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_第1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_第2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_第3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_第4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钢结构工程待选择好分包单位后,由专业施工单位深化钢结构施工图,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本施工组织设计仅提出基本操作要点。1、钢构件制作加工制造合同、设计院图纸文件生产计划制造合同、设计院图纸文件生产计划技术协调材料采购放样、号料下料、加工装配焊接矫正喷砂除锈编号终检发运节点设计图车间施工图施工工艺文件图纸文件消化工装设备质量控制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焊缝检测尺寸交验检测表2)技术准备钢结构制造前必须根据设计文件资料、设计图绘制制造详图,对有关设计文件、设计图自审、会审中的问题提交设计者确认或答复并出具设计变更文件。根据钢结构制造图进一步细化作业指导书。钢结构制造前向各工种员工进行技术交底:制造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工程实物量、制造工期等。3)钢构件制造方法钢结构制造主要为放样、原材料矫正、号料、切割、弯曲、成型、钻孔、刨边、装配、焊接、变形矫正、喷砂、成品标识。⑴放样了解零件的用途和技术要求。清楚零件的尺寸、重量、材质、加工数量。放样用测量器具必须经过量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按施工图进行1:1放样,必要时需制作样板或样杆供制作和验收时使用。制作好的样板或样杆需注明件号、数量、规格、材质及必要说明。在放样时,以制造详图为依据,并进行相互检查和校核,避免出现失误。⑵号料号料前必须核对钢材规格、材质。号料时必须考虑预留焊接收缩量、切割边缘加工量及火焰割量。根据配料表和样板进行套裁,按照先排大后排小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材料损耗,并注意尺寸精度,在号好料的板材上划出切割、铣、刨、钻孔的加工位置,并标出零件编号。⑶切割长板条和钢板采用多头数控直条火焰气割机和防矫火焰切割机,确保下料精度。为保证钢构件质量,原材料钢板边缘50mm、型钢端头50mm须切掉,切割过程中如发现材料质量问题、疑问,应立即向质量检查员报告,查明情况后,再进行切割加工。钢板的切割边缘必须按质量要求打磨光洁。⑷钻孔型钢、连接板钻孔采用摇臂钻。特殊位置采用手工套模钻孔。孔径的边缘毛刺必须清理干净。钻孔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按照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7.6款执行。⑸组装钢构件在组装前应确认零件编号、材质、数量,检查有无损伤、裂纹等,如存在以上缺陷要对零件进行修复或更换。钢构件组装作业要选用适合组装作用的平台和胎具,确保构件相互位置及角度正确。为确保规定的焊缝质量,要安装垫板及引弧板,使之同钢材间无缝、密贴。钢构件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50205-2001”中8.5之规定。⑹焊接参与本钢结构制造的所有焊工必须持有效焊工合格证,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并对其所有焊接的产品质量负责。焊接技术人员要具备钢结构焊接、制造总体规划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能力及无损探伤的知识和经验,并指导钢结构焊接的全过程。焊接检查普通碳素结构钢应焊接冷却到工作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焊接24小时后方可进行外观检查;焊接工件外观检查,一般用肉眼或量具检查焊缝母材的裂纹及缺陷,也可用放大镜检查,必要时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查;焊缝的焊波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⑺钢结构矫正因焊接引起变形的构件,采用机械压力矫正或气体火焰加热矫正。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低于-12℃时,不得进行冷矫正。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根据钢材性能先定,但不得超过900℃,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GB50205-2001》7.3之规定。矫正复查仔细检查矫正质量,如第一次矫正没达到要求质量范围,可在第一次矫正位置附近再次进行第二次火焰或机械矫正,矫正量过大可在反方向再次进行火焰或机械矫正,直至符合技术要求。4)钢构件制作技术要求⑴钢结构构件制作时,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进行,编制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焊接接头应作焊接工艺评定。⑵选用的材料除须具有出厂合格证书外,在下料前应进行抽样复验,被证明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的材料方可下料。所有钢构件在制作前均应1:1放大样,校核尺寸准确后方可下料。下料时宜采用自动切割机切割。当钢板为18mm厚以上时,宜采用精密切割;确有困难时,可采用火焰切割下料。圆钢管相贯节点的相关线必须采用机械切割设备切割,剖口形式需经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箱形钢管内肋的焊接应采用熔嘴电渣焊工艺。⑶钢材加工前应进行校正,使之平整,以免影响制作精度。施焊前应严格检查焊件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对非密闭的隐藏部位(如双角钢T形截面肢背相并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除锈、涂漆处理后,方可进行组装。⑷角焊缝长度除详图中已注明或另有规定者外,均为满焊,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图中未注明的角焊缝高度,按表一取用。⑸高强度螺栓的螺栓孔应采用钻成孔,不得现场气割扩孔。高强螺栓接触面采用喷砂处理,抗滑移系数μ=0.45。为使构件紧密结合,高强螺栓贴面上严禁有电焊、气割、毛刺等不洁物,不得涂刷油漆,终拧前严禁雨淋。⑹施焊时应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以减小钢结构中产生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可以采用反变形措施来减小焊接变形;采用预热、锤击和整体回火等方法来减小焊接应力。⑺焊接型钢翼缘与腹板之间的连接除详图中注明者外,均采用设有引弧板的完全融透的焊缝连接,所有梁柱与端(底)板之间均采用完全融透的焊缝连接。所有未作特别要求的全融透焊缝的质量等级均为二级。不要求焊透的的焊缝除特殊注明外,焊缝质量等级可为三级。上、下翼缘和腹板中的拼接焊缝位置应错开,并避免与加劲板重合,腹板拼接焊缝与它平行的加劲板至少相距200mm,腹板拼接与上、下翼缘拼接焊缝至少相距200mm。⑻所有未注明的螺栓孔径均比螺栓公称直径大1.5mm。⑼焊缝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检验等级均为B级。⑽焊接构件的坡口和切口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雨雪天气时,禁止露天焊接,构件焊区表面潮湿或有冰雪时,必须清除干净方可施焊;四级风力以上时,焊接应采取措施防风。多层焊接必须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缝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缝质量的缺陷,必须清除后再焊。当钢构件在焊接后产生超过允许偏差范围的变形应给予矫正。当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构件变形矫正时,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当采用加热方法进行矫正时,加热要缓慢,加热温度严禁超过90外露钢构件的焊缝接头,应磨平焊缝余高,达到与被焊材料同等的光洁度。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T形接头角焊缝和对接接头的平焊缝其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被焊工件相同。焊接完毕后必须用火焰切除被焊工件上的引弧引出板和其他卡具,并沿受力方向修磨平整,严禁用锤击落。2、钢构件安装技术要求1)上部结构的安装须待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方可进行。2)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和连接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如数量、长度、垂直度、安装接头处螺栓孔之间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构件的变形或缺陷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在安装前进行处理。钢结构吊装完成后,水平及垂直度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规定。3)钢结构安装前应先检查所有地脚螺栓的定位、露出混凝土顶面的尺寸以及混凝土顶面的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以及地脚螺栓的螺纹是否有损坏(施工时应注意保护)等。所有上部结构的吊装,必须在下部结构就位、校正并完成构件(尤其是支撑构件)安装后才能进行。柱脚底板与地脚螺栓的连接采用双螺母。4)结构吊装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产生过大的弯扭变形及失稳现象。5)结构吊装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