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几种不同方法。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物品。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教学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物品。教学难点:能够区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的分法,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物品。教学准备:课件、平板电脑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动物聚会情境图。找出相关联的数学信息,提出分一分的数学问题。2、学生汇报交流。【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童话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节课的创设情境是投影显示画面,在有趣的森林聚会的情境下,提出“怎样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办法分物品。】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平均分”师:6棵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怎么分?(1)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到活动中。(2)平板展示:怎么分的?为什么?(3)小结:像这样每只大熊猫分3个,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本环节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分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展示,体会“每份分得的同样多的分法是平均分”。通过操作、互说使学生理解“每份同样多”,从而获得“平均分”的从感性到抽象的过程。】2、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1)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平均分桃。师:把12个橘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同学们帮帮他,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到平均分呢?(2)利用平板电脑动手分一分,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分的方法和过程。(3)学生交流并展示不同的分法。(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无论是1个1个的,还是2个2个的,或者3个3个的分,都是每份分得4个桃子,每份分得的同样多,是平均分。【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而问题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情感需要,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现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平均分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理解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理解按几个分一份的平均分的分法利用情境图,提出问题:24个萝卜每只小兔分6个,能分给几只小兔?(1)学生利用平板分一分,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2)展示分法:谁能说一说分萝卜的过程?最后分的结果是怎样的?预设:=1\*GB3①方法对、结果也对:像刚才这样,6个萝卜分一组完成后,再接着6个分一组,直到分完为止,共分给了4只小兔。=2\*GB3②方法不对,结果对。说说自己的想法,肯定他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这样容易出问题。谁知道哪个地方可能会出什么问题?(可能会遗漏)=3\*GB3③结果不对:出现平均分给6只小兔,让学生自己纠错,处理6分与每份6个的问题。(3)师小结:经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6个萝卜分一只小兔,分给了4只小兔,每个小兔都分得同样多。看来,这样的分法也是平均分。(4)师:谁能简单的用一句话说说刚才分萝卜的过程?教师强调:24个萝卜,每6个分给一只小兔,分给了4只小兔。【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建立在学生第一次平均分的基础上,看似不同,却都是平均分。特别是在学生“分”的过程上,教师做了充分的预设,抓住“错误”的问题所在,在不断的纠错中,明晰出“按几个1份”来分的平均分的方法,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明确按几个1份来分也是平均分】4、总结两种平均分的相同之处。(1)提出问题:同学们帮助小猴分桃子、帮小兔分萝卜,我想在帮助它们的过程中,自己也应该有所收获。那你觉得分桃子(指着)和分萝卜(指着)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交流:相同之处是每份分的同样多,都是把总数平均分,(3)小结:不管是分桃子,还是分萝卜。虽然分法不同,但是每份分的同样多,都是平均分。【此教学环节,通过对两种分法的对比,把学生脑海中建立的两种“平均分”的方法再次提取、消化、总结,找到相同点。其实,这个问题很难。但是,教学的前半部分教师渗透的很多,学生也有感受,在此也达到了进一步提升感知的时机,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数学模型。】实践应用
1、判断是不是平均分2、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平均分
3、纯文字呈现的平均分(有难度,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和想法)【巩固练习三个层次,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在学生的头脑中牢固树立平均分的表象,建立起“平均分”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除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技能及方法基础。】收获园中谈收获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利用收获园的关键词指引谈自己的收获。师: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有的获得了新知识,有的学到了新本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动手又动脑,勤奋又努力。相信具备了这些优秀学习品质的同学们,你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更愉快!【总之,本节课从分一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理解平均分,其实也是数学建模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投入进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再通过直观的操作、语言的描述、除法算式的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除法意义的深刻全面的理解。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形象易行的操作、开放自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充分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生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理念】《认识平均分》学情分析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儿童化的语言,更喜欢童话故事般的情境,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以直观思维为主,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背诵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的计算技能;初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分物品的结果,例如,6个竹笋分给2只大熊猫,一人能分4或2或3个。学生具备的技能基础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已有一定的分物品的经历,会按照要求进行学具操作,对于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也有感知和体会。但对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物品”还需在具体的操作中进一步明确和积累经验,需建立数学模型。本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并依据学情展开教学活动。《认识平均分》教学效果分析1、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童话情境和问题串,使学生在浓郁的兴趣中学习。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森林聚会的情境和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加强了实践操作,注重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会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使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数学模型。本节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分一分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展示,引出“每份分得的同样多,是平均分”从而获得“平均分”的新知识。符合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情感需要,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现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平均分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相信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3、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积累与培养本节课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引导与培养。从信息入手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简洁明确的表达,在分一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分的情境,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平均分的过程,又把学生在脑海中的表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变直观为抽象,其实也是数学建模的问题。在练习中,没有了直观的可操作的学具时,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语言的描述可以让老师更直接的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师生联系与沟通,更及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识平均分》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森林聚会》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分竹笋“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分桃子和分萝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分桃子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分,分萝卜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分物品经验基础上的,遵循感知体验---领会理解---实践运用的学习规律的。教材的意义及作用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以及“把一个数按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的问题就是除法的含义,它在后续的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影响非常大!应切实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分,真正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学后续学习做好准备。3、教材的处理和运用数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从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这节课的主导思想。《认识平均分》评测练习练习设计紧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三个层次进行先判断,再进行平均分有图像,借助图像进行平均分单纯文字,抽象的平均分《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利用“优学派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授课,学生使用优学派平板电脑的“电子书包”功能进行学习,师生的电脑处在同一个WLAN环境下进行的互动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使用了“优学派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屏幕广播”、“互动题板”、“自动批阅、统计”功能,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愉悦,课堂效率高效的效果。1、教师将主题图,通过“屏幕广播”功能投屏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清晰地观察画面,便于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但我发现,有的学生对图片进行随意的拖动、放大,不能专心的进行观察,而教学平台又无法控制,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如果能够将图片锁定,则会更好的利于教学活动。2、本节课中,学生使用平台中的互动题板功能进行了三次学具操作。互动题板不仅具有直观、互动性,而且还能把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再动态的播放出来,能真实再现学生的想法。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互动题板的使用既避免了操作实物学具繁琐、组织教学难的问题,又更加简单、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练习巩固时,运用了“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的自动批阅、统计功能。平台能迅速、准确的反映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统计全班同学的正确率,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情。对比传统教学,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高效不再是一句空话。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两种分法的相同之处时,有的小组发现了同时有“4”。针对这个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如果再深入引导:两个“4”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两种分法的“不同”,进而引领学生的思维再上一个新的层次。《认识平均分》课标分析1、课标理念及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1-3年级学段数的运算中设定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对课标的分析依据课标的理念和学段要求,我分析认为: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老劳动合同范本
- 2024新技术开发保密责任合同书版B版
- 2025年度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合同细则3篇
- 2025年度数控车床采购合同(含刀具智能检测技术)4篇
- 2025年度特殊人群客运服务合同书-无障碍出行服务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出资担保协议书4篇
- 2025年企业食堂承包及员工健康餐饮服务协议4篇
- 2024销售人员提成奖金分配劳动合同3篇
- 2024苹果期货交易与风险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抖音平台虚拟商品交易安全保障协议3篇
- 第二章 运营管理战略
- 《三本白皮书》全文内容及应知应会知识点
- 专题14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
- 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4篇)
- 图像识别领域自适应技术-洞察分析
- 港口与港口工程概论
- 《念珠菌感染的治疗》课件
- 个体户店铺租赁合同
- 门店装修设计手册
- 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49-56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