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_第1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_第2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_第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_第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不仅在耳鼻喉科就诊,也常在神经内科就诊,发病率为107/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不仅在耳鼻喉科就诊发病原因特发性(约50%70%),无明确病因。继发性(约30%50%) :头部外伤!前庭神经元炎!内耳循环障碍!梅尼埃病!偏头痛!内耳手术 !发病原因特发性(约50%70%),无明确病因。继发性(约3发病机制: 壶腹嵴顶耳石症:因椭圆囊自发性退变,耳石自囊斑上脱落,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嵴上, 当头位改变时,诱发壶腹嵴顶耳石发生变位,临床上出现眩晕、眼震等表现 。半规管耳石症:变性的耳石悬浮在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液

2、中,当头位变动时,变性的耳石及内淋巴液均发生与壶腹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壶腹嵴神经兴奋,出现眩晕、眼震。发病机制: 壶腹嵴顶耳石症:因椭圆囊自发性退变,耳石自囊斑上发病机制近10余年来对患者的耳部手术或尸检发现壶腹嵴顶、半规管中出现碳酸钙盐晶体(耳石),证实了上述结石学说。 发病机制近10余年来对患者的耳部手术或尸检发现壶腹嵴顶、半规耳石,又名位觉砂,比重明显高于内淋巴,粘附球囊与椭圆囊斑,感受头在额状面、矢状面的静平衡和直线加速度。耳石,又名位觉砂,比重明显高于内淋巴,粘附球囊与椭圆囊斑,感临床症状: 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伴有眼震的阵发性眩晕,大多数患者在坐起、躺下、翻身、前倾或后

3、仰时出现,眩晕发作持续短暂,一般为数秒至1秒。重复头位改变可诱发眩晕反复出现 。临床症状: 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伴有眼震的阵发性眩诊断: 症状dixhallpike试验及仰卧侧头试验阳性。诊断: 症状dixhallpike试验及仰卧侧头试验阳性dixhallpike试验悬头仰卧位,向患侧转45度时可引发眩晕和眼震,眼震为旋转型,眼震朝向下方侧耳,出现症状前有515秒的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有疲劳现象.dixhallpike试验悬头仰卧位,向患侧转45度时可引仰卧侧头试验 于仰卧位,头分别向左侧或右侧旋转90度, 立刻或经很短潜伏期后出现旋转性眩晕和水平性眼震(向患侧更明显

4、),持续时间3060秒,无明显疲劳性.仰卧侧头试验 于仰卧位,头分别向左侧或右侧旋转90度, 立刻辅助检查 听力测试:通常无听力改变,但若为继发于某些耳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听力下降 。眼震电图:大多数为正常电波,如有内耳病变则可能出现异常 。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或CT检查可排除颅内,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病变引起的眩晕症状 。辅助检查 听力测试:鉴别诊断:美尼埃病:眩晕发作不是由体位改变诱发,持续时间长达30至数小时,而且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前庭神经炎:发病前数周内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眩晕和眼震一般为持续性,通常数天或数周后缓解,前庭功能减退但无耳鸣和听力异常 。鉴别诊断:美尼埃病:眩晕发作不是由体位

5、改变诱发,持续时间长达鉴别诊断:突发性聋 :出现眩晕,但极少反复发作,听力学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伤快且严重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和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伴有颅神经损害和感觉运动障碍等表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多为215分钟。鉴别诊断:突发性聋 :出现眩晕,但极少反复发作,听力学检查为鉴别诊断:后颅窝肿瘤 :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中枢性病变 。鉴别诊断:后颅窝肿瘤 :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中枢性病变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头悬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并向患侧扭转4

6、5 ,使管石沉到后半规管中部;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 ,使管石移近总脚;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头部偏离仰卧位135 ,使管石通过总脚;坐起,头前倾20 ,使管石回归椭圆囊,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 分钟。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坐于治疗台上,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身体向健侧翻转180 ,头转90 ,鼻尖朝下;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坐起。上述4个步骤完成头部3个90 翻滚为一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

7、后再保持1分钟。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坐于治治疗方法手法(针对壶腹嵴顶耳石症):患者在床缘坐直,治疗者手扶患者头部,头向健侧旋转45,让患者快速向患侧侧卧下;快速移动身体经坐位至对侧卧位,头向下旋转45 ;让患者慢慢坐起,取头直位“完成上述3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分钟。治疗方法手法(针对壶腹嵴顶耳石症):患者在床缘坐直,治疗者手在上述复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主观反应,如眩晕!恶心!呕吐等,每完成一步要观察眼震,待其结束后进行下一步,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在任何头位都引不出眼震,或直到连续2个治疗循环结果完全相同为止。治疗结束后即可

8、正常工作,不限制头部活动,电话随访。 在上述复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主观反应,如眩晕!恶心理治疗:许多患者因反复发作眩晕易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治疗中应耐心解释本病可治好,预后良好,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药物治疗:非首选治疗方法,可酌情选用抗眩晕药物降低前庭神经的兴奋性,达到尽快减轻眩晕、恶心症状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西比灵、敏使朗等。心理治疗:许多患者因反复发作眩晕易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治疗中高压氧:可以迅速增加血氧含量,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加大毛细血管氧气的弥散距离,使病灶处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增加红细胞弹性,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局部微循环;亦可能起到稳定半规管内淋巴液的

9、流体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 高压氧:可以迅速增加血氧含量,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加大毛细血管注意事项: 对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特别是头位改变时避免按压颈动脉窦。注意事项: 对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慎用或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眩晕消失,试验或仰卧位侧头试验阴性。(2)改善:仍有眩晕,但每日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或虽无眩晕,但存在程度不等的头昏!不平衡感或dixhallpike试验或仰卧位侧头试验诱发眼震持续时间缩短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眩晕消失,试验或仰卧位侧头试验阴性疗效评定标准(3)无效:治疗前后眩晕发作无变化 。疗效评定标准(3)无效:治疗前后眩晕发作无变化 。临床病例:6021患者刘谢英,34岁,女,因“车祸致头部外伤神志不清3小时。”于2007511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额叶挫伤.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右枕部头皮血肿;左侧额叶挫伤。异常症状、体征:起床、头部向右转动时头晕,天旋地转感,双外耳道及鼓膜未见明显异常,颈椎X线片正常。h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