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下册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1.gif)
![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下册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2.gif)
![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下册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3.gif)
![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下册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4.gif)
![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下册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087d33cd8b5eeb79fabdaeb86008fa0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下册复习表面物理化学部分胶体系统与大分子溶液电化学部分电解质溶液部分原电池部分电解与极化部分{动力学部分动力学基础(一)动力学基础(二){2023/11/4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4.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2023/11/41.基本概念─阴极、阳极、正极、负极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在原电池中,阴极是正极;在电解池中,阴极是负极。阴极:(Cathode)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在原电池中,阳极是负极;在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阳极:(Anode)2023/11/4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写为0=∑nB
B+z
eˉ2.法拉第定律─数学表达式2023/11/43.电迁移率和迁移数─离子迁移数的定义把离子B所运载的电流与总电流之比称为离子B的迁移数(transferencenumber)用符号tB表示。其定义式为:迁移数在数值上还可表示为:溶液中只有一种电解质,则:如果溶液中有多种电解质,共有i种离子,则:2023/11/44.离子迁移数的测定─Hittorf
法计算公式:正离子总是从阳极区迁往阴极区。负离子总是从阴极区迁往阳极区。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取消一项即可,如负离子不参与反应,则2023/11/45.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molarconductivity)Lm在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电导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这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Lm,单位为S·m2·mol-1。将电解质溶液放置于单位面积电极,两平行电极间隔为单位距离的电导池中,所测量出的电导称为该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电导(electriccondutance)G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称为电导,使电阻的倒数。电导率(electrolyticconductivity)2023/11/46.电解质的Lm与c的关系及电导测定的应用随着浓度下降,Lm升高,当浓度降至0.001mol·dm-3以下时,Lm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符合Kohlrausch总结的经验式:将直线外推至c→0,得到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弱电解质的不能用外推法得到。可由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得到。电导滴定电导测定的应用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测定难溶盐的溶解度2023/11/47.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定义:离子平均活度(meanactivityofions)离子平均活度系数(meanactivitycoefficientofions)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eanmolalityofions)2023/11/47.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2023/11/4本章内容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9.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9.2电动势的测定§9.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9.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9.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9.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9.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2023/11/41.组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
电池反应与电解池反应若是互为可逆的反应,称为电池反应可逆。是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之一。可逆电池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能量交换可逆。这要求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电流强度要无限小,使得电池在放电时放出的能量和充电时充入的能量相等。2023/11/42.组成可逆电池的可逆电极的类型金属与其阳离子组成的电极氢电极氧电极卤素电极汞齐电极金属-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金属-氧化物电极氧化-还原电极⑴第一类电极⑵第二类电极⑶第三类电极2023/11/43.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池反应的Nernst方程2023/11/44.电极电势计算式a(Ox)
+ze-→a(Red)电极的Nernst方程2023/11/45.浓差电池A.电极浓差电池1.B.电解质浓差电池2.2023/11/46.从化学反应设计电池(1)Zn(s)+H2SO4(aq)→H2(p)+ZnSO4(aq)Zn(s)|ZnSO4||H2SO4|H2(p),PtAgCl(s)→Ag++Cl-Ag(s)|AgNO3(aq)||HCl(aq)|AgCl(s)|Ag(s)Pt,H2(g)|H+(aq)||OH-(aq)|H2(g),PtH2O(l)→H++OH-2023/11/4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六.测溶液的pH二.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三.求离子迁移数一.求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四.测平均活度系数五.求平衡常数2023/11/47.2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已知:试判断下述反应向哪方进行?排成电池:设活度均为1正向进行。应用:(2)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2023/11/47.3求离子迁移数应用:(3)求一价离子的迁移数t+,t-解出t+和t-2023/11/47.4测离子平均活度系数g±应用:(4)测离子平均活度系数g±和m已知,测定E,可求出g±2023/11/47.5求
应用:(6)求A.求AgCl(s)的设计电池,使电池反应为2023/11/47.5求
B.求水的设计电池,使电池反应为:H2O→H++OH-电池Ⅰ:2023/11/47.6测溶液的pH应用:(7)测溶液pHA.醌·氢醌电极摩尔甘汞电极||醌·氢醌|Pt2023/11/4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10.1分解电压§10.2极化作用§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10.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10.5化学电源2023/11/41.分解电压理论分解电压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在数值上等于该电解池作为可逆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要使电解池顺利地进行连续反应,除了克服作为原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外,还要克服由极化作用而在阴、阳极上产生的超电势h(阴)和h(阳),以及克服电池电阻所产生的电位降IR。这三者的加和就称为实际分解电压2023/11/42.超电势(overpotential)在某一电流密度下,实际发生电解的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之间的差值称为超电势。超电势由极化作用引起。为了使超电势都是正值,把阴极超电势和阳极超电势分别定义为:
规律:阳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大,阴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小。2023/11/43.极化曲线(polarizationcurve)(1)电解池中两电极的极化曲线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两电极上的超电势也增大,阳极析出电势变大,阴极析出电势变小,使外加的电压增加,额外消耗了电能。(2)原电池中两电极的极化曲线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阳极析出电势变大,阴极析出电势变小。由于极化,使原电池的作功能力下降。2023/11/44.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阴极上的反应电解时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还原的物质通常有(1)金属离子,(2)氢离子(中性水溶液中 )。判断在阴极上首先析出何种物质,应把可能发生还原物质的电极电势计算出来,同时考虑它的超电势。电极电势最大的首先在阴极上析出。2023/11/44.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阳极上的反应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发生氧化的物质通常有:(1)阴离子,如 等,(2)阳极本身发生氧化。判断在阳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应把可能发生氧化物质的电极电势计算出来,同时要考虑它的超电势。电极电势最小的首先在阳极上氧化。2023/11/4例题298K时下述电池的电动势E=0.1326V
Pb(s)+PbCl2(s)|HCl(0.1mol·kg-1)|H2(0.1×pΘ),Pt已知jΘ
(Pb2+,Pb)=-0.126V,298K时,PbCl2(s)在水中饱和溶液的浓度为0.039mol·kg-1。(设饱和溶液中Pb2+,Cl-1活度系数均等于1)。(1)写出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2)求Pb(s)+PbCl2(s)|Cl-1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3)求HCl(0.1mol·kg-1)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2023/11/4例题解(1)电池负极Pb(s)+2Cl-
-2e-→PbCl2(s)电池正极2H++2e-→H2电池反应Pb(s)+2Cl-+2H+=H2+PbCl2(s)(2)(3)代入数据2023/11/4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11.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11.2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11.9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11.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11.4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11.5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11.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7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8链反应2023/11/41.反应速率(rateofreaction)通常的反应速率都是指定容反应速率,它的定义为:对任意反应:2023/11/42.质量作用定律(lawofmassaction)对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成正比,幂指数是基元反应方程中各反应物的系数。这就是质量作用定律,它只适用于基元反应。例如:基元反应反应速率r
2023/11/43.反应分子数(molecularityofreaction)在基元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分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反应分子数可区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目前尚未发现四分子反应。反应分子数只能是简单的正整数1,2或3。基元反应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反应分子数2023/11/44.反应级数(orderofreaction)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浓度项上的指数称为该反应物的级数;所有浓度项指数的代数和称为该反应的总级数,通常用n
表示。n
的大小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
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有的反应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示级数。反应级数是由实验测定的。2023/11/45.准级数反应(pseudoorderreaction)在速率方程中,若某一物质的浓度远远大于其他反应物的浓度,或是在速率方程中出现催化剂的浓度项,在反应过程中可以认为其值没有变化,可并入速率系数项,这时反应总级数可相应下降,下降后的级数称为准级数反应。例如:2023/11/46.简单级数的反应的速率方程与特征级数速率方程特征微分式积分式半衰期直线关系k的单位012n2023/11/47.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公式(3)定积分式(4)微分式(2)对数式:(1)指数式:2023/11/48.连续反应的近似处理-速率控制步骤法由于连续反应的数学处理比较复杂,一般作近似处理。当其中某一步反应的速率很慢,就将它的速率近似作为整个反应的速率,这个慢步骤称为连续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ratedeterminingstep)。(1)当
k2>>k1,第一步为速控步(2)当k1>>k2,第二步为速控步2023/11/48.连续反应的近似处理-速率控制步骤法(1)当
k2>>k1,第一步为速控步(y0)2023/11/48.连续反应的近似处理-速率控制步骤法(2)当k1>>k2,第二步为速控步
中间物产生积累后快速与反应物达成平衡,然后缓慢消耗,因为是连续一级反应,中间物消耗速率应和反应物的消耗一样呈指数关系,即2023/11/49.用稳态近似法求碘原子浓度因为(1)是快平衡,k-1很大;(2)是慢反应,k2很小,分母中略去2k2[H2]项,得:与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一致。2023/11/410.用平衡假设法求碘原子浓度显然这个方法简单,但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快平衡下面是慢反应的机理,即k-1>>k2。反应(1)达到平衡时:2023/11/4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12.1碰撞理论§12.2过渡态理论§12.3单分子反应理论§12.4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2.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2.6快速反应的测试*§12.7光化学反应§12.8化学激光简介*§12.9催化反应动力学2023/11/41.碰撞理论计算速率系数的公式(1)(2)式完全等效,(1)式以分子计,(2)式以1mol计算。2023/11/42.反应阈能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实验活化能的定义:碰撞理论计算速率系数的公式:将与T无关的物理量总称为B:总结:阈能Ec与温度无关,但无法测定,要从实验活化能Ea计算。在温度不太高时,Ea≈EcP=k(实验)/k(理论)2023/11/43.过渡态理论计算速率系数2023/11/44.活化焓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对凝聚相反应:对气相反应:(设n为气相反应物分子数)2023/11/4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扩散控制溶液中所进行的反应是在偶遇分子间进行的。反应速率必定与A、B通过扩散而形成“偶遇对”[AB]的速率有关。反应机理为:kd为形成偶遇对[AB]时的速率常数,k-d是偶遇对分离时的速率常数,kr是偶遇对进行反应时的速率常数。反应达稳态时2023/11/4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扩散控制解得总反应速率为反应可能有两种情况:(1)溶剂黏度大,或反应的活化能很小,kr>>k-d,则k=kd,即r=kd[A][B]。这时反应受扩散控制。由扩散定律kd
=8kBT/(3h),h=Aexp(Ea/RT)是溶剂的黏度,代入得kd
=8kBT/(3A)exp(-Ea/RT)。(2)反应的活化能很大,kr<<k-d,则k=kr
kd/k-d=kr
K这时为反应控制,K是反应物分子形成偶遇对的平衡常数。2023/11/46.原盐效应(1)>0,离子强度增大,k增大,正原盐效应。(2)<0,离子强度增大,k下降,负原盐效应。(3)=0,离子强度不影响k值,无原盐效应。k和k0分别为有和无电解质时的速率系数。2023/11/47.光化学反应动力学总包反应反应机理动力学方程
反应(1)中,速率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浓度无关。2023/11/48.催化剂的基本特征(1)催化剂参与催化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数量都不改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2)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Kθ=f(T)与催化剂无关。(3)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rHm。(4)催化剂对反应的加速作用具有选择性。含义:同一反应选择不同催化剂可得不同产物;不同类型的反应需选不同的催化剂。2023/11/49.催化反应的一般机理催化剂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是与反应物生成了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改变了反应途径,使活化能降低所致。(或增大了表观指前因子)设催化剂K能加速反应A+B→AB催化机理如下若第一个反应为快平衡,则总反应速率表观速率常数2023/11/4例题气相反应2A→P,在298K时,将气体A引入密闭容器中,测得气体压力和时间的关系如下:
t/s0313939
pA/kPa60.030.015.0求:(1)
反应级数n和速率常数kA;
(2)
298K时转化率达90.0%所需时间;
(3)
将温度提高到373K,达相同转化率所需时间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求活化能。解(1)从3组数据看到,第2组数据是第1组数据的半衰期,第3组数据是第2组数据的半衰期,且知t1/2与初浓度成反比,故此气相反应为2级。2023/11/4例题由,代入第1﹑2组数据,,kA=5.325×10-5kPa-1·s-1;
(2),t=2817s因为是二级反应,所以kc=kpRT,又,Ea=31.138kJ·mol-1
(3)达相同转化率时k1t1=k2t2,
2023/11/4§13.1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1.表面和界面2.界面现象的本质3.比表面4.分散度与比表面5.表面功6.表面自由能7.表面张力8.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9.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2023/11/41.考虑表面因素的热力学基本公式由此可得:考虑了表面功,热力学基本公式中应相应增加dA一项,即:2023/11/42.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3)压力的影响
表面张力一般随压力的增加而下降。因为压力增加,气相密度增加,表面分子受力不均匀性略有好转。另外,若是气相中有别的物质,则压力增加,促使表面吸附增加,气体溶解度增加,也使表面张力下降。对纯液体或纯固体,表面张力决定于分子间形成的化学键能的大小,一般化学键越强,表面张力越大。(金属键)>(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两种液体间的界面张力,界于两种液体表面张力之间。2023/11/43.杨-拉普拉斯公式1805年Young-Laplace导出了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式:特殊式(对球面):
根据数学上规定,凸面的曲率半径取正值,凹面的曲率半径取负值。所以,凸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凹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气体,即附加压力总是指向球面的球心。2023/11/4拉普拉斯公式简单应用②液体中的气泡
①小液滴③肥皂泡④毛细管连通的大小不等的气泡⑤加热毛细管中液体
Δp加热Δp加热2023/11/44.毛细管中液面高度的关系式及开尔文公式2gcosq/R=Drgh
rl
gh,
h=2gcosq/(rlgR)2023/11/45.溶液中表面吸附的Gibbs吸附公式它的物理意义是:在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具有相同数量溶剂的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差值。即:式中G2为溶质2的表面过剩。a2是溶质2的活度,dg/da2是在等温下,表面张力g随溶质活度的变化率。2023/11/46.接触角(contactangle)与润湿方程将杨氏方程代入Wa,Wi,S的表示式,得
Wa
=g
g-s+
gg-l
–gs-l=
gg-l
(1+cosq)
Wi
=g
g-s
-gs-l
=
gg-l
cosqS
=g
g-s
-gg-l
-gs-l
=
gg-l(cosq-1)根据cosq和gg-l的实验测定值便可计算这些参数。能被液体所润湿的固体,称为亲液性固体;不被液体所润湿的固体,称为憎液性固体。2023/11/47.固体表面吸附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得:r(吸附)=kap(1-q)r(脱附)=kdq=kap(1-q)=kdq设a=ka/kd这公式称为Langmuir吸附等温式,式中a称为吸附系数,它的大小代表了固体表面吸附气体能力的强弱程度。2023/11/48.吸附热
积分吸附热
微分吸附热等温条件下,一定量的固体吸附一定量的气体所放出的热,用Q表示。积分吸附热实际上是各种不同覆盖度下吸附热的平均值。显然覆盖度低时的吸附热大。在吸附剂表面吸附一定量气体q后,再吸附少量气体dq时放出的热dQ,用公式表示吸附量为q时的微分吸附热为:2023/11/48.吸附热的测定与计算(1)直接用实验测定在高真空体系中,先将吸附剂脱附干净,然后用精密的量热计测量吸附一定量气体后放出的热量。这样测得的是积分吸附热。(2)从吸附等量线求算在一组吸附等量线上求出不同温度下的(
p/
T)q值,再根据克劳修斯-克莱贝龙方程得式中Q就是某一吸附量时的等量吸附热,近似的看作微分吸附热.(3)色谱法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吸附热。2023/11/49.表面反应动力学(一种反应物)2.表面反应动力学(表面质量作用定律)
S表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1)只有一种反应物的表面反应:2)表面反应:(慢)机理:1)吸附:(快)3)解吸:(快)2023/11/49.表面反应动力学(一种反应物)在表面上,分子A的单分子反应的速率正比于分子A对表面的覆盖率θA。吸附平衡时,按(Langmuir吸附等温式):(bA为吸附平衡常数)代入上式可得:2023/11/4§14.1胶体及其基本特性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14.2溶胶的制备与净化§14.3溶胶的动力性质§14.4溶胶的光学性质§14.5溶胶的电学性质§14.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14.7乳状液(见十三章)§14.8大分子概说§14.9大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14.10Donnan平衡2023/11/41.憎液溶胶的特性(1)特有的分散程度粒子大小在10-9~10-7m之间,因而扩散较慢,不能透过半透膜,渗透压低但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和乳光现象。(2)多相不均匀性
具有纳米级的粒子是由许多离子或分子聚结而成,结构复杂,有的保持了该难溶盐的原有晶体结构,而且粒子大小不一,与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比表面很大。(3)热力学不稳定性
因为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即小粒子会自动聚结成大粒子。2023/11/42.胶团的结构例1:AgNO3+
KI→KNO3+AgI↓
过量的KI作稳定剂胶团的结构表达式:[(AgI)m
nI–(n-x)K+]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核胶粒胶团胶团的图示式:2023/11/42.胶团的结构例2:AgNO3+
KI→KNO3+AgI↓
过量的AgNO3
作稳定剂胶团的结构表达式:[(AgI)m
nAg+(n-x)NO3–]x+x
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核胶粒胶团胶团的图示式:2023/11/42.胶团的结构
Fe(OH)3(新鲜沉淀)Fe(OH)3
(溶胶)写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Fe(OH)3]mnFe3+·3(n-x)Cl-}3x+·3xCl-溶胶的胶团结构还可写为{[Fe(OH)3]m
nFe3+·(3n-x)Cl-}x+·xCl-例3:2023/11/43.憎液溶胶的动力性质,Brown运动及本质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溶胶粒子不断地作不规则“之”字形的运动,这就是布朗运动。通过大量观察,得出结论: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其运动激烈的程度不随时间而改变,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023/11/43.憎液溶胶的动力性质,Brown运动及本质1905年和1906年爱因斯坦(Einstein)和斯莫鲁霍夫斯基(Smoluchowski)分别阐述了Brown运动的本质。认为Brown运动是分散介质分子以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力对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由于受到的力不平衡,所以连续以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作不规则运动。随着粒子增大,撞击的次数增多,而作用力抵消的可能性亦大。当半径大于5
m,Brown运动消失。2023/11/4达到沉降平衡时,粒子随高度分布的情况与气体类似,可以用高度分布定律。4.沉降平衡时的高度分布定律如图所示,设容器截面积为A,粒子为球型,半径为r,粒子与介质的密度分别为和,在x1和x2处单位体积的粒子数分别N1,N2,
为渗透压,g为重力加速度。在高度为dx的这层溶胶中,使N个粒子下降的重力为:2023/11/4该层中粒子所受的扩散力为,负号表示扩散力与重力相反。,则达到沉降平衡时,这两种力相等,得4.沉降平衡时的高度分布定律积分得:2023/11/4这就是高度分布公式。粒子质量愈大,其平衡浓度随高度的降低亦愈大。若粒子足够大,以致布朗运动不足以克服重力的影响,则粒子就会以一定的速度沉降到容器的底部。匀速沉降时,重力=阻力。4.沉降平衡时的高度分布定律或:粒子恒速沉降公式为2023/11/44.沉降平衡时的高度分布定律不同高度的粒子数之比等于不同高度的浓度之比,又若用h代替x表示高度,则高度分布公式又可表示为不同高度空气的粒子数之比等于不同高度的气压之比,真空介质ρ0=0,若海平面气压用p0表示,距海平面高度h处的气压为2023/11/45.溶胶光散射的Tyndall效应
Tyndall效应实际上已成为判别溶胶与分子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
1869年Tyndall发现,若令一束会聚光通过溶胶,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Tyndall效应。其他分散体系也会产生一点散射光,但远不如溶胶显著。2023/11/46.溶胶光散射的Rayleigh公式从Rayleigh公式可得出如下结论:1.散射光总能量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入射光波长愈短,散射愈显著。所以可见光中,蓝、紫色光散射作用强。2.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显著,则散射作用亦愈显著。3.散射光强度与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成正比。2023/11/47.电动电势及计算式中:u为电泳或电渗速率,m/s;
E为电势梯度,V/m;
η为介质黏度,Pa·s=kg/(ms);
ε为介质的介电常数,C/(Vm)=F/m;当粒子半径r
较小,r
κ<<1时K=1.5,κ是离子氛半径的倒数;当粒子半径r
较大,r
κ>>1时K=1。2023/11/48.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2. 浓度的影响。
浓度增加,粒子碰撞机会增多。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方位保安服务合同模板2025年
- 2025年体育中心使用租赁合同书
- 2025年合伙发展战略投资合同
- 2025年协议离婚权益策划保障
- 2025年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个人融资合同策划(含利息标准)
- 2025年产品质保跟踪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小型机床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专利权使用许可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机动车购买合同简化版
-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用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 中国古代餐具
- 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年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施工日志模板
- 消费者起诉状模板范文
- 医院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学习课程PPT
- 2023湖南株洲市茶陵县茶陵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招聘5人高频考点题库(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 400字作文稿纸(方格)A4打印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