自养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通过外界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方式。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2NH3+3O2
2HNO2+2H2O+能量硝化细菌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2.例子能量CO2+H2
O
(CH2O)+O2光合作用的过程化能合成作用暗反应光反应ATP的合成水的光解NADPH的合成C3的还原CO2的固定注意区别与联系本节小结2.在叶绿体中,[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C1.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D当堂检测3.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行案件代理合同(2篇)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印度文明》听课评课记录
- 新版(修订版)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精写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1)》听评课记录5
-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2-1圆(2)》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 立方根》听评课记录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希腊罗马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1《心中有他人》听课评课记录
- 矿井主要灾害事故防治应急避灾知识培训课件
- 不老莓行业分析
- STARCCM基础培训教程
- 2016-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一)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地理标志专题通用课件
- 全国大学高考百科汇编之《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 《小英雄雨来》读书分享会
- 学校安全教育教你如何远离危险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1-7单元合集】
- 口腔科导诊分诊技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