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复习资料_第1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复习资料_第2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复习资料_第3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复习资料_第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当时以青年黑格尔派为重要代表的德国哲学,颠倒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以纯思想批判替代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哲学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把鼓吹这种哲学的人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家”。现实的个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即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所制约的个人。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社会关系: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历史: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着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停采用新的形式,因而就体现为“历史”。全部制:由于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派而产生全部制。家庭中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这种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全部制,全部制是对别人劳动力的支配。全部制就是私有制。世界历史: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种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消亡,历史体现为世界历史。因此,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由于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的发展。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涉及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受生产力的制约,同时又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等级资本:这种资本是自然形成的资本,不是以货币计算的资本,是直接同占有者的特定的劳动联系在一起、同它完全不可分割的资本。行会:在封建社会,为了制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都市中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建立起全国性的封建组织——行会。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超出行会制度范畴,是以机器,尽管还是以含有最粗陋形式的机器为前提的劳动的生产部门。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施最广泛的分工的工业。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形式。当交往形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生产力体现为个人的自主活动,交往形式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此时“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个人把他们的交往条件当作是自己个人活动的有机的、自主的条件,从而体现为“有个性的个人”。随着人的自主力量的必然发展,即生产力的进一步发达,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时,人们逐步意识到自己原先的存在状态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个人把他们的交往条件看作是无机、偶然的条件,力图予以打破,从而体现为“偶然的个人”。个人自由:在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下不受妨碍地运用偶然性的权利。自主活动:一定的个人独力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的活动,是对生产力总和以及由此而来的才干综合的发挥。人化的自然:在人类实践、特别是在生产活动影响下形成的自然界。分工:在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自发形成的、人们被迫从事的、多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职业性工作。“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有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一、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批判的实质是“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是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马恩对此进行了批判。1、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他们没有一种人试图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方面的批判;只是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首先,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2、只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所谓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其它观念也被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人也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到处涉及的都只是教义和对教义的信仰。3、只反对词句,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没有一种想到要提出有关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有关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本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4、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只是提出了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任务,而没有提出用实践改造世界的任务。而要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必须变化现实的客观存在、变化现实的社会制度。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①什么是前提和出发点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和出发点是某些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涉及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发明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种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它自然的关系。2、能够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3、人的生存是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②拟定前提和出发点的必要性。要制订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首先要阐明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研究历史的根本办法。也就是要拟定它的前提。马恩明确指出:这种世界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由于它是根本的出发点,正是由于它,唯物主义历史观,才和以往的一切历史观根本对立。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需要确立一种对的的前提和出发点,从而开辟“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为此,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种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只有从这个现实的物质前提出发,才会有科学的历史观。而“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无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当作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③对前提和出发点的阐明。马恩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科学地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发明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种历史话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二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种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发新的需要。”正是这种不停产生的新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推动人类历史的迈进,并使之延续和发展。三是人口的生产,即繁殖。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某些人,即繁衍自己的后裔。夫妻之间以及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随着生产和需要的进一步增加,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引发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关系就成为附属的关系了。四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成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史观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通过下列来论证这个命题的:1、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的生产者。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错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精神生产都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意识依赖于社会生活。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幻想也是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人们头脑中的含糊幻想也是他们的能够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4、意识形式没有独立的历史。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它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不再保存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变化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变化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5、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体现,但是是以思想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四、分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分工和生产力的关系。分工是生产力的体现和成果。一种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体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发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也就是异化了的生产力。2、分工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分工制约着全部制的关系,分工制约着产品的分派关系,分工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分工的每一种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开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互有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又决定生产关系。因此,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和中介。3、分工与全部制的关系。“分派与分工同时出现,并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派(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全部制。”分工的不同造成分派的不同,因此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因素。“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全部制的多个不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历史上由于分工所引发的全部制形式的变化,划分为下述四种形式:A部落全部制。分工还很不发达,自然形成的分工进一步扩大,潜在于家庭中的奴隶制,随着人口和需求的增加,随着战争和交易这种外部交往的扩大而逐步发展起来。B古典古代的公社全部制和国家全部制。分工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在都市内部存在着工业和海外贸易之间的对立,公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已经充足发展。C封建的或等级的全部制。这种全部制是由于农业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是从乡村开始的。封建全部制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广大农奴的统治的基础之上的,它含有严格的等级性。即使在封建制度繁华的时代,分工也不太发达。D资本主义全部制。分工进一步扩大,使生产和交往分离,体现为商人阶级的形成。随着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分工高度发达起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阶级矛盾激化。4、分工和阶级、国家的关系1)分工是阶级形成的重要基础,为阶级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分工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提供了剩余产品,这时,分工造成对劳动条件、劳开工具和材料特别是劳动产品的不平等分派,使阶级产生。在后来的历史发展的每一种阶段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产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也随着发生变化。2)在分工的基础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这使国家产生成为必然。阶级产生后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国家的姿态出现,采用一种好象与实际利益相脱离的形式,把它叫做公共或“普遍”利益。事实上,它但是是“一种阶级统治着其它一切阶级”的形式。五、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概念1)从生产工具出发去分析生产力生产工具分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发明的生产工具”。所谓“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是指耕地、水等,而所谓“文明发明的生产工具”指多个小农具,生产机器等。至于作为现实生产力的劳动者,只是受生产工具支配的一种“生产工具”。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状况下,生产力受自然界的支配,而在文明发明的生产工具的状况下,生产力则受劳动产品的支配。2)与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作规定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发明发明,科学技术。马恩明确的把科学技术的发明发明列为“发明出来的生产力”。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当它们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后来,就成为“物化生产力总和”不可分割的内在因素。总而言之,马恩认为生产力是多因素的系统,涉及劳动者(涉及体力和智力)和物化生产力总和(涉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大要素,并且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生产关系的概念生产关系的概念在《形态》中凝结为这样某些术语,如“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全部制形式”、“全部制关系”。“在过去一定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里,交往形式与市民社会含有同样的思想内容,包含经济基础的意思。交往形式有时也被具体化为全部制形式。“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分工的每一种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因此,生产关系的含义涉及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指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指产品的分派关系,三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3、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首先强调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含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增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妨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仅含有客观实在性,并且含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不停变化自己的历史形式。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原来的交往形式已变成束缚他们的自主活动的桎梏,即成为“自主活动的否认形式”,并决定采用行动来打破这种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这时社会革命的时期就来临了,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人类历史也就由此获得进一步发展。C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本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这种互相作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暴发为革命,它体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附带着思想和政治的斗争等等形式。※推动这对矛盾发展的本源:第一,“人与自然的‘斗争’增进生产力在对应基础上的发展。”第二,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展的动力。“这种超出了生产力的需求正是引发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动力,它产生了大工业。”第三,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定的新生产关系的建立,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六、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市民社会的概念“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市民社会涉及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市民社会事实上就是后来通用的“经济基础”的同义词,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构造。2、上层建筑的概念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对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涉及国家、法、观念的上层建筑。3、两者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含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市民社会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无论政治国家,还是意识形态,归根终究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们本源于经济基础,反映了经济基础的规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是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体现。”因而在阶级社会里,不管哪一部分上层建筑,都必然带有强烈的阶级性。2)革命变更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但上层建筑并非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自动地发生变化,特别是象国家、法律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往往有传统的势力的支持,只有通过革命才干实现。“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它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无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形式,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发上层建筑的变化,这都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体现和规定。但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往往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又是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成果。七、阶级、国家、社会革命1、阶级和阶级斗争1)阶级产生的因素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共同劳动、平均分派,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没有阶级存在的件。而在“部落全部制”解体时,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一部分人拥有了动产、不动产,并通过剥夺奴隶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战场上被战败、或其它因素而失去财产、失去自由的人沦为奴隶。便出现了“公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因此,阶级关系是随着动产和不动产私有制的相继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后来的历史发展的每一种阶段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产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也随着发生变化。另外,“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有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因此,阶级是分工的产物,分工为阶级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2)阶级存在的条件A个人与阶级关系:在中世纪,每一都市中的市民为了自卫都不得不联合起来反对农村贵族;商业的扩大和交通道路的开辟,使某些都市理解到有另某些捍卫同样利益、反对同样敌人的都市。从各个都市的许多地区性市民团体中,只是非常缓慢地产生市民阶级。B经济上:各个市民的生活条件,由于同现存关系相对立并由于这些关系所决定的劳动方式,便成了对他们来说全都是共同的和不以每一种人为转移的条件。随着各都市间的联系的产生,这些共同的条件发展为阶级条件。例如资产阶级也逐步地随同自己的生存条件一起发展起来,由于分工,它又重新分裂为多个不同的集团,最后,随着一切现有财产被变为工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它兼并了在它以前存在的一切有财产的阶级。C政治条件及思想条件:阶级存在的根本因素是经济条件,但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捍卫同样利益、反对同样敌人”、“为反对另一种阶级进行共同的斗争”这样的某些政治条件,以及“同样的风俗习惯”等共同的思想意识或意识形态,才干存在和发展。3)阶级对立、斗争的根本因素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的社会阶级实施统治的条件,它必然要采用一切方法来保卫这种生产关系;而被统治的阶级要真正变化自己的生活状况,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因此就必须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实施统治的阶级。在个人利益变为阶级利益而获得独立存在时,阶级利益就会成为支配个人民运和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阶级利益的不同造成存在阶级矛盾,就必然产生阶级对立、阶级斗争。4)阶级消亡的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阶级”依存于一定生存条件,那么,它也一定会随着其生存条件的消亡而消亡。马恩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加和高度发展,随着人们的全方面发展,从而奴隶般地束缚着人们的分工、私有制和三大差别的消亡,阶级也就会最后消亡,没有阶级和阶级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到来。因此,“阶级”并不是什么永恒的社会现象,它只是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分工以及私有制的形式相联系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2、国家的阶级本质。p34-35,p28-29国家的实质: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专政的暴力组织。从历史上看,国家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都是同占统治地位的全部制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是现实的存在,可又是虚幻的共同体。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才采用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用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互相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要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3、社会革命、社会冲突一切历史冲突都本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冲突。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本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替代旧的交往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之因此必需,不仅是由于没有任何其它的方法才干推翻统治阶级,并且还由于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干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干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革命的内容是一种阶级替代另一种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替代另一种交往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暴发为革命,它体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附带着思想和政治的斗争等等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八、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划分1、更替1)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础。2)如何更替人类历史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造成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从而造成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于是“社会形态”即“全部制形式”才合乎规律地从低档向高级演进。2、划分社会形态的划分事实上是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或称“历史分期”。马恩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交往形式,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形态。人类历史进程的第一种全部制形式是部落全部制。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力极度低下,分工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自然产生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因此,这个时期人口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家庭关系几乎成为唯一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个时期的经济形态普通都是原始公有经济,但各个部落的具体形态也各不同。它们的经济各自依其重要经济来源决定。“这种全部制在罗马人那里重要是由战争决定,而在日耳曼人那里则是由畜牧业所决定的。”政治形态开始体现为“父权酋长制”。意识形态则普通都是图腾崇拜、自然宗教等等。第二种全部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全部制和国家全部制。“这种全部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种都市而产生的在这种全部制下仍然保存着奴隶制。除公社全部制以外,动产私有制以及后来的不动产私有制已经发展起来”。就是说,从经济形态来看,奴隶主及其所代表的“公民”的“一种共同私有制”,开始替代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济了;政治形态也发生了对应的根本变革,按地区进行统治的政治国家出现了。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全部制。马恩指出,古代的起点是都市,而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是以广阔的农村为起点的,也就是说,封建社会形态是以封建农奴为基础的;另外,在都市还存在手工业式的生产关系。同这两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建立起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贵族支配农奴和手工业者的政治统治。而在这种经济、政治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也是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荣誉”、“忠诚”之类的思想观念。第四种全部制形式就是资产阶级全部制。“由大工业和普遍竞争所引发的当代资本,即变为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全部制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正私有制。”而“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这就是说,由于资产阶级私有制这种经济形态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作为它的政治形态的国家制度也发展到了极点,“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全部个人的全部精力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它尽量地消亡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在它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第五种全部制形式是共产主义。生产力巨大增加和高度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消亡私有制剥削、消亡“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占有和支配。每个社会组员都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人,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畴。3、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论证马恩提出,共产主义是消亡现存状态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物质前提:生产力的巨大增加和高度发展。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含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发明多个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2)物质力量。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发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并且发明了埋葬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他们规定“消亡劳动”,即消亡劳动者脱离生产资料、受生产资料全部者支配的雇佣劳动。这样,就使无产阶级革命通过去一切革命区别开来。过去的一切革命都没有触动私有制,只是变化私有制的形式,用另一种剥削方式来取代原有的剥削方式。共产主义革命要消亡劳动、消亡私有制、消亡剥削、消亡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因此,共产主义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定,是历史的必然。九、异化及其扬弃1、异化的本源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上就出现了分工,分工同时带来的是劳动和劳动产品分派的不平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丰富,社会积累的增加,分工也就造成了“对别人劳动力的支配”,造成了私有财产的出现。私有制是由一定生产力制约着的分工的成果。从根本上说,分工和私有制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片面发展,造成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异化。2、异化的扬弃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加和高度发展。由于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状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干成为革命的对象。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发生、强制性的分工才会的被扬弃,人才发展出普遍的交往关系和全方面的能力。十、个人、阶级、共同体1、个人与阶级的关系①单个人因此构成阶级只是由于他们必须为反对另一种阶级进行共同的斗争;任何阶级都是由现实的个人即阶级的分子所构成的,但是,一旦个人的共同利益变为阶级的利益、个人的关系变为阶级的关系而获得独立存在之后,个人就附属于阶级。②阶级对各个人来说又是独立的,因此,这些人能够发现自己的生活条件是预先拟定的: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附属于阶级。③个人附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