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44页试卷第=page33页,共=sectionpages44页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课后练·第三单元·第七课《短歌行》1.下列划线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2.《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
)A.汉乐府 B.乐府旧题诗 C.律诗 D.新乐府诗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何时可掇 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 D.榆柳荫后檐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5.下列对《短歌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6.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际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品三国不如品曹操,①。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真实的人,相反,②。曹操的性格太过丰富,《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曹操。他的真实在于他的功过、是非、黑白都清清楚楚地写在历史的画卷上。虽然后世有所误解,但丝毫无损他的枭雄形象。相反,诸葛亮性格太过完美,③。他只是罗贯中先生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倾心赞颂和精心描绘的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三国演义》给我们描绘的并不是真正的诸葛亮。8.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对酒当歌,酒,被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风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回味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词人的不凡气魄,回味这“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人的豪兴傲气,,……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9.短歌行(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4)曹操《短歌行》中“,”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6)《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7)《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0.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起兵讨伐董卓,在孟津会师。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D.“势利”句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11.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12.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发了人生短短的忧叹,诗人的这一情感与本诗的哪些诗句存在关联?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守岁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展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①。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②。注:(1)挝: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2)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此时诗人在凤翔签判任上,而其弟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一二句使用比喻,将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生动形象。B.三四句“半已没”,“谁能遮”抒发了诗人去日苦多,华年不再的无奈伤感。C."儿童强不睡",描写儿童被强迫着遵循守夜的风俗,“晨鸡”二句将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D.整首诗歌通俗易懂,细致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抒发了独特的感慨。14.前人评价此诗“佳处不减魏武短歌”,请结合曹操的《短歌行》作简要分析。答案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答案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B项,“契(qiè)合”错误,应为“契(qì)合”;C项,“哺(pǔ)育”错误,应为“哺(bǔ)育”;D项,“呦呦(āo)”错误,应为“呦呦(yōu)”。故选A。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题干要求辨别《短歌行》的诗体。古代诗歌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绝句、词、曲;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应属于乐府旧题诗。故选B。3.A【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词类活用的能力。A项,掇:动词,拾取,摘取;B项,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项,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项,荫:名词作动词,遮蔽。故选A。4.D【详解】此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D项,“……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错误,“山水田园”应该是“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故选D。5.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运用借代”错误,无借代手法。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故选C。6.C【详解】⑥虽曰寒梅却是迎春之开,所以⑥应为春。③暴雨骤至,当然是夏;④梅子酸芭蕉绿应为初夏。②雁在秋季迁移。①六出飞花指雪;⑤草尽也应为冬天。7.①品三国不如品诸葛亮②诸葛亮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虚假的人③《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太真实的诸葛亮【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情景中补写语句的能力。第一空后面“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的文字判断,还要品诸葛亮。而根据句式对称的特点,依照前面“品三国不如品曹操”的句式,第一处可拟为“品三国不如品诸葛亮”。第二处横线,根据前面“相反”的提示,可知横线处填的内容与“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真实的人”这句话相反,故此处填“诸葛亮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最虚假的人”。第三处横线的内容从最后一句话“《三国演义》给我们描绘的并不是真正的诸葛亮”可推知,都在说小说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塑造得不够真实,故此处可填“《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太真实的诸葛亮”等语句。8.回味这“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时词人的多愁善感。回味这“浓睡不消残酒”时文人的悲伤心情。【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先分析例句的句式,“回味这……,回味这……”;注意必须引用诗句,所写内容要与诗句契合,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应“不凡气魄”;“酒酣胸胆尚开张”对应“豪兴傲气”。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鼓瑟吹笙月明星稀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譬、唯、衿、悠、笙、稀、掇、厌。10.C11.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袁术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由此诗人对诸将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12.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消除百姓苦难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从《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中可以得到佐证。【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错。诗中用极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要求,即分析诗人的情感。通读全诗,可将其分为三层,前4句为第一层,中间6句为第二层,最后6句为第三层,这三层分别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之情、失望之情和对百姓的同情。解答时分别对每一层的情感概括分析即可。12.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发了人生短短的忧叹,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结合作品的创作时代,与本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所描绘的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的景象存在关联,诗人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短歌行》中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情感所产生的原因,再结合本诗的具体诗句做分析。【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13.C14.①恰当引用和化用。苏诗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意在勉励苏辙珍惜年华,积极奋发;曹诗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②妙用比喻。苏诗“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将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生动形象曹诗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③巧用欲扬先抑。苏诗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最后四句形成转折,表达守岁的感慨(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曹诗开头叹时光易逝,忧功业未建,最后折转,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被强迫着”错,“强”意为“勉强”。“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谌哗”描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想打磕睡,却还要勉强欢闹。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从内容上看,本诗前六句写岁不可守,不必守;中间六句写守岁的情景;最后四句写守岁有理,珍惜年华。情景描绘真实,儿童强撑睡眼,嬉戏欢笑,大人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亲切可感,如在目前。而《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四句,写远方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悬疑剧情短视频定制服务合同
- 兼职销售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 广告位互换合同协议版
- 物流企业间合作合同样本
- 股东间合作发展合同书
- 兼职保密合同模板与范文
- 土地开发合同范本:施工细节
-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10日月潭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B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四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上(选择题)
- 文献研读课件
- 监理大纲工程监理方案技术标投标方案
- QBT 2460-1999 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
- GA/T 1466.3-2023智能手机型移动警务终端第3部分:检测方法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课件
- 绿色供应链管理培训
-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
- 《常见的地貌类型》课件
- 幼儿园小班春季传染病预防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