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划分与对比(1)_第1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1)_第2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1)_第3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1)_第4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层划分与对比

目录一、概述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一、概述地层对比:是指建立研究区域及层段内的等时关系。通俗的讲:“尖对尖,凹对凹,对不齐,上下拉。”研究范围:勘探的工作主要是区域地层对比。(盆地范围、井距大、标准曲线对比、更多的是利用地震资料,精度相对较粗。)油田地质工作主要为油层对比。(油田范围、井距小、组合图对比、要求精度高。)地层对比的重要性:提供含油地层的空间格架,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地质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江苏陈堡油田调整研究前地层接触关系及泰州组、赤山组分层情况。该错误对比方案用了5年。(2003年)重新对比后地层的接触关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开发方式相应发生了改变一、概述几个对比的例子本图砂体为20多年前被定为沙三下油层,计算了储量。去年砂体的东部被勘探室及桩西厂错误的对比到了沙四段,并重复的计算了储量,并定为新区产能建设区块。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一、概述几个对比的例子目录一、概述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群的发展、演化、消亡、消失)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年代地层学:1.利用稳定同位素、古地磁、裂变经迹等现代物理方法对岩层的绝对年龄直接测定。2、古生物群特征及其演化阶段的划分对比。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事件地层学等对比方法。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一)生物地层学对比济阳坳陷新生界生物地层划分表(动物标准化石)

生物界的演化有显著的阶段性及不可逆性,标准的古生物化石是地层划分的最主要的依据,是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基础。胜利油区地层划分是以下的化石组合为依据。济阳坳陷新生界生物地层划分表(植物标准化石)(一)生物地层学对比济阳坳陷各层段主要岩性组合及沉积相(二)岩石地层学

岩性组合及沉积相同样是济阳坳陷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盆地内平面上距离较远,岩性及岩相则有较大变化。应用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是目前进行地层对比、划分主要手段和基础。该对比划分方法在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内是切实可行的。但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应用,则有较大的缺陷。(三)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缺陷(三)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缺陷1、关于地层的“平对”与“斜对”:

济阳坳陷,孔店组至第四系平原组地层可划分为三个(或两个半)大的沉积旋回。(三)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缺陷1、关于地层的“平对”与“斜对”:东营凹陷地层及沉积相示意图前三角洲泥岩夹浊积岩(沙三中)生物灰岩(沙一段)河流相(沙二段)三角洲河口坝(沙三上)油页岩(沙三下)前三角洲泥岩夹浊积岩(沙三中)目前各单位的地层划分并不统一,东辛厂的沙二下相当与现河厂的沙三上,大致相当于纯梁厂的沙三中。对比中要注意。平对为岩性一致,但同相异时。斜对应是正确的方法,同时异相,但与目前的地层划分相矛盾。靠近湖岸的地层较老,远离者较新。(三)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缺陷

地层的划分以标准化石为理论依据,70年代第三系划分方案沿用至今。目前上述观点已趋动摇。所谓“标准化石”并不标准,一些标准古生物化石仅仅可能是一些指相化石,或仅能生存于某种水深、盐度或某种沉积相类型的生物群体。在“同时”的地层内由于存在不同的沉积相带,因而可能同时存在不同的“标准化石”群。2、关于标准化石生物灰岩(沙一段)河流相(沙二段)河口坝(沙三上)油页岩(沙三下)惠民小豆介椭圆拱星介惠东华北介脊刺华北介前三角洲泥岩夹滑塌浊积岩(沙三中)瘾瘤华北介中国华北介组合(三)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缺陷

3、目前的对比方案在大的区域范围斜对内应是正确的对比方法。在一个油田范围或区块内进行地层对比,由于地层倾角较小,仍采用平对的划分地层方法方法,实践也切实可行。(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1)、要了解济阳坳陷及黄河以北地区地层发育特点,了解前人对于五号桩油田地层大层及砂组划分情况。

(以五号桩油田为例)(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根据区域构造情况及前人所作构造图,了解周边区块地层发育情况,分析本区构造变化趋势及复杂、简易程度及储层大致的物源方向。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3)、根据综合录井图、取心图或标准测井图了解本区每个组段的四性关系、埋深、厚度、地层接触关系以及老井标准化石出现的位置。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4)、根据综合录井图、取心图及相应的资料划出各层段的沉积相及沉积微相,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沉积相模式,其对比模式是不同的。(河流相)三角洲前缘相前三角洲扇三角洲湖相近岸湖底扇湖相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滨浅湖(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5)、对比前应对完钻井进行井斜、方位的校正,以获得较准确的地层厚度及与邻井的关系。桩74块井位图五号桩油田井位图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6)、了解本区测井系列,确定所采用的测井图件进行对比。(常规系列、3700系列、灰岩系列、标准等)五号桩油田采用常规系列进行对比。(常规系列包括感应、4m、微电极等曲线)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于70%。

二级标准层:(或称为标志层)为局部范围能使用的对比标志,稳定程度大于30%。2、标准层的确定一级标准层二级标准层(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东辛油田辛47块对比标准层、标志层的选取2、标准层的确定(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确立区域地层标准层:

标准层根据其厚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A)厚度较大的特殊岩性段

(B)厚度较小的特殊岩性组合

(C)特殊岩性的单层

2、标准层的确定(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A)厚度较大的特殊岩性段(五号桩为例)厚度数百米-上千米

具有相对统一的沉积相带及电性特征。这种特征易于确认到组段。

明化镇组为泛滥平原相,(拱形电阻)。

馆陶组河流相砂泥岩组合(砂包泥)。

东营组上部三角洲河口坝沉积,下部前三角洲泥岩段。沙一段滨浅湖及生物滩沉积,高阻层发育。

沙二段扇三角洲沉积,岩性粗,砂泥岩交互层。

沙三上扇三角洲的外扇亚相的泥质岩段。

沙三中浅湖相沉积,泥岩及油泥岩等厚互层夹浊积岩。

沙三下较深湖相油页岩夹近岸浊积岩。电性刺刀状高阻。2、标准层的确定(2)、确立区域地层标准层:河流相三角洲前缘相前三角洲湖相近岸湖底扇湖相扇三角洲(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B)厚度较小的特殊岩性组合(数十米至数百米)

具有相对统一的沉积微相及电性特征。这种特征易于确认到砂层组的范围。例如:

上馆陶组:上部曲流河“泥包砂”,下部为辫状河“砂包泥”的组合。

曲流河沉积辨状河沉积2、标准层的确定(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B)厚度较小的特殊岩性组合—确定到砂组例如:东辛油田辛47块沙二段1-7砂组为正韵律河流相砂体,8-11四个砂组为厚层河口坝砂体,12-13为三角洲远砂坝或席状砂薄砂体,纵向上反映水退的沉积旋回,砂组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易于辨认。

辨状河沉积47-2247-92、标准层的确定

辨状河沉积8砂组9砂组10砂组11砂组12砂组13砂组7砂组47-2247-9河流相三角洲河口坝三角洲河口坝远砂坝或席状砂(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C)单层特殊岩性标准层(几米至数十米)

精度较高,可确定到小层。(河流相)三角洲前缘相前三角洲扇三角洲湖相近岸湖底扇湖相扇三角洲2、标准层的确定(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3、标准井的选井依据地层发育齐全,无断层或少断层。曲线齐全、电性特征明显,排除盐水泥浆井。③储层发育,代表全区储层特点,优先取心井。④位于区块的中间部位,以利于周围井的对比。⑤选择直井,避免定向斜井。⑥根据区块的大小,可选择多口标准井。多口标准井的标志及层位要统一.⑦在对比过程中应遵循近井对比的原则,但要经常要用标准井进行规范.

3、标准井的选井依据(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4、对比工作应按照组段、砂层组、小层逐级进行,分级完善。高54块柱状图(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5、地层对比的方向性(1)骨干剖面对比:一般教科书认为,应建立过典型井的骨架剖面,首先挑选沿构造轴线的各井进行对比,然后适当选几条垂直构造线的剖面参加对比,最后,以骨干剖面的井作控制,向四周作放射井网剖面对比。

优点:可宏观了解地层的展布。缺点:沿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