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离子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铝的自我保护:2Al+3O2═2Al2O3B.用双氧水制氧气:H2O2H2↑+O2↑C.配制波尔多液:CaO+H2O+CuSO4=CaSO4+Cu(OH)2↓D.小苏打治疗胃酸多:Na2CO3+2HCl═2NaCI+CO2↑+H2O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4.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集气瓶5.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稀硫酸和稀盐酸分别伸入小木条硝酸银试液B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氢氧化钠溶液C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加入酚酞试液品尝D铝丝和铁丝用磁铁吸引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A.A B.B C.C D.D6.对空气成分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拉瓦锡 C.达尔文 D.牛顿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硫酸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的装置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D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滴加无色酚酞试液A.A B.B C.C D.D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B水银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阳离子相同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A.A B.B C.C D.D9.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单宁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10.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A.大力推广煤改气工程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买车时尽量购买新能源汽车 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氧分子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2个铝离子_________,氧化钠________,碳酸钾__________,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学习中我们接触过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请你分析出胆矾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2)铁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大部分来自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补充铁,计算每天约需要服用含FeSO4·7H2O片剂的质量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反应速率较快,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氧气,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14.从微粒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粒子,下同)变化,______________不变。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进行实验]图1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_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到出一些结论: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________(答一条即可)。[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I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1、图II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相同的装置,将其中--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向两支U型管A、C处的棉纱上注入浓氨水,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1)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I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在图所示的实验中还应控制相同的变量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16.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实验: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取一只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得更旺化学方程式表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和,向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中水进入到中,中水的体积为.收集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操作现象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表中,操作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数据记录)实验次序中剩余水体积(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实验反思)(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导致第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

“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些商品中所强调的碘、铁、钙、硒、氟,都是说明这些物质的存在了这些元素,而不管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故选A。2、C【解题分析】A、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起到保护作用,该反应的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B、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错误;C、配制波尔多液时氧化钙、是和硫酸铜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3、A【解题分析】

A、该实验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故A正确;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为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应迅速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故B错误;C、红磷燃烧时,要夹紧止水夹,以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D、仍用本装置,不能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因为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燃物的要求是足量且燃烧产物是固体;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4、A【解题分析】

A、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故A正确;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加热,故B不正确;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石棉网加热,故C不正确;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不正确。故选A。5、B【解题分析】

A、稀硫酸和稀盐酸都不能与小木条作用,故错误;B、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可鉴别,故正确;C、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品尝的方法鉴别氯化钠与亚硝酸钠,故错误;D、铝丝不能被磁铁吸引,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鉴别方法正确;铝丝和铁丝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鉴别方法不正确,故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7、C【解题分析】

A、碳酸钠、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D、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题目点拨】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A【解题分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A正确;B、酒精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相同,故C错误;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B【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错误;B、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故单宁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C、由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38:26:23,选项错误;D、由化学式为C76H52O46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化学式可以表示宏观、微观及数量关系三种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10、B【解题分析】

A.大力推广煤改气工程,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有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会产生烟尘和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空气,故错误;C.买车时尽量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PM2.5的排放,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有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O2,OH-,2NH4+,N2O5,2Al3+,Na2O,K2CO3,【解题分析】

化学式前加数字,一般表示分子个数;一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一个五氧化二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和五个氧原子构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7869.5mg【解题分析】

(1)的相对分子质量=56+(32+4×16)+7×(2+16)=278;(2)设每天约需要服用含片剂的质量为x,则x=69.5m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加热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同时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氯酸钾分解的反应速率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解题分析】

加热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同时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氯酸钾分解的反应速率,所以生成氧气又多又快;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14、氧化汞分子氧原子、汞原子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解题分析】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汞原子和氧原子不变;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变,进行重新组合。点睛: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变。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甲中的酚酞变红,乙中酚酞没有变红对比实验(与甲对比或证明空气空气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显碱性(或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等)(合理答案即可)滤纸上的酚酞由右向左依次变红(没有提到依次或逐渐变红不给分)将酚酞滴到了棉花上,氨水滴到了滤纸上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只提到棉纱布变红不给分)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或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减少污染(防止氨气污染空气或环保均可)可以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合理答案即可)AC两处注入的浓氨水的体积要相同应同时向AC处的棉花上注入浓氨水(合理答案即可)【解题分析】

解:[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中的溶液变红色,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到出一些结论是: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氨水显碱性等;[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中时,和其中的水结合生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的酚酞由右向左依次变红;(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将酚酞滴到棉花上,氨水滴到滤纸上,这是因为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酚酞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氨分子的运动速率远大于酚酞分子的运动速率;[拓展延伸]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该现象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