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业,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金融平台来解决。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使得农民与乡镇企业难以得到与城市居民和企业相同的金融服务,农业发展也因此陷入瓶颈状态。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类型和规模,有必要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以为各区域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主要分析了黑龙江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黑龙江;问题与对策Abstract:agricultureisthefoundationofnationaleconomydevelopmentandalsoarelativelyweakindustry.Thisdualitydeterminesthatagri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needsfinancialplatformtosolve.Nowadaysruralfinancialservicesandfinancialsupplyareseriouslyinadequatesofarmersandtownshipenterprisescanhardlyobtainfinancialservicessimilartourbanresidentsandenterprisesagriculturaldevelopmentbecomesbottleneckstatetherefore.Inordertopromoteruraleconomybetterandfurtherclarifydevelopmentdirectiontypesandscaleofruralfinanceitisnecessarytostudyproblemsandcausesof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indevelopingprocess.Itthinksthatregional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providesscientificbasisandreferenceforeachregion.TakingHeilongjiangprovinceasexample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Heilongjiang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developmentand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Keywords:ruralfinance;financialinstitution;Heilongjia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目录1绪论 41.1研究背景 4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1.2.1研究目的 41.2.2研究意义 51.3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1国外研究现状 51.3.2国内研究现状 61.4研究内容和方法 61.4.1研究内容 61.4.2研究方法 72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理论基础 72.1农村金融机构定义 72.2相关理论 82.2.1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82.2.2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9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104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124.1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不健全 124.1.1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覆盖率不高 124.1.2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 134.1.3金融产品单一 134.2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存在缺陷 134.2.1监管主体不明确 134.2.2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144.2.3监管内容不全面 144.3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不规范 154.3.1监管措施不足 154.3.2缺少法律约束 154.3.3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155推动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65.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65.1.1鼓励金融机构在乡镇增设营业网点 165.1.2加快发展“三农”保险 165.1.3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175.2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环境建设 175.2.1改善监管方式 175.2.2完善监管法制 175.2.3健全监管体系 185.3引导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185.3.1规范民间金融市场 185.3.2加强农村综合治理 195.3.3强化农村征信系统建设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1绪论1.1研究背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在产业化、商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给农村、农业和农民带来诸多的发展机会,但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户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及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前大银行纷纷“弃乡进城”的格局下,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更多地需要扎根于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一直不尽人意,问题包括:县级机构的网点少,金融品种单一、功能缺陷,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竞争。据统计,2014年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1.26个,还有3302个乡镇没有一家银行网点,有8231个乡镇只设有一家银行机构网点,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状态,经营能力不强,缺乏金融服务活动。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银行遗弃乡村进入城市,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自身建设不足,发展不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引导大中型商业性、政策性银行机构重返农村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培育契合“三农”特点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挥其经营方式灵活、管理层次少、运营效率高等特点,以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需求旺盛,而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有经营方式活、管理层次少、经营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为农村种田能手、农户家庭和个人、个体工商户、村镇经济、农村中小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利于实现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其重要意义包括: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具有“支农”特色优势,有利于改善农业地区金融服务条件,缓解农村金融服务的短缺矛盾。二是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提升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改善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三是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不断活跃县域和乡镇经济。四是有利于改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农村吸储机构众多,但提供贷款等服务的机构大多却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资金外流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垄断经营情况仍较普遍,市场结构失衡,竞争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的金融机构的现状和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2研究意义①适应我国统筹城乡和三农发展的需要,探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不同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发展的意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和支农效果,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视角提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②从理论上系统探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优势、劣势和风险生成、传导机理,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应具备的制度基础和制度环境,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③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不同地区“三农”发展实际,提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向、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选择,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④根据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系列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以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农村金融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研究全景。其中,从农村金融市场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有影响力的学者MarkUUuzman,在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提出较有影响力的“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模式论,认为“供给领先”型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初期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农村经济发展到稳定阶段之后,因金融机构的创造性受到激发,“需求追随”型开始占据重要位置。Ronald等团从农村货币金融的出发,分“抑制”和“深化”两方而,以利率为视角,论证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提及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国外学者Mari-anaAlfonso通过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集体农业金融机构的作用及其变化的研究,提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贷款市场结构的2个措施,包括集体农业贷款提供商的废除,以及对农村金融产权制度进行商业化。国外学者的研究给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不同的参考视角。1.3.2国内研究现状郭晓鸣认为“未跟上时代发展的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绊脚石”,强调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弊端。曹冰玉指出由于金融制度的供给偏差,小规模经济的民间金融制度的需求旺盛和政府的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结构性偏失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姚承斌系统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银行信贷运行模式的特点,并以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和孟加拉国格莱眠银行为案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两者成功的主要因素,提出中国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起以NGO为主导,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国家政策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为体系的支农系统,并以小额贷款和涉农企业为重点的扶贫体系。黄伯勇对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分析了制约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即放宽对农村小额贷款的利率管制,优化农村担保机制,做好小额贷款后期管控,以及实现小额信贷应多元化构建等建议。1.4研究内容和方法1.4.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厘清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论基础,包括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最后总结全文。1.4.2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知网和图书馆大量阅读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实情进行分析并得出本文的结论。实例分析法。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主要分析了黑龙江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更好发展提供一点思路。2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理论基础2.1农村金融机构定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指出:农村金融在我国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然而,本文描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同于以上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根据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新设立的各类金融机构有三个,一是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二是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也可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三是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金融机构。第一类是村镇银行,它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第二类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它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自愿入股组成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业务。它实行社员民主管理,谋求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独立的法人,对社员股金、积累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第三类是贷款公司,它是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2.2相关理论2.2.1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ImperfectCompetitionMarket)理论的代表人物是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z)。斯蒂格里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息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显然它不是农业信贷补贴论的翻版。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市场要素介入,首先应该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这包括消除获得政府优惠贷款方面的行政干预和垄断因素,使不同的农业企业和不同农户均有获得优惠贷款的同等权利,以及放开利率后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能够得到完全补偿并有适当的利润。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还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性。Stiglitz、Besley&Stepthen的研究表明,尽管在正规金融的信贷中,银行由于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行为而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在联户小组贷款下,同一个小组中的同伴相互监督,从而可以约束单个人从事风险性大的经营项目,有利于解决道德风险问题。Tsaael,Ghatak&Guinnane,Ghatak,等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联户小组贷款下,同样类型的借款者聚集到一起,可以相互分担借贷风险,从而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也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联户小组贷款)提供了理论基础。新模式的小额信贷强调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问题,而旧模式的小额信贷强调通过便宜的资金帮助穷人。旧模式的小额信贷基本上是信贷补贴论的翻版,由于忽略放贷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而难以为继。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和政策定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支农、支小”政策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原则指明了方向。2.2.2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金融体系、设计有效的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的增长;二是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实现金融系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量性与质性的内在统一。量性发展指的是农村金融业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增量变化,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组织类型的多样化、资产总量的增长、工具种类的增多等等。质性发展则是指农村金融业在质上的渐变,具体表现为:对农村金融资源调动和配置效率的提高、金融资产的单质化程度的降低、金融辐射领域的拓宽,以及金融对经济的渗透程度的加深等。在当前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风波不断的国际大背景中,中国农村金融在兼顾量性和质性发展的同时,尤为更应注重质性金融发展。(2)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金融宏观整体效率与微观局部效率的有机统一。对金融体系效率的考察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局部的微观效率,即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自身所具有的功能;第二,中观整体效率,即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的程度;第三,整体宏观效率,即金融体系与经营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技术条件等之间相互磨合和促进的程度。一般来说,正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微观效率构成中观和宏观效率的基础,而中观效率则是宏观效率的条件和保证。因此,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则是妥善解决这三方面金融效率的兼顾问题。(3)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技术和制度创新在金融发展上的体现。“技术创新论”和“制度创新论”最早是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种提出,之后,诺斯等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熊彼特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发展,增加了制度和时间两个因素,而这在后来的经济理论研究中逐渐吸纳为模型分析的变量考虑,成为经济发展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就概念而言,制度创新描述的是一种更具效益的制度的演变过程,而这种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过程中创新者能够获得经济学上所讲的超额利润。而技术创新的概念在经济范畴里,其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即探究科研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实质上是经济创新。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驱动力,是保持经济健康稳健发展的持续动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十分强调效率的提高,同样重视健康稳健的发展,并通过创新来实现,在金融领域的这种创新主要体现为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而要实现金融创新就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注重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农村金融宏观整体效率与微观局部效率的有机统一。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现状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五种营业性金融机构。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管协会这两种管理机构,以政策开导、专项资金和监管来帮助农村进行金融方面的服务。根据相关统计到2016年12月左右,黑龙江省有五家国有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83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六家城市商业银行(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锦州银行、昆仑银行、营口和内蒙古银行)、3家财务公司、5家外资银行分行、1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家信托投资公司、4家资产管理公司、22家村镇银行、6家农村商业银行和6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在全省农村固定位置的农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如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农村金融网点的全覆盖。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户的金融需求调查,农村金融需求,农村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组织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农民主要是短期生活上的金融需要和小型工厂作坊工业生产以及做买卖的短期借贷需要为主,乡镇企业有大量种植,个体经营,主要是对其金融需求为支持融资农业产业化组织主要为专业化、技能化和规模化的产业金融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规模化养殖,农业机械设备及其他资本需要更新,逐年增加,但是他们很难得到贷款上的满足。以黑龙江机构情况省春耕资金需求为例,2012年,春耕资金需求为240亿,金融机构能满足220亿的资金需求,缺口为20亿,缺口率为8%;而2016年,春耕资金缺口率达9%,高达35亿元。表1黑龙江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明细表重点民生领域投资涉农贷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贷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房国家开发银行29.906.58166.5农业发展银行1402.03中国建设银行316.30农业发展银行0.485.3536.07农信社861.20中国工商银行286.04哈尔滨银行9.051.9810.5625.3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77.39中国银行243.15兴业银行0.305.8215.50中国银行150.98中国农业银行195.51中国银行8.807.843.2211.55哈尔滨银行150.25进出口银行170.77农信社0.835.98中国农业银行144.80国家开发银行153.14中国农业银行3.879.144.99中国建设银行126.81交通银行141.39交通银行1.861.634.45国家开发银行125.95哈尔滨银行83.98中信银行0.503.00交通银行113.45招商银行50.40龙江银行2.091.850.012.82龙江银行103.83龙江银行45.32中国建设银行5.5722.732.76浦东发展银行35.65浦东发展银行37.42浦东发展银行0.301.089.042.40中国工商银行23.36中信银行32.38内蒙古银行0.010.05招商银行18.23兴业银行26.13中国工商银行4.709.18进出口银行11.6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90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兴业银行9.58昆仑银行7.47招商银行0.43中信银行7.18锦州银行5.26中国光大银行0.36锦州银行4.58营口银行2.65进出口银行营口银行3.43农信社2.64广东发展银行0.10昆仑银行0.71中国光大银行0.09锦州银行0.65内蒙古银行0.36农业发展银行昆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营口银行0.06广东发展银行内蒙古银行合计67.9368.4629.48281.45合计3471.36合计1809.94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发改委1.存款情况到2012年12月末,几个涉农金融机构存款如下:农业发展银行8704600万元、农业银行5660000万元、农村信用社12005100万元、邮政储蓄银行2667000万元、村镇银行38600万元。2.贷款情况到201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402030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3403100万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872900万元、农村信用合作社8638400万元、村镇银行21000万元。然而从同级的众类贷款来看,没各金融机构给农贷款余额25873100万元,其中中国农业银行1448000万元,占比42.5%;中国农业银行14020300万元,占比100%;农村信用合作社社8612000万元,占比98%;邮政储蓄177.39亿元,占比92%;村镇银行1.89亿元,占比95%。详见表1。根据上表来看,最近几年黑龙江省各大农村金融机构都加大了支农力度,各项数据都比之前有提高。但是应对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黑龙江省农村的金融机构对于三农的服务的很多地方都不足,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贷款余额达2万亿元,成为金融支农的骨干力量。截至2012 年底,为县域经济的支持“三农”贷款达元,为其资产总量控制到三分之一的会计,已经成为金融支农骨干。在长期服务农村的过程中,农业银行积累了服务县域经济和“三农”的丰富经验,如黑龙江绥芬河、东宁等地区分支行,通过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探索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模式;黑龙江肇东、巴彦等地区分支行,则走出了通过支持特色农业、帮助龙头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的新路子。据农业银行哈尔滨支行介绍,从2015年开始,农业银行总行要求各分支机构在县域组织的可用资金,全部用于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增量贷款占全行增量贷款的比重不少于50%。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支持“三农”的能力逐渐增加。农村信用社经过十余年改革与发展,逐步成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目前农村信用社主要承担农户的小额贷款业务,据荆州农村信用社统计,截至2012年末,小额信用贷款元以下元的银行贷款总额分。从国情出发,由六月到年底,未偿还贷款在农村信用社农户元,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37.17%,满足了部分农户的有效贷款需求。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帮助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推出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组,设立村镇银行,在中国的微型企业,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些机构利用贴近农民的优势,为“三农”提供更为灵活和便利的金融服务,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等问题。4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4.1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不健全4.1.1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覆盖率不高应该说,目前黑龙江国家金融业已经比较发达了,不但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而且有众多的地方性银行和民营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虽然政府每年都明确要求各家银行要加大农贷投放,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真正把支持农村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的银行很少。就开县而言,共有银行11家,目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主要是黑龙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商业银行实施“抓大促重”战略,这三家银行逐渐拆离偏远地区的信贷服务网点,逐步退出了农村金融领域,导致部分农村地区信贷服务网点少,特别是贫困山区成为金融服务的盲区和空白,农民“贷款难”“还款难”的问题突出,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4.1.2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黑龙江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实行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授权制度,由分散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对大额资金的使用,县级机构没有审批权,信贷授权不足,使得县级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受限,导致审批程序繁琐,一笔贷款从申请至贷款到客户手中,耗时长。同时,商业银行的担保、抵押等贷款条件严格,涉农小微企业、小商业和山区农户很难获得信贷扶持。4.1.3金融产品单一黑龙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尚短,由于面向广大县域,受到区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服务单一。绝大多数的村镇银行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理财产品、办理银行卡等业务均未涉及,类似承诺兑付、贴现、代收代付、咨询服务等中间业务也开展得相对缓慢,与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都使得村镇银行难以为客户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服务,缺乏竞争优势。资金互助社只有存款和贷款两项业务,其他业务还未开展。总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较为简单,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实际需求。4.2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存在缺陷4.2.1监管主体不明确黑龙江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监管的范围相对宽泛,从进入审批,到经营业务监管,再到退出管理,都在其监管范围之内。既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率和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保险资金进入股市投资的上限等指标,又管金融机构高管的任职资格,甚至管贷款的额度以及贷款的具体用途。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过泛,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过多过细,可能加大监管的成本,增加“寻租”的可能性;可能导致监管不当或监管不到位;还可能限制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合理需求作出及时的反应,从而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4.2.2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黑龙江当前对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中,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四类机构,农村信贷业务没有其他机构。商业银行非常集中的贷款管理制度,限制了其对农服务的质量。农行商改后为了逃避风险、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严重的制约了给农民贷款的能力,农行在黑龙江省提供贷款的方向是比较狭窄的,更多的是提供较为官方的政策性贷款行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我农村领域设置营业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当前,中国邮政储蓄制度的主要功能或吸收储蓄,农业信贷业务刚刚起步,存款吸收只有一小部分的再贷款在农村回流农业形式,他们中的大多数农村出来的,用于非农建设,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历史包袱问题、信贷管理机制问题,造成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服务于“三农”中无法使用资金得到全面利用。4.2.3监管内容不全面自我管理及控制虽然有,但由于银行国有化,缺乏自主权和独立性,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内部控制与监管流于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行业自律组织及社会监督更是少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业的检查只是偶尔才会有,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没有真正的权限。政府审计人员限制不能随时随地监督,金融机构的内容审计独立性又太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监管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黑龙江主要采用的是落后的行政手段,行政命令和干预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管手段。近几年,我国虽然陆续颁布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和《外汇管理法》等金融监管法律,但是并不能涵盖金融业的全部,且因规定比较原则在金融监管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监管应是依法进行,而现实中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操作随意性大,操作工具滞后,导致金融监管效率低下。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所有从业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所有业务经营活动。目前的监管内容主要是市场准入监管中还存着重审批、轻管理、重传统的存贷业务。轻表外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重国有银行,轻其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问题。监管内容的狭窄,势必影响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会使监管无的放矢。4.3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不规范4.3.1监管措施不足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制度是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民间金融组织的监管问题首先来自于整个监管环境的恶化,其次来自于没有针对性的监管策略和措施。一是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黑龙江的金融监管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未理顺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监管条块分割、手段落后。目前黑龙江实施的监管策略仍主要是事后监管,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能力还很差,防患于未然的目标无法真正实现。监管还处在检查的低级阶段,常常是用罚款、降级和降职等行政性手段解决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监管方式跟不上金融业务发展的变化。二是民间金融监管缺位。民间金融是需要监管的,虽然其监管难度更大,在当前对官方金融的监管问题很多、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对民间金融,特别是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则显得更为困难。当前的现实状况是民间金融尚未纳入监管体系,民间金融是在监管体系外自由发展。风险管理意识较强、规模较小的民间金融组织经营良好;但风险意识较差、在利益驱使下,规模膨胀超过了风险可控的程度,又没有外部监管的介入,经营风险陡增,最终只有以剧烈的破产方式退出市场,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4.3.2缺少法律约束虽然民间金融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但建国以来经历了政府对其活动由禁止、打击到默认而不提倡的过程。目前虽已引起重视,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也没有明确的业务管理部门,民间借贷仍然游离于国家政策法规之外,缺乏制度保障,民间借贷市场还处于半地下的状态,存在缺少法律统一规范与有效监管的问题。同时,农村民间融资本来就高息揽储、高息放贷,风险极高,借款手续又不规范,投资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结果就是违约事件、暴力讨债、突发事件频频的发生,影响了农村的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4.3.3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领域的战线以后,农村金融资源主要向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集中。在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而且转存人民银行的利润又很高,丰厚而无风险的利差收益成为邮政揽储的不竭动力,导致农村资金纷纷流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商业化倾向严重,使资金向外流向收益率相对较大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常常难以得到贷款。在黑龙江,2014年农村信用社改制成黑龙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的大部分网点处于基本不放贷款的状态,比如:黑龙江农商行开县某乡镇营业网点存款达10000万元以上,而贷款仅有800余万元,据了解,农商行的大多数乡镇网点存贷比维持在13:1的状态,于是大量的农村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减少了农村的金融资源,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5推动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5.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5.1.1鼓励金融机构在乡镇增设营业网点政府要通过放宽准入等措施,着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中小融资机构。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市场准入和退出、区域布局、风险防范等问题,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发展和完善“草根金融”。大力发展适合乡镇小微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需要的,专注“农、小、微”,“本地化、有特色、不做大、沉下去、能赚钱、可持续”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鼓励银行在县、乡镇、村适当增设营业网点,根据乡镇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进行组织架构再造,设立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专业化、有针对性的一站式服务。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具有贴近乡镇企业的地域优势和服务网点优势。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农户、企业,财务金融知识相对少。因此,要克服网点、人员少的困难,主动走基层,进农村,加强田间地头走访,“送金融知识下乡”,主动服务“农、小、微”。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涉农金融业务,政府应多予以配套政策支持,如对涉农信贷给予利率优惠或财政补贴。5.1.2加快发展“三农”保险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鼓励引导申请贷款的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再保险机制,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同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评选活动,加大对违约失信行为打击力度,坚决支持金融机构依合同处置抵押物,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增加金融机构放贷信心。5.1.3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少地区开展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金融机构为防范经营风险,大多要求政府出资建立担保平台。黑龙江可将农民与信贷部门进行“零距离”对接,直接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合同约束,完善受偿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减轻政府经济负担,使市场金融行为更加规范。5.2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环境建设5.2.1改善监管方式实施监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客户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监管还能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由此避免资金过多地流入中小企业和非涉农类金融服务。要加强政府监管就要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第一是需要采用传统业务监管与新型监管理念并重的方式。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制度上必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的确立不是由银行所在区域决定的,而要以更加严密的方式来降低风险系数。另外,监管模式还应该渗透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将传统的存贷款进行单独监管,严格控制内部人员在工作期间与外部人员的关联交易。同时,也要加强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建立健全内部监管制度,把握机构成立的初衷,真正服务于“三农”。第二是要以利率的调控来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开放利率才能保证新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有效覆盖资金成本和潜在风险,保证金融企业的持续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业金融领域的市场利率,让农村以及村镇银行的利率水平真实的反应资金供求情况及平均风险水平。监管部门也应该强化利率的控制作用,规范农村融资活动,坚决杜绝高息揽存和高利贷行为的出现,以利率调控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5.2.2完善监管法制(1)立法方面全国人大应加强调研,尽快制定关于期货投资、国际融资等新的我国尚未制定的法律,加快出台金融监管法律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及执法不严的一系列问题。(2)执法方面各个执法部门应加强自身建设,要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高效执法。从当前状况来看,金融执法方面是法制建设中最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一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不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及时,严肃的惩处;二是,各级银行检察部门,要对金融监管部门适时进行检察,同时要定期组织对下级行开展执法大检查,对一些单位存在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必要时追究当地行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要制定适合黑龙江实情的非现场检查制度,将其中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施性。要建立一整套非现场检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资本充足性、盈利状况、资产质量、资产的流动性、时效性,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和评定风险等级,增加资料披露的透明度;三是,法院作为司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保护金融秩序,维护金融机构的正当合法权益。5.2.3健全监管体系金融监管当局要对金融创新进行相应的技术和政策指导以及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适当放开对金融创新业务的限制,除了对一些超出目前监管水平的业务创新进行限制外,应鼓励银行机构进行业务创新和加强风险管理。配合金融机构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当局应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与办法,在日常监管中,将银行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监管;实现从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要根据各金融机构不同的现状实施差别监管,监管部门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实行审慎监管,对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实现工作重心由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的转变,完善金融监管人员素质体系。5.3引导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健康发展5.3.1规范民间金融市场民间金融不等于非法金融,黑龙江民间金融至今仍然还没有合法的地位,难以获得合法权益而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不仅不利于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且也易产生金融风险,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应当制定法规,明确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地位,正确引导规范民间金融,使其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成为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从法律法规层面上正式承认农村民间金融,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营造宽松的金融竞争环境,扶持和引导发育比较完善、运作比较规范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使其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促进农村金融业产权多元化,增加农村资金竞争程度。放开农村金融的市场,放松管制,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民间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短缺的局面。5.3.2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在赋予农村民间金融应有的法律地位的同时,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把农村民间金融纳入到国家金融监管体系。鉴于金融业的高风险,必须对民间金融进行严格监管,保证其公开、规范运行、趋利避害,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需要。一是要对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范围、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应分门别类地制定标准明确的法规和监管制度,注意适度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二是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进行金融服务,监管部门应坚决打击和取缔从事洗钱、炒卖外汇、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非法活动的民间金融组织。三是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与监管部门较好配合,对各类较大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提出应对措施,供决策层参考。5.3.3强化农村征信系统建设现有的民间金融存在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正规金融的服务缺位,因此,政府应该发展和完善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和服务,扩大正规金融供给,满足百姓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金融在支农上的主力军地位,多方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实力,遏制民间的借贷等体外资金流转,并且适度增加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额度,灵活调剂资金使用的周期。支农再贷款时要注意农村资金需求特点和季节变化,这成为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的“强心剂”。信用社要尽快与银行联网、扩大业务范围。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要继续完善和发展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接插入排序》课件
- 2015年浙江温州中考满分作文《月亮离我有多远》
- 《企业竞争模拟教案》课件
- 《变动成本法》课件
- 建筑材料供应解除协议
- 专卖店装饰工程施工协议
- 公路景观设计项目招投标文件
- 长沙二手房交易维权指南合同
- 食品制造授权协议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英语集体备课教案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冶炼(初级)安全生产实务试题与参考答案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数学仿真卷(六)
- 2024重庆机场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46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评的策略
- DRG专项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10题)
- 2024年秋季学期新Join In剑桥版(3年级起)英语3年级上册课件 Unit 6 第1课时(Parts 1~3)
-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万科地产员工流失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江西万科地产为例的开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