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第十七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教材教法教案及反思第十七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教材教法
第十七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教材教法
地位分析
从明朝开头,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最终一个阶段——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本节教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明朝是怎样建立的;另一方面,明朝建立后又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而明朝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的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重点分析
明朝的勃兴是本课的重点。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巩固和进展了自己的依据地,经济和军事实力快速壮大,1368年建立明朝。二,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终止。1368年月,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到塞外,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终止。三,朱元璋用近20年的时间,毁灭了元的残余及其他割据势力,到1387年,基本上统一全国。
明太祖加强君权。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中心机构进行改革,把原先把握中心大部分权力、对君权起限制作用的丞相废除,取消了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中心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难点分析
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消极作用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总结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同学争论其消极作用,进一步明确明朝经过改革国家机构,全国的军政司法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恰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八股取士等,都违反了历史进展潮流,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重点突破方案
1.明朝的建立。解决方法:叙述与问答相结合。
2.明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解决方法:以叙述为主,穿插提问,并指导同学归纳总结。
教法建议
1.建议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等多种形式,以关怀同学理解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2.建议实行问题法、叙述法、启发式、争论法和阅读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引导同学乐观参加课堂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法指导
本课与以前的学问联系较多,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依据初一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相对薄弱这一认知特点,要求同学:
1.课前复习与本课关于的旧学问,预习新课,找出本课的学问点,列出学习提纲,不懂的做出标记;
2.课外要阅读与本课关于的历史故事,以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3.指导同学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8章 气体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3 (新版)苏科版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Section B(1a~1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2铁生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
-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有多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 多人股东协议书合同7篇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二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 鼠疫知识讲座
-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 高校班干部培训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