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课件43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我与地坛》课件43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我与地坛》课件43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我与地坛》课件43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我与地坛》课件43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史铁生(第一课时)

我”是作者自己,即史铁生。“地坛”,即方泽坛

“我与地坛”是一个关系型题目。“我”和“地坛”在情感方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原文较长,课文选取其中部分内容。题目解说

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但在战乱年代,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园地荒芜。近些年来,经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苦难的超越。学习目标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2010年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品: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玫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走进作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写于1989年5月。1972年21岁的史铁生不幸患病,下肢截瘫。在意气风发的年纪遭遇如此打击,史铁生是悲痛欲绝的,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近崩溃。在这种情形下,他“走”进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面对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史铁生在体悟到个人的微不足道、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的同时,也深刻体悟到一个不幸的人应该如何获得精神的解脱,得到灵魂的自救。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写下了《我与地坛》。写作背景

自主阅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解决字词读音问题。2.速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自学指导一

(5分钟)坍圮(tān)(pǐ)窥(kuī)看

亘(gèn)古不变譬(pì)如

蝉蜕(tuì)熨(yù)帖捋(lǚ)触须

意蕴(yùn)猝(cù)然颓(tuí)墙

渗(shèn)透

倔强(jué)(jiàng)告诫(jiè)隽(juàn)永恪(kè)守教诲(huì)焦灼(zhuó)窸窣(xī)(sū)字音①(1-4段)“我”与地坛的缘分。②(5-7段)“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①(8-10段)写“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②(11-17段)写“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我与地坛我与母亲1、阅读1-3段: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2.“我”与“地坛”间存在什么关系?二者遭遇有何相似之处?3.第一部分共有三段景物描写(3.5.7段),其景物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的感悟各是什么?自学指导二

(5分钟)二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1、阅读1-3段: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打下了基础一“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2、“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颓废、迷惘

第1段: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第5段: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地坛被人遗弃我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荒芜冷落失魂落魄3、第一部分共有三段景物描写(3.5.7段),其景物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的感悟各是什么?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地坛的破败,荒芜古旧,实则是“我“内心世界的投影。而老柏树的苍幽,野草荒藤的茂盛则向“我“展示着自由,欢乐和强大的生命力。园子古老而充满生机,使“我”感悟到身可残而心不可残。①写蜂儿,运用比喻的修辞,“一朵小雾”让人既感受到蜂儿停在空中时翅翼振动形成的如雾的形态,又有袖珍的花朵般的美,充满活力。②写蚂蚁、瓢虫,运用拟人、比喻手法写蚂蚁、瓢虫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以及蝉蜕留在树干上的情态。③写露水,用“轰然”修饰露珠“坠地”,大词小用,是夸张,又是以动衬静。用“摔开”与“万道金光”搭配,夸张地突出了露珠坠地的灿烂,借以赞美生命的绚烂。第5段是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荒芜但并不衰败,宁静而充满活力,使“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唤醒了我强烈的生命意识。找到第三、五段的景物描写,分析各有何特点?有何区别?特点古旧荒芜生生不息雕栏玉砌不复在四壁朱颜改残阳废园苍松翠柏树幽野草荒藤乐悠悠正红沉静蜂飞蚁动瓢虫升空金蝉脱壳露珠滚动满园草木竞相荣荒芜但并不衰败

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孩子的脚印、伫立的古柏、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姿态与味道,地坛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见证着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并且在不断的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这里写出了作者摆脱痛苦后领悟到的热爱生命的认识和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只要这些美好的东西仍然存在,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赏析第七段的景物描写,分析所表现的情感。第7段: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我与地坛◆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地坛让作者获得新生。

衬托人物心情

引发生命思索

本身即是感悟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自学指导三

(5分钟)1.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么活?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必然会降临。面对困难要勇敢地活下去,体会人生的味道。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1)“我”家与地坛很近。(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是“我”的一个宁静的逃避所。(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当堂训练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史铁生散文的四个特点。

翻开史铁生的散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那平实的文字吸引,更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的真情打动。哲理一词似乎是神秘的、深奥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史铁生用他的笔在平实的叙述中向人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画家会用浓重的色彩和奇特的视觉构图抒发情感,而史铁生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他的特殊经历,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充满悲怆之情,这悲怆弥漫在整篇作品中。①②③④答案:①文字平实(平实的叙述、语言朴实、平实的语言)。②感情真挚(蕴含真情)。③具有哲理(哲理性强)。④充满悲怆。解析: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文字要简练。开篇的作用①开门见山,点明中心;②曲笔入题,设置悬念;③设置线索,引出下文;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⑥比喻开头,由虚入实;⑦对比入题,强调主题;⑧类比引题,引人遐思;⑨乍显异常,扣人心弦;⑩侧面入笔,含蓄自然。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史铁生(第二课时)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2、把握文章主旨。3、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历程,敬重生命。学习目标阅读第二节,说说作者一共回忆了与母亲之间的哪几个故事?梳理脉络母亲在家中等“我”母亲去园中找“我”母亲送“我”出门123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2.从母亲解决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提示:作答时先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再结合课文内容解释)3.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提示: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结合文本分析)自学指导一

(5分钟)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一:“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表现在文中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二: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往自己幸福的道路。2.从母亲解决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文中是用哪些描写手法来展现母爱的?★

一位“疼爱”而且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

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一位艰难而伟大的母亲①动作描写。“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站在原地”“四处张望"“步履茫然又急迫”,显示母爱的伟大,使人难以忘怀。②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她不断地暗自祷告、“自我安慰”“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对“我”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把深沉的母爱写得感人肺腑。③侧面描写。文中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从侧面烘托出母爱的动人。3.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还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1.母亲的苦难和伟大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母亲盼望儿子找到的路是什么?作者现在知道了却说不出来,原因是什么?2、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自学指导二

(5分钟)1.母亲的苦难和伟大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母亲盼望儿子找到的路是什么?作者现在知道了却说不出来,原因是什么?

启示:母亲的爱、意志、命运、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母亲盼望儿子能找到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这是一条抽象意义的路。

作者不说出来,是母亲以她伟大的爱向儿子暗示的,而“我”实际也正是在她的暗示下找到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的。2、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车辙”是作者在地坛里走过的路,是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脚印”是母亲伴随、找寻作者走过的路,是关爱理解的体现。

车辙和脚印的交织,不仅说明作者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其中都有母亲的精神支持;而且还象征了地坛和母亲的重合——地坛是我重新获得生命信念的地方,也是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1.文章两个部分,一写地坛,一写母亲,二者究竟有什么关联?2.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3.请归纳文章主旨自学指导三

(5分钟)1、文章两个部分,一写地坛、一写母亲,两者有什么关联?

二者都对作者生活下去起了很大作用,一个让作者感悟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一个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爱并鼓起生活的勇气。她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走向自强的精神源泉。

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是我的地坛,也是我和母亲的地坛。2.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对象特点作用(一)地坛(二)母亲荒芜但并不衰败坚忍,毫不张扬生命感悟生存启发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侧重写了“我”在突遭不幸、双腿残废后对生死的深沉思考;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侧重写“我”悔恨在母亲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文章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生命与生死的独特思考以及对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