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1.5分]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1.5分]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3.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主要有()①官营手工业②民营手工业③家庭手工业④工场手工业[1.5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1.5分]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5.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1.5分]

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落后于世界潮流

C.其目的在于防范西方殖民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存在是其深层原因

6.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5分]

A.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C.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7.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工具的革命,而首先进行这种革命的行业是()[1.5分]

A.丝绸业

B.棉纺织业

C.冶金业

D.交通运输业

8.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1.5分]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9.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1.5分]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成为新的动力机械

C.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

D.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10.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1.5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1.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是洋务派的天真想法,而实际上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其主要原因是()[1.5分]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2.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品牌“红金龙”香烟的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由此可以看出()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1.5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1.5分]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4.为迎接2022上海世博会的胜利召开,某校举行世博会模拟展览。其中有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界博览会会徽:用数字“500”变化为帆船的图形,在波浪形的海面上行驶。根据会徽传递的信息,请你判断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应该是()[1.5分]

A.船舶与海洋

B.太空时代的人类

C.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5.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1.5分]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16.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发展历程。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1.5分]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7.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建铁路是()[1.5分]

A.淞沪铁路

B.京汉铁路

C.京张铁路

D.唐胥铁路

18.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1.5分]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19.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1.5分]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20.某市历史教研网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1.5分]

A.流行语言

B.基因工程

C.菜篮子工程

D.安居工程

21.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1.5分]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工业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2.在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问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貌()[1.5分]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23.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1.5分]

A.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生产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24.从下列文字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1.5分]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25.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1.5分]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26.前苏联有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1.5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7.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1.5分]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1.5分]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9.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1.5分]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

30.2022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1.5分]

A.西部开发、振兴东北

B.入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31.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1.5分]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32.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1.5分]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33.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5分]

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B.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C.建立福利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4.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令福勒引以为豪的事件是()[1.5分]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成功运作

35.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1.5分]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6.欧元(EURO)被誉为“口袋里的欧洲”,对此的准确理解是()[1.5分]

A.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已经实现

B.2000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C.欧元的使用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D.说明欧元已经成为“欧洲单一货币”,所有成员国都放弃本国货币

37.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1.5分]

A.福利制度

B.新中间阶层队伍壮大

C.资本社会化

D.社会救济制度

3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联合国[1.5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9.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式是APEC方式,APEC方式的特点是()①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②自主自愿的原则③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1.5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40.某班同学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1.5分]

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C.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部分国家主权

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二、非选择题(40分)

41.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材料二:“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神宗实录》材料三:(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南海县志》卷21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哪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有什么特点?(8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与材料三、四的有什么不同。(4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分)[16分]

4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岳麓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岳麓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6分)(3)罗斯福总统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发表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给予了罗斯福总统极高的评价。试结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