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平邑县联考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联考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联考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联考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联考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联考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2.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换成细铁粉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3.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量取8.5mL双氧水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硬水软化4.你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气体分子体积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6.2016年9月30日,扬州市正式获得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权,2021扬州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下面不符合这个主题的行为是()A.爱护花草树木 B.随意排放废水C.分类回收垃圾 D.绿色低碳出行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直到完全反应.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C.二氧化锰的质量 D.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8.下列化学品标志表示“有毒品”的是()A. B. C. D.9.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回收废弃塑料 B.任意排放污水 C.野外焚烧垃圾 D.随意丢弃电池10.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冶炼钢铁 B.在甲骨上刻字 C.纺纱织布 D.活字排版印刷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C.滴加液体 D.读取体积数据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14.水果中含有柠檬酸(C6H8O7),可促进消化。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B.柠檬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8C.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1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D过滤(3)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4)下图为电解水实验装置图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爱护水资源应从我们日常节约用水做起,请你写出一条日常节水的具体建议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实验完毕后发现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18.(8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进行探究。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现有如下装置:(1)图D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实验二:某次在做该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4)(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5)(实验探究)序号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①猜想__成立方案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②木条_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色猜想三成立(6)(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①同学:方案一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7)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8)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设计并实验)小组同学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稀硫酸的浓度(均取20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①20%锌粒31.7②20%锌片50.9③30%锌粒61.7④30%锌片79.9(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氢气的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填字母编号)。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C.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发生装置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填“是”或“否”)。(5)下表是小组同学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时段(均为1分钟)第1分钟第2分钟第4分钟第3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H2的体积3.1mL16.7mL9.6mL11.9mL7.6mL6.0mL解释第二分钟以后变化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题分析】

A、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故A正确;B、冷却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冷凝效果较好,则冷却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B不正确;C、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存在于蒸馏烧瓶中,锥形瓶中能收集的是水,故C不正确;D、烧瓶不能直接加热,石棉网能使烧瓶均匀受热,防止炸裂,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D不正确。故选A。2、B【解题分析】

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题目详解】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A不正确;

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B正确;

C、并不是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红磷消耗完装置中的氧气,就不再燃烧,故C不正确;

D、本实验只能证明空气中有氧气,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N2、、CO2和稀有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3、B【解题分析】

A、里取8.5mL双氧水应该用10mL量筒量取,故A错。B、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D、过滤不能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或蒸馏可以将硬水软化;故D错。故选B。4、D【解题分析】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是因为苹果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苹果香味;故选:D。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在远处闻到香味,可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5、A【解题分析】

A、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6、B【解题分析】

A、花草树木可以吸收一定的空气污染物,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高,空气变得清新,故A正确;

B、随意排放污水,使河流、水源遭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故B错误;

C、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使生态变得更好,故D正确。

故选:B。7、D【解题分析】

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同时固体的量会不断变小直至反应结束,高锰酸钾的质量变为零,该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故选项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氧气的量应该是先上升而后不变,所以该图像不能反映此变化,故选项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量应该是从0开始逐渐增加,反应完毕不再增加,所以该图像不能反映此变化,故选项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就不再变化,该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故选项正确;故选D。8、B【解题分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9、A【解题分析】

回收废弃塑料既能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B.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故不符合题意;D.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随意丢弃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解题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题目详解】A.冶炼钢铁是以生铁为原料,使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除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B.在甲骨上刻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纺纱织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字排版印刷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B【解题分析】

A、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以用稀盐酸除去,但应用适量的稀盐酸,不能过量,故A错误;B、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故B正确;C、硫酸铜中加铁粉生成硫酸亚铁,故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硫酸铜不能用铁粉除去,故C错误;D、氢氧化钙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故氯化钙中混有氢氧化钙不能用过量的二氧化碳除去,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混合物的除杂应遵循是个原则:①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④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复原。12、B【解题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B。13、B【解题分析】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不是雾,选项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的现象;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飘浮形成的选项。14、A【解题分析】

A、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A错误。B、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故柠檬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8,B正确。C、柠檬酸化学式C6H8O7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正确。D、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7=192,正确。故选:A。15、D【解题分析】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正确;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正确;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煮沸C引流用淘米水浇花【解题分析】

(1)天然水煮沸,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A静置沉淀,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吸附沉淀,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C蒸馏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相对净化程度较高一种净化方法;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选C;(3)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下图为电解水实验装置图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爱护水资源应从我们日常节约用水做起,日常节水的具体建议:用淘米水浇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轻。【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反应过程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气体逸出,所以固体质量减轻。18、集气瓶试管末端接一橡皮管并将橡皮管一端插入水中,微热大试管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KClO32KCl+3O2↑AD(或E)Cl2一复燃蓝氯气能溶于水,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根据氧气无气味判断,一定不可能是只有氧气过滤引流Cl2+H2O═HCl+HClO【解题分析】

(1)根据仪器用途填写名称;(2)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分析,装置密闭后通过改变温度改变压强,观察导气管插入水中是否冒气泡,恢复常温观察导气管中是否上升一段水柱判断装置气密性;(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玻璃棒的用途有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根据氯气能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解答。【题目详解】(1)D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2KClO32KCl+3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实验探究]方案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证明猜想一成立;方案Ⅱ: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若观察到: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为蓝色;证明猜想三成立;[反思评价]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