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国际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国际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国际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国际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国际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国际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B.CaH2中H元素被还原C.此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原子个数比为1:1D.Ca(OH)2是氧化产物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中分散质直径大于100nm,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C.能透过滤纸,是最稳定的分散系D.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3、某一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胶体和溶液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KOHHNO3CaCO3CaOSO2BNaOHHClNaHSO4Na2OCOCCu2(OH)2CO3CH3COOHCaF2COSO2DNa2CO3H2SO4NaOHSO2CO2A.A B.B C.C D.D7、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CN-+CNO-+H2OB.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C.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2Cl-+(CN)2D.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2KI+(CN)28、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①Na+、OH-、SO42—,②H+、Cl-、SO42—,③Na+、K+、OH-,④Na+、K+、NO3—,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A.②③④B.②①④C.②③①D.②①③9、如图所示,将氯气通入如下装置,若打开活塞b,则小试管里的干燥红纸条c不褪色;若关闭活塞b,则c褪色。则a溶液是A.碘化钾溶液 B.浓硫酸C.饱和食盐水 D.NaOH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将1L2mol·L-1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11、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1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14、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uO+H2≜Cu+H2OB.Na2CO3+CO2+H2O=2NaHCO3C.3Fe+2O2Fe3O4D.NH4HS≜NH3↑+H2S↑1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1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0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B.500mL溶液中有0.1NA个K+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4mol·L-1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4mol·L-116、20℃时,饱和NaCl溶液密度为1.1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5.0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饱和NaCl溶波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5.0mol/LB.20℃时,饱和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6.6%C.20℃时,密度小于1.1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饱和NaCl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g/cm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由FeCl3、CaCO3、Na2SO4、KCl、Ba(NO3)2中的几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假设下列过程中,能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1)步骤①所用分离方法叫做___,要从步骤②所得“无色溶液”中提取溶剂,所用分离方法叫做___。(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②___。(3)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4)将固体粉末可能的组成填入下表(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___序号化学式ⅠⅡ(5)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18、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包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Ba2+、Ag+、Na+、Cu2+和NO3-、SO42﹣、Cl﹣、CO32﹣(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1)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含相同物质的量A、B、C的溶液混合后,写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在此溶液中加入锌粒,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19、为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第①步中,操作A是__________,第⑤步中,操作B是__________。(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氯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先用盐酸调溶液至中性,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氯化钡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其主要成分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某同学欲对该胶囊内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进行检验,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操作Ⅱ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推测,该胃药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了解到:常用胃药中除了上述实验已检出的物质外,还有NaHCO3,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对滤液C中主要成分的探究实验(简要描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2)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铜片。实验记录(划斜线部分不必填写):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①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Fe2+具有还原性②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Zn+Fe2+=Zn2++Fe

③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Fe+2Fe3+=3Fe2+Fe3+具有氧化性④

Fe3+具有氧化性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_____。(填序号)A、Cl2B、NaC、Na+D、Cl-E、SO2F、盐酸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在CaH2中H为-1价,被氧化成0价;CaH2中H元素被氧化,B错误;反应物水中H为+1价,被还原为0价,因此,H2O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A错误;2个H2O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被还原生成1分子H2,另外2个氢原子价态未发生变化,CaH2中的2个氢原子被氧化生成1分子H2,所以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分子个数之比为1:1,故C正确;由于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所以Ca(OH)2为生成物,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2、D【解题分析】

根据胶体的定义与性质来分析作答。A.胶体是一种均匀的分散系,分散质直径小于100nm;B.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C.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题目详解】A.胶体是一种均匀的分散系,分散质直径小于100nm,故A项错误;B.胶体是一种均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后不容易产生沉淀,故B项错误;

C.胶体是介稳体系,不如溶液稳定,故C项错误;D.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项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胶体的介稳性是学生的易错点。做题时需要注意,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作用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互相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3、C【解题分析】

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含K+、、Al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K+)+3c(Al3+)=2c(),带入数据可得,c(K+)=2×0.7mol/L-3×0.4mol/L=0.2mol/L,故答案为C。4、C【解题分析】

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继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即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不能制得Fe(OH)3胶体,故A错误。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错误;C、河水中的泥沙形成的是胶体,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时,由于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故能发生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故C正确;D、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D错误;答案选C。5、B【解题分析】

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硫酸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题目详解】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故A错误;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电解质是自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所以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硫酸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a2SO42Na++SO42−,故D错误。6、A【解题分析】

A.各物质的分类正确;B.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C.一氧化碳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酸碱盐或氧化物的分离标准。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电离出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为碱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7、D【解题分析】

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则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CN)2>I2,所以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CN->Br->Cl-,结合氯气的性质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根据Cl2和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类推,(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CN-+CNO-+H2O,A正确;B.根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类推可知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B正确;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当有多种还原剂时,往往是还原剂最强的优先反应,所以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氧化CN-:Cl2+2CN-=2Cl-+(CN)2,C正确;D.若该反应能够发生,则说明I2的氧化性大于(CN)2,显然与题给的氧化性强、弱的信息不符,故该反应不能发生,D错误;答案选D。8、A【解题分析】

酸的概念是根据物质溶于水电离成的阳离子全部为H+来确定的,则在酸的溶液中不会存在金属阳离子,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判断。【题目详解】①Na+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应全部为H+,应该为碱或盐电离,为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电离;②因阳离子全部为H+,可理解为盐酸和硫酸两种物质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③Na+、K+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因阴离子只有OH-,应为两种碱;④Na+、K+、NO3—溶液中无H+,不会是酸电离产生的,因有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为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②③④,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够从离子的角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和构成,并熟悉常见的酸、碱、盐即可。9、C【解题分析】

开启活塞b,氯气直接流经干燥红纸条c,c不褪色说明通的是干燥氯气;关闭活塞b,Cl2只能通过a溶液使红纸条c褪色,证明是湿的Cl2,水蒸气只能由a提供,故a只能是饱和食盐水,因氯气与碘化钾溶液、NaOH溶液反应,被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故选C。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项中水不是分散系;B项胶体的分散质直径比溶质大,所以形成的胶体颗粒少;D项制取胶体时,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考点:关于胶体的知识。11、A【解题分析】根据方程式控制,Br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S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失去2个电子,所以单质溴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答案选A。12、C【解题分析】

题中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不能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氯气反应,故②不正确;干燥装置应长导管进气,否则浓硫酸会被压入其右侧装置中,故③不正确;澄清石灰水浓度较低,无法完全吸收氯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④不正确;故答案为:C。13、A【解题分析】

A、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A错误;B、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C、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C正确;D、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D正确,答案选A。14、C【解题分析】

A.CuO+H2≜Cu+H2O为置换反应,且H、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不选;B.Na2CO3+CO2+H2O=2NaHCO3为化合反应,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选;C.3Fe+2O2Fe3O4为化合反应,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选;D.NH4HS≜NH3↑+H2S↑为分解反应,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选;答案选C。15、C【解题分析】

A、1000mL溶液中含有0.2molK2SO4所含K+、SO42-总数为0.5NA,错误;B、N(K+)=0.2mol·L-1×0.5L×2NA=0.2NA,B项错误;C、K+的浓度为0.2mol·-1×2=0.4mol·L-1;D、SO42-的浓度是0.2mol·L-1,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6、D【解题分析】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浓度会增大,20℃时是5.0mol·L-1,则25℃时大于5.0mol·L-1,选项A正确;B、设溶液的体积为1L,溶液的质量为1.1g/mL×1000mL=1100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L×5.0mol/L=5mol,质量为5mol×58.5g/mol=292.5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6%,选项B正确;C、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密度为1.1g.cm-3时溶液饱和,则20℃时,密度小于1.1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若将饱和溶液蒸发,则有NaCl晶体析出。再恢复到20℃时,其溶解度不变,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g.cm-3,选项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是关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密度等量之间的关系。温度由20℃升高到25℃,且也将溶液制成饱和溶液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同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所含有氯化钠的质量、物质的量比20℃时的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过滤蒸馏Ba2++SO42-=BaSO4↓H++CaCO3=Ca2++CO2↑+H2OCuSO4KCl序号化学式ICaCO3、Na2SO4、Ba(NO3)2IICaCO3、Na2SO4、Ba(NO3)2、KCl用试管取少许步骤①中的“无色溶液”,滴入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含有KCl;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不含KCl【解题分析】

假设这些物质都有,经步骤①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说明原粉末中没有FeCl3,在该假设的前提下,白色沉淀是CaCO3、BaSO4,向该沉淀中加入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说明沉淀中一定有CaCO3,题中告知能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硝酸之后,沉淀的质量减少,说明还含有BaSO4,则原粉末中有一定有CaCO3、Na2SO4、Ba(NO3)2;KCl不和上述的任何物质反应,也不能通过实验现象去确定其是否存在,故可能有KCl。【题目详解】(1)经步骤①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则该步骤为过滤;要从步骤②所得“无色溶液”中提取溶剂,需要采用蒸馏;(2)经分析,原粉末中一定有CaCO3、Na2SO4、Ba(NO3)2,则步骤①中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步骤②中,仅CaCO3和HNO3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CO2↑+H2O;(3)经分析,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KCl;(4)由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一定有CaCO3、Na2SO4、Ba(NO3)2,可能有KCl,故其组成由两种情况:序号化学式ICaCO3、Na2SO4、Ba(NO3)2IICaCO3、Na2SO4、Ba(NO3)2、KCl(5)KCl是唯一可能存在的物质,故只需要鉴定KCl即可,可以用AgNO3溶液检验KCl:用试管取少许步骤①中的“无色溶液”,滴入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含有KCl;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不含KCl。【题目点拨】“白色粉末”的推断题,是酸碱盐的常考题型,解答思路一般是先假设粉末还有所有的固体,再根据后续的实验现象,确定这些固体的存在情况。18、BaCl2AgNO3CO32﹣+2H+=CO2↑+H2On(Cl﹣):n(NO3﹣):n(Cu2+)=1:1:1Zn+Cu2+═Zn2++Cu【解题分析】试题分析:C盐的溶液呈蓝色,说明C中含有Cu2+;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B中含有Ag+,由于硫酸银、氯化银、碳酸银都是沉淀,所以B是AgNO3;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放出气体是二氧化碳,D中含有CO32﹣,由于BaCO3是沉淀,所以D是NaCO3;A中含有Ba2+,由于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A是氯化钡;则C是CuSO4;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A是BaCl2;B是AgNO3;(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2H+=CO2↑+H2O;(3)将含相同物质的量BaCl2、AgNO3、CuSO4混合后,发生Ba2++SO42﹣=BaSO4↓;Ag++Cl﹣=AgCl↓,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物质的量之比n(Cl﹣):n(NO3﹣):n(Cu2+)=1:1:1;在此溶液中加入锌粒,锌把铜置换出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Cu2+═Zn2++Cu点睛: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水,凡是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水的离子不能共存。19、溶解过滤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2NaCl+BaCO3↓③和④中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等沉淀与盐酸反应而溶解,杂质无法除去在反应后上层清液中,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表明氯化钡已过量【解题分析】

为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及泥沙等杂质,首先溶于水,利用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利用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利用碳酸钠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粗盐提纯须先加水溶解,再加入试剂BaCl2、NaOH、Na2CO3除去可溶性的SO42-、Mg2+、Ca2+,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最后蒸发、结晶得到精盐,操作A为溶解,操作B为过滤;(2)Na2CO3的作用是除去溶质中Ca2+以及过量的Ba2+,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使③和④中产生的Mg(OH)2、CaCO3、BaCO3沉淀溶解而无法过滤除去,影响精盐的纯度;(4)BaCl2过量时,溶液中不存在SO42-,故判断氯化钡已过量的方法是在反应后上层清液中,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表明氯化钡已过量。20、烧杯漏斗玻璃棒2Al(OH)3Al2O3+3H2OAl3++3AlO2-+6H2O4Al(OH)3↓Al(OH)3第一步:将C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果火焰为黄色,则说明该溶液中含Na+;第二步:向C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如果有,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C中含有NaHCO3【解题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白色固体B能溶于强酸、强碱,则B为Al(OH)3,则A进行操作I为溶解,操作Ⅱ为过滤,溶液D中含氯化铝,溶液E中含偏铝酸钠,固体F为氧化铝。(1)操作Ⅱ为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2)根据流程图,反应③是氢氧化铝的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反应④为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发生的双水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故答案为:2Al(OH)3Al2O3+3H2O;Al3++3AlO2-+6H2O4Al(OH)3↓;(3)根据上述分析,该胃药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