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与文化实践_第1页
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与文化实践_第2页
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与文化实践_第3页
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与文化实践_第4页
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与文化实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与文化实践

流行音乐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之一。在流行音乐全球化的影响下,各种不同形式的流行音乐汇集在高校校园,并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在高校开设流行音乐欣赏课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流行音乐的实质,并感受融于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审美情趣。一、流行音乐的全球化流行音乐不仅指所有流行着的音乐,还应包括:乡村音乐、民谣、爵士乐、节奏与布鲁斯、摇滚乐、灵歌、福音歌曲、流行美声歌曲、电影音乐、世界音乐(即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等多种类型。流行音乐在其产品制作上是以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其生产基础,其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性,产品的生产和运作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整套商业化运作机制,制作与传播手段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为媒介;在文化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与商业性文化娱乐圈活动紧密相连;在观念上和表现内容上主要体现非主流意识形态,其受众群主要为青少年亚文化群,其文化性质属于以这一社会文化群的思想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具有一定流行性和时尚性的大众娱乐文化。当前流行音乐的全球化,展现在以下几个面向:首先是全球化的跨国唱片工业与市场。今日在世界各地,不论中外的音乐商品,多来自六大跨国唱片公司(Sony,Warner,PolyGram,EMI,BMG,Universal)等国际主流厂牌;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六大公司已有全球音乐市场70%以上的占有率。流行音乐的全球化市场,以及唱片工业的全球整合,使得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都能在唱片店、在媒体(包括网络)轻易地接触全球流通的音乐商品。其次则是,全球化的流行音乐美学及文化实践。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全球化扩张,各国的流行音乐文化,亦呈现愈趋相近的面貌。尤其是摇滚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世界以来,来自美国,英国的英语系流行音乐便形成一股影响不同国家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力量,各国由聆听、翻译到融合性的、混血音乐创作(结合各式英美或异国乐风与本土音乐元素的新创作),成为当代普遍的流行音乐美学,也形成在各地通行的流行音乐表现及传播形式。最后,则是全球化的音乐流通网络。网络科技,包括网络上的音乐交换软件,以及方便于网络传输的音乐压缩文件,触动的不只是全球化的流通,亦可能是流行音乐文化形式的变动。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也能投入作品的生产,在网络上自由发表,扩展了流行音乐在商业之外的可能性;更不用说,流行音乐的演出或欣赏,如今都能轻易地打破地域的界限,借助科技的帮助而在不同空间中畅行无阻。由上述流行音乐的全球化现象来看,当前流行音乐亦可说是特定族裔文化、科技、经济、媒体以及意识形态的融合产物。二、关注文化时尚和热点的认知领域大学生处于文化信息丰富、思潮聚焦频繁的大学校园环境中,社会的诸多文化时尚和追踪热点会迅速涌进其认知领域。在流行音乐全球化的影响下,各种不同形式的流行音乐汇集在高校校园,并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1.大学生使用流行音乐的原因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喜欢流行音乐并有自身的特点。据调查显示,83.5%的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而喜欢严肃音乐的仅有20.8%,其中有8.7%的人既喜欢流行音乐、又喜欢严肃音乐。喜欢流行音乐的人要远远多于喜欢严肃音乐的人。流行音乐得到青少年的喜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从本体上看,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需要,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与认同,这是流行音乐得以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最基本因素。②大众传播媒介在流行音乐的流行中起着重要的诱导和催化作用。③青少年出于逆反心理和对成人社会的反抗,而固守流行音乐的阵地。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对成人社会的不满都呈现于流行音乐中。与一般社会青少年相比,大学生爱好流行音乐有以下特点:①大学生文化水平比较高,更易于接受西方流行音乐,欧美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有较大的市场。②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创造力能力相当突出,部分大学生能学习使用电声乐器与编曲、录音设备,并自发组成乐团,尝试自行创作流行歌曲。2.流行音乐盛行,侵犯着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流行音乐是大众日常消遣与休闲的一种方式,流行音乐缓解了生活的压力与心中的郁闷,流行音乐有利于青少年保持一种平衡与健康的心态。其次,流行音乐使听众由单纯的欣赏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这一切都是严肃音乐所无法替代的。但是流行音乐全球化也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①流行音乐的商品化、传媒化,消解了其艺术性,这对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流行音乐为了商业利润对文化消费者曲意逢迎,丧失了艺术的独立性,过度的商业化扭曲了社会文化的导向。流行音乐的娱乐性也日益消解人们关注的焦点,使大学生忘却了社会责任感。追求即时行乐,这不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些格调低下的流行音乐使个人陷入哀怨缠绵、多愁善感的狭窄天地,导致大学生思想消沉、学业荒废。②流行音乐的全球化、标准化与商品化造成欣赏主体的欣赏能力及批判能力消失。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不是依靠内心的价值分析和理性选择;青年大学生对歌词的思想性、作曲的艺术性的关注远不及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形式关注。流行音乐“流行”到校园,也有大学生的盲目模仿和“从众”的原因。③流行音乐全球化,带来外国“流行文化的侵略”,造成传统音乐文化的衰弱与断层。外来流行音乐悄然侵蚀着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最终将颠覆已有的意识形态。并且,流行音乐全球化模糊了流行音乐与本土传统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之间的界限,缩小了本土传统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的传播空间,最终造成传统音乐文化的衰弱与断层。三、刑事能力彰显自身文化当前许多大学生爱好流行音乐,但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听觉感知和对歌词表面词义的理解上,无法从表层感官刺激构成的感性感知深入到深层次的内心审美感悟和理性思考中去,从而不能真正实现艺术欣赏,难以提高欣赏者自身音乐文化修养、人文素质和完善人格情操。在高校开设流行音乐欣赏课,既保护了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保留了学习音乐的动力,又可以消除流行音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修养、人文素质。1.应注重从设置上文化知识的提升流行音乐欣赏课可以系统全面地介绍流行音乐及相关领域的概貌、历史、原理和术语等方面知识,促进大学生对流行音乐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流行音乐的美学特点、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理性认识。2.开设流行音乐欣赏课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后播及全世界。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之所以受到年青人的青睐,当然有其艺术魅力所在。开设流行音乐欣赏课使大学生在听流行音乐时由自发接受变为自觉鉴赏,以培养他们识别流行音乐好坏的能力。欣赏主要分析流行音乐的格调、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及给人的积极消极影响。在了解流行音乐背景知识的同时,采用讨论与比较的教学方法来丰富鉴赏内容,促进大学生真正实现艺术欣赏,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修养、人文素质。3.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流行音乐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流行音乐与本土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融合。不论是西洋古典音乐还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都是人类艺术宝库里璀璨的明珠,理所当然是艺术教育的主导。但是面对敞开的国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各种思潮蜂拥而入,艺术教育既要面临外来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又要面临传统文化自身的筛选。深刻、全面地认识流行音乐的历史与形式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流行音乐的本质,明了自己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并感受融于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与高雅的古典音乐文化。虽然目前国内有关“流行音乐”的教材和资料相对较少,传统的艺术院校也少有系统的相关课程,而且高校的音乐教师多为专业院校毕业,缺乏流行音乐的专业知识。这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增强高校人文环境建设,通过系统地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我校大学生艺术团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流行音乐欣赏”这门公共选修课,并受到了广大学生欢迎。四、流行音乐支持课程的组织为了达到流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素材选取与教学方法应有合理的选择、安排。1.流行音乐专题讲座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开设的流行音乐欣赏课涵括了中外流行音乐的绝大部分内容。分为“台湾流行音乐”、“香港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布鲁斯欣赏”、“爵士乐欣赏”、“美国乡村音乐欣赏”、“摇滚乐欣赏”、“NewAgeMusic欣赏”等8个专题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系统地讲解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类别与风格;流行音乐在大陆、台湾与香港的引入、发展及本土融合;流行音乐全球化影响下,流行音乐地多元文化背景的融合及其呈现的新面貌。2.从作品的角度选择教学素材在流行音乐欣赏课上使用的教学素材选自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经典代表作品。这些流行音乐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代表性。在课堂上,这些音乐作品易与学生取得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分析作品,他们也更乐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长时间的收集、整理,根据教学内容,我们选取了400多首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这些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贯穿于整个课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比较并确定演唱方法,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采用讨论法、比较法、体验法等教学方法可以丰富鉴赏的内容,争取更好的教育效果。讨论法:即针对某一流行音乐作品,让大家各抒己见,使大学生们在讨论中分辨出该作品的优劣。讨论往往最能激发人们智慧的火花,不同的评论会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比较法:即对几首不同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它们的格调、艺术风格及艺术性。可以是同一题材的流行歌曲和艺术歌曲的比较,可以是同一歌曲不同演唱版本的比较,甚至可以跨艺术形式进行比较等等。体验法:可以让学生亲自演唱所欣赏的流行歌曲,体验歌曲带来的感受。好的流行音乐带来的是艺术享受,而不良流行音乐带来的仅仅是感官刺激。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相信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有待于教育者去发现、总结。4.《d乐队》的营销中心介绍主题:摇滚乐。教学目的: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摇滚乐。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了解摇滚乐的起源与发展状况,带动学生去主动思索,评价摇滚乐的社会文化价值。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摇滚乐MTV及摇滚乐相关资料介绍。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美国Nirvana乐队Grunge风格的名曲《YouKnowYou'reRight》的MTV,然后介绍Nirvana的成就、Nirvana乐队的成员及其发展历程,以及乐队主唱KurtCobain显示的内心的狂燥、愤怒、压抑、扭曲、病态、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温柔、感性的一面。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导出结论:摇滚乐的本质就是反叛,对正统社会的排斥,对传统音乐框架的否定,甚至摇滚乐自身!(2)介绍摇滚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组织学生体验“摇滚”的感觉。(3)介绍摇滚乐的分类及其代表乐队和作品,比较这些作品的不同风格,让学生们对摇滚乐的本质及其发展历史与不同类别的摇滚乐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4)介绍中国大陆的摇滚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们从曲风上、歌词上和相关摇滚乐的资料来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摇滚乐,认识中国摇滚乐与外国摇滚乐之间的联系,以及摇滚乐与中国国情的具体结合方式,体会外国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摇滚乐欣赏”课系统地介绍了摇滚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欣赏了一些国内外摇滚经典作品,并综合使用比较法、讨论法与体验法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这次课,可以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摇滚乐,正确地理解摇滚乐的本质与音乐形式,就避免了他们对摇滚乐的盲目憎恶与喜爱,最终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五、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流行音乐欣赏”这门公共选修课在我校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一年来,受到了广大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