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毕业论文_第1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毕业论文_第2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毕业论文_第3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毕业论文_第4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1研究对象明确研究时间、鲁迅、“立人”观等研究对象能够理清基础概念,把握文章的重点与研究核心。1.1.1研究区间新文化运动是指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的开始的,由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一批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反对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本文研究的区间正是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19年五四运动后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时间。这一时期的鲁迅思想发生了边变化,由最初眷恋传统文化到猛烈批判封建制度,封建传统文化对人心灵的毒害。于是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用狂人之口喊出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这部小说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在思想上直指封建思想,大声喊出封建思想对人心灵的毒害,并且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闸门。其次在政治上,培养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支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领导,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最后在社会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风气,是社会更加开放。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故选择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研究的时间段落,意欲从中国思想启蒙的的时候把握鲁迅的“立人”观,提炼这一时期鲁迅的突出思想。1.1.2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个人经历十分丰富,他出身在一个条件较好的大家庭,但是在他幼年时祖父入狱、父亲去世,使他的家庭衰落,成为人们眼中的笑话,后来一心渴望知识的鲁迅去到日本学医,但是在日本他看到了醉生梦死的清留学生,这大大刺激到了他,使他弃医从文。回国之后看到国内的人民还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之下,于是他开始采用文艺的方式改造国民性。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是他发表这篇文章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写下大量现代作品,大大解放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对青年更是百般照顾,他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士,引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国文化》,1940年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中西方文化比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中国的新文化发展开辟了道路,使西方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动摇了封建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他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国文化》,1940年1.1.3“立人”观“立人”一词在我国古代便已出现,在儒家的文化作品中更是明确地出现了“立人”一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指自己想要立足或者发达首先要使别人立足或者发达,这是儒家思想“仁”的体现,也是儒家学派在为人处世上遵循的重要原则。鲁迅的“立人”并不是古代“立人”的意思,他的“立人”是使国人都能够站起来,不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不再是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奴才,不再是让人随意指使的下人;而是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格,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以昂扬的姿态面对众人,以独立的精神思考人生。鲁迅认为,要让一个丧失了人格的民族免于灭亡,“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使之找回灵魂,还为主体。《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第1页这就是“立人”,让趴着的奴隶站立起来做人。“找回灵魂”意味着“文明批评”,意欲使国人自己反思,从根本上医治奴性的病根;“还为主体”意味着“社会批评”,《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第1页1.2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能够把握“立人”观的内容和演变,赋予·“立人”观新的时代内涵。1.2.1研究目的鲁迅为什么写小说,乃是抱着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鲁迅自从将自己的思想转向“立人”之后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怎样才是理想的人生”,第二个是“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个是“它的病根何在”。《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2研究意义第一,就关于鲁迅“立人”观的研究现状来看,对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论述的梳理和具体分析,是对鲁迅“立人”观研究薄弱环节的补充。第二,由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国民素质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立人”观有其独特性,并且这一时期鲁迅的“立人”观还发生了变化,本研究是对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立人”观的仔细考察,有利于推动鲁迅“立人”观研究的全面化、具体化。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越是在这样的关头,越是要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更为积极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自觉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能够为如今中华民族培养文化自信和时代新人提供历史借鉴与理论支持。第四,研究本课题能够在培养独立人格、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的补充,在论述方式和培养手段上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的启示,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1.3研究内容与方法明确把握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我们聚焦核心问题、掌握写作规律、提高文章质量。1.3.1研究内容首先研究影响鲁迅“立人”观形成的原因,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原因包括当时候的国情和社会环境、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启蒙思想的影响;内部原因是鲁迅个人的经历,包括年少时的经历和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影响其“立人”观形成的种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推动关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研究的全面化、体系化;其次把握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内容,你包括他批判封建制度、关心儿童成长、号召青年主动觉醒,承担社会责任等深刻掌握这一时期鲁迅“立人”观的内涵;然后对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变化进行分析,他由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转向批判,有思想启蒙到思想革命,由此发现和前一时期的不同点;最后探寻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当代价值,结合“立人”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培养文化自信与自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系,与时俱进,赋予“立人”观新的内涵,选择适合当今时代的“立人”方法,做到历史与时代高度的统一。1.3.2研究方法第一,文献法研究。在中国知网和图书馆搜集、整理以往\t"/item/%E6%96%87%E7%8C%AE%E7%A0%94%E7%A9%B6%E6%B3%95/_blank"文献,充分吸收中外已有研究成果,包括档案资料、个人文集、报纸杂志等,探寻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梳理脉络,开拓新思路。第二,访谈法。与相关教学老师充分交流,探讨问题,聆听意见,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第三,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1.4研究现状国内国外对鲁迅的“立人”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笼统地研究,很少有研究具体到了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所以专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立人”观的著作很鲜见,论文数量也有限。1.4.1国外研究现状(1)日本学者对鲁迅的研究。日本学者对鲁迅的研究是最早的,他们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对鲁迅的国民性思想的研究。这和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有关,使日本学者能够获得鲁迅的消息。所以,在1909年5月1日出版的《日本及日本人》五零八号“文艺杂事”栏,据日本鲁迅学家藤井省三先生考证,就有关于周氏兄弟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的消息和评议。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一文,认为鲁迅和许寿裳关于国民性思想的讨论是和当时日本国民性讨论热潮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逝世不到一年的1937年,改造社就刊行了《大鲁迅全集》全七卷。最为重要的是竹内好在1943年12月写的《鲁迅》,这本书成为40年代以后日本鲁迅研究的起点。(2)其他国家学者关于鲁迅的研究。美国、英国等国也对鲁迅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对鲁迅的研究也很有成就,他们通过鲁迅与进化论的关系得出鲁迅是一个儒教徒。英国也对鲁迅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很是笼统,没有日本和美国学者研究的细致。通过国外学者对鲁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一般注重对鲁迅精神和鲁迅思想的研究。正是鲁迅思想的高深吸引着外国学者,且受人尊敬。然而,国外鲁迅研究的现状显示出除了日本对鲁迅的研究略微系统化之外,他国的鲁迅研究成果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专门的鲁迅研究界。其中,一些西方学者他们研究鲁迅并不是因为鲁迅本人的思想,而是因为他们对东方的好奇。1.4.2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鲁迅立人观的来源。关于鲁迅“立人”观来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是源于西方,另一种认为是源自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冯骥才在《鲁迅的功与“过”》一文中认为,鲁迅“国民性批判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那里……来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中认为立人观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更为深广的中外文化渊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鲁迅立人观与中国近代的国情和启蒙思潮有关,俞祖华在专著《深沉的民族反省》中指出,鲁迅立人观的动因有三方面:“一是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二是对国民冷漠的体验;三是受到了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近代启蒙思潮的影响。”近几年来。一些学者还从鲁迅个人经历等方面来思考。(2)关于鲁迅立人观内涵研究。2011年,王得后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鲁迅思想三题》一文,文中认为:“根柢在人”是鲁迅思想的原点,“立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是鲁迅思想的纲要。朱德发认为鲁迅的“立人”观充满个性意识,但是他认为鲁迅的个性意识摒弃了西方极端个性主义思潮,只是接受了其中合理的因素,鲁迅“立人”的最终目的是要立国。王景山认为鲁迅真正做到了从下层人民的角度体会生活,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3)关于鲁迅立人观的现实意义和研究前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当代研究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如王书声认为,“鲁迅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对我国民性的探索,其实质是探索众人的现代化问题”从国内鲁迅研究上看,鲁迅研究呈现阶段性。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高峰,随后直到2006年前后鲁迅才再次“热”起来。国内鲁迅研究比较成熟且系统化,并以著作形式表现出来,譬如张梦阳主编的《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全面汇集了几十年内鲁迅研究界的优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外,对鲁迅的生平、书信、作品、事迹等多方面均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鲁迅立人观的研究,90年代之前主要集中在立人观的生发、内涵上,而很少有学者关照立人观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性,因此鲁迅研究仍存在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空间。1.4.3新文化运动时期鲁村“立人”观研究的历史局限从对当前有关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论述的文献来看,许多方面仍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必要:一是对研究的深度不足,对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理解笼统,研究不彻底、把握不充分。二是不够重视鲁迅“立人”观的当代价值,鲜有研究紧扣新时代主题,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论述在新时代的延展。2鲁迅“立人”观形成的原因鲁迅的“立人”观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其形成既和鲁迅自身的经历有关,也和中西方相关思想有关,更和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及人们的素质有关。首先是鲁迅个人的经历,鲁迅年少时家庭发生变故,生活条件一落千丈,使他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使得他更能和下层人民保持情感的相通,更能从下层人民的角度观察社会。后来鲁迅去到日本留学,在那里感受到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与此相反清留学生还活在醉生梦死之中不思进取任人欺压,之后幻灯片事件刺激了他,使他体会到了改造人们精神的重要性。这些人生体验首先促使鲁迅“立人”观的形成。回国之后的鲁迅看到人们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而获得解放,还生活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麻木不仁的人民使他看到了拯救人们精神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鲁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还有近代严复、梁启超开启民智思想的影响。除了国内的思想鲁迅还受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鲁迅留学的日本对国民性的讨论。最后,鲁迅生活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得鲁迅认识到立人的重要性。2.1鲁迅“立人”观形成的外部原因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刻,面对着国内的落后人民的愚昧和先进国家的发展人民的觉醒,鲁迅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人逐渐意识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国民精神密切相关,国家要想繁荣富强,必须先“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钱理群教授在《鲁迅:孤独的思想先行者》一文中指出:“自从上一世纪中叶西方世界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以来,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及其对中国文化以至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难题,困难之处在于西方文化是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大炮的伴随物强制输入的,这就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面前不能不时时感到压抑,屈辱,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或许始终没有摆脱中华中心主义的诱惑,鲁迅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思考的。鲁迅急于让中国人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缺陷,希望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瞒与骗的迷蒙,进而产生变革的自觉,变被动为主动。”《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鲁迅:孤独的思想先行者》,钱理群,中国文化报,1996年鲁迅立人观的形成受到了当时国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活跃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许多仁人志士将全部精力置于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早期的改良主义者,较多的集中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这种主张难以冲破当时清政府的封建统治。鲁迅生活的年代——中国的20世纪初期,是一个危机四伏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中西文化冲突。一方面,面对着外敌入侵一再败退,割地赔款丧失主权,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又必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赶超世界文明。当时的大地主阶级守旧派,依旧坚持唯我独尊的思想,而下层的苦劳大众,也逐渐被迫形成了愚昧麻木的奴性的思想。鲁迅开始认为辛亥革命是能够拯救中国的革命,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辛亥革命中。但是不久之后,他看到了上层领导者并没有想真正开展这场革命,他们也在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下层人名也只是走了走剪辫子的过场,并没有从精神上感觉到社会的变化。他们之中也有想站起来的人,比如鲁迅笔下的狂人,他试图发出呐喊,无奈被这黑暗的的社会淹没。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之中,偶尔梦中惊醒,也不过是低喃几声又接着睡去。在这弥漫着麻木、愚昧、欺骗等的环境中,鲁迅意识到中国的病根源于国人主体精神的缺失,中国人没有作为一个有精神自由和思想独立的人而存在,于是鲁迅将“立人”作为自己思考的内容。鲁迅“立人”观的形成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他也看到了其中的问题,辩证地看待儒家文化。但是儒家思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深深注入了他的思想,奠定了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鲁迅的“立人”观,虽然是在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但是“立人”的最终目的是“立国”,这显示出了鲁迅入世的民族情节和平天下的知识分子担当。他还融合性接受道家的思想,尤其是庄子跳脱的文风和浪漫的情怀使得鲁迅更能接受西方的浪漫主义,尤其是强调极端个人主义的现代哲学文化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心理基础,打通了“立人”思想资源的融合血脉,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气质与鲁迅对“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的激赏一脉相通,《坟》,《鲁迅全集》第1卷这些对《坟》,《鲁迅全集》第1卷此外20初的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大大刺激了当时有为之士的觉醒。他们试图用先进的思想启发国人。严复的《天演论》对鲁迅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深深刺激了他。让他感到了中华民族深处危机之中,强化了他救亡图存的观念。他相信进化论,而且他相信中国的将来必胜于现在。鲁迅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这也成为他在将来在绝望中前行的精神动力。此外,鲁迅还受到梁启超新民观的影响,从鲁迅本的的自述和周作人的回忆可以看出,鲁迅弃医从文,用文艺的方式改造国民性从而对国民思想启蒙有很直接的影响。鲁迅“立人”的方式和梁启超改造国民性的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此外,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描述的描述也具有一致性。鲁迅“立人”观的形成还受到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鲁迅读了大量的西方书籍,特别是《中国人的素质》一书对鲁迅“立人”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本书中史密斯提出26个词语来概括中国国民的特性:爱面子、经济、勤劳、礼貌、不守时、思想混乱、神经麻木等,他在书中用实力证明或者笼统地讲述了他的观点。《中国人的素质》,史密斯,京华出版社,《中国人的素质》,史密斯,京华出版社,2003年2.2鲁迅“立人”观形成的内部原因鲁迅“立人”观的形成除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和自身的经历和精神有关。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说:“探求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因素应深入到鲁迅作为一个独异的生命个体的心灵体验深处,把鲁迅的这种思想立场与他这个人的全部联系起来”。《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王学谦,《齐鲁学刊》,《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王学谦,《齐鲁学刊》,2002年鲁迅在《呐喊》序中写到:“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吗,我认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第2页鲁迅童年时代的家庭变故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为科场舞弊案进入监狱,并被判处死刑。随后他的父亲周伯宜重病缠身,四年以后死亡。这个还算富裕的封建大家庭迅速败落,作为长子长孙,少年鲁迅从无忧无虑的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学习到被推到家族生活的中心位置,不得不承担起他所无法胜任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在本就敏感的少年鲁迅心灵深处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像影子一样伴随了鲁迅的一生。此外鲁迅还受到精神上无形的蔑视和侮辱,鲁迅在文章中写到:“我有4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朴和药店里,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污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第1页在当铺和药店之间乃至于在街头,鲁迅饱尝世人的冷眼鄙视,可以想象在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在一个闭塞的小城,一个大家庭突然之间分崩离析,究竟会遭到怎样的眼光?众人对他饱含蔑视的眼光,这使他感到无比的痛苦,他感觉自己被社会众人抛弃,他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笑话,他被当作示众的材料,他的痛苦被无情的看客用污蔑性的眼光看了个遍,被看客们戏谑的鉴赏品玩,为了满足自己无情的欲望,这种被当场示众的感受是鲁迅成人一世中的痛苦,融入了鲁迅生命意识的深处成为鲁迅最痛苦最鲜活最牢固的心灵印记,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理情结即示众《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第2页《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第1页此外,留日经历对鲁迅“立人”观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鲁迅来到日本之后,发现日本的社会环境与国内截然不同,应该说在这里鲁迅找到了别样的人们。当时的日本和死气沉沉的中国大陆相比,无疑是一个更进步更发达更开放的国度,这里更多的沐浴着欧风美雨,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思想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当时中国一批开放的知识精英们在这里汇聚,他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展开活动,无论是梁启超等维新派,还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都把日本作为自己活动的重要阵地。鲁迅留学日本,实际上已经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开放的文化地带和中国精神知识分子活动的中心区域。鲁迅一到日本就为这种异常活跃而新鲜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除了学习日文准备进专门的学校之外就赴会馆,跑书店,听演讲,如饥似渴的学习,接受新知识,他涉猎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书籍,另一方面又积极参与革命党人的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国民性问题等,显然这种文化环境为鲁迅思想的形成提供充分的客观条件,是他有可能在吸收各种思想以后形成自己的思想个性。鲁迅留学日本,正是日本先后取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胜利,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时期,讨论国民性的文章和言论大量出现。深受这些思潮的影响,鲁迅开始从国民精神的角度思考改造中国社会的问题。之后鲁迅不断思考三个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看到了清留学生的醉生梦死,尤其是经历了幻灯片事件之后,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使鲁迅意识到,要想使国家富强,必须改造国民性,人立而后凡事举。3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内容“鲁迅在思想上可以说终身都是一个在找路的人”《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学》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8—59页本以为已经找到“立人”的途径,但是在回国之后面对着辛亥革命的失败,人国理想的破灭,北洋军阀的复古逆流,鲁迅只好放弃了浪漫情调,转入了直面人生,写出人生的血和肉的境界,致力于倡导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的现实主义文艺。由对传统文化的探索转向对国民性的深入剖析,对民族劣根性的揭示和批判。面对就连国会的议员都自私自利、趋炎附势的情景,鲁迅更好的主张是:“首先还得用那几年以前《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还是这一句,虽然未免可悲但我以为除此没有别的办法”。《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第23页这一时期鲁迅写了《狂人日记》《一件小事》《孔乙己》等一系列揭示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群众生活的小说。他们有现代废墟上的亮点——狂人,他使人们看到觉醒者面对自身反省的主观内面性和近乎傲慢的强烈抑制力,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脊梁精神;还有病态社会的病态灵魂阿Q他把做奴力视作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还有麻木庸众和灰色包围着的看客,使得民心难以凝聚、民众难以散发。通过这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鲁迅给我们展示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愚昧麻木、卑怯巧滑、色情狂忘等。鲁迅深受儿童本位论思想的影响还十分关注儿童的成长,不断地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学》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8—59页《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第23页3.1批判封建吃人礼教和国民劣根性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腐朽统治,但是封建思想仍然弥漫在中国社会,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毒害人们的心灵。底层大众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独立的人格,面对这社会上不公平现象,他们不敢反抗,只能麻木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因此社会上有持续的看客和延续着的冷漠,欺瞒现象有增无减,愚昧迷信大肆存在。深受个人主义思想影响和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鲁迅深感社会的黑暗,致力于用文艺的方式改造国民性。鲁迅认为要有自我进取和自强意识,他对民众的苟且偷安的奴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流露出他对国民的自我进取和自强意识的向往。鲁迅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人这种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他认为中国的历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他痛斥中国的民众能“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并且进一步指出:“苟活”是“活不下去的初步”,是“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的“半死半活”。对民众的这种“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洋相”的奴性表现,鲁迅表现出了非常明确和坚定的铲除态度,他说:“自卑和内讼,是我国民的劣根性。此劣性一天不拔去,就一天不能脱离于奴才。”《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6页《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狂人,表面上看他是一个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他觉得他的哥哥要吃他,给他看病的人是要把他养肥后吃他,街上看他一眼的人也想吃他。在这个吃人的大环境中,他怀疑自己也参与了吃人。实际上,狂人是惊醒沉睡的国民的呐喊者。他对着代表封建家庭制度的大哥呐喊,他对这本该是善良纯真但是也在吃人的孩子呐喊,他对着本该善良友好但却冷漠的国民呐喊。他充满了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他说“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他对自己进行过深深的反思和评价,他说“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他对自己感到绝望,也感到忏悔。《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通过狂人之口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作者通过狂人的内心表白这样一种角度,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病态,并且在文章末发出了对社会的深切忧虑和期盼,喊出了“救救孩子”的深切呐喊。《孔乙己》的主人公是孔乙己,他是一个受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封建登记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丝毫没有感到危害,反而成为封建制度盲目的维护者。他和大多数受到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穷困潦倒,沦落为社会的下层人名,但是他们丝毫没有觉悟,他们意识不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他们重视象征身份的事务,即使是在最潦倒的时候还摆着读书人的架子,穿着长跑大褂意在显示自己并不被他人高坎的身份,不肯和短衣帮平起平坐的喝酒,他无为谋生,有一手好字却不肯平时吃饭偷了卖书卖,反而振振有词的为自己变白切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终于因此而被打折了腿,从此消失了他卑微的身影。《我之节烈观》是声讨封建统治者残酷迫害妇女的檄文,是反对封建节烈的一声怒吼。鲁迅先生活在新时代的高处,在本质上揭露了封建节烈观狰狞吃人面目及其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妇女的危害。女子死了丈夫变守者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人物称赞一通,也道人心便好,中国变得了解放。鲁迅通过层层设问,揭露了封建节烈观的危害,最后指出要除去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3.2关心儿童成长早在1915年《儿童艺术展览会旨趣书》中,鲁迅指出:“人自朴野至于文明,其待遇儿童之道约有三极,最初曰养育。更进,则因审观其动止既久,而眷爱益深,是为审美。更进则知儿童与国家之关系,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盛衰,有系于此。”《儿童艺术展览会旨趣书》,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教育部社会教育司,1915随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一篇批判封建伦常的檄文,强烈批评几千年来毒害儿童的封建礼教,要求把孩子从封建思想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本该是天真善良、懵懂无知的孩子,他们本是民族的希望,但是现在他们却被教化成残忍的吃人者。“救救孩子成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时间的起点,唯有将孩子从封建伦理的枷锁、成人麻木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才能真省实现“立人”之目标”。《“救救孩子”的真诚呐喊——鲁迅笔下儿童形象与“立人”思想之联系》,曹浩隽,《安徽文学》,2011年第1期《儿童艺术展览会旨趣书》,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纪要,教育部社会教育司,1915《“救救孩子”的真诚呐喊——鲁迅笔下儿童形象与“立人”思想之联系》,曹浩隽,《安徽文学》,2011年第1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3.3呼唤青年主动觉醒鲁迅给予青年极大的关注,在鲁迅看来,青年获得解放是一个社会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一个走向未来的民族,不能不把希望寄托在代表着未来的青年的身上。首先鲁迅认为青年应该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这样说道。《自嘲》,《鲁迅全集》第《自嘲》,《鲁迅全集》第7卷4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演进冯雪峰曾说:“鲁迅终身都在探索和研究者现实社会,探索着道路、敌人、和人民的力量。鲁迅的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条路线,为着这任务,而形成,而时时纠正、改变和发展的。”《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学》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8页《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学》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8页4.1由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转向批判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化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反对酒文化的新文化革命。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之前经历了三场变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三场变革在中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这三场变革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都没有考虑到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毒害,不自觉的维护着封建文化。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维新的领导者他们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对封建文化存在依赖,实行托古改制依托旧文化改变制度,最终也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党人虽然想要推翻封建帝制,但是他们经常用传统文化的情感煽动人们进行革命,这使得他们常常借张扬传统文化来激发人们的革命情感,特别是同盟会在思想战线的发言人章太炎就公开主张“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即使是鲁迅那样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并积极主张“别求新生于异邦”者,也不能摆脱这种观念。这就决定了他也不可能对传统文化展开深入的批判。而中国社会要实现由传统向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则必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场彻底的清理与批判。这是决定中国人能否最终走出传统的重要前提。正是基于辛亥革命忽视了这一重要前提而导致的一系列失败,陈独秀等人才在1915年重举义旗,另开炉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一场补课。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场补课实在重要。正是这场补课,对统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而深刻的批判,从而使中国人的头脑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这不仅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思想界第一次“伟大的分裂”,而且是有史以来中国思想界第一次“伟大的分裂”。正是在这场分裂中鲁迅从传统文化的营垒中冲杀了出来,完成了他们自己思想的转变。鲁迅写下大量反映下层人民生过的作品来批判封建文化对人们心灵的毒害,试图用自己的呐喊使那些很受封建礼教毒害的人们觉醒。4.2由启发个性解放到思想革命鲁迅前一时期认为,改造国民性的内容和方法就是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解放;那时的鲁迅,其实就是“索诸中国”的一名“精神界之战士”。他试图用自己真诚的语言来唤醒国民,而且他以此配合了孙中山先生正在领导发动的辛亥革命。那是的鲁迅思想收到时代的限制,有着唯心主义的倾向,他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就能够唤醒国民沉睡已久的心灵,促进他们的思想解放。他天真地认为辛亥革命能够改变着一切。但是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原先充满激情的革命人士也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实践给了鲁迅一次深刻的教育,促使他更清醒、更深入地观察、思考和探索。提倡文艺运动受到的冷淡、《新生》杂志的流产,特别是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他“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4卷他还因此长时间陷于沉默。那时的知识分子也像鲁迅一样因为辛亥革命的失败陷入低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他们充满了迷茫,他们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式来改变中国的现状。难能可贵的是,鲁迅虽然有一时的迷茫低沉但是这还没有彻底的打到他;他认定,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4卷《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5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立人”观的当代价值鲁迅追求个性的解放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理想人格的设想,对提高我们民族整体素质有重要价值。鲁迅写那个时代的人实际就是写整个中国的人生,包括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人生。鲁迅的作品,可以成为我们现实人生的参照物,鲁迅作品与人生的联系让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合理的人生,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除了经济政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之外还包括文化的现代化,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缘由所在。事实上,在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丧失无疑是沉重的,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看到,人的精神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首在人立,人立而后凡事举。对此,必须重新审视鲁迅“立人”观这一核心精神内核在我国现代化尤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潜在的价值。5.1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按照鲁迅的观点,兴国要解决的不是民族的危机而是人的危机,一个国家首选道路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人,只有形成了无数个有自觉意识的个体国家才能强大。因此关注鲁迅的“立人”观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大学生只有具备了高素质成为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精英。当代大学生的命运与社会与时代的需要紧密相连因此能否真正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培养能够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具有良好素质和鲜明独立个性的现代化公民。他们能够以自身的能力来改造环境变革社会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能力这一核心内容来展开培养和塑造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专业能力,把鲁迅的立人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5.2树立文化自信在鲁迅生活的年代也就是20世纪初的中国,人们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虽然只有少数人进行反抗,但是大部分人对文化并没有强烈的感情。同样21世纪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经济建设付出了沉重代价,那就是人文精神的丧失。个性主义的泯灭、人道与人本精神的失落、道德水准的滑坡等等都考验着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对上述问题反思并作出抉择。事实上,精神的现代化才是社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我们知道,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是社会进步的根源,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都依赖于人的发展。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相比于上个世纪末期和本世纪初期崇洋媚外的现象大大减少,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兴起。大力发扬鲁迅“立人”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独立的人格,自觉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5.2培养时代新人习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向80后、90后青年们深情喊话:“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就给我们启示:作为“时代新人”,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也要具备履行时代责任的过硬本领,同时,还要有复兴民族大业的担当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时代新人”的理想人格。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深感社会的黑暗,人民的愚昧,从而自觉地承担起唤醒中国民众从而改变中国的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我国飞速向前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弘扬鲁迅的“立人”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自主精神培养独立的人格,使得人们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向时代新人迈进。这样才能取得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结论鲁迅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思想的精华“立人”观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鲁迅年少经历的影响,使得鲁迅更愿意研究底层人民的生活,又由于后来留日经历,使得鲁迅深受日本国民性思想的影响。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启蒙思潮和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鲁迅在20世纪的初期,也就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却只有少数人觉醒的情况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加之对于国民的同情,鲁迅改变了之前的浪漫情调,转入面向现实。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选择用文艺的方式拯救过国民性,从而写下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反映现实生活和底层人民生活的小说,他强烈地批判封建吃人礼教和国民劣根性,同时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呼唤青年主动觉醒。鲁迅的“立人”观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也有巨大的价值。当今社会大力弘扬鲁迅的“立人”观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促进人们树立文化自信和培养时代新人,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一、学术专著:[1]俞祖华.《深沉的民族反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