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为人生,改良这人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找出行文线索,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2.通过分析所见、所忆的人物和环境,探究故乡变化的原因。3.感悟作者批判旧社会,改良旧人生,寻求新生活的愿望和决心。教学流程学生学习过程及活动教师助学指导自学先行:了解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在书上圈点勾画做阅读批注,找出行文线索,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4.回顾名著《朝花夕拾》,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概括鲁迅笔下的麻木社会。【任务一】预习成果展示与交流1.各小组出示整理的生字词及其注音、释义;3.总结行文线索,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4.结合《朝花夕拾》,谈谈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社会。(学生:展示—纠正—补充),过渡语:从展示的内容看,大家预习很充分。鲁迅先生一直致力于叫醒麻木的中国人,这不仅在散文集中有所体现,还在小说集《呐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表明自己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人生,改良这人生。下面走进课文,领悟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任务二】改人生1.朗读文章78—88段,找出文中能体现鲁迅“改良人生”这一创作目的的依据;过渡语:文中所见的并“不愿意”的生活状态是如何的?在这样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又是如何的?2.默读回故乡和在故乡的段落,根据文中的独特环境、独特语言、独特动作总结现在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形象。过渡语:鲁迅先生文章里不仅仅写到了所见的“不愿意”的生活,还提到了“全不如此”二十年前的生活,二十年前的故乡的人们是怎样的?3.默读回故乡和在故乡的段落,根据文中的独特环境、独特语言、独特动作总结过去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形象。过渡语:种种变化让文中曾经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如今变得那样隔膜。4.从文中圈画出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学生讨论—质疑—展示—补充)链接: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过渡语:这是《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结合文章88段,探讨鲁迅先生要怎样改良人生?【任务三】思人生结合链接材料,思考本句中的“走”、“走的人多了”有何深意?(小组讨论—展示—师补充)过渡语:我们一起探讨了鲁迅先生要改良什么样的人生,怎么去改良人生。文中86段用省略号代替了改良后的人生。我们一起发挥想象,续写鲁迅先生笔下的新人生。【任务四】明人生1.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称呼、眼神、动作、对话)(学生创作—讨论—发言—师点评)【课堂结语】鲁迅先生虽然身处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但是在精神世界里也还可以寻找一方净土。这希望虽然渺茫,却如星星之火充满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曾在人生路上茫然彷徨,对生活绝望。但是困难再多,也要对生活抱有希望,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正如鲁迅笔下的那句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布置作业】1.阅读鲁迅小诗《自嘲》和臧克家的《有的人》,写一篇阅读随笔“我心中的鲁迅先生”。预设1;阴晦(huì):阴沉,昏暗;鄙夷(bǐyí):轻视,看不起;瑟(sè)索:身体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抖动。现在多写作“瑟缩”;恣睢(zìsuī):任意胡为。预设2作者及写作背景(略)预设3:行文线索:在家乡的见闻感受;划分层次:15回故乡;677在故乡;7888离故乡。预设4:《琐记》:游泳池淹死了两个幼年学生后,人们才修好了水池,却还在上面修了关帝庙,还请和尚来念经,讽刺人们的封建迷信。《藤野先生》:观看电影的中国人面对同胞被杀害,不但没有同情怜悯,反而拍手称赞,批判旧社会中国人的麻木不仁。预设1:86段中的三个“不愿意”和“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预设2:“不愿意”:环境:第2段:阴晦、萧索;第6段:枯草的断茎;(朗读,读出萧条)语言:闰土:60段:老爷的称呼;杨二嫂:39段:尖利的怪叫;(角色扮演朗读,读出感叹号表达的放纵、尖锐)50段:讽刺“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角色扮演朗读:读出嘲讽的语气)动作:闰土:70、72段:只是摇头;杨二嫂:52段: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生活状态:萧索、愁苦、颠沛流离;人物形象:闰土:封建等级观念强、生活窘迫、麻木、迟钝;杨二嫂:自私、刻薄、放纵、泼辣。预设3:“二十年前”:环境:第12段:神异的图画、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语言:闰土:18段、23段、28段:讲述生活新鲜事(角色扮演朗读,读出语气的轻快)动作:闰土:12段:捏、尽力刺去;杨二嫂:45段:终日坐着;生活状态:快乐、和谐;人物形象:闰土:热爱生活、活泼淳朴;杨二嫂:安静、讨人喜欢。预设4:个人:15段:闰土脖子上的银项圈是在神佛面前求来的;60段:对“我”用老爷的称呼;75段:闰土拿走了一副香炉和烛台。闰土具有信奉神灵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社会:74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落款时间:1921年1月。(结合预习内容,概述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问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战争的爆发、列强的掠夺侵略、政权的争夺更替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农村问题更是日益突出。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统治中国千年的君主帝制被推翻,建立共和政体,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并没有被改变,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农民问题依旧尖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1914年袁世凯盗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华民族陷入军阀动荡的混乱时期,人民生活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预设1: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走”代表行动、实践,“走的人多了”代表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总而言之,作者期盼人们满怀希望去奋斗,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和决心!只要心怀希望,就有打破铁窗的可能,就有收获光明的可能!(齐读88段,再次用声音呐喊出愿望与决心。)预设1:三十年之后的某一天,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徘徊在昔日周家旧宅的门口,若有所思。突然,他听到后面有人问:“你是宏儿吗?”他转过身,愣了几秒钟,惊喜地叫道:“水生!”两个人都很兴奋,他们来到街边的一个茶馆里交谈起来。宏儿说:“自从那天一别,已经三十年了。这次回乡,我就是想找到你,应当年之约啊。”水生听了非常高兴:“是啊,我也总盼着你来呢!现在时代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