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道统与道德理想_第1页
论曹操的道统与道德理想_第2页
论曹操的道统与道德理想_第3页
论曹操的道统与道德理想_第4页
论曹操的道统与道德理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曹操的道统与道德理想

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官方历史、非正式历史、官方和民众、上层和下层都存在缺陷。他不合时俗的道德水准和布衣皇帝的功业也并不那么相称;他及时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悬置了人们高远玄妙的道德理想;他以理性对感情的驾驭成就了他重视法统、政统和道统的价值世界。刘邦何许人也?本文通过刘邦的性格世界、情感世界、价值世界和功业世界的分析,试图还原这个布衣集团下成长的布衣天子的真相。在刘邦从“不事家人生产”的少年成长为号令一统的帝国统治者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撑、互为表里、互相交叉、逐步完善,共同构成刘邦丰富多变、立体多元的精神世界。一、个性与世界1.运用现实的心理需求,借助“知人用人制”人们说刘邦“无赖”,一方面是说刘邦在起事前不懂诗书,好酒及色,欠钱不还;另一方面也是论及刘邦在戎马倥偬中不循章法、出奇制胜的军事作风,同时还包括在称帝后对异姓诸侯王的处置。刘邦的性格是灵活机智、应急多变的:他在骊山纵放刑徒,就是看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秦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他对项羽是前恭后抗,在鸿门宴中他卑辞致项羽并无称王的心思,背后却对项羽开足火力开战;在战况危急时分,韩信和彭越以封王占地的要求威胁刘邦,刘邦恼恨万分,但却听从张良之计满足韩信和彭越的心愿。他灵活多变的性格是和他善于接受别人意见互为因果的:听萧何之言重用韩信;听韩信之言向东部署军阵,留萧何巴蜀收租;听郑忠言放弃高垒深堑作战;听陈平言离间项羽父子,离间楚君臣;解除白登之围,听张良言封韩信和彭越取得军事战机;封仇人雍齿稳定功臣之心;听张良言萧何上曹参下;听娄敬言都长安;听周昌言不废太子惠帝;听夏侯婴之言拜当初的敌人季布为郎中。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批评,必然改正自己的错误。刘邦统一了全国以后,他在京城附近圈了一大片山川土地“上林”,供打猎取乐之用。相国萧何比较能体察下情,上书高祖退耕。萧何的建议惹恼了刘邦,下令将萧何交廷尉治罪。王卫尉善言上谏,认为萧何身为相国尽心尽职,刘邦才觉察萧何的良苦用心而赦免萧何。刘邦善于分析形势利用形势,能够通达权变。《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的开国之君神话,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按照当时的习俗、信仰建构出来的。故事中的某些元素可能基于当时的客观事实。而秦末社会政治的风云变幻,人们寻觅真命天子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建构政治神话的丰富语境。刘邦有强烈的“预言自我实现”倾向。他以极强的自信心,敏锐的政治嗅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圆熟的人际沟通能力,对其徒众乃至更大范围的人们发出较强的心理暗示。在有意无意的心理激荡中,一连串神话被建构出来和传播开来,获得了现实的、俗世的生存空间,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了实际的作用,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在以后的战争生涯中,刘邦更是吸引多方人才获取信息,通达权变,有利把握形势战机。刘邦的成功与他的知人用人制人分不开。《高帝纪》载刘邦在戎马倥偬中,张良、陈平、张耳、陈余、项伯等这些项羽的部属都被吸引过来。刘邦定天下后,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刘邦临终时,向吕后安排朝中政局的人选,显示了他胸中一盘棋的运筹和决胜。田叔为刘邦女婿赵王的相,不满刘邦的傲慢无礼,要刺杀刘邦。刘邦捕到田叔后,却为田叔的口才思辨折服,拜其为郡守。他任用德有微瑕的陈平,终胜大局。面对数度窘辱自己而又军功最多的雍齿,刘邦封他为功臣,解除了战后群臣心理浮动的局面。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战重创楚军,逼项羽自刎于乌江,结束了4年的楚汉战争。甚至对于敌人,刘邦也做到了知己知彼。项羽以杀刘父要挟刘邦投降,刘邦却对项羽搞起了心理战: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死你的父亲,请给我一杯羹吧,激得项羽无法应战。刘邦担心黥布妄自尊大,在床上洗脚时他召见诸侯王布,令黥布愤怒得要自杀,随后又为黥布“美其帷帐、厚其饮食,多其从官,以悦其心”。如此权道让黥布怒极而喜,不知所以。病重时刘邦亲征平叛黥布,从精神和心理上胜过黥布一筹,英布始终像他手中的一个棋子随他摆布。在一步步削弱剥夺韩信的大权后,甚至随吕后处死韩信后,史书记载刘邦是“且喜且哀”,喜的是心腹大患终除,哀的是一代名将没有善终。2.既倾向繁文节,又回应历史刘邦出生于丰县中阳里金刘寨村,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幼时和卢绾一起拜马维先生为老师,随马公读书。年龄稍长后,经常逃学,常被老师训斥,但他性格豪爽宽容。他不喜欢下地劳动,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日常生活。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让父亲评判刘邦和哥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刘邦长大后做了泗水的亭长,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的心胸很大,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刘邦出身草莽,在家排行第三,生活随意大度,不拘小节。他经常赊欠喝酒并赖账不还。为吕公做寿并无一文却谎说万钱,登堂入室成为吕公的乘龙快婿。刘邦当上亭长前后,得到身为秦主吏掾萧何的庇护。对郦食其的重用重赏不仅是为了战事需要,而且也显示刘邦的豪爽性格(对比项羽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不难理解为什么纪信、周苛等人愿意为他而死。误伤好友夏侯婴,夏侯婴亲自作证刘邦没有伤害他。称帝后刘邦和戚夫人酒宴,御史大夫周昌上奏,周昌见了这种状况转身就走。刘邦跑上去揪住他,把他摁在地上,然后往他脖子上一骑,问道:“你说说我是个怎样的皇帝?”周昌拼命地仰起头说:“陛下就跟夏桀、商纣一样。”刘邦知道今天这个玩笑开大了,就笑了笑算了。从此以后他看到周昌,总是比较收敛,所以凡事总是让着周昌三分。刘邦草莽豪爽的性格使他一直反对繁文缛节。一直到称王称帝前,刘邦内心一直对儒者、对文化持贬抑态度。魏豹曾如此评价刘邦:“嫚侮人,骂诸侯群臣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吾不忍复见也。”类似的评价不绝如缕。高祖七年他巡视赵国时,女婿赵王尽礼貌招待,刘邦却傲慢回应,赵相贯高愤怒地要行刺刘邦。刘邦与张良、陈平这些谋士型知识分子关系不错,但与郦食其、叔孙通、娄敬、陆贾、隋何这类辩士、学士型知识分子关系并不融洽。在床上洗脚时他召见诸侯王黥布;对郦食其等儒者百般侮辱,骂随何为腐儒,似从中寻找乐趣,确实也显示了他草莽少文、格调不高的一面。刘邦临终前曾向吕后交代朝中人事安排:萧何死后有曹参;曹参以后王陵、陈平可以接替;陈平这读书人虽足智多谋,但优柔寡断,无法独当一面;而王陵太耿直,需要陈平做副手圆场;周勃虽没有什么文化,但为人厚道,做事谨慎,将来能够安定刘家天下。在刘邦的临终安排中,从他对各个老臣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诗文与治国的看法。刘邦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生活圈子,使得他的文化不是诗书儒雅而是相面卦术。豪放不羁的刘邦是个虔诚信仰宿命的人。相面老父相他家一家富贵后,他说“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刘邦的岳父吕公非常迷信相面,他曾据此把女儿吕雉许配刘邦。对刘濞反相观看后,他悔不当初,并劝说刘濞莫反。巡视女婿封国赵国时,对住地取名“柏人”弃宿。老年时期他把自己的生死看成是天意,攻打淮南王英布受伤后一病不起了,长年征战的身心俱疲,病情每况愈下。吕后找来一些医术精湛的大夫给他医治,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又一个个垂头丧气、憔悴地被固执的刘邦礼送走了。刘邦的前半生是粗略少文的,他经常喝酒并以“意豁”“大度”的手段而欠钱不还,他的娱乐不是高雅礼乐而是酒色打趣。陈平曾如此自评:“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止。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这种报应思想恐怕刘邦心中也时时跳动,是他那个时代那个集团的共识。刘邦的性格中总是体现豪爽大气、顺应时势的特点。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沛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很多徒役在半路逃走了。刘邦走到芒砀山饮酒时,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的豪爽使得十多个徒役愿意跟随他一块走。刘邦乘着酒意,夜里拔剑去将大蛇斩成两截,打开道路继续前进。当众人因他胆魄过人而传言他是赤帝之子时,刘邦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在基业的开创中,他一再分封各个时期的功臣,让他们居有心安。刘邦年少时豪爽大度、不拘小节很难让人想到他老年时期出于对政权和帝业的固守,变得多疑少信。刘邦在当时的人际圈中赢得了“宽厚长者”的美誉。刘邦进入了咸阳城,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关中王”自居准备享受。樊哙劝他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刘邦不杀秦王子婴,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王陵的母亲在项羽军中,通过使者对已成为刘邦部下的儿子叮嘱说“善事汉王。汉王长者”。史书记载道:高祖为人仁而爱人。这种仁而爱人的表现在史料中比比皆是: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意接受沛令之职。刘邦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刘邦之辞与曹参、萧何之辞有所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事不成,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最为典型的则是入关后的约法三章;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信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最后,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不愿过多打扰家乡父老,显示出对家乡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凡此种种,并非作戏,而是出自一片赤诚。刘邦的仁而爱人,有必要将当时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个比较。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萧何、陈平、郦食其、高起、王陵都有类似观点。以上诸说实际上是待人之道,而不是爱人。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刘、项的本质差别。刘是与天下同利,项则专利己一人。有此前提,项的爱人,毫无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表演的成分;而刘则尽可能多的使天下人得益。这种待人之道,其傲慢于人无实质性损害,其推利及人,则给人极大的实惠。这也正印证了刘邦的仁者之心之性。正因为有这种仁者之心,才能使天下归心,取得最后的胜利。从历史记载上看,更多的是刘邦的功臣受封得益,实际上,汉初的百姓得益也非常多。二、汉代皇帝的刘邦曾“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身负重伤十二次,最后在垓下把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击败,成为汉代的开国皇帝。这位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千古一帝,除了政治中的豁达、淡定与大智,感情世界又怎样呢?1.人的定义和身份刘邦的感情曾经和如下几人关联:发妻吕雉生有汉惠帝,外妇曹夫人生有刘肥,后来又薄夫人生有文帝,戚夫人生有赵王如意,赵夫人生淮南王刘长等等。在夫妻感情中,吕后属于发妻,感情日渐淡漠;曹夫人属于没有家庭名分的,在刘氏家族中不值一提。薄夫人和赵夫人各有子嗣,但活动不多。其他三个儿子的母亲均不详。戚夫人在刘邦的感情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她长期追随侍奉刘邦,长袖善舞获得刘邦的宠幸,一度成为吕后的心腹大患,也让刘邦至死不能瞑目。在刘邦戎马倥偬、日理万机的战争生涯中,也许是为了缓解巨大的压力,他还有另外一些畸形的感情生活,史书中几次记载他和男宠的亲昵,惹得郦食其、樊哙均有怨言,认为刘邦难成大事。以舍人身份追随刘邦起事的周緤,劝阻刘邦亲征叛变的陈豨,刘邦感动地封他为“爱我”号,“赐入殿门不趋”。这些另类情感和夫妻情感一起构成了刘邦的情绪宣泄和情感支撑。2.任需要补救过人刘邦从出生到童年、少年,生活在丰邑封闭的乡里社会中。就刘邦所生活的乡里社会而言,他是受到了尽可能好的教育,尊师向学,读书识字,高祖与发小卢绾亲情友爱,被家庭和社会所期待和规范着。刘邦天性中桀骜不驯的因子尚未显现出来。刘邦仰慕信陵君,数次追随结交张耳,侵染上游侠习气。通过史书记载可知进入成年时代以后的刘邦,从一个为父母所喜爱,为乡里所称誉嘉奖的向学友爱的模范少年,变成了一个游手浪荡、聚众生事的不良青年,为亲人所不喜,受乡里近邻白眼相看。成年期以后的刘邦,走上了任侠的道路。战国时代的任侠风气,根植于人性中个人自由放任,不受社会群体约束的天性,是对于法治吏治的反动。战国时代的游侠风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于自由的个人与个人间的友谊,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刘邦在布衣时经常带宾客一同回家吃饭,所以其嫂反对嫌弃。政府法制,总是有力不可及的地方,统治的真空,一定有隐形的力量来填补。这种填补统治真空的隐形力量,就是民间的政治社会。民间的政治社会,是政府政治社会的对立统一体,二者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也可以互相转化,一切取决于相互存在的条件之变化。政府政治社会是庙堂,民间政治社会是江湖;政府政治是明流,民间政治是暗潮,二者同质异体,本质上都是强制性的人间统治体系。刘邦的任侠交际的性格对他以后操纵引导民间世界有很大作用。刘邦隐于芒砀山泽岩石时期,身边有徒中壮士愿意跟从者,且“沛中子弟”多欲附者。砀兵追随刘邦,萧何曾率宗族投奔刘邦,郦商率四千人随刘邦,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刘邦利用暗潮来疏导明流,萧何就“数以吏事护高祖”。夏侯婴做政府招待员的时候,每次经过泗上亭都会找刘邦聊天。刘邦和做小吏的夏侯婴闹着玩时弄伤了他,按律要承担刑事责任。夏侯婴为了保护刘邦,宁肯自己被关押、殴打,也不肯提供对刘邦不利的证词。在刘邦起事后并在楚汉争霸的一场战役中,夏侯婴多次将刘邦为了逃命而推下车的儿子、女儿救上车。任敖年轻时是沛县的一名狱吏,刘邦犯法潜逃,小吏便抓吕雉毒打,任敖将同僚痛打一番。刘邦任侠仗义的性格与朋友之间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最后他靠自己交际交友的能力登上权力的顶峰。3.世纪之交:刘之死与刘之心刘邦和父亲住在一起,为了向外界表示他孝顺,每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的属官却觉得不合适,劝太公要注意维护皇帝儿子的尊严。刘邦再拜见父亲时,太公就提前拿着扫帚出门相迎,然后倒退着进屋,不给刘邦行礼机会。刘邦吃惊地跳下车去搀扶父亲,太公赶忙说:“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破坏了国家的礼法。”刘邦便下诏书,尊太公为太上皇,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严,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拜见父亲了。《高帝纪》中对父亲“太上皇”的称呼,显示了刘邦对人主压过人子身份的事实认定;和家人同乐时,刘邦又质问父亲如何评价自己和兄长的功业,这些无意有意的举动,显示了帝王的日常生活已经和政治权位息息相关,也凸显了在帝王身份的光环之下刘邦和家庭亲情的疏离。“太上皇”称谓体现了帝制时代最高权力集团中特殊的亲族关系,其最初发生与“皇帝”同时。“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帝位传递与帝权继承,历史上有过复杂的情形。以称“太上皇”为标志的最高执政者生前的权力转让虽然在秦汉时期没有直接发生,但先秦时期类似的历史记忆以及汉代皇帝向异姓出让国家管理权力的情形,很可能于深层的潜意识影响着帝王晚年的心态。在最先分封的刘姓四大王中,堂兄刘贾征战有功,封为荆王,同父异母的老弟刘交封为楚王,同父同母的二兄刘仲封为北方的代王,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封为齐王。太上皇还以为刘邦为国操劳过度,忘记给亲侄儿刘信封块地盘,提醒刘邦别忘记给亲侄儿刘信封地。这倒激发刘邦的满腔仇恨了,因为刘信其母早年主持大家庭内政,她恨三叔刘邦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常不按时回家吃饭,所以,开饭时间一过,她就收拾饭桌,也不留些残羹冷饭给刘邦,刘邦对这奇耻大辱一直怀恨在心。既然父亲提及,在“家族为大、孝道为先”的楚汉时代,刘邦就给侄儿分个“羹颉侯”,以纪念刘信母亲当年对未来皇帝的冷遇。刘邦对大哥的儿子薄情,对二哥的儿子倒显得慈爱。刘仲没有什么能力,分封代国,没有守住,是周勃带兵击败匈奴后,才收回失土;但刘仲的儿子刘濞却是个人物。刘濞在少年时曾随皇帝叔父征讨英布,英勇顽强,面目犷悍,臂力过人。史载,当时吴地未稳,需用强悍的亲王镇守,拟派刘濞做吴王。刘邦摸到刘濞头上的反骨,循循教诲一番后放刘濞出去做吴王了。不过历史后来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刘濞最后成了景帝时代七国之乱的始作佣者,把刘邦嫡孙刘启、刘武俩兄弟的江山搅得天翻地覆,若非周亚夫力挽狂澜,其后的刘氏江山很有可能是刘濞子孙的。另外的打击是发小卢绾夫人造反,刘邦陷入了深深的悲愤之中,对群臣、对家人表示了绝对的沉默,只是派樊哙带兵2万去悄悄处理这件事。这一招对奄奄一息的刘邦的打击应该是致命的。对鲁元公主和太子惠帝也很绝情,刘邦在逃命途中,为减轻辎重,几次把鲁元和惠帝推下车,若非夏侯婴鼎立救助,恐怕历史就得改写了。有学者认为重友情、薄亲情成就了刘邦的伟业,虽然有片面之处,但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说性格世界和感情世界更多地是局限于刘邦未称王称帝前,或者说在他称王称帝前就已经形成,那么价值世界和功业世界更多地体现在他获得权力后。前两个世界更多体现于他内在的世界,后两个世界体现了他外部的世界。三、价值世界1.因魏无知封授之书刘邦对叔孙通儒家文化秩序的认同,其实就是自己接纳一贯反对的儒者:他崇尚孝道,称帝后将父亲接到皇宫居住,他认为自己能有帝业是父亲所教,尊称父亲为“太上皇”。太上皇在皇宫生活日久了就终日闷闷不乐,刘邦私下问太上皇侍从,侍从回答:“太上皇以前在家乡丰县城生活时每天都和邻居亲朋在一起以踢球、斗鸡、喝酒为乐,现在没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闷闷不乐。”于是刘邦在皇宫附近为父亲盖起一座新丰城,又将丰县部分亲朋邻居迁来居住。新丰城街巷布局跟家乡丰县城一模一样,连迁来的相邻老幼和鸡犬都能认得各自的居所。他因魏无知推荐陈平而重赏魏无知。刘邦重赐曾反对英布谋反的朱建;杀死曾经的恩人丁公,原因是丁公不效忠于项羽,刘邦要确立的还是宗法道德意识,如忠孝伦常。最为典型的是刘邦以谋反罪残酷处死彭越,而将敢于祭拜彭越的栾布拜为都尉,原因不仅在于栾布对刘邦过河拆桥的指责,更在于刘邦以宗法道德来支撑其帝国的理念。楚怀王同时封项羽的祖先在鲁地为鲁公,项家便世世代代继承这个封号,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后,刘邦挑出项羽人头来劝降成功后,率兵入城,以鲁公礼厚葬项羽。丧葬仪式上,刘邦抚项羽灵柩号啕不已。称帝前对私学的宽容,称帝后对孔子和陈涉的祭拜:大牢祠孔子,为秦始皇等守冢等等都是对儒者儒学的抬高。他结束了秦朝摧残文化打压言论的暴政,开创了雍容大度的政治局面和多元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格局:汉帝国以德立国,以德治国,以德强国。当然,道统世界中的德性或德行远不如现实的才能功业更重要,或者在刘邦的心中前者是服务于后者。《汉书·陈平传》中刘邦听到别人非议陈平贪财好色要辞退陈平并责备伯乐魏无知,魏无知这样劝说刘邦:“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于胜败之数,陛下何瑕用之乎?今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愿其及诚足以利国家耳,盗嫂受金又安足疑乎?”刘邦接受了魏无知的价值观,拜陈平为护军中尉。称帝后,怕田横谋反作乱,招他前来,田横因烹杀郦食其而羞愧与其弟同事刘邦而自杀,“上壮其节”是在田横及五百壮士自杀后而非自杀前,可知刘邦推崇的德性是在自己控制的政治范围之内的。2.是违反“怀王之约”的“反秦战争策略”起事时刘邦为布衣出身草莽英雄,多有凑热闹之意。但在以后的风云战事中,刘邦也逐渐对集团的归属做出明确指向。田余庆、李开元认为,汉初特重张楚法统,刘邦称帝后,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陈涉首事反秦,是战国复国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也是复国后的第一位楚王。刘邦从芒砀山返回沛县起兵,在名分上正是相应陈涉,依附于张楚政权。在秦末战乱中,尽管战事剧烈,政局变动频繁,天下的大义名分,政权归属是一点也不乱。在项羽分封前,天下的政治分割和各个起义集团的政治归属,是严格按照复活的战国七国来统属的。在七国之外,并无新国家新政权建立,也看不到这种尝试。刘邦在陈涉死后,先后归属景驹之楚和怀王之楚,不但表明刘邦归属于楚的一贯性,也是刘邦直接从属于张楚法统的旁证。刘邦为汉王,乃出于项羽的分封,而这是违反了当时的“怀王之约”的。《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和《汉书·高帝纪》中说“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怀王约,入关无暴掠”。怀王之约不仅是楚国君臣之约,而且是反秦各诸侯国间的公约。怀王之约不仅规定了对秦国的战争策略,战后处理方案,而且规划了未来的政治秩序和局势。怀王之约是王政复兴的政治大纲。刘邦是很重视这个约定的,而项羽是很仇视这个约定的。刘邦曾列举项羽十大罪状。项羽负怀王之约一事,被刘邦列为首罪,其余九罪,无不直接间接涉及怀王之约。罪二、罪三,讲项羽违约杀将自立,领军入关。罪四、罪五、罪六,讲项羽违约对秦施暴。罪七、罪八、罪九,讲项羽杀约主,夺权诸侯王,破坏怀王之约所确定的天下秩序。罪十则总述诸罪之恶,其中再次强调“主约不信”。在整个汉王国时期,怀王之约始终为刘邦所重视和强调,这并非偶然,而是有一贯性和渊源的。对刘邦来说,怀王之约乃是其统治以关中为基础的旧秦国的法理依据,也是否定项羽,强调汉之正当性直接源于怀王之楚的大义名分。秦末至高祖时期因误判、错判而造成疑点的情况相当多,强调司法公正成为必须,高祖七年发布诏令: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传所当比律令以闻。谳狱即是评议罪行,客观上的决狱不当是上谳的根本原因。上谳是对已生效或即将生效的错误判决设立的一种救济程序。汉高祖出身细微,深谙秦代治狱苛暴,建汉伊始,便颁布诏书规定疑狱冤案须层层上谳,以根治疑狱久系不决的局面。县、道级官吏审理案件时遇到难以定罪量刑的,包括县、道官吏参加议案时的不同主张,均可上奏郡级请求决疑,郡级长官要给予答复,告诉下级官吏应该如何审判,此为“谳”或“报”。廷尉和二千石成为解决疑狱的关键机构。如果二千石仍不能解决,则要奏谳到中央审判机关廷尉,廷尉要给予答复。廷尉也无法决疑的,则要奏报给皇帝。皇帝拥有最终的裁决权。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记载案例二十余件,以高祖时期为多,可看出高祖七年诏书与各地司法情况互为因果的社会现实。但从《奏谳书》的判决结果看,高祖和吕后时期的司法实践与秦代一样严苛,一方面反映汉初统治者急于稳定社会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初衷和实际效果的不符。此后文景、武帝时期都加大疑狱上谳的力度,刘邦开创了汉代法统严明的制度。3.吕后对政统的矛盾首先,对惠帝太子身份的最终认同。刘邦和吕后是患难夫妻,但长期的战争生涯使得夫妻二人的感情早已疏远淡漠,婚姻也是形式上的。戚夫人长期追随他,在母以子贵的社会体制下,太子惠帝自然身份不稳,这成为了吕后的心病。嫡长子继承制使得吕后和刘邦的斗争多了一面旗帜,这也是吕后团结功臣宿将的武器。周昌以死上谏刘邦不能易太子,否则不奉朝。在获得吕后的感恩后又得到刘邦的赏识,刘邦内心中还是重视政统的。他矛盾之处在于戚夫人和惠帝母子身份不统一,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刘邦对惠帝有多么不满意,对赵王如意又多么欣赏,他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并不涉及才干能力,而是他们的母亲身份引起了刘邦不同的感情。最终感情服从服务于政统,刘邦在无奈之下又有些欣慰。其次,吏民上书制度。汉代以公车设立为标志的吏民上书制度确立于高祖时期,上书制度内容包括:一是广开言路,营造上书的宽松环境和社会风气;二是公车上书与其他途径上达多轨并行;三是“言可采取者”即予拜官封爵;四是为防壅蔽,废副封制增设封事制;五是严惩“妖言”、“欺谩”,规范上书者的行为。两汉时期,集收集信息、议政、选官、监察、司法救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吏民上书制度,在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四、绩效服务1.从“立功”看“德”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就是要定国安邦,造福于民。《汉书·高帝纪》载高帝五年,刘邦在定陶即位皇帝。从形式上看,刘邦所以为帝是出于诸侯王的推举。在请即位疏中,诸侯王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问题,即刘邦为什么应该作皇帝,文中总结“功盛德厚”。疏文说“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先得秦王,定关中”,这是灭秦之功。“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这是灭项羽之功。又说“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这是讲德。刘邦恢复失位的诸侯王之王位,安定各国民生,特别是针对赵、韩、淮南国的情况而言的。一般而言,刘邦之德在于“立有功”,上“嘉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下使“功臣皆受地食邑”,所谓论功行赏。最后,论功评德的结果,刘邦不仅功最多,而且德最厚,居帝位很合适。刘邦死后的正式尊号为高皇帝。刘邦死后又称高祖,名号由来是“为汉太祖,功最高”。请即位疏及上尊号文皆汉政府正式文书,集中反映了刘邦集团对刘邦即帝位的看法。刘邦自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史记·高祖本纪),天下“乃公居马上得之”(《史记·陆贾传》),皆本事本人自负以武功为皇帝之语。总之,刘邦所以为皇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有最高的军功。这种看法,不仅是刘邦集团和汉政府的看法,也是刘邦本人的看法,进而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的共识。“德”,据李开元分析乃是施恩(P139)。《史记·张耳传》赵王张敖不许其相贯高、赵午刺杀刘邦时说:“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毫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赵王张敖曾上请刘邦即位,其父亲张耳失其封国,汉三年由刘邦立为赵王,死后由张敖即位。张敖此处所言之德,就是即位疏中所言的施恩之德的具体例证。刘邦施恩就是韩信、王陵、陈平等所分析的刘邦能“与天下同利”,而项羽则不能给人“功”和“利”,不能分封功臣。共天下就是不独占权益,与部下共同分配所得利益。刘邦成为皇帝,是刘邦集团基于共天下的理念,根据个人的功劳公平分配天下权益的一部分而已。施恩权益于功臣,这是刘邦之德,也是刘邦之功。西汉初年,政治关系回归霸业,刘邦和功臣间也用旧时传统形式结盟求信。《史记·诸侯王表》中说:“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结盟为三方:皇帝、诸侯王和列侯各有权利和义务。在权利方面,就列侯而言,无功不侯,盟约保证功臣们独享封侯特权。就诸侯而言,非刘氏不王,保证刘氏皇族独享封王之特权。就皇帝而言,侯王之封,乃皇帝所控,盟约保证皇帝独享王侯之封的特权。义务方面,此时的列侯,皆是与刘邦共定天下的武力功臣,最大的义务不是起兵谋反。刘邦立同姓诸侯王,目的非常明确,用诸刘姓王国支援汉朝皇权。刘邦目的就是死守刘氏和功臣家业,维持刘邦集团的功业世界。2.深化了国家的体制,通过设置合适的功能定位,确保了汉初各个领域的统一《大风歌》中回归故乡抒发情怀,既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感慨兴奋、踌躇满志,又抒发了忧江山不稳、高处不胜寒的复杂心情。他必须思考如何固守马上取得的天下,思索如何固守刘氏江山,如何长存他子孙帝业。接下来他对陆贾“马上取天下诗书治天下”的接受认同是很自然的了。《史记·陆贾传》记载陆贾时时在刘邦面前说称《诗》《书》,刘邦骂之:“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段对话,构成了中国政治史上一对最有名的重大命题。所谓马上取天下和诗书治天下,也就是贯通二千年中华帝国时代的所谓文武之道的问题。刘邦在马上取天下的时候,出于各种原因,也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诏令天下,广泛求贤。刘邦攻入咸阳之时,便立即废除秦朝的苛法。与民约法三章,封存府库,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在平定天下后,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作“汉律九章”。史书中往往萧曹并称,但在功臣的排序中,刘邦却听张良之意萧何地位高于曹参,萧何、曹参同为跟随高祖刘邦创立西汉王朝之重臣,萧何一直镇守后方,筹集兵员粮秣;曹参在前线出生入死,屡建功勋。天下平定后,萧、曹二人为争夺丞相之权位曾有一场激烈辩论,刘邦不顾众功臣反对而采纳张良的建议,给予没有战功的文吏萧何以功劳、位次两项第一,并委以开国丞相的要职。刘邦此举对有着浓厚军功传统的汉初国家领导层而言极具深意,不仅妥当地缓和了功臣群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