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文学功用与《诗教》的审美标准_第1页
《论语》的文学功用与《诗教》的审美标准_第2页
《论语》的文学功用与《诗教》的审美标准_第3页
《论语》的文学功用与《诗教》的审美标准_第4页
《论语》的文学功用与《诗教》的审美标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的文学功用与《诗教》的审美标准

一孔子与诗教的教育教化功能诗歌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周周的礼乐制度。上古“诗乐合一”,郑樵《乐府总序》即说“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自后夔以来,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八音六律为之羽翼耳。”时周公制礼作乐,采时世之诗以为乐歌,诗与乐便很自然结合在一起。《国语》、《礼记》、《汉书》都有文献记载,周代兴“采诗”、“献诗”之制,《诗》中的诗歌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收集而得,并通过不断的加工最终结集而成。因此,《诗》的产生与结集与我国的礼乐传统密不可分。诗乐一体的出现,在于诗乐的教化形式对完善人的人格和品德有着重要作用,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记载帝舜命夔典乐以教子弟,培养他们具有“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性格。诗乐这种教化功能的凸显,和诗乐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分不开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言志”为求善,“和声”为求美,诗乐的和谐配合,追求的是善与美的统一。这种诗乐一体的教化形态,成为儒家“诗教”的重要源头。到了春秋末年,政权动荡,社会失序,上古以来的礼乐传统受到严重挑战,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变革时代,强调恢复周礼,以“仁”归抚万民,肩起保存礼乐文化、承传礼乐教化的重任。其中,孔子做的第一件要事,就是把集中体现上古礼乐文明的《诗》进行了精心删订和整理,“以备王道,成六艺”(2)。较之前人,孔子对《诗》的认识更为深刻,注重挖掘《诗》的道德内涵,彰显《诗》的教育、教化功用。孔子“诗教”,是对西周以来礼乐教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其政治取向和人生理想的反映。孔子“诗教”的内容以“德”为核心,通过诗乐来培养人具有仁爱的品格和优美的情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化,不是机械的灌输与说教,而是借助诗乐对人情感的启迪和陶冶作用,变化其气质,涵养其德性,来实现对人品格和情操的提升。这种道德教化功能,和诗乐这种特殊形式的审美功能结合在一起。诗的文学特征决定了它在礼乐传统中所应有的审美功能。《诗》有“六义”之说:“风、雅、颂、赋、比、兴”,其中的“赋、比、兴”就是《诗》的文学表现形式。焦循说:“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3)强调的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毛诗序》也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可见,诗本著性情,是情志的外在流露,而且诗的语言优美、含蓄、婉转,在传情达意上有着独特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因此,与其他五经相比,《诗》有着独特的审美特质,以诗教人,“其为言既易知”,“其感人又易入”(4),故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化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古人才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5)之说。孔子对诗歌的这种审美感动深有体会,解诗论诗注重诗对情感的触动,《孔子诗论》中就有对具体诗篇的评论:“《邶·柏舟》闷,《谷风》倍,《蓼莪》有孝志,《隰有苌楚》得而悔之也。”(第二十六简)(6)可见,诗歌能感发情志,由诗所描绘的人和事还可认识社会和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对诗的审美功能,孔子总结为,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7),虽然后世学者对其中的“兴”的理解尚存争论,但大都集中于情感或想象注释,即是要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联想力。其中,孔颖达对“兴”的注疏最有代表性,“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于心。”(8)指的就是作品首先引发人们的审美注意,然后感动人们的情感,从而达到最终的审美理解。这也是文学作品完整的审美感受过程。孔子诗教的这种审美功能,自然与其教化目的分不开,诗教所引发的审美注意,目的是去接受“善”的教育或者“真”的启迪。所以接下来才有,感悟诗中之情,要通过“观”,借助诗的形象,省察自己和周围的社会;而“群”,则是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感悟;“怨”,即是把被激发的情感及时表达出来。因此,良好的诗教使人通情达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9),教化的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最终实现道德与审美的合一。诗教的美学追求,从形式到内容,从感知到理解,可以说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指情感的真,“善”指内容的善,“美”指形式的美,“真”、“善”指向道德范畴,“美”指向审美功能,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就成了民族心理的一种重要的审美特征。二“思无邪”的待考《论语》一书有很多孔子引《诗》论《诗》的言论,《论语·为政》篇就记载有他对《诗》的总体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原诗是咏马,孔子引用此语对《诗》的标准作了一个总体的评价。如何理解孔子的这一标准?后世儒家无法统一。何晏《论语集解》中以“归于正也”来注此句,南宋学者吕祖谦指“作诗人所思皆无邪”,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郑浩《论语集注述要》曰“夫子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即所谓‘诗言志’者”,认为说的是作诗者的感情真实流露,今人杨伯峻则认为这是评价《诗经》所有诗篇“思想纯正”,朱熹以“三纲五常”来衡量,更是大惑不解,《诗》有正邪,三百篇中,从反剥削反压迫到反抗不合理婚姻,到追求爱情自由,甚至还有描写野合的,内容包罗万象,怎么能说是无邪呢?《诗》尤其是《国风》部分,内容多抒怨怼之情、述“有邪”之事,如何来理解“思无邪”,孔子此语到底所言为何?综观《诗》三百篇,所载内容芜杂,有盛世的赞颂,也有衰世的怨诉,还有情思的的悱恻缠绵。而诗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或庄严虔诚,或欢愉乐观,或怨怼沉郁,在这里,孔子以“思无邪”一语而概括之,似嫌突兀。由于《论语》采用语录体编排,从此单独一章难以理解孔子所说。我们可以结合孔子评述具体诗篇的态度来看。《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中关于孔子诗论的材料,有孔子解读具体诗篇的体会,为研究孔子“诗教”思想提供了新的佐证。对于《诗》中篇目,孔子有着怎样的态度呢?上博楚竹书中《孔子诗论》有记载:《宛丘》曰:“洵有情,而亡望。”吾善之;《猗嗟》曰:“四矢反,以御乱。”吾喜之;《鳲鸠》曰:“其仪一兮,心如结也。”吾信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吾美之。(第二十二简)(10)“吾善之”、“吾喜之”、“吾信之”、“吾美之”这些词语都是表达孔子对这些诗篇的态度,传达的是自己诵诗时的主体感受,这是审美感动后的一种高峰体验,而非溢美之诗。如果以前人“思想纯正”的标准来看,其中言夫妇男女之情的篇章是难入“纯正”的标准的,孔子怎么好“善之”、“美之”。但不可否认的是,《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愁女,皆出于纯真性情的流露,直写衷曲。至纯至性的情感,乃人本性的流露,最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审美感动由此而生,而至纯至性的情感,流向的仍是孔子推崇的“善”,情感的“真”归于“思无邪”就很正常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无邪”所谓的,其实就是从内容、情感到形式的真善美的汇流。《诗》三百篇,言夫妇男女的篇什比例比较大,几近三分之一,比如,《周南》十一篇就有九篇,《召南》十五篇就有十一篇。孔子对爱情诗的审美观,从《关雎》可见一斑,诗歌表达了求偶的强烈感情,既有“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哀怨,也有“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孔子评价说,这首诗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1),对情诗有如此高的评价,显然不在于其“思想纯正”,更多的还在于这些情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真之纯之和谐,引发的是一种审美感动。当然,从社会功用的角度来说,这些思想感情也可视为人们观察社会及正身的指南。孔子之所以对《诗经》中的情诗如此赞誉有加,这和孔子所主张的人伦礼义,所崇奉的道德标尺并无二致。孔子曾经说:“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12)夫妇关系也是礼义的基础,所以两情相悦,一往深情值得肯定,而薄幸粗鄙、始乱终弃则有违伦理,应予谴责。夫妇男女之情,只要是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情之“真”受“善”的引导,自然就可与孔子“仁”的伦理思想相统一了。这里,孔子还强调,情感的抒发要做到以礼节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要做到“情理”的适度,以“含蓄”及“和”为标准。综上可见,孔子对《诗》“思无邪”的评价,可以说是“诗教”的总体审美标准,它实际上规范了当时人们对《诗》的理解与认识,既突出了《诗》的道德意义,也注意到了诗歌的审美功用,实现的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正是孔子以《诗》进行教化的必要前提。三追求“温柔未定”的审美品格孔子“思无邪”的审美标准,由其“诗教”的审美趣味、审美品格也可见一斑。孔子进行教学的教材除《诗》外,还有《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基本典籍形成了儒家的“六经”体系。六部典籍所蕴涵的教化功能各有侧重,《孔子家语·问玉》中曾对其一一概括: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此一记载还可见于《礼记·经解》篇。这段言论概括了孔子以“六经”为载体的社会教化体系,其中的“诗教”观,尤为引人注意,将人格与诗品统一在一起,教化功能与审美功能有机结合,诗教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而成为一个整体。根据对《诗》的认识,孔子将《诗经》教化的目的和效果概括为“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在此,孔子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审美品格。那么,何谓“温柔敦厚”?《礼记·经解》孔颖达《正义》云“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郑元庆《礼记集说》引吴江徐氏云“温,和厚也柔,婉顺也敦,笃实也厚,端重也。诗本性情,优游讽咏,辞不迫切而意己独至。故其教成如此。”《日讲礼记解义》云“《诗》之教温润优柔而不迫,而其意毕归于忠厚也。”以上各家疏解大体意同,认为《诗》之语言优美、含蓄,“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以此为教,则可培养民众温和、优柔、敦厚的性情品格。“温柔敦厚”,指的就是通过“诗教”的这种审美效果,涵养人的温文尔雅、仁爱“合礼”的性格内涵。虽然,对于孔子是否有提倡“温柔敦厚”的诗品观,后人还有质疑,但结合孔子的思想及其诗论,孔子“诗教”追求“温柔敦厚”的审美品格,还是可信的。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希望建立一套以“礼”为目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克己复礼为仁”(13),“人而不仁,如礼何”(14),所谓“仁”就是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的要求,目的就是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温柔敦厚”的诗教,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的仁爱精神和优美情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就是:“质胜文则野,(19)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5)主张“文”与“质”的统一,其实就是追求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在《孔子诗论》中,亦可见“温柔敦厚”的诗学主张,如“《小旻》多疑,疑言不中志者也”(第三简)(16),“不中志”就是不符合孔子所提倡的那种温厚的真性情;在评述《关雎》、《梂木》、《汉广》、《鹊巢》、《甘棠》等诗时,总结为“盖曰童而偕,贤于其初者”(第十简)(17),写年轻人和谐相处,比他们幼年时懂事,(18)这也与“温柔敦厚”的涵养离不开;同样,在二十五简中解释《大田》为“知言而有礼”(19),“言”与“礼”的统一,也是“温柔敦厚”的内涵。可见,“温柔敦厚”,就是诗教与道德修养的合一,就是以外在形式的“和”与“美”,追求内在的“善”和情理的“真”。这和孔子“思无邪”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四“中和”思想的内涵“思无邪”的审美标准和“温柔敦厚”的审美品格,从美学角度讲就是“中和”。和谐为美的思想贯穿在孔子的“诗教”观中,强调情与理,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和稳定。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20),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1),孔子这种“和”的审美理想,和其倡导的“中庸”道德观有内在联系,“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22),并谓“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