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传播文化历史使命综述_第1页
高中生传播文化历史使命综述_第2页
高中生传播文化历史使命综述_第3页
高中生传播文化历史使命综述_第4页
高中生传播文化历史使命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中生传播文化历史使命综述作者:杨承广单位: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

水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拥有自己语言文字的17个民族之一,也是贵州五大主体的少数民族之一,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是水族人民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和世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水书、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事实表明,水族文化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如何传承和开发水书,弘扬水族文化精华,延续水族文化命脉,已是摆在眼前之事。众多的史实和研究表明水族先民最初居住在中原睢水流域一带,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迁徙:一为殷商亡国后由中原向南迁徙;二是秦发兵岭南后被迫由南往北,向黔桂交界的地区迁移,直到唐宋时期才结束了漫长的民族迁徙历程。漫长的流亡经历,逐渐形成了水族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既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基因,又打上了定居后与南方百越融合的烙印。水族先民的迁徙,跨越了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社会的历史进程。由这一过程产生的文化现象不仅与水族历史遭遇有关,同时也与定居后的地理环境保持密切的关联。迁徙是水族客观的历史,自秦到唐宋时代的近千年时间,水族先民历尽沧桑、受尽苦难。这段伤痛的历史像一枚生锈的铁钉深深地扎在这个民族的心灵上,成为永久的伤痛,沉淀后就化为这个民族的思想基调和民族心理。无论是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还是在水族歌谣上,都残留着这个民族痛苦的伤痕,致使表明本族渊源的民间传说内容多为沧桑凄苦,民歌也情绪低沉,哀婉居多,音域不宽。作为古老沧桑的水族文化重要标志的水书,在漫长的迁徙中几近湮没,只在水族社会中流行使用,直到上世纪初叶,李方桂、岑家吾等专家学者到水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水书才得以露出冰山一角,开始走进外界的视野。历史上水族是一个长期被压迫的民族,文化难以发展,一直处于闭关自守、停滞不前的状态。

远古历史上多次战乱,处于弱势地位的水族先民为了逃生,多次被迫迁徙,文化典籍遗落惨重;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数千年的封闭式传承以及传男不传女的思想局限,再加上“”期间对水书的摧残,使水书文化日渐萎缩,难以弘扬光大。水书在水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鸡笼搬移的选日,大到婚嫁丧娶的择时,无一不遵照水书来进行。水书在水族社会中如此重要,但真正懂水书的人并不多,只有一小部分水书先生精通。但他们均普遍年过花甲,甚至有的为耄耋之年,且大多无入室弟子,加上现今水族青年又大量外出务工,不愿意学习水书知识,因此,随着这些老先生的逐一驾鹤西归,水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于后继无人,必将日渐式微,面临失传和消亡的危机。为此,在三都民族中学创办一份传承和开发水族民族文化,形成校园文化品牌的民族刊物是缓解和扭转上述危机的一种举措。三都民族中学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传播文化的教学窗口,作为三都最高学府的三都民族中学应该肩负传承和宣传民族优良文化的历史使命。发展三都教育,等于发展一个民族的教育;宣传三都水族文化,就是宣传一个民族。

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水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具有唯一性。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学生群体里强化刊物中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形成文化品牌,促进三都民中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弘扬三都水族文化,推动水族文化走出三都,发挥民族高中办学特色的一大举措,也是走向外界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校园刊物,在内可为学生传播水族文化精华的平台,在外可为三都民中提供与社会交流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当今世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信息交流与合作显得特别重要。这方面其他民族地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广西创办的《三月三》杂志,成为外界了解壮族的一个窗口;新疆昌吉办的《回族文学》,也在宣传和弘扬回族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宣传水族文化与风情的纸质刊物与已有的三都水族网同步发展,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相互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动静结合、虚实相应,以相互促进的宣传方式,使三都民族中学成为传播水族文化的圣地,扩大和传承民族影响力,达到提高水族知名度,为宣传水族文化和古老的水书提供一个明亮的窗口。刊物是运用得最多的常规化传播工具,它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水族的文化内涵,建立三都与外界交流的精神桥梁。在三都民族中学校园内创办一份民族刊物,可以承传民族文化与民族品牌。因为它对外可以展现自己独特的精神文明成果,本民族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其他兄弟民族进行信息交流;对内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水族学生了解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致力于水族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宣传的刊物,它代表水族神秘而悠久的历史、社会价值观、民族风情、社会地位、风格和气质等。所以,应当根据民族特色,确定刊物的定位、投放传播方式,确定刊物的主办方、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与缺失、栏目的划分、栏目的设计、报道的风格、报道的特色。定位于宣传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民族刊物。其前提是唯一性和独特性,反映水族特色与校园文化特色,因此,在三都民族中学这个阵地上,它能够以超强的凝聚力传播水族文化,印证文化“潜移默化”的功能。通过专业组织的刊物内容,对于水族文化的传播起到清晰和强化的作用。

刊物的主要使命虽然是宣传水族文化,但如果仅仅这样做,就没有发挥出其校园文化价值。如果能够转移到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影响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是对本民族素质的潜移默化的提升。利用广阔的信息资源,整合、解读水族文化的信息,是这一份生存在校园内的刊物创办的基本要求,是组建和形成刊物的精髓。但是,与此同时,一定要处理好可读性和实用性的平衡,让其真正成为能够传播民族文化的有力渠道。在水族聚居地三都,创办这样一份刊物,务求具有鲜明的水族文化特色与民族发展气息,注重文学性与文化性并重的办刊思路,可以开辟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栏目。诸如专门介绍水书研究与文化面貌的“水书天地”,专门介绍水族风情节日的“水族风情”,专门推介各领域知名的水族人物的“水族人物”,专门转载国内水族及有关作者和学者优秀作品的“佳作选登”,专门深入反映水族民众生活面貌的“水族心声”。要让这份刊物深受各界水族及其他兄弟民族读者的喜爱,使之成为各民族读者形象而深入地了解水族文化与风情的一个独特窗口,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水族文字与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在贵州三都,要办一份水族期刊并不容易,但是它作为宣传水族古朴奇特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办期刊的内生动力。刊物的内容可包括追溯水族的历史渊源,阐述水族的民俗民风、文学艺术及宗教信仰。作为水族文艺刊物,须与时俱进,要突出时代精神,凸显水族风格、西南山区特色,反映丰富的水族社会生活,与水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树立开拓者的美好形象。水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水族文化及其民族内涵是在漫长而曲折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往往更能引起大范围内的兴趣与关注。水族,传承着夏商以来的古老文明,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饱经沧桑,受尽苦楚。回首过去辛酸的漫长历史,展望未来的岁月,站在新的历史航程上,隐忍、淳朴、善良的水族民众急切需要一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