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_第1页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_第2页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_第3页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_第4页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

2013年12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工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启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中国台湾暨南大学、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中国台湾实验研究院、经济管理出版社、LG经济研究所、阿里巴巴集团和各媒体单位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近20位政府官员、学者、企业管理者就当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新工业革命发表了主题演讲。一、工业发展环境和阶段的变化1.关于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是“稳中求进”,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研究员认为中国工业经济正在由“亢奋”的高增长阶段进入“稳中求进”的调整阶段。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政府采取惯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希望通过适度调控使经济增长重新回到2003—2007年的水平。事实上,对于全球经济而言,2003—2007年是一个黄金期,在危机爆发以后,有很多国家都希望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刺激,使经济增长重回高位轨迹。但事与愿违,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在大多数国家都表现为无效甚至有害。针对全球经济的新情况新环境,中国政府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政策取向,并在2012年以后取得了初步成效。金碚研究员指出了“稳”的两层含义:①必须承认受发展阶段和环境变化的约束,中国经济增长难以再回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工业发展也不能再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②必须寻找能够使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的新办法,而工业的稳定增长是必要条件。对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基本思想是要减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依赖,转而依靠通过释放微观经济体的活力寻找带动经济增长新的动力,金碚研究员将这一过程归纳为“亢奋时期的高速增长转向稳中求进”。这个转变是极其深刻的,其意义在于中国要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特点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进入到以各项事业共同推进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中级阶段。在35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逐步接受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客观上讲,到目前为止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是浅薄和片面的,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仅仅把市场经济理解为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追求最大的财富,而市场经济的内涵远非如此,在经济效益之外,公平、均衡、稳定、和谐也是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金碚研究员指出:在中国宏观经济和工业发展转入“稳中求进”的新阶段,对政策的考核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研究员认为中国工业依靠投资实现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到“十一五”结束的2010年,中国已经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11—2020年的10年将是中国基本工业化的攻关期,也是中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的重要时期。受中国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新工业革命到来的影响,中国工业自2003年以来近10年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依靠增加投资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郭克莎研究员将当前中国工业的基本环境总结为三条:一是在未来几年,发达国家并没有转型升级的具体方向和重点,能够腾出给发展中国家的空间非常有限,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这段时期不仅难以像过去那样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且自身的转型升级还必须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二是国内需求增长仍然缓慢,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的压力非常大。三是工业由过去的发展动力开始转变为发展“包袱”,工业在一些地区造成的负面影响被不断放大,地方政府对工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降低,对工业项目的限制增多。郭克莎研究员认为:在上述情况下,“稳”必定是中国工业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介绍了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并预测了2014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增速与2012年持平。分行业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快于第二产业,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7.8%和8.4%,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增速都比2012年有所回落,第三产业增速比2012年有所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中国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目前,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这将是中国工业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挑战。李雪松研究员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运行将好于2013年,中国GDP增速将在7.5%左右,虽然与金融危机前比较增速下滑,但仍继续稳定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张世贤研究员概括了《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的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中国工业发展从求快的高增长阶段转向求稳的调整转型阶段。围绕“稳”的主题,2013年的工业发展报告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判断:一是工业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工业逐渐从高增长转向缓中趋稳,在新的发展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是释放工业化对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二是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在回归工业的本性。工业的本性是以最小的物质、人力和环境代价,制造出更多对人类有用和有益的产品、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的环境,而非追求更高的发展速度,中国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变化,野蛮和掠夺式的工业化进程逐渐结束,未来的工业化将建立在更加文明和谐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三是工业经济增长驱“稳”的实现需要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稳心态就是要力戒工业发展的浮躁心态,避免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摊大求快、不惜一切代价,不顾社会影响发展工业;稳政策就是要力戒仓促多动、过度刺激和无序补贴的政策调控方式,工业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要以保障市场公平为前提;稳预期就是要力戒优惠竞争、寻租牟利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中国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该注重财务稳健,尽量减少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四是稳中求进的工业发展方向是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更高素质表现为全方位实现工业生产的精致化、信息化和高端化;更平衡协调表现为工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和均衡化;更绿色环保表现为工业生产以及工业品的使用更清洁、更具有环境友好的性质。五是推进改革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根本保证。中国工业要转向稳中求进的健康发展道路,必须通过改革,而改革要取得制度红利,就必须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偏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吕政研究员认为中国工业已经到了必须依靠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发展的阶段。当前,中国制造业不仅面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在相似发展阶段经历过的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同时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冲击。在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下,需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依靠结构调整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矛盾。吕政研究员指出当前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导转向以提高水平、素质和投入产出效益为主导,努力实现制造业结构的“高也成,低也就”——保持在中低端环节竞争力的前提下在中高端环节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吕政研究员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远高于神舟、登月、航母等工程,依靠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计算成本,办成几件重大工程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相比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高新技术做支撑,更要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如果这些产业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才是国家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真正表现。吕政研究员还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个必要途径,包括:对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依靠自主研发获得关键的技术;培育将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动力和能力;培育先进制造业的配套能力;政府扶持民间投资;核心龙头企业拥有技术集成能力;形成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配套体系;倡导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组织方式;凝聚高科技人才·;培育企业家追求创新发展的价值理念。3.对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分析了2013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大力量的走势变化,裴长洪研究员认为近期将呈现投资趋稳、消费趋软、出口趋缓的态势。2012年以来,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大,主要表现为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电价上调、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推动企业成本提高,同时,在市场需求趋紧和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工业品价格下行的市场预期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裴长洪研究员认为工业经济走势趋缓是中国经济整体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随着工业经济整体形势的温和好转,工业品价格跌势趋缓,出口增长温和回升,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一定增长,这将对宏观经济的复苏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总体上看,虽然工业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同时,工业经济形势的好转也是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企稳回升的重要保障。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研究员指出工业仍然是当前中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从全国看,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工业,且服务业的比重优势还将进一步扩大;从地方看,一些地区更加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甚至忽视和限制工业的发展。但是,工业仍然是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最重要的保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也是工业部门中的制造业,无论是农业的现代化还是服务业的大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工业的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基础上。4.金融市场的主要调整资金来源。市场化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研究员认为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金融业的出现和发展以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比较超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过度依赖金融业严重伤害美国等国家的经济运行,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危机的波及,但主要贸易国家市场增长乏力也冲击到建立在出口导向基础上的中国制造业,同时,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脱离潜在的危机也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式敲响警钟。王国刚研究员介绍了当前影响金融业有效支持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五大错配。一是主体错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资金配置应该由居民和厂商两个主体完成,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居民将闲置资金先存入银行,然后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完成资金配置。二是性质错配。具有更高融资效率更低融资成本的股权资金本应该占主导地位,但中国形成股权性资金的机制和渠道极其狭窄,债务性资金是目前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这给企业造成了很高的债务风险。三是期限错配。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长期贷款,但目前国内工业企业普遍缺乏低利率的长期借贷来源,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虽然利率较低,但对企业的考核和选择非常严格,且往往不是一次性付清,企业只能以短期借贷替代长期借贷,从而产生极高债务风险和会计成本。四是产品错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化的金融产品应该是金融市场的主导,但中国金融市场以机构产品为主导,最常见的存贷款、理财产品等几乎都是金融机构、银行提供的产品,而非金融市场的产品。五是市场错配。由于各种原因,中国资本市场的部分功能被货币市场替代,而能够进入货币市场的又都是金融机构,由此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成为金融市场交易最重要的形式。王国刚研究员认为金融本身内生于实体经济部门,解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问题的最直接办法是让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即允许企业向个人和其他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债券的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但明显低于贷款利率,如果能够实现不通过金融机构直接发行能够同时解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和百姓资产性收入过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更多地采取发行公司债券的形式进行融资,银行的存贷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将促使真正的“金融脱媒”,逼迫国内银行业的转型,最终实现金融业真正走向按照市场规律配置金融资源的发展路径。二、新革命与影响1.第三、新的工业废水城市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认为,不能将新工业革命仅仅理解为由3D打印、计算机模拟等个别新的制造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引起的突变。工业革命的实质应该是一个以制造业信息化为核心,内涵丰富的、多层次的、已经发生突破但仍处于演进中的整个工业系统变革。黄群慧研究员指出以柔性制造系统和可重构生产系统为基础的,以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高效能运算、超级宽带、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工业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成本已经达到能够由制造企业进行较大规模应用和推广的水平。虽然,这些技术或工艺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到最近十年才真正到了产业化、商业化的阶段,当工业的各个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应用时,新的工业革命便爆发。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主任胥和平研究员介绍了工业革命的划分方法。关于工业革命的划分并没有统一和公认的标准,最常见的划分以工业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为依据,将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蒸汽机和工厂制的出现和普及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燃机、电力和福特生产制的出现和普及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目前正在经历的工业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一些国内外学者将其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或“新工业革命”。胥和平研究员认为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会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从出现到普及甚至要经历半个世纪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次技术突破和产业突破的浪潮。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研究员认为新工业革命对工业文明的冲击还没有完全爆发。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三次工业革命”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还只是组织和结构的变革,真正能够影响工业化发展方向和人类文明进程的新技术、新科技、新产品、新方式尚未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带入工业文明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产品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如同前两次工业革命那样的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因此,还不能说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完全到来,当前应该是新工业革命的萌芽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研究员认为可以将新工业革命概括为大规模定制的普及,这既保留了大规模制造的特征,又满足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李扬研究员认为新工业革命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工业发展的绿色化。传统的工业化以污染为代价,欧美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都爆发过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起步时甚至将污染物的排放作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象征,随着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已经到了难以逆转的程度,人类的工业化历史才进入需要协调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阶段。李扬研究员指出,在目前的环境治理框架中,环保仍然是工业生产的成本,如果能够从环保中实现产出,例如从一些可再生的资源中获得能源和资源,将传统产业的废弃物进行有经济价值的利用,那么环保本身就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而只有当环保本身具有经济价值才算真正实现了工业发展的“绿色化”。二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度融合。传统的工业化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将工业和服务业分隔开,一般观点是在制造业高度发展基础上才可能出现服务业的大发展。但是,目前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制造业必须建立在高素质服务业的基础上。李扬研究员最近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于制造业,例如上海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上海制造业的约70%,而上海是全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果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普遍低于制造业,那么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提高就意味着中国整体劳动生产率将会有所下降,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速。已经有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确实落后于制造业,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李扬研究员认为需要改变当前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不能将制造业和服务业分隔开,而应该在制造业生产环节分工、专业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是高度信息化。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在最近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已经出现互联网创造的货币,这有可能对中央银行为主导的货币系统产生冲击。工业的发展也必须紧追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要大力借助信息技术。2.新工业化、新业态、新兴产业: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认为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由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人数将减少,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也随之下降,这会弱化中国要素成本优势,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上的传统比较优势将难以为继。②新工业革命加快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设计、开发、制造和使用由过去的“线性过程”发展为“一体化并行过程”,设计与制造将呈现同步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界线日趋模糊化,用户参与研发和制造将越来越普遍,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形成的领先优势,以及在高端人才和高端消费群体上的潜在优势将被释放并强化,而中国在这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③在新工业革命提倡的制造范式下,描述价值链各环节价值创造能力差异的“微笑曲线”有可能改变为“沉默曲线”甚至“悲伤曲线”,传统“雁阵理论”所预言的后发国家产业赶超路径可能被封堵,这意味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抑制。当然,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工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机遇,这种机遇不是简单的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一是新工业革命中,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将替代传统的同质化需求,这将迫使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战略必须从基于要素的低成本战略转向基于创新的差异化战略。二是新工业革命催生新的制造系统,推动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和增长,从而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创造机会。三是新工业革命及时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已经比较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技术进步必定引领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也应该是这些领域。中国台湾实验研究院业务推广室主任佘日新教授认为只靠优良机械设备已不足以应付各种客户的生产需求,唯有产品创新、弹性生产以及掌握技术才能在全球的竞争中存活。这一变革将有三个主题:优异、效率和智能化,其中,智能化也被国外一些学者称为“工业4.0”。“工业4.0”的范畴包含了智能工厂、工业网络系统、IT系统、生产链的自主控制等,在新的框架下,企业能够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包括相互联结的智能机械、仓储系统、高效的产品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独立自主地运作,或者互相交换讯息、互相控制,并且通过嵌入式系统来监测生产环境。佘日新教授指出了中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在新工业革命到来之际,中国制造业可能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通过新生产设备和系统破除劳动力成本局限的新兴制造业的激烈竞争。3.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认为应当制定并实施工业强国规划,从而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冲刺阶段与发达国家一同迎接新工业革命到来。工业强国规划应坚持四个原则:①工业强国规划应是全局性的规划。规划要立足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非一个单纯的工业发展规划。②工业强国规划应是系统性的规划。要系统规划工业强国建设,涵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③工业强国规划应是长期性规划。规划的期限应到2030年,规划的目标不仅是初步实现工业化,还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④工业强国规划应具有国际视野。规划的目标设定要动态地考虑到世界各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规划的重点任务安排要立足于世情和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黄群慧研究员还提出了利用新工业革命机遇促进中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五点建议:一是依靠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作为新工业革命最基础的变革技术。二是建设和完善高效能运算、工程数据库等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基础设施,加快制定实施“国家先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应用规划”,促进2020年制造业总体上升级成为“数控一代”,2030年总体升级为“智能一代”。三是借鉴日本“母工厂”做法,实现中国产业赶超路径从“承接制造+产品创新”向“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转型。四是未来的产业规划和政策要强调支持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突出“先进制造技术”、弱化“先进制造业”概念。五是打造国家级共性技术平台,具体包括战略共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等平台,适时建设以“发展共性技术、带动产业发展”为使命的国家工业技术研究机构。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金星玉研究员认为中国ICT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中国与其他国家原有的纵向分工体系,中国的产业政策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正由生产基地转向消费大国,也正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装配加工基地转向这些跨国企业高端产品制造的竞争对手,在ICT等行业,中国与韩国以及其他国家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关系正在形成。金星玉研究员指出,中国政府应当坚持贯彻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并大力发展国内市场,同时,实施更加开放的技术政策,加强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三、当前工业领域的主要问题1.产能过剩、非过剩供给侧,造成工业整体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高级统计师许宪春指出中国工业整体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3年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2%,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二、三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6%和79.6%,虽然逐季回升,但仍低于2006年建立产能利用调查以来的平均80.1%的水平。按照国际惯例,产能利用率的正常水平为82%,中国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虽然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相差不大,但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船舶、光伏、工程机械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最高仅为75%,其中,光伏产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0%,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产能急剧扩张、需求大幅度下降,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与产能过剩伴随的是大量落后产能不能退出市场,这是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一大特征。许宪春统计师指出,虽然多个工业行业总体上表现为产能过剩,但低水平产能过剩与高端制造产能短缺并存,一方面,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能已呈绝对过剩;另一方面,大量关键设备、核心元器件等仍严重依赖进口。许宪春统计师还指出,产能过剩造成资源闲置,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竞争加剧和工业品价格低位徘徊,这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因此,过剩产能的消化和调整,不仅影响中国工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也直接关系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研究员认为中国工业在2014年以及今后几年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就是产能过剩的调整和消化。在世界经济周期和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变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工业已经很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能再将发展寄希望于通过投资实现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长,而是要通过结构的调整实现增长质量的提高,而结构调整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过剩产能的控制。郭克莎研究员认为国内工业经济研究的关注点也应该随着工业发展环境和阶段变化有所调整,产能过剩应该作为当前国内工业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产业经济研究应总结归纳国外经验,尽快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产能过剩判断标准,跟踪研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传统过剩产业和多晶硅、风能等新兴过剩产业,对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研究员认为产能过剩也存在有利的一方面,应利用产能过剩的现实倒逼工业的转型和升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终于结束了产品短缺的时代,进入物质丰富、绝大多数工业品供大于求的发展新阶段。产能过剩意味着一些企业的产品销售不出去,这自然会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生产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提高销售量,因此,产能过剩的存在能够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晓华副研究员介绍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变化。金融危机之前,产能过剩问题集中于钢铁、水泥、有色、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但危机之后,产能过剩的范围扩大到造船、汽车、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高科技产业。同时,金融危机前存在显著过剩问题的主要是低端产品,但金融危机后高端产品也出现过剩,甚至出现同一产业内高端产品过剩问题比低端产品更严重的情况。李晓华副研究员分析了造成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①要素价格的扭曲和国有企业退出的体制障碍都影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一些本身没有竞争力的产能继续保留在市场上造成供大于求,这是体制性的原因;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经济都陷入衰退,市场需求大幅度萎缩,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加剧了中国商品销售和出口的困难,这是周期性的原因;③投资消费比例失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出现结构性下降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能过剩,这是结构性的原因。李晓华副研究员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产能利用率定期发布制度、提高制造业精致化水平、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支持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是缓解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必要举措。2.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高级统计师许宪春介绍了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对全国4.4万家规模以下小微企业的问卷调研结果。2013年第三季度,在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16.6%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比二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64.3%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般,比二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19.1%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比二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虽然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仍较困难,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和招工难并存。自2012年初以来,用工成本上升一直是小微企业反映的最突出问题。2013年第三季度,在有招工需求的小微企业中,仅有13.7%的企业招到全部所需员工,29.1%的企业招到大部分所需员工,32.6%的企业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24.6%的企业没有招到所需员工,其中,东部地区招工难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招工难度明显高于采掘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二是资金紧张和融资困难并存。2013年第三季度,有34.8%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在有银行借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61.4%的企业没能从银行获得借款,13.9%的企业从银行获得少部分借款,15.4%的企业从银行获得大部分借款,仅有9.3%的企业从银行获得全部借款。在有借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68.4%的企业没能从银行获得借款,比小型企业高15.9个百分点;仅有7.3%的企业从银行获得全部借款,比小型企业低4.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调研结果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虽然招工难、融资难是当前中国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但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更严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马骏研究员认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是技术进步,但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环境并不理想。从中小企业内部看,中小工业企业自身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国内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还没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与大型企业的关系也主要是为其提供配套零部件,掌握核心技术和工艺的中小企业非常少。并且,国内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吸收能力,缺乏通过技术研发实现企业发展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国家制定相应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引进的政策,中小企业自身也难以从政策中获益。从外部环境看,中小企业缺乏获得外部技术帮助的渠道。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来自国有企业“周末工程师”的帮助,但目前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中小企业要从国有企业和国家资助的高校、研究机构获得技术帮助非常困难,而其他的渠道又尚未形成。马骏研究员认为要突破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瓶颈,仅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引进、自主的技术研发、参与到以高校、科研机构和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的国家创新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马骏研究员介绍了国外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德国公共财政支持的750个研究机构中大部分从事应用技术开发,研发机构树立“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使命,一般不会直接将自己研发的技术商业化,而是将研究成果转让给中小企业。而中国370多家中央研究机构和800多家地方科研机构基本全部转为科技型企业或并入大型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服务于所属大企业。日本遍布全国的产业技术中心都能够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实用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交易、产品试验、测试与检验等服务。技术中心运转经费基本来自国家财政支出,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为使命,绝大多数服务免费,少量服务低价收费。中国虽然已经有200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但平均每家机构只有12人,能够真正运转且发挥有效作用的不到10%。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当前世情,马骏研究员提出现阶段中小企业突破技术来源难题的体制改革重点,一是改革管理体制,将中小企业列为科技服务的重点;二是重建应用技术研发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来源;三是重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应用能力;四是改革研发机构和中介机构的治理机制,发展市场化的新型科技服务机构。3.中国经济面临“断档”危机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研究员认为国有经济部门应该形成中国经济急需的新增长动力。近年来,国有经济改革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社会各界对国有经济的批评却不断增多。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包袱沉重,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某些行业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造成市场不公平,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郭克莎研究员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实践证明,中国经济要重回或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最重要的还是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和升级,房地产、金融业、互联网等虚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还是有限的,且容易造成泡沫风险。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无论是新增投资还是增发货币都难以激活新的增长点,中国经济面临“断档”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有经济应加大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力度,让民间资本重拾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投资热情,同时通过布局调整推动中国主导产业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张国有教授认为当前国有经济改革和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适应新工业革命的要求,抢占新的产业竞争高地。人类正在迎接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试图建立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新的利益分配体系。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必须加快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工程等代表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的产业部门,抢占新的产业竞争制高点,保护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利益,保障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4.农业、工业、农村的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步研究。在农业产业化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研究员强调了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杜志雄研究员认为未来农村人口、土地等农业资源将更为集中地向城市转移,这对粮食稳定供给构成挑战。从世界工业化历史看,英国、前苏联等国家都因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农业的发展而曾出现过严重的食物短缺问题,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忽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增长有深刻的教训。杜志雄研究员认为粮食稳定供给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作为提供人类生活最基本物质资料的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杜志雄研究员认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仅依赖于工业提供的现代化装备,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要借鉴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已经不能继续简单地理解为吸纳“农民工”进城务工,而是利用工业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价值,利用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经济同步,农村的发展与城镇同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研究员介绍了四川省近期工业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