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篇次和章句划分的初步探讨_第1页
《老子》篇次和章句划分的初步探讨_第2页
《老子》篇次和章句划分的初步探讨_第3页
《老子》篇次和章句划分的初步探讨_第4页
《老子》篇次和章句划分的初步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篇次和章句划分的初步探讨

《老子》一书经过长期传播,形成了许多传记。其中,王伟本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注释。从王弼本的结构来看,全书八十一章,分为“道”、“德”两篇,“道”篇在前,为上篇,“德”篇在后,为下篇。关于这种篇章结构的源流,历史上就存在很多疑问,至今在学术界仍有不少争议。一关于本简称《子部本”的编纂关于王弼本篇章结构的源流,当今考古学界往往是将其放在与竹简本和帛书本《老子》的比较中来考察,并进而研究一般古书加工流传的过程。竹简本《老子》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南部的郭店一号楚墓中发掘出来的,整理者按照竹简的形状和编线契口位置的不同,将这批竹简分为甲、乙、丙三组。学术界一般认为竹简本《老子》抄写于战国中期,是目前所见年代最古的《老子》传抄本。帛书本《老子》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分为甲、乙两种,是抄写于汉代的两个版本,它们体例特殊,文字上也有着不同风格,应该分属于汉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古文献。今传王弼本与竹简、帛书两种出土文本之间到底存在多少关联,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有学者提出,王弼本和竹简本之间存在明显的继承与被继承关系,但思想体系互不相同;竹简本《老子》最早,帛书本《老子》是对包括竹简本《老子》在内的老子学说的汇集与发挥,而王弼本《老子》是对帛书本《老子》的直接修订。又有学者认为,竹简本《老子》的甲、乙、丙三组为当时的选本或节抄本,因为在竹简本《老子》出现之前,与今传王弼本《老子》在规模和次序方面相当的《老子》书就已经存在了。竹简本《老子》甲、乙、丙三本在编排上使用了多种标志符号,有重文号,有短的墨横符号或墨线,还有小黑方块以及钩形符号等。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些标志符号究竟是表示分章还是断句,或者作为重文符号来使用,尚存在较大争议,也不能从中明显地看出有所谓王弼本上篇、下篇或“道篇”、“德篇”以及章节方面的区分。但是从文字内容来看,竹简本《老子》绝大部分与王弼本是大体相同或相近的,有人由此认为竹简本《老子》反映的是王弼本处于形成时期的情形17。看来,要依据竹简本来判断王弼本的篇章划分还比较困难,更大的可能是,竹简本《老子》时代根本就不存在类似于现存王弼本的这种体例。与竹简本《老子》时代不同,帛书本时代已有明确的分篇,而且在篇题的排列上,帛书甲、乙两本具有一致性,文句次序也没有什么不同。帛书乙本与甲本稍有不同的是,乙本篇末标有“德三千四十一”、“道二千四百二十六”的篇题和字数。另外,帛书甲本有圆点标志符号,乙本却没有。这同竹简本中使用了多种标志符号的情况完全不同。从圆点符号在帛书甲本中的分布来看,有18个在“德”篇,1个在“道”篇篇首,况且圆点所处的位置,与现存王弼本“章”的划分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标在相当于王弼本“章”的中间。与竹简本《老子》相比,帛书甲本中的圆点符号在书写方式上显然更为抽象。有学者认为,帛书甲本《老子》中夹杂的圆点符号是作为分章记号使用的,然而有不少的圆点符号却夹在同于王弼本《老子》所划分的“章”内部的,这无论如何是无法用分章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的。这些圆点符号应该是抄写者出于对文献意蕴的理解重新编撰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当然,这些圆点符号的点定并非随意的行为,而应该是有文本依据的。在同于王弼本第五十一章的文句中,“莫之爵而恒自然也”句后有一个圆点,将“道生之”句与前隔开,这说明在帛书甲本的编订者看来,这两句原本应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考虑到两句之间在语言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密切关系,还是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而中间加上圆点符号,并没有平滑地将二者合并,则表现了编订者的存疑和审慎态度。再比较来看,从竹简本《老子》到帛书甲本,标志符号的使用逐渐减少,到帛书乙本则没有了任何标志符号,文句之间的联缀却越来越显得紧凑有序。这说明《老子》从竹简本到帛书本的演变过程中,编订者的逻辑化和系统化意识在不断增强,原本存疑的文句缀合经过编订者的长期反复的锤炼推敲逐渐趋于固定,用于标示存疑的圆点符号已经没有继续使用的必要,由此奠定了今传《老子》诸本的基本面貌。然而,后世改善《老子》文本的努力并没有停止,王弼本很可能就是出于注释和传授《老子》的需要,在帛书甲本和乙本的基础上,对《老子》文本又作了部分文字和结构上的调整,并作了章节的划分。但是,王弼本“道”篇在前,“德”篇在后,明显不同于帛书本的体例编排,个别文句的顺序也有些许不同,所有这些不同是何时出现,还不能据以作出确切的判断,因此有必要从传世的文献材料中找寻产生这些不同的相关线索。二《老子注》本作为“道经”的范围之一,其又分其第一段有关《老子》篇章结构的记载,《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言道德之意,著书五千余言,分为上下篇。《汉书·扬雄传》中引用桓谭的话说老子薄仁义,非礼学,著“虚无之言”即《老子》,也是两篇,还说汉代文帝、景帝以及司马迁等都非常喜欢此书,比之于“五经”。《隶释》卷第三载汉代边韶《老子铭》称“二篇之书”。这些都表明,《老子》一书流传到汉代已经有了上、下两篇的区分,只是这种区分尚未发现“道”、“德”二经的篇题。汉代以后至初唐以前,文献中多有记载《老子》篇题的情况。《牟子理惑论》中即有《老子》道经三十七篇的说法。晋代葛玄在《老子道德经序诀》中称《老子》分上、下经,道、德二篇五千言。《北齐书·杜弼传》也论及杜弼个性爱好,其中说“弼性好名理,探味玄宗”,以为“《道》、《德》二经,阐明幽极”,因此“注老子《道德经》二卷”。唐颜师古在《汉书·魏豹传》和《田澹传》分别注引了《老子》“道经”和“德经”中的文句,而所引“国家昏乱有忠臣”句,明确指出是属于“道经”,所引“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句,明确指出属于“德经”。李贤在《后汉书·翟酺传》中也注引了“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并明确指出属于《老子》道经。这些现象都说明《老子》以道、德分篇是初唐以前比较普遍的情形。然而,王弼本《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编排体例是何时开始出现的呢?现存王弼注《老子》聚珍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等都附有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晁说之所撰的题记和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熊克所作的跋,其中说王弼注《老子》共二卷,注文言简意赅,深得老子清净之旨,又指出王弼注书用力颇深,为当世所稀有,所题书名《道德经》不按道经和德经作出上下篇的区分,似乎更接近其原貌。南宋时董思靖在其《道德经集解序说》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王弼合上下为一篇,亦不分章”821。对此,元人刘惟永指出,王弼所注《老子》分上、下两卷,并冠以总名《道德经》。他还在《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卷下引程大昌的话说,《道德经》之总名自古就是如此。《道德经》上卷“言治言兵”,下卷“论一论道、论无论柔”,“道”经、“德”经不可二分,凡有分标“道”经、“德”经者,“恐后人为之”81。此外,南宋以藏书知名的陈振孙在其所撰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中,明确地说王弼所注《老子》当为《老子》古本,既不分上、下卷,也没有分章,与当时传世的分上、下卷的其他《老子》书明显有别285。这一说法与晁说之、熊克等人的观点是相符合的。但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对《老子》进行注音和释义,分题“道经”和“德经”,采用的即是王弼注本。据此有人反驳晁、熊二说,但也有人支持。清代学者孙诒让曾作出考证,他认为《老子》上下篇,分题道经、德经,八十一章,这样的划分在河上公本、道藏唐傅奕校本、经典释文所载王注本、石刻唐玄宗注本都是一样的。他还征引梁僧祐《弘明集·牟子理惑论》中的有关材料,认定王弼所注《老子》分道、德二经,其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的划分,与汉代《老子》书相同。还说当时所传不分道、德二经的王弼注本,乃“出于宋晁说之所校”,“非汉、唐故书之旧”125。近人余英时也认为,王弼本《老子》分上下两卷,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此种分法至迟在汉末即已形成6。孙诒让和余英时的说法与上述晁、熊二人的说法都明显不同。有学者指出,古书分篇、分章,意思本来没有什么不同,如在《汉志》中都称“篇”,而《释文》、《隋志》以及后代史志中又一律改称为“卷”。但是后来“篇”字大多就章节而言,“卷”字多与篇幅关联,篇和卷之间有了细微的差别。王弼本《老子》在第二十章中注引第四十八章称之为“下篇”,第二十八章中注引第四十章称之为“下章”,这是隔篇称引,篇章可以互换使用,而且称引“上章”、“下章”时从不说明是第几章,由此可见所谓“上篇”、“下篇”、“上章”、“下章”都是指上文、下文的意思,原来并没有篇与章的区分。王弼之所以不分道、德二经,其用意在于表明“道”与“德”二者不可割裂,道为本,德为末,二者为体用关系,所以只分卷,不分篇。《老子》书在王弼之后分“道”、“德”二经,主要是受到道教和河上公注本的影响。而王弼《老子注》本来是不分篇章的,除了宋明时期一些学者明确的说法之外,古代凡称引王弼《老子注》时,都没有“道”、“德”二经的提法,可见王弼《老子注》不分《道》、《德》二经,是以道德一元论作为依据的229。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历史的实际?《老子》一书原来有无篇章划分?流传过程中发生过哪些变化?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依据相关文献作出进一步考证分析。三汉初《子部子》本与汉非《解老》、《喻老》所引《大周故子》的体例有差异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宋代彭耜纂集《道德真经集注杂说》时引董逌《藏书志》中的话说,唐玄宗注疏《老子》,开始改定章句,上卷言道,下卷言德,称为道德经555。董逌的说法明显不可靠。因为现存正统《道藏》所收《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八十一章混而为一,没有发现“道”、“德”篇题。其中《释题》有专门解说,认为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体用互陈,递明精要”,不必为上下篇定名749。宋人邵若愚的《道德真经直解叙事》也指明《史记》中“有上下篇目之文”的记载是不实的,后人创立篇名,以道为上卷、德为下卷是因循《史记》的做法,系“史辞之流言”,所以应当除去篇名291。然而,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在河北易县龙兴观发现的道德经碑中,碑阳和碑阴第一行分别题有“老子道经”和“老子德经”字样,并且在碑阴末尾题有“老子德经卷下”。唐中宗年号为景龙,这说明唐玄宗以前,以道经为上卷、德经为下卷的分篇形式确实存在,而这种形式的分篇也必然有所传承。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说明在司马迁之前,《老子》一书就已经分作上下两篇,“道”前“德”后的顺序似乎是固定了的。彭耜还在其纂集的《道德真经集注杂说》中引谢守灏《老君实录》语,提到唐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以汉魏以来流行的《老子》版本作为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文字方面则选择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公元574年)彭城项羽妾墓出土的古写本作为主要依据,而古写本的原貌已无以稽考583。虽说项羽妾墓出土的古写本原貌已无法查考,但我们可以推测其体例不会与当时流行的很多版本有明显差异,如若不然的话,傅奕不会没有反应。又考虑到项羽妾生当秦末之时,秦国祚短促,由此不难想象在此之前远至战国后期,“道”前“德”后体系的《老子》书应该已经有所流传。而司马迁正是根据自己所见到的《老子》传本,并结合当时的有关传闻,在其写成的《老子列传》中提供了《老子》书的模型。有学者认为西晋王弼注本以道经为上卷、德经为下卷的体例早在东汉时期出现的河上公注本、想尔注本就是如此。而帛书本《老子》上下篇的次序与韩非《解老》、《喻老》两篇所引《老子》本文的次序是一致的,帛书本《老子》是西汉时期通行的古本。这种观点的依据即是韩非子《解老》、《喻老》篇引用的《老子》本文的次序。对此,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指出《解老》篇中最初引用的是相当于王弼本下篇开始的第三十八章,相当于上篇最初部分的第一章在后半部才出现。但总体来看,下篇的引用居多,仅仅两条或三条是从上篇引用的,引用顺序方面能否真正按《老子》版本的顺序来解说也还存在不少疑问303。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作《解老》、《喻老》二篇,以法家思想解释老子学说。与王弼本《老子》相对照,《解老》、《喻老》二篇分别依次解喻了王弼本的12个章和13个章,加起来共25个章的部分文句,去除重复之后仅有22个章,其中“道”篇6个章,“德”篇16个章,而且有一些章的排列明显与帛书本《老子》相同。从韩非解喻《老子》的文句看,基本上是先“德”篇后“道”篇。可见韩非《解老》、《喻老》所引《老子》版本在体例上与帛书本《老子》应该大体相同,而此帛书本又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合为一体,再结合《史记·韩非列传》所载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的材料,说明作为黄老学代表作的《黄帝四经》和帛书本《老子》在韩非之前可能已经形成。由于黄老之学脱胎于老子之学,它明确主张“道生法”,顺应战国晚期以法家思想统一全国的形势,本于黄老的韩非为了提高“法”的声望,彰显“法”的古老性和权威性,在“道生法”观念的基础上,很有可能将帛书本《老子》的“道”篇移前,于是就形成了王弼本《老子》的分篇体系。再从相关史料记载的《老子》分章情况来看,宋代谢守灏在《混元圣纪》第三卷引用刘歆《七略》,言刘向雠校《老子》书二篇八十一章,其中上经为三十七章,下经为四十四章814。与今传王弼诸本上下经八十一章的分法相合。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序说》所引刘歆《七略》相关材料与《混元圣纪》所引略有不同,其中说到刘向定著《老子》二篇八十一章,分为上经三十四章、下经四十七章。虽然谢、董二人所引上下经章数有异,但刘向校书时《老子》共有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的记载是相同的。与前引晁说之、熊克、程大昌、孙诒让等人的说法相参,可以论定魏王弼时既有以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相区分,且附有八十一章章目的传本,也有不以道、德为篇名且无章目而单纯以上、下分篇的传本,王弼所据当为后者。另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了几部有关解说《老子》的著作,其中有《老子邻氏传》四篇、《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六篇等(1),这些著作在解说过程中有可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对《老子》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更为细致的章句划分,而且在《老子》文本的演变过程中或多或少有师承传递的关系。既然如此,两汉时期严遵所著《老子指归》、安丘望之以及马融各自为《老子》所作的注解著作等,也理应各有传承。这些注解《老子》的著作也有可能考虑各自的需要,对《老子》原有的文本结构进行过各种调整。到王弼为《老子》作注时,其篇次和章句划分应该初步稳定,唐陆德明采用王弼注为《老子》作音义,并以道、德作为上、下篇题,以后又经历了长时期的流传变化,才使得今传王弼本《老子》的篇章结构逐渐固定下来。但现有王弼注本八十一章的结构最终是何时固定的?从上引传世文献来看,八十一章本起于河上公,可是宋代所见王弼注本尚未分篇,也没有分章。对此,明代薛蕙曾有论说,他认为《老子》一书过去分八十一章,有的说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