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1/22/wKhkGWWB05CAar6KAAPXa5hUGRM454.jpg)
![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1/22/wKhkGWWB05CAar6KAAPXa5hUGRM4542.jpg)
![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1/22/wKhkGWWB05CAar6KAAPXa5hUGRM4543.jpg)
![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1/22/wKhkGWWB05CAar6KAAPXa5hUGRM4544.jpg)
![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1/22/wKhkGWWB05CAar6KAAPXa5hUGRM4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1家庭教育、亲职教育亲职教育,又称导师和监护人教育,是指对当前父母提供相关教育和技能、抚养孩子、支持他人父母的知识和技能、成功发挥父母的作用、履行监护人的职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成为有效的父母。亲职教育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家长获得有关特殊教育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与技巧,正确地处理在家庭中教育特殊儿童时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并能密切配合学校与社会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familyeducation)的概念很容易混淆,然而,二者是有区别的。所谓亲职教育,是一门教导父母如何了解与满足子女身心发展需求,善尽父母职责,以协助子女有效成长、适应与发展的学问。换言之,亲职教育就是为父母提供子女成长、适应与发展有关的知识,增强父母教养子女技巧与能力,使之成为有效能父母的历程。家庭教育学者赵忠心认为,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父母对子女、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重点是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教育。用一句话概括二者的区别: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施与子女的教育,是父母教导子女为人处世的教育;而亲职教育是为人父母者因需要,为求成功扮演父母角色所接受的教育。Shulruf在一项支援家长和亲职教育的计划书中指出亲职教育对家长的正面影响有增加教养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自身情绪压力的缓解与管理,提升生活技能,扩大社交网络,并且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拥有正向的态度;而对孩子来说,由于家长提升了教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了孩子的健康状态与发展,避免受虐事件发生,并且可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提高其社交技能。严小琴指出,我国特殊儿童家长与学校进行互动交流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学校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拥有了许多资源,如设备、专业书籍、专业师资,但与家长的互动,仅限于每学期开学或期末的家长会,而每次开展的时间并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仍然不够,使得学校的这些人、才、物等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一些学校也组织了家长的活动,但是大部分是事先安排好邀请家长参与,而家长对学校安排的主题却并不感兴趣,以至于参与度并不高;家庭与学校双方不了解,交流不够会导致家庭对学校满意度降低,而忽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也会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国外关于亲职教育的研究,为了确定家长从亲职教育计划中到底想获得什么,教育者应对家长实施需求评估。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我国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张海丛和刘琳的研究发现,智力落后儿童家长的学习需求得分都在平均分以上,即家长的学习需求比较强。穆克利指出我国弱智学生家长的需要是多方面、高强度的。罗亦超、雷江华通过对残疾儿童家长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也指出残疾儿童家长需要的支援是多方面的、强烈的,在所有个项目中除少数几个项目外各组家长选择需要和很需要的比例都大大超过50%。基于此,在规划我国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时,唯有藉着实际调查,了解特殊儿童家长对亲职教育的看法及需求情形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获取显著的成效。然而,国内关于特殊儿童亲职教育需求的研究比较薄弱,以往主要侧重于特殊儿童家庭需要的研究,例如,穆克利的关于我国弱智学生家长需要问题的调查,罗亦超和雷江华的特殊学校学生家庭需要之研究,林云强、秦和张福娟的重庆市康复机构中自闭症儿童家长需求的研究,张海丛和刘琳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父母的学习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亲职教育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于理论上的探讨,如盖笑松和王海英的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张庆强的我国内陆地区亲职教育实施策略探析,并且还是集中对普通教育领域的探讨,几乎没有涉及特殊教育领域。再从研究对象来看,大部分是针对某一类特殊儿童家长进行的研究,而本文通过对多类别特殊儿童家长实证调查,了解我国目前的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状况,从而为以后实施亲职教育提供数据参考。2研究目本文从两方面来调查我国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需求情形:一是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的内容需求状况;二是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3研究对象和方法3.1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某特教学校为个案(该校属于民办公助性质),总共有600多名残疾儿童,以智力落后、脑瘫和自闭症三类为主,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多个民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研究选取该校特殊儿童(调查学生均有省级以上医院的书面诊断结果)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家长自答,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回收率81%,其中智障儿童家长59份,脑瘫家长18份,自闭症家长28份,没有调查到多重障碍孩子的家长;男性57名,女性48名。3.2残疾儿童心理调适需求调查问卷在参考郑凯和殷梦辕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罗亦超、雷江华和刘爱民等人的研究,总结出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长的心理调适需求社会资源需求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沟通与社交的需求;初始问卷有35道题,经过项目分析,计算题项与总分的相关,删掉相关未达显著(相关系数小于0.4)的题项,最后包含27道题。其中,家长的心理调适需求(第1-6题)主要由缓解心理压力、接纳残疾儿童、处理家庭中的危机等问题构成;社会资源需求(7-12题)主要由与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家长可获得的权利,以及与残疾儿童相关的医学、社会资源等讯息构成;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13-20题)主要由帮孩子如何进行言语沟通、知识学习、生活适应、动作练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项目构成;家长沟通与社交的需求(21-27题)主要由家长与学校工作人员的沟通、家长与医务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其他残疾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与自己残疾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对孩子升学和就业方面的了解等项目构成。问卷的选项为“非常需要”、“需要”、“不太需要”、“完全不需要”,对应的分数分别为4分、3分、2分、1分,平均分为2.5,得分2.5表示需求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得分高于2.5表示需求程度较高,而低于2.5表示需求程度较低。3.3数据处理工具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4结果与分析4.1《儿童监护人亲身教育需求研究》问卷的可靠性分析4.1.1内部一致性系数同质性信度:通过计算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来检验量表的信度,全量表(共27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4。分半信度:把问卷分为两部分,前14题为一部分,后13题作为另外一部分,来分析整个问卷的分半信度,得出分半信度系数为0.742。4.1.2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与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研究采用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来检验结构效度。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的各个维度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在0.1-0.6之间),同时各维度和测验总分的相关应在0.3-0.8之间。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除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与家长的社会资源需求相关不显著外,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均在0.116-0.511之间,除了两个维度外,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极其显著;相关各个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均在0.630-0.769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并且相关极其显著这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4.2特殊儿童需要的额外培训4.2.1不同维度的家长希望接受亲职教育的意愿表2是特殊儿童家长在问卷各个维度上得到的平均分,反映了亲职教育需求的程度,得分越高显示需求愿望越强。同时,列出了得分的排序以便于观察比较。通过表2可以看出,特殊儿童家长希望接受亲职教育的愿望很强,总问卷平均得分为3.17,高于中等需求程度2.5分,各个维度得分也高于2.5分,说明他们希望在较多方面接受亲职教育。从各分维度上看,在家长的社会资源需求维度上得分最高,平均分数为3.31,其次为家长沟通与社交需求,分数为3.22,再次为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分数为3.20,最低的为家长的调适需求,分数为2.92。这说明家长强烈希望得到社会资源的求助,包括与特殊儿童有关的医学资源,希望获得的经济物质、法定权利等。4.2.2亲职教育需求状况表3是特殊儿童家长调适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这个维度主要由缓解心理压力、接纳残疾儿童、处理家庭中的危机等问题构成。家长的需求强度以平均分来反映,并且在此处及以下部分加进了选项的人数及比例,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状况。从表3可以看出,特殊儿童家长心理调适维度中的“学习缓解自己情绪与压力的方法”题目上的平均分最高,达到了3.23;选择“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人数显著多于“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χ2=37.2,df=2,p=.000)*。而“了解如何处理家庭危机问题”得分最低均分仅有选择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也比较多,说明家长不太需要这方面的知识。4.2.3家长社会资源需求度表4是关于特殊儿童家长对于社会资源及讯息相关知识的需求状况。这个维度主要涉及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家长可获得的权利,以及与残疾儿童相关的医学社会资源等讯息从表4中可以看出,家长在社会资源需求程度维度中,最关心的是“了解与残疾儿童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平均得分为3.42,明显高于2.5的平均分数,说明家长迫切希望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知识,选择“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人数显著多于“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χ2=41.543,df=2,p=.000)。而排在第5位的“了解社会与特教机构团体的相关资源”项目得分也比较高,达到了3.21分,说明家长对社会资源需求程度高。4.2.4子知识和技能需求维度的得分情况表5是关于特殊儿童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帮助孩子进行言语沟通、知识学习、生活适应、动作练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项目。从表5中可以看出,特殊儿童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维度中,各个题目得分都比较高,尤其以“学习协助孩子表达与沟通技能”得分最高,达到了3.29,选择“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人数显著多于“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χ2=81.248,df=3,p=.000),排在第2位的“了解如何协助自己残疾孩子规划未来的生活”的得分也达到了3.27,其中选择“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人数显著多于“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χ2=40.171,df=2,p=.000)。而“学习协助孩子练习动作技能”虽然得分最低,为3.08,而仍然比2.5高出一些。4.2.5家长沟通与社交需求维度特殊儿童家长沟通与社交维度,主要由残疾儿童家长与学校工作人员的沟通、家长与医务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其他残疾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与自己残疾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对孩子升学与就业方面的了解等项目构成。从表6可以看出,在特殊儿童家长沟通与社交需求维度中,“如何与自己的残疾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得分最高,平均分为3.44,选择“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人数显著多于“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χ2=50.971,df=2,p=.000),排在第2位的“如何处理家庭与学校互动的问题”平均分也达到了3.36,选择“非常需要”和“需要”的人数显著多于“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的人数(χ2=105.552,df=3,p=.000),说明家长对于如何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看重的。而“了解孩子的就学、升学、转学等问题”得分最低,也达到了2.88,即高于平均分2.5,说明家长这方面的需求程度仍处于中上水平。4.3从家庭背景分析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借鉴了台湾郑凯和殷梦辕的研究,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家庭背景层面,这个层面的影响因子包括家长性别、来源地、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二是从特殊儿童背景层面,包括特殊儿童年级水平、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4.3.1“家长的社会资源需求”维度通过数据分析,不同性别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差别不大,只有在“家长的社会资源需求”维度上显现出差异(t=-2.84,p=0.01),女性家长在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均分为3.45,而男性则为3.20。4.3.2不同受教育水平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本文把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作为影响亲职教育需求的一个因子来考虑,不同受教育水平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四个等级,经过统计分析,不同受教育水平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差异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性(F=1.871,p=0.139),但是得分都在2.5以上,说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差异不大,大家对亲职教育需求都比较大。4.3.3不同来源的家长适需维度差异我国城乡差别明显来自城镇和农村家长的父母仅在家长的调适需求维度上显示出不同,来自农村的父母显著高于城镇的父母(t=2.24,p=0.03),说明来自农村的家长面对自己的残疾孩子,更不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压力更大。4.3.4不同年度收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特征本文参照张海丛、刘琳的研究对特殊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划分。表7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家庭的亲职教育需求。根据表7看出,不同经济状况对于家长接受亲职教育需求影响较大,只有在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F=2.03,p=0.12),其他各维度及总问卷上都显示出不同月收入家庭的亲职教育需求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或边缘显著性差异,再具体分析,最低级别的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在所有领域都比最高级别月收入(4000元及以上)高。因此,残疾儿童家庭月收入越低,亲职教育需求越高。4.3.5小学不同阶段特殊儿童的归为情况不同年级水平儿童家庭的亲职教育需求可能不同,通过对该校老师的交流,以及研究者观察分析,小学阶段较为重视学生的认知、学业水平,而到了中学不仅重视学业水平也更加注重职业训练所以本文把小学阶段的特殊儿童归为低年级,小学阶段以上的特殊儿童归为高年级。结果显示:两个阶段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大致相当,只是在家长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上低年级得分高于高年级得分,差异呈边缘显著(t=-1.89,p=0.06)。4.3.6脑损伤儿童亲职教育需求差异从表8可以看出,不同残疾类别儿童的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状况差异不大,仅在家长沟通与社交需求上呈现差异性显著(F=3.07,p=0.05),脑瘫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较另外两者较低。整体而言,虽然其他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大,但是脑瘫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得分明显较低,即脑瘫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程度没有另外两者家庭高。4.3.7不同病残程度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差异呈边缘从表9中可看出,尽管只有一个维度(家长的调适需求)上不同残疾程度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差异呈边缘显著(F=2.89,p=0.06),但是,不难发现,从整个表格上看,随着孩子残疾程度的增加,家庭亲职教育需求也随之增加。5讨论5.1特殊儿童需要的额外培训5.1.1家长亲职教育需求领域分布的视角从总体上看,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程度非常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再从分领域来看,家长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比较高,表明其需求范围广泛,这与以往的调查研究也类似。比如,林云强、秦和张福娟的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需求众多,且极为迫切。张海丛和刘琳发现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家长在所有8项领域中需求得分都在平均分之上,但是具体到各个不同领域,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还是有所不同。本研究显示家长在社会资源需求维度上得分最高,说明家长对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家长可获得的权利以及与残疾儿童相关的医学、社会资源等讯息需求强烈,这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比如张海丛和刘琳指出特殊儿童家长最关心的领域是对孩子职业劳动方面进行指导,社会支持系统只能排在第4位。而穆克利则指出家长最需要的是家长培训和与教师的合作。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跟研究对象有关,亦或是研究的取样不同。本研究发现,家长的调适需求维度得分最低,说明家长在这个方面需求不如其他方面强烈,此研究结论与以往张海丛和刘琳的结果类似,该研究也显示了家长在父母心理适应维度上得分最低。5.1.2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家长的调适需求维度中,“学习缓解自己情绪与压力的方法”项目得分最高,选择需要和非常需要的人数比例最大,说明家长的压力非常大,需要一定的方式进行排解。特殊儿童家长除了必须应对其他家庭通常面临的紧张和压力外,还要承担抚养特殊儿童的额外压力,因此,他们要经受比一般家长更大的压力。在开展亲职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家长压力的缓解,使家长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每天的生活。在家长的社会资源需求维度中了解与残疾儿童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了解如何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专业人员”两项排在最前,说明家长急需了解与残疾儿童相关的一些法律政策,希望从中了解一些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另外,家长需要能够帮助自己的专业人员,尤其是与残疾孩子相关的医务人员,从而可以得到身心康复方面的知识。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有较大相似之处。刘爱民的研究发现残疾儿童家长在“有关残疾儿童的法律政策”、“与残疾儿童相关的医疗信息”和“残疾儿童家长可享受的社会支持”等信息咨询方面的需求最高。在以后的亲职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协助家长了解他们可获得的社会资源,以及如何获取这些资源。在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维度中,“学习协助孩子表达与沟通技能”需求最高,可能与本文选取的被试有关,本研究被试为智力落后、脑瘫和自闭症三类,在这三类儿童中,语言发展往往比较落后,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语言沟通更为重视,此结果也与以往黄辛隐、张锐和邢延清的研究相似,该研究指出特殊儿童家长在养育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如何与他人交往的问题。刘爱民的研究也指出,在涉及到残疾儿童康复领域,家长最需要咨询的是“言语康复指导”。由此说明,在以后的亲职教育过程中,涉及到教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时,要尤其注意孩子的语言沟通问题。在家长沟通与社交需求维度中,“如何与自己残疾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需求程度最高。在特殊儿童家庭,家长和残疾孩子的沟通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特殊儿童可能有某些问题行为,比如哭闹、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等,但是这些行为往往是自己表达情感或需求的体现,如果家长并不能理解孩子的这些表现,就可能出现沟通上的困难,要么是家长打压孩子,要么是家长听命于孩子。此研究结果也与刘爱民的调查结果类似,该研究指出在教育咨询领域,家长最关心的是如何与孩子沟通。这也不得不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指导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时,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容忽视,学校和相关单位要为家长正确地与孩子沟通提供咨询和相关技巧的帮助。5.2分析了特殊儿童家庭支持需求的影响因素5.2.1社会资源需求不同性别特殊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差别不大,只有在社会资源需求维度上显现出差异,女性家长在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说明女性家长在社会资源需求上更强烈。本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以往张海丛和刘琳的研究,该研究显示智力落后儿童的母亲更需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知识。这可能是因为在特殊儿童的养育过程中,母亲是主要照顾者,需投入的精力多所以母亲亲职教育需求更强5.2.2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影响家长学习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受教育水平特殊儿童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差异不大,并且大家对亲职教育需求都很高,这与以往张海丛和刘琳的研究结果不同,该研究以40名轻度智力落后家长为调查对象,结果发现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长学习需求的最主要因素。结论不同可能是由于调查对象和采用的方法不一样,也有可能是由于经过几年特殊教育的发展,各个阶层受教育水平家长对子女的特殊教育普遍重视起来。5.2.3社会支持与父母压力来自城镇和农村家长的父母仅在家长的调适需求维度上显示出不同,来自农村的父母显著高于城镇父母,说明来自农村家长面对自己的残疾孩子,更不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压力可能更大。杨希洁发现,社会支持与父母压力有显著相关,社会支持越多,父母压力越小。可能因为在城镇,特殊儿童家长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包括医疗、社会福利、知识等方面,而在农村得到的支持较少,导致父母压力更大,面对残疾孩子,更加茫然和不知所措,所以他们的心理调适需求更多。5.2.4低校学亲职教育需求的显著性不同经济状况对于家长接受亲职教育需求影响较大,只有在教养孩子知识和技能需求维度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其他各维度及总问卷上都显示出了统计学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卖油翁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下册001
- 2025装修工程泥工承包合同
-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
- 14 请帮我一下吧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6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1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 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第三课时说课稿 (新版)外研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说课稿(3)部编版必修上册
- 2025年矿山开采承包合同实施细则4篇
- 2025年度茶叶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务协议
-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风偏故障告警系统技术导则》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物业保洁及餐饮服务项目方案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c语言期末机考(大连理工大学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