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综合试卷0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1.gif)
![招教考试综合试卷0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2.gif)
![招教考试综合试卷0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3.gif)
![招教考试综合试卷0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4.gif)
![招教考试综合试卷0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bbd23460a8ec9b085d1dd93af38fb27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网络支持:PAGE11综合试卷(山香内部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程标准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懒惰属于人的()特征。
A.能力B.气质C.情感D.性格
5.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这是只心理学研究应符合。()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6.思维的品质包括()
A.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B.广阔性正确性深刻性灵活性稳定性
C.广阔性批判性持久性灵活性敏捷性D.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客观性敏捷性
7.形成良好与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办好一所学校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物质文化B.组织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课程活动文化
8.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加速个体的发展的特殊功能。
A.遗传B.成熟C.环境D.学校教育
9.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
10.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与广域课程D.接受课程与发现课程11.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恿义的是()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12.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这是()
A.特定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C.生成性原则
D.内化性原则13.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14.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
A.规则学习
B.命题学习C.代表性学习
D.总括学习
15.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这些事实说明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连续性C.顺序性
D.差异性
16.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C.可塑性
D.接受性
17.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
A.无关刺激
B.中性刺激C.无条件刺激
D.强化18.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C.十四大
D.十五大
19.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A.潜意识
B.前意识C.定势
D.潜伏学习
2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1.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
A.形象编码
B.物理编码C.意义编码
D.语音编码2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起开始施行。A.1997年9月10日B.1996年1月1日C.1995年9月10日D.1994年1月1日24.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义务教育法。这是现行《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日实施。A.2006年6月29日B.2006年7月1日C.2006年9月1日D.2006年12月31日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C.2000年9月1日D.2005年9月1日26.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A.1年B.2年C.3年D.3~5年27.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28.方某晚上牵着狗出来散步,狗突然挣脱绳索,奔向童某(3岁),并咬伤童某,当时童某的父亲正在用手机给朋友打电话。关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方某负全责B.方某和童某的父亲都承担责任C.意外事件,方某不需承担责任D.童某的父亲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应当负全部责任2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指的未成年人是()A.不满12岁B.不满15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30.张某11周岁,小学五年级,经常在学校一家小卖部买零食和学习用品,部分赊帐,年终时共欠340元。小卖部老板拿帐单要求张某的父亲付款,遭到拒绝。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张某的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无需赔偿B.张某的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C.张某的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D.张某的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己付款,不应由其父亲付款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D.进行家教和其他兼职的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
3.实施综合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开设了
等综合课程。()
A.英语B.艺术C.科学D.品德与社会
4.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在作用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划分,可分为。()
A.情绪记忆B.短时记忆C.瞬间记忆D.长时记忆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标准是()
A.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B.在学校的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得全面胜利
C.纪律观念强,纪律好,学生听话
D.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6.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7.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E.业余教育
8.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哪四个因素?()
A.活动的难易
B.竞赛动机的激发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注意的干扰E.群体的规模三、填空题
1.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少年儿童的________或者________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2.________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3.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以________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为重点。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改变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________和________;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________、________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新课程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________。
7.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________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8.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谓之________。
9.在17世纪,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的是著名教育家________;提出"白板说"的西方教育家是________。
10.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和差异称为________。
11.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需要做好:钻研教材、________、考虑教法几项工作。
1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________。
13.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________的机能,是对________的反映。
1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________的规律。
15.想象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形成,如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________的方式形成的想象,古代神话中"雷公"、"电母"、"风婆"的形象,则是采用________方式而创造出来的。16.在复杂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17.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________。
18.“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动机
2.义务教育
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五、简答题
1.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
2.简述新理念教育下新的教师观与新的学生观。
3.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少教师正在探索和运用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即"学生成长记录袋",你认为什么是学生成长记录袋,它有哪些特点?运用这一评价时如何操作?
5.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推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6.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六、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请举例说明。七、案例分析
1.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有规律可寻的,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请阅读下列材料,谈谈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哪一德育原则,并谈谈在教育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材料一: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教室里还闹哄哄的,进去一看,原来是张同学在黑板上画孙悟空,做鬼脸,引得大家说说笑笑。联想到张同学的一系列调皮表现,我满肚子都是火,板着面孔就是一顿训斥:"画又画不象,"齐天大圣"写成"齐天大怪",不害羞,还好笑,站到教师后面去听课…"
当时我就想给他点颜色看看,以后他就会服服帖帖的。
材料二:我班有个王同学不守纪律,经常受批评,但他的书法相当好,写得一手好粉笔字。有一天下午要开主题班会,我建议班委会请他中午早点到校把班会主题写在黑板上。他为此中午没有回去吃饭,饿着肚子设计了一个十分漂亮的版面,让同学和老师耳目一新。
下午主题班会之前,我和班长都表扬了王同学,事后还推荐他参加了班刊编辑工作。出自他手笔的刊头、插图、书法等,美化了教室环境,从此,王同学就像变了一个人…若干年以后,王同学还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
2.阅读下列材料:
在一次随堂听课中,我细心做了一个统计,认课教师在40分钟内竟然向学生提了110个问题!无独有偶,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中,我也看到一个类似的案例:一个教师在短短的5分钟内,随口问了学生38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做了38次回答!如此算来,在40分钟的课堂里,从老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完毕,平均每个问题只能享有20秒的时间。假如老师提问要8秒,学生回答占用10秒,那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实际只有2秒。试想2秒的时间内能思考出什么来呢?且不谈"师问生答"教学模式的滞后,就教学流程而言,如此多的课堂提问也占用了学生许多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
传统的课堂里,知识传授占很大比例,"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把启发式教学错误地理解为"是非"问答,追求课堂的"虚假繁荣"。
请你谈谈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5ADBDC6-10ACDCA11-15CADDA16-20BDCCD21-25CADCB26-30DCAD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BCD4.BCD5.AD6.ABCD7.ABD8.ABCD三、填空题1.父母其他监护人2.情感3.提高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4.综合性选择性学生发展教师提高5.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6.促进者7.合作学习8.愤9.夸美纽斯洛克10.最近发展区11.了解学生12.意志过程13.脑客观现实14.进程是不均衡的,趋势是先快后慢15.夸张拟人化16.高原17.为人师表18.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四、名词解释1.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五、简答题1.为了防止遗忘,在知识的保持上要讲究记忆的策略。
(1)复习。复习就是对所学习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复述,反复学习,通过复习达到知识保持的目的。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2)积极的遗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概括和总结的方法,整理所学习的知识,发挥积极遗忘的作用,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3)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4)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把它们重新编码,分类组织,纳入过去的知识结构之中,建立多样联系,形成新的信息网络。此外,教师在帮助学生保持知识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2.新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
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
(2)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3)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三段模式:问题与情境、活动与探究、整理与反思。
新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育学是辩证统一的。因此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应具备应由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和人格,另外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学生主体作用要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来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注意只有两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二者有机结合。4.成长记录袋评价又称档案评价或文件夹评价,是依据档案袋收集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的评价。它是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一体化的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档案评价与传统的以分数为手段的标准化考试具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方式仅仅将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只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只有教师这一单一性的评价主体。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组织计划、资料收集和成果展示三个阶段。
5.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创新成为教育进步的不竭动力。教育理论在教育改革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育理论有助于教育改革工作者获得大量教育理论知识,领悟教育真谛;教育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6.(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终身教育”观念和理论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成员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成熟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有一定的专业道德、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3)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自己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即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文化素养,即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答案要点:(1)对小学生要重视德性认知教育。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化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德育认知应与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心理潜能,从而去实现德育的内化。
(2)增强学生强化与内化统一的自我意识。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强化。例如:如何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等,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小学生在直观形象地强化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示范,达到内化的目的,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全准入考试练习试卷附答案
- 稽核人员上岗考试练习卷含答案
- 产房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9万合同写合同范本
- 农村无证土地合同范本
- 保安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地产经纪合同服务内容与佣金收费标准规范
- 山东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买卖合同范本买方
- 1986电站用工合同范本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5、6章 事故案例评析、相关法律法规
- 2025年南阳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加油站复工复产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增韧剂(MBS高胶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限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4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有答案)
- 暑期预习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 (高清版)DB43∕T 1147-2015 太阳能果蔬烘干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