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0概述0.1任务由来四蹬子滑坡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砚瓦村境内,场地位于长江北岸,整个斜坡区域按地形标高从高到低由三序次组成:第一序次即为四蹬子滑坡,第二序次为三蹬子滑坡,第三序次为何家屋场滑坡。三磴子、何家屋场滑坡已在三峡库区三期规划中进行治理,四蹬子滑坡未纳入三峡库区三期规划治理工程。经现场调查,四蹬子范围房屋、地面土体及公路有开裂现象,严重威胁到四蹬子的居民区及下部三磴子、何家屋场区域居民安全。根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管局全面完成我市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7〕97号)文件精神,将奉节县12个项目分为三个合同包进行比选,资金来源为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我方通过比选赢得第三合同包内四蹬子滑坡项目的勘查设计任务。受奉节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的委托,我公司(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承担了该滑坡的勘查和设计工作,前期勘查和初步设计工作已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现我公司在审查修改合格后的《勘查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7月),对奉节县四蹬子滑坡进行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四蹬子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纵长约450m,宽约430m,面积13.37×104m2,土层不稳定体厚约15.0m,体积约200.55×104m3,为大型土质中层滑坡,四蹬子滑坡区共有农户约34户,总人数105人,根据《设计技术要求》表2.2.2确定II区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II级;因II区滑坡治理后对I区滑坡无加载情况,且I区滑坡前缘威胁人数少,故I区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III级。0.2初步设计报告评估的主要结论、批复意见及回复0.2.1主要结论及评估意见四蹬子滑坡一旦失稳将威胁农户55户200人安全,潜在经济损失约2500万元。且滑坡变形明显,因此对滑坡进行治理是必要和紧迫的。《初步设计》针对滑坡范围居民房屋拟定了两个方案均具有可操作性,经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方案一“抗滑桩+截排水”对该滑坡进行治理是合理可行的。《初步设计》提出的防治工程的总体布置基本可行。分项工程设计基本合理。《初步设计》基本达到本阶段设计深度要求。该治理工程抗滑桩布设于基岩陡缓交界处,桩孔开挖应做好地质编录,若地层发生变化,应及时变更。0.2.2批复意见一、初步设计编制单位—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资质符合有关规定,其编制提交的《奉节县四蹬子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是依据通过审查评估的勘查报告,编制有据。二、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拟定的治理方案。工程治理方案为:抗滑桩+截排水,滑坡Ⅰ区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滑坡Ⅱ区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三、工程布置及主要设计内容(一)在滑坡Ⅱ区1-1剖面前缘高程442.5~446.1设置A型抗滑桩6根;在滑坡Ⅱ区2-2剖面前缘高程442.0~445.58设置B型抗滑桩17根;在滑坡Ⅱ区3-3剖面前缘高程425.03~441.50设置C型抗滑桩17根。其中A型抗滑桩截面尺寸1.8m×2.2m,桩长13.77-23.00m,B型抗滑桩截面尺寸1.8m×2.2m,桩长20.53-23.00m,C型抗滑桩截面尺寸2.5m×3.0m,桩长33.86-38.80m,桩间距为5.0m,抗滑桩桩芯采用C30混凝土,纵筋及箍筋采用HRB400型螺纹钢筋,护壁和锁口采用C20混凝土。(二)在滑坡后缘居民房屋外侧修建截水沟230米,内口尺寸400毫米×600毫米,采用C25混凝土,沟壁厚度200毫米。四、进一步优化施工图设计,按相关规定完善相关手续,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0.2.3施工图的执行情况回复施工图设计方案采用初设推荐方案,抗滑桩+截排水,滑坡Ⅱ区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对抗滑桩进行了优化设计,A型和B型抗滑桩截面尺寸由1.8*2.2m优化为1.5*2.5m,C型抗滑桩截面尺寸不变,抗滑桩位置及埋深不变。截排水沟尺寸不变,采用C20混凝土修建。0.3设计依据(1)《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奉节县四蹬子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合同书》;(2)《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奉节县四蹬子滑坡勘查报告》(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2017年12月);(3)《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奉节县四蹬子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2018年1月,已通过评审);(4)《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7月)(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7)《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土资源部);(8)《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6);(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0.4工程特征表项目特征工程所处位置四蹬子滑坡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砚瓦村境内,地理座标坐标范围:X=3430120.28~3431049.96m、Y=36537957.26~36538514.27m。工作区有陆路交通和长江水运,交通较为方便。水文、气象特征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丰沛,雨热同步,多伏旱、多秋雨,少霜雪;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低气温-3.7℃,极端最高气温42.1℃;气温的垂直差异明显,河谷地带较周围山区气温高1-3℃。多年平均降雨量1191.3mm,历年最大降雨量1635.2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表1-1、图1-2)。2000年5-8月降雨量达985.1mm,占当年降雨总量的83.4%。春夏之交多暴雨,是重庆市的暴雨中心,日降雨量达100mm以上,最长连续降雨日数达16天。工程区属长江水系,长江在奉节县境内长44km。目前三峡水库坝前蓄水位坝前水位175m,该段库水位达175.1m。库区的水文条件变化稳定,水位在145.4~175.1m之间涨跌。滑坡前缘高程大于最高洪水位,因此水位对滑坡无影响。工程区主要地表水为滑坡左右两侧冲沟,为季节性冲沟,调查期间冲沟内水流量较小,约0.1m3/s,冲沟流水对滑坡整体无影响。水文工程和地质特征根据前期和本次勘查资料,滑坡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前者主要分布于崩坡积堆积物中,分布零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经短距离迳流后在低洼区呈片状渗出。后者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砂岩粉砂岩风化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没有统一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的运移受地形坡度控制,由高向低迳流,在地形转折处多以泉的形式排泄,动态特征受气候影响明显,泉流量一般小于0.1l/s。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Mg型及HCO3·SO4—Ca·(K+Na)型水。本区的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少见。构造线形迹多为北东向,开阔平缓的屉状向斜与梳状紧闭的背斜相间排列,构成隔档式构造。与何家屋场三磴子滑坡相关的地质构造为故陵向斜。滑坡处在故陵向斜近轴部的东端翘起端,裂隙发育,地层产状为175~185°∠35~40°,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中可见2组裂隙:裂隙①产状218~229°∠46~71°,延伸长3-8m,张开2~8mm,少量泥质充填,间距0.1~1m,结构面结合差,裂隙面较平整、光滑;裂隙②产状335~352°∠36~56°,延伸长2-5m,张开2~6mm,无充填或少量泥质充填,间距0.5~0.8m,结构面结合差,裂隙面较平整、光滑。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内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①走向NE25-30,倾向SE,倾角72-87,裂隙面较平直,延伸较远,裂隙宽度2-5mm,泥质充填,裂隙间距1-2m,②走向NW355-360,倾向SE,倾角65-88,裂隙面较平直,延伸较远,裂隙宽度1-3mm,泥质充填,裂隙间距0.3-1.5m。治理工程措施抗滑桩(A、B、C型)+截排水(230m)工程治理预算治理工程预算总费用1097.65万元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抗滑桩工程桩身人工土方m35502块石土土石比(4:6)桩身人工石方m33157桩顶回填土方m3600C30桩身砼m36930HRB400钢筋普通热轧钢筋t465钢筋机械连接螺母个8560模板(含护壁、锁口等)m26650锁口C20砼m3229护壁C20砼m31129护壁及锁口HRB400t151声测管50mm镀锌钢管m4754全检测二截排水沟工程(230m)1人工挖沟槽土方m32542C20混凝土m3112.8三其他1弃土外运(10Km)m380592永久征地亩2.53临时征地亩44临时供水m3805临时供电m4006临时施工便道m2001工程规模及工程布置1.1工程规模该区域由三序次组成:第一序次即为四蹬子滑坡,后缘标高约515m;第二序次为三蹬子滑坡,后缘标高约355m;第三序次为何家屋场滑坡,后缘标高220m,三磴子、何家屋场滑坡已在三期规划中进行治理。四蹬子滑坡前缘剪出口位于三磴子何家屋场滑坡后缘,对已治理滑坡无影响。四蹬子滑坡后缘呈弧形,为连续陡坡,土层厚度较小,已开挖道路基岩出露,后壁高程约为560m。滑坡两侧为冲沟,滑坡左侧冲沟形成陡壁,高度多在30-50m,目前为坡度达40-60的陡坡,沟底基岩出露。滑坡的右侧壁较为明显,主要沿冲沟(张家沟)延伸,除在两侧边界陡壁处和下滑体的剪出口附近见到基岩之外,在冲沟的大部分地段未见基岩,冲沟的深度一般达5-10m,宽度多在10-20m。冲沟中已堆积大量乱石,且滑体临空部位多有小规模的滑动。滑体前缘呈台阶状,高度10-15m,根据现场变形情况,滑坡分为Ⅰ区、Ⅱ区。Ⅰ区位于四蹬子滑坡前缘,三蹬子何家屋场滑坡后缘,为滑体下挫形成,为强变形区。Ⅱ区位于四蹬子滑坡中后缘,为滑体弱变形区。滑坡整体呈箕形,为土质滑坡。纵长约450m,宽约430m,面积13.37×104m2,土层不稳定体厚约15.0m,体积约200.55×104m3,为大型土质中层滑坡。滑坡的滑面形态与地面形态类似,呈陡缓相间的台阶状,在Ⅱ区前部为一明显的平台,坡度在5~10°,宽度约为80-100m,滑床整体向南偏西倾斜,呈斜坡状,滑床面的总体坡向为170°其坡度在5-20°。1.2工程布置采用“抗滑桩+截排水”治理。(1)抗滑桩工程在1-1剖面控制范围下部设置1-6#抗滑桩,治理长度26.8m,采用A型桩,桩心间距为5.0m,桩径为1.5m×2.5m,抗滑桩平均长度20m,桩顶标高442.5~446.1;在2-2剖面控制范围中部设置7-23#抗滑桩,治理长度85m,采用B型桩,桩心间距为5.0m,桩径为1.5m×2.5m,抗滑桩平均长度22.0m,桩顶标高442.0~445.58;3-3剖面控制范围中部设置24-40#抗滑桩,治理长度84.1m,采用C型桩,桩心间距为5.0m,桩径为2.5m×3.0m,抗滑桩平均长度38m,桩顶标高425.03~441.5。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C30钢筋砼现浇。桩身开挖过程中,对土层及破碎岩层进行护壁,采用C20砼浇筑,护壁厚200mm。(2)截排水工程滑坡后缘设置截水沟,截流上部斜坡汇水,减少地表雨水对滑坡的不利影响,沟渠采用C20混凝土,沟壁厚度200mm,内口尺寸400×600mm,迎水面沟壁坡度1:0.5,基础置于基岩或经压实的土层(压实系数0.9以上并铺设200厚碎石垫层)。纵向上保证沟渠有一定的排水坡度,由中部较高点向两侧排泄,引出滑坡坡区外。截水沟长约230m。2设计参数2.1岩土体参数1)滑体土抗剪强度天然抗剪强度:C=18.65KPa,φ=24.16°;饱和抗剪强度:C=15.20KPa,φ=22.80°。2)滑带土抗剪强度滑坡位置天然抗剪强度饱和抗剪强度C(kPa)j(°)C(kPa)j(°)滑坡II区左侧滑带土17.615.216.014.2滑坡II区右侧滑带12.114.511.013.2滑坡I区右侧()18.6525.115.2023.8(3)承载力设计参数a、块石土:承载力特征值取200-300kPa,压缩模量取6.0-10.0MPa,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为40MN/m4。b、强风化粉砂岩(经验值):承载力特征值取1000kPa,弹性模量0.05×104MPa,泊松比0.35,内聚力C=0.1MPa,内摩擦角φ=30°,基底摩擦系数0.35。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60MN/m3,地基弹性抗力系数为0.08×106kPa/m。c、中风化粉砂岩(经验值):承载力特征值2400kPa,弹性模量0.10×104MPa,泊松比0.25,内聚力C=0.3MPa,内摩擦角φ=35°,基底摩擦系数0.40。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120MN/m3,地基弹性抗力系数为0.2×106kPa/m。d、强风化砂岩(经验值):承载力特征值取1500kPa,弹性模量0.1×104MPa,泊松比0.25,内聚力C=0.2MPa,内摩擦角φ=30°,基底摩擦系数0.35。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60MN/m3,地基弹性抗力系数为0.2×106kPa/m,地基弹性抗力系数为0.1×106kPa/m。e、中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3500kPa,弹性模量0.13×104MPa,泊松比0.12,内聚力C=0.4MPa,内摩擦角φ=35°,基底摩擦系数0.45。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160MN/m3,地基弹性抗力系数为0.2×106kPa/m。2.2其他混凝土:C30强度设计值:fc=14.3N/mm2;C25强度设计值:fc=11.9N/mm2;所有钢筋均采用HRB400,抗拉强度标准值360MPa,HRB400钢筋:fy=360N/mm2;3、治理工程设计根据《设计技术要求》表2.2.2确定II区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II级;因II区滑坡治理后对I区滑坡无加载情况,且I区滑坡前缘威胁人数少,故I区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III级。3.1设计指标(1)设计荷载①自重:整个滑坡体上,滑体的自重。②水作用力:考虑暴雨对滑体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主要为暴雨侵润线及其影响,同时考虑暴雨工况下土体重度按饱和重度。(2)荷载组合该滑坡为不涉水滑坡,按照工况5(自重+地表荷载+10年一遇暴雨(q全))3.2设计标准与安全系数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按照准暴雨强度重现期为20年进行设计,50年进行校核,地表排水工程的设计降雨标准采用20年一遇。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3.3治理措施“抗滑桩+截排水”治理措施。3.4分项工程设计(1)抗滑桩在1-1剖面控制范围下部设置1-6#抗滑桩,治理长度26.8m,采用A型桩,桩心间距为5.0m,桩径为1.5m×2.5m,抗滑桩平均长度20m,桩顶标高442.5~446.1;在2-2剖面控制范围中部设置7-23#抗滑桩,治理长度85m,采用B型桩,桩心间距为5.0m,桩径为1.5m×2.5m,抗滑桩平均长度22m,桩顶标高442.0~445.58;3-3剖面控制范围中部设置24-40#抗滑桩,治理长度84.1m,采用C型桩,桩心间距为5.0m,桩径为2.5m×3.0m,抗滑桩平均长度38m,桩顶标高425.03~441.5。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C30钢筋砼现浇。桩身开挖过程中,对土层及破碎岩层进行护壁,采用C20砼浇筑,护壁厚200mm。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C30钢筋砼现浇,纵筋及箍筋采用HRB400型螺纹钢筋。桩身开挖过程中,对土层及破碎岩层进行护壁,采用C20砼浇筑,护壁厚200mm,桩顶采用C20钢筋砼浇筑锁口,锁口厚度320mm。(2)截排水滑坡后缘设置截水沟,截流上部斜坡汇水,减少地表雨水对滑坡的不利影响,沟渠采用C20混凝土,沟壁厚度200mm,内口尺寸400×600mm,迎水面沟壁坡度1:0.5,基础置于基岩或经压实的土层(压实系数0.9以上并铺设200厚碎石垫层)。纵向上保证沟渠有一定的排水坡度,由中部较高点向两侧排泄,引出滑坡坡区外。截水沟长约230m。水沟采用人工开挖,截、排水沟迎坡面设置泄水孔,坡度3%-5%,采用φ100的PVC管,长度50cm,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0.5m,交错布置;坡度大于50%的地段,沟底断面应砌成多级跌水,跌水的台阶宽1.0m,高度h根据地面纵坡调整确定。沿排水沟纵向每15~20m设伸缩缝一道,岩土分界处单独设缝,缝宽20mm,内填沥青玛蹄脂油膏。截、排水沟的设置还应与道路周边排水系统协调,可根据实地情况对截排水沟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5)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抗滑桩工程桩身人工土方m35502块石土土石比(4:6)桩身人工石方m33157桩顶回填土方m3600C30桩身砼m36930HRB400钢筋普通热轧钢筋t465钢筋机械连接螺母个8560模板(含护壁、锁口等)m26650锁口C20砼m3229护壁C20砼m31129护壁及锁口HRB400t151声测管50mm镀锌钢管m4754全检测二截排水沟工程(230m)1人工挖沟槽土方m32542C20混凝土m3112.8三其他1弃土外运(10Km)m380592永久征地亩2.53临时征地亩44临时供水m3805临时供电m4006临时施工便道m2004工程监测设计4.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为防止突发性滑坡的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检验和指导施工,必须建立健全滑坡的监测网络,包括施工期间安全监测以及防治效果监测。监测主要工作任务如下:(1)建立健全监测网络,监测预报滑坡变形发展趋势;(2)在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确保施工期间工程区施工人员、居民生命财产安全;(3)监测成果用于施工期间反馈设计,指导优化后续工程施工,竣工后用于检验防治效果;(4)施工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实时跟踪滑坡的变形破坏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突发灾害一旦发生时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4.2设计原则与依据4.2.1监测设计依据:(1)《重庆市奉节县四蹬子滑坡详细勘查报告》(重庆607勘察实业总公司2017年9月);(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7月)。4.2.2监测设计原则:(1)建立有效简便的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和资料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测定和预报滑坡的位移、应力等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提供资料。(2)监测点尽可能进行长期监测贯彻全过程监测的工作思路,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工程完工后变形监测点应转为长期监测点。(3)监测仪器选择原则①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②足够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及相应量程;③现场使用比较方便、简单;④仪器不易损坏,尤其是长期监测仪器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电干扰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4.3监测工程布置结合滑坡的特点,监测工程布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位移监测:1)大地变形2)裂缝监测3)巡视监测4)抗滑桩桩顶位移监测(2)环境因素监测:1)降雨量2)人类工程活动4.4监测工程设计(1)监测等级:根据《规程》规定,一般场地滑坡观测,应按《规程》变形测量等级的三级进行观测,即按沉降观测时观测点高差中误差≤1.5mm,位移观测时观测点坐标误差≤l0mm精度要求进行观测。(2)监测周期的确定:施工安全监测,对于稳定性差且施工扰动变形明显,采用24小时自动定时监测,否则可采用12小时监测一次。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不少于一个水文年,数据采集7天一次。在暴雨期间,应该加密至每3~5天观测一次。(3)监测控制点:1)选点:按《规程》要求,控制点须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变形观测点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观测点应尽量均匀布设。2)埋石:a岩体上、建筑物顶上的控制点标石埋设采用水泥、砂浆现场浇固有“十”字中心的钢筋,岩体上凿孔深度不小于10厘m,建筑物顶上凿孔深度不小于5厘m,埋好后,标志顶部露出岩体面、建筑物顶上5厘m。b岩体上的滑坡观测点埋石与控制点相同。c土体上的滑坡观测点埋设预制有“十”字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标石,标石埋深不小于1m。标石顶部露出地面20厘m。3)控制点、变形观测点测量a控制点测量使用WlLDT2经纬仪(测角精度2秒)配合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2mm+2ppmD)进行观测,其水平角测量按左、右角观测各6今测回,距离测量对向观测4测回,垂直角测量按中丝法对向观测4个测回,仪器高、觇椿高在测站上测前测后及各量测一次取中数、测距边经加乘常数,气象(气温、气压)改正后用经两差改正后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然后采用导线严密平差程序求得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b变形观测点测量使用WILDT2经纬仪配合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作业,在一控制点设站,用另一控制点为后视方向,以相应的观测点为前视方向,采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水平角测量按全圆方向法观测6测回,距离测量观测2测回,垂直角观测2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在测站上测前测后各量测一次取中数。在各观测周期,由于气温的不同,在距离测量时须加入相应的气温校正。各观测点的首次(零周期)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因此零周期的水平角、距离及乖直角观测按控制点测量的测回数进行观测.c水平角、距离、垂直角测量的各项极差、限值如下:表5.4-1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仪器类别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回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268138表5.4-2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mm)仪器类别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测回间较差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温度(℃)气压(mm/hg)Ⅰ级570.20.5表5.4-3垂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类别垂直角测回差指标差较差DJ21515(4)监测工作要求(1)大地变形监测分别对滑面、抗滑桩、截排水沟和现有建筑物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按视准线法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三等水准测量观测垂直位移。本次监测重点是抗滑桩,监测点尽可能在纵横方向连成线,形成纵横交错的监测网。(2)抗滑桩监测抗滑桩主要对桩身施工质量进行监测。抗滑桩施工完成后,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桩,约6根抗滑桩,进行桩顶位移监测。(3)降雨观测在本滑坡体范围内建立一个简易雨量观测站,每周由兼职人员进行1次雨量记录。遇暴雨时,要记录小时暴雨量。(4)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1)各周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点进行坐标及高程的计算。以各观测点的零周期为初始值,以后观测点各周期的坐标高程值相对于初始值的差,即为变形观测点各周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的大小。2)内业计算取位表5.4-4监测数据取位表水平角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m)边长、坐标、高程(mm)垂直角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高差(mm)0.10.13)各周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应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变形观测点以各周期的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所测变形与内因、外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在回归方程中逐个引入显著因子,剔除不显著因子,获得回归方程。4)提交资料监测工作应分阶段提交变形区观测系统点位位置图、观测成果点、观测点位移与沉降综合曲线图、观测成果分析资料。(6)人员、仪器设备的配置1)人员配置根据监测设计工作量,需2个工作人员,其中测量技术人员1人。另外,为健全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尚需抽调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力求群专结合,对滑坡实施长期有效的监测预警工作。2)监测仪器WlLDT2经纬仪2台、精密水准仪2台、钻孔倾斜仪2台、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2台、EC-150对讲机4个、2400型水位计1台、全站仪4台、应变片以及其它配套设备。4.5监测工作量所有监测点的施工安全监测,对于稳定性差且施工扰动变形明显,采用24小时自动定时监测,否则可采用12小时监测一次。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一个水文年,数据采集7天一次。在暴雨期间,应该加密至每3~5天观测一次。(见表5.5.1)(见监测平面布置图)表6.5.1监测工量表监测工作内容工作量(点)监测频率工程完工效果监测周期位移监测大地形变37天1年桩顶位移监测6根1天1年巡视监测300m1天1年环境因素降雨量17天1年人类工程活动17天1年监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35施工组织设计5.1交通条件工程区有公路直达施工现场,交通较为便利,各种施工设备及材料物资可直接运至滑坡后缘,场地亦有道路相接,修建临时便道200m左右,弃土石方转运距离10km。项目部及材料堆放场地需在临近点临时租用。施工区临近生活区,用水用电较为方便,但需另外架设变压器电路线缆,须架设线缆400m左右。施工用水需另外引入居民用水,水管搭接长度380m。5.2天然建筑材料1)料场位置及运距根据地勘报告,根据可用、就近、足量的原则,对以滑坡体为中心、半径20km的砂、砾石材料料场进行调查、比选,最后确定距离滑坡体约15.0km的存在石厂、料厂。2)材料储量采石场的砂料主要用采用粉砂岩粉碎所得,对于本滑坡治理工程,材料的储量充足。3)材料品位由于砂料主要来源于山砂,粉砂岩,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粒径、分选满足治理工程需要;砾石料主要由石灰岩粉碎所得,因此,砾石料的主要成分石灰岩等为主,抗压强度满足治理工程需要,砾石料直接通过调整粉碎机的筛网,以满足治理工程的具体需要。5.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5.3.1施工方法工程主要施工项目有:抗滑桩+截排水沟,截排水沟采用人工施工,抗滑桩采用半人工半机械施工。5.3.2施工顺序总体施工顺序如下:施工便道→临时排水工程→主体工程→检测→验收。5.3.3抗滑桩施工(1)纵轴线按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情况施工放线。(2)清除表面浮土、植被及滑塌体a.抗滑桩施工包含以下工序:施工准备、桩孔开挖、地下水处理、护壁、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养护等。b.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并及时用C20混凝土制作护壁支护;按设计要求在孔内捆扎焊接钢筋笼。采用搅拌机制拌混凝土,进行桩体浇筑。(4)抗滑桩的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应将开挖过程作为对岸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来进行,及时编录施工地质情况,以利于反馈设计、实行信息化施工。(5)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能连续、快速、安全地进行:a.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水泥应在交货时提交质量检测证书。b.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锈蚀。c.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和过期水泥。d.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6)桩孔采用人工开挖,并按下列原则进行:a.开挖前应整平孔口,孔口应有明确施工安全标志,并做好桩区围栏和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b.采用跳跃方式,每次间隔1—2孔,禁止多孔连续开挖。c.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施工的顺序进行。d.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作锁口处理,开挖基本成型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e.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的日生产进度和模板的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一般地自稳性较好的可塑一硬塑状粘性土、或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基岩中开挖深度为1.0—1.5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跨塌的碎石层中开挖深度为0.3~0.8m。f.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其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汇报,通过设计变更处理。实际桩底高程应会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定。g.开挖的弃渣可用卷扬机吊起。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吊出后应立即运走,堆放于安全的低洼地带,不得破坏环境,诱发次生灾害。h.本项目岩体主要为砂岩,需要采用水磨钻进行开挖岩体。(7)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井排水措施。(8)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桩芯混凝土强度为C30,护壁混凝土强度为C20。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均匀,且与围岩接触良好。护壁后的桩孔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持垂直、光滑。(9)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下列要求进行:a.待灌注的桩孔孔底沉渣必须清理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放钢筋笼。b.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灌注。c.当孔底积水深度小于1m时,可采用干法灌注。否则应采取孔外井点排水措施进行处理。d.当采用干法灌注时,混凝土应通过串筒或导管进入桩孔,串筒或导管的下口与混凝土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m,且应保持1m以上。e.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f.桩身混凝土,每连续灌注0.3~0.5m时,应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g.抗滑桩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按照规范及时进行混凝土塌落度检查与混凝土试块制作,以检测抗滑桩混凝土质量。h.对已浇注完毕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帘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护,养护期7~14天。(10)抗滑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安全规定a.施工时应与边坡的监测同步进行。当边坡出现变形,并将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b.孔口必须设围栏,防止地表水、雨水流入基坑。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严禁向孔内抛掷物品。人员上下可用卷扬机和吊斗等组成的升降设施。同时应准备性能良好的软梯和安全绳备用。孔内有重物起吊时,应有联系信号,统一指挥。升降设备应由专人并按起重安全规范操作。c.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孔内同时作业人员不宜超过2人。d.使用通风设施向井内作业面送风。孔下爆破后,必须向井内通风,使炮烟全部排除后,才能下井作业。e.孔下照明必须采用36V安全电压。进入井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接零接地,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触电事故。f.干法灌注混凝土时,随时检查串筒或导管是否畅通,其底口与混凝土面的距离应保持1m以上,以确保混凝土能顺序下落。(11)做好抗滑桩施工记录抗滑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各种施工和检验记录。对于发生的故障及其处理情况,应记录备案。(12)抗滑桩质量检验a.抗滑桩的质量检查包括原材料质量、孔位偏差、桩身断面尺寸、孔底高程、孔的偏斜、桩周土与滑带土、钢筋笼焊接、钢筋笼制作、混凝土试块强度、桩身质量。桩顶高程等,检查方法为目测、尺检、测量、取样试验等。b.抗滑桩的检测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c.成桩深度、锚固段长度和桩身断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d.实际浇注混凝土体积严禁小于计算体积,桩身应连续完整。e.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f.抗滑桩的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7.4-1抗滑桩允许偏差项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桩位±100mm每桩,经纬仪测、尺量2桩身断面尺寸±50mm尺检,每桩上、中、下部各计一点3桩的垂直度桩长≤5m,50mm:桩长>5m,0.01h但不大于250mm每桩吊线测量4主筋间距±20mm每桩2个断面,尺量5箍筋间距±l0mm每桩5~10个间距,尺量6保护层厚度±l0mm每桩沿护壁检查8处,尺量G.钢材、水泥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锚钉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抗拔试验。H.清坡时应从切坡后缘向前缘依次清方,并加强对切坡体变形的监测,如有异常变形情况发生,应立刻停止清坡,同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I.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并加强监测确保施工安全。现浇混凝土施工(1)施工前应先确定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干式、湿式)及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使用的现浇机具,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浇混凝土前应先进行试喷、调整回弹量、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施工操作程序,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2)现浇混凝土的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泥与集料的质量比宜为1:4~1:4.5;
B.砂率宜为45%~55%;
C.水灰比宜为0.40~0.45;
D.速凝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参照规范有关规定。
(4)混合料宜随拌随用。不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参照规范有关规定。
(5)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在装入现浇机前应过筛。
(6)现浇混凝土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进行。作业开始时,应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结束时,应待料喷完后,再关机。向现浇机供料时应连续均匀,机器正常运转时,料斗内应保持足够的存料。喷层厚度应均匀,符合图纸要求的厚度。
(7)现浇开始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坡面的距离,并调节现浇角度,以保证铁丝网与岩面间混凝土的密实性。
(8)现浇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9)现浇后,当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应不少于10D;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时,养护应不少于14D。喷层周边与未防护坡面的衔接处应作好封闭处理。
(10)现浇混凝土应符合图纸规定的厚度,并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设置伸缩缝及泄水孔。
(11)现浇混凝土的回弹物,不能收集起来放入下批配料中,以免影响现浇混凝土质量。
(12)下列情况应暂停现浇施工:
A.雨天冲刷新喷面上的水泥,造成混凝土脱落;
B.气温低于+5℃;
C.大风妨碍现浇手进行工作。5.3.4截排水工程(1)地表排水工程施工,首先按设计要求选定位置,确定轴线。然后按设计图纸尺寸、高程,量定开挖基础范围,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再进行施工,开挖地基,进行修建。(2)开挖土方基坑时,必须留够稳定滑坡,以防滑塌。对淤泥质土软粘土淤泥等松软土层,应尽量挖除。重要的大落差跌水陡坡地基,还应夯压加固处理。(3)填方基础,必须按规定尺寸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并做必要的土样测试检验。(4)截水沟应尽可能平顺,要求沟底满足坡度要求,不得出现反坡,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以便排水通畅。必要时可采用沟底加厚垫层或局部浅层开挖方式来确保排水沟沟底纵坡。(5)排水沟浇筑前应单独进行分项基础验收。(6)排水沟采用C20混凝土现浇。(7)砌体宜在浇筑应及时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d,养护期须保持外露面湿润。(8)土石方开挖应人工进行,不得爆破施工。土石方开挖前应人工清除沟渠范围内的树木及杂草等,并清除其根系;遇耕地应清除地表腐土、淤泥等。(9)校核各条截排水沟纵坡i(纵坡i大于0.3%),按设计要求确定设置跌水或急流槽的平面位置。(10)按设计要求开挖沟渠,并人工夯实沟渠侧壁及沟底,夯实系数不小于0.9。若遇基岩应清除表层强风化层,并找平。不同持力层交界处应设变形缝,并设置止水带,并用沥青麻筋嵌缝。(11)截、排水沟应每15~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沟底设置止水带,并用沥青麻筋嵌缝。(12)沟渠走线应尽可能的走直线,若遇拐弯转折则应以曲线连接,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沟渠底宽的5倍。5.4施工总进度根据工程特点和防治工程时限要求,本项目预计工期180天,具体安排见下表。表7-6施工进度安排工期项目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施工准备截排水抗滑桩6环保规划设计6.1设计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6.2施工对环境影响的评价(1)废渣、弃土污染:抗滑桩开挖和沟槽开挖后形成的弃土,施工后形成的废渣是固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弃土、废渣随意堆放,不定点倾倒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2)废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滑坡治理过程中,水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施工用水和生活污水是液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施工期间随意排放是污水、废水将给的主要来源。(3)噪音污染:机械作业和爆破作业是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各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列于下表:表7-1等效声级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制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2556.3环境保护设计(1)废渣、弃土处理废渣、弃土堆放应根据规定倾倒在指定的弃渣场内,距离场地约10Km,严禁在施工区随意堆放,采用专人进行管理。(2)废水处理建立专门的污水处理管线及污水沉淀池,将排出的废水进行统一处理后在排放。(3)噪声处理尽量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开居民休息时间。7工程管理7.1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1)本次设计是在审定的滑坡勘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设计依据充分;(2)经过综合分析科学计算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奢侈品销售工作总结
- 仪器仪表销售工作总结
- 亲子行业营销实践总结
- 绿色校园与环保教育计划
- 广西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股东会议召集书三篇
- 《灾后心理援助》课件
- 《糖尿病治疗昌玉兰》课件
- 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5年包钢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猫抓病的护理
- 勘察设计工作内容
- GB/T 19799.2-2024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试块第2部分:2号标准试块
- 2024-2025学年冀教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含详解)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DB45T 1831-2018 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儿歌运用于幼儿园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8600字
- 悬挂灯笼施工方案
- 水资源调配与优化-洞察分析
- 某自来水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样本(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