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谈初中历史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全文)【摘要】历史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全面了解、细致分析形成学困生的各种原因,并探索适合学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困生;成因;对策
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其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我们一般说的历史学困生,主要是指由于学习历史出现困难而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中,老师们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总达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最后不得不放弃他们,甚至冷落他们。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我们对这一群体不能不闻不问。其实每一个历史学困生的都是潜力股,教师要自信且相信历史学困生,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魅力历史的天堂。
一、初中历史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从自我认识中对历史学科不重视
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中,学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这些问题在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中真实而突出地表现出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历史知识是学生在自己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互助,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和其它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和其它资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历史学习意义,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从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来看,表面上是对老师的过度信任、期望,实际上是学生历史学习自我主体的缺失,依赖教师精细讲解的结果而非师生探讨的过程,期望教师的严厉要求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偏重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历史学习的认知过程。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汀曾经说过:“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习惯的巨大力量是不可质疑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了很多年,拥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可是,这些习惯并不一定就有力于学习,甚至可能带来反面的学习影响。比如,有的学生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学习,边听歌边学习,这些一心两用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频繁的开小差,而他们的历史学习也就变得愈发吃力。再比如,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如在学习圆锥曲线这一课时,学生在审题时忽略题目所规定的长轴、短轴的范围,导致解题困难,甚至无法解答。
3.缺少自信
有些历史学困生学习很认真,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由于他们缺乏自信心,历史成绩不好。针对这类学生,我主要采取“成功教育”,通过用成功带来的喜悦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增强自信心,课堂上,我会让这类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他们很容易回答出来,增强了信心之后逐渐提高难度,回答不出我会提醒,并适当在班级里进行表扬,他们的自信心也就增强了,这类学生,教师切忌批评他们,更不能当众批评,应以鼓励教育为主。作为教师,我们在转化学困生时不能操之过急,也要调整好心态。
二、初中历史学困生转化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教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的探索、研究历史的奥妙。把历史培养成学生的爱好,学生即可自主自动的对历史进行学习,而主动的学习,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历史兴趣呢?首先纠正家长及学生心中的学科歧视,使学生明确历史是文科必考科目之一,所占分值100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历史故事或者是人物传记。调整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依据教材,事先精心设计具有新情境、难易相结合,有层次的话题,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课堂上,讲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小故事,对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即使没能回答正确也要给予及时的启发与引导。如电化教学直观性强,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一国两制》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看录像《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重庆谈判》一课时,播放电影《重庆谈判》片段等等,运用多种电教媒体,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热情高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电化教学直观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精神,拼搏精神,达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待历史学困生要耐心、热心、细心和关心,更要善于抓住他们在课堂上所取得的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同时,历史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全面了解、细致分析形成学困生的各种原因,并善于利用多种渠道、途径、方法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包括加强与学困生的谈心、与其他教师在转变学困生工作中的协作、与学困生家长的相互联系,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史教师要真正理解到:转变学困生既是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尽的职责,决不能把他们当作工作上的包袱来对待。“至诚则金石为开”。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有时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学困生的转化需要科学的方法,如果再加上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每一个学困生的成绩。
2.优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求宜立足于中等生,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争取在课堂内使绝大多历史生经过努力能够听懂、学懂。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重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对学困生,则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其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学困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变“攀高求难”为“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大纲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和结构;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历史思维方法;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夯实基础”是转化学困生的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学困生的努力目标,在教学中,二者应当兼顾。在教学进度上,变追求过快为合理安排。一般说来,应当根据大纲要求,保证新课讲授时间。在学困生面较大的班级,则应当适当增加新课讲授时间,减少复习时间和复习的轮次。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了基础,注重了思维力的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时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否则,必定是事倍功半、欲速不达。
3.利用个性化评价机制激励学困生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的夸奖称赞会使学生更加努力,更加想要克服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