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择题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择题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择题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择题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择题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择题与阅读等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考点:1.经典语句赏析2.选择题3.课外阅读题【考点解读】一、经典语句赏析全文问题1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同意。本文选材角度别具一格。选择了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把对现实场景的记述和对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从而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历史纵深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答同意,就要从选材的角度来谈这篇文章的独特性,例如:选择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还有表现主题的方式,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问题2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答案①标题双关。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②选材独特。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这一角度比较新颖,并且可以自然地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③注重细节。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可以结合标题的双关义和选材的独特以及写作上的细节要求等加以分析即可。如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有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不列颠尼亚”是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别了”,从字面上看,是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而深层含义是香港告别了英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文章传递出了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如细节描写:“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像、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等,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问题3《包身工》一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在线索和表达方式这两方面有何异同?答案相同:都以时间和地点为线索,选取了发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相关事件进行叙述。都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不同:《包身工》中间穿插了作者的议论;《别了,”不列颠尼亚”》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从线索和表达方式这两方面分析《包身工》一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的异同,解答时要着眼全文,从线索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把两篇文章做对比,找出异同点。表达方式主要指议论、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包身工》一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经纬交织,层次清楚。《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特写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把事情的始末说清楚的,结语部分仍以时间为线索,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作了小结。所以相同点是:都以时间和地点为线索、都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不同点是:《包身工》中间穿插了作者的议论,《别了,”不列颠尼亚”》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问题4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2—4段)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第二场景:下午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7时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5——7段)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场景:七月一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8——9段标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从此中国将对香港行使主权。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自然段)标志:英国统治结束,香港已经回归祖国。【考题示例】一、选择题1.文章中穿插一些写景句子,如“蒙蒙细雨中”“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等,对这些句子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A.渲染环境氛围,展现人物性格 B.烘托人物复杂沉重的心理,并推动交接仪式进程C.借助现场景物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抒发作者苦闷心情。 D.描摹客观现实,体现新闻的真实性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作用的能力。A项,“展现人物性格”错误,是烘托人物心情。B项,“烘托人物复杂沉重的心理,并推动交接仪式进程”正确。C项,“抒发作者苦闷心情”与事实不符合。D项,对“新闻的真实性”理解有误,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故选B。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深刻含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B.作者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C.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的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D.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间接抒情,抒发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故选B。3.下列对作品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有机融合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B.降旗的仪式在港督府举行,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C.背景材料井然有序,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D.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D.“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错误,应该是“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故选D。4.下列对作品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B.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D.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错误。应该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结束。故选B。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两个“最后”强调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宣告英国对香港150多年统治的终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自豪感。B.文中把“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轮和巨幅紫荆花图案联系起来作为告别仪式的背景,暗示了英帝国主义的没落。C.文章在新闻事件的叙述中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读者体会香港回归的历史内涵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意义。D.最后一段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回归的期盼,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错误,不是直接抒情,“156年5个月零4天”是间接抒发胜利的自豪之情。故选D。三、课外阅读题(一)《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语句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色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月1日0时0分0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期盼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主席的讲话,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天安门广场10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记者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4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0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离散;如今,,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而又何等壮丽的史诗!

此情此景,迅即传至全中国,传至全世界……(摘自《人民日报》,1997年7月1日)1.下列对这篇新闻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新闻特写,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B.这篇新闻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真实记录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全过程。C.“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一句,包含了香港今昔的对比,透露出沧桑巨变带给国人的欣喜与感慨。D.“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色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一句语意双关,一方面是写实,记录了仪式前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旗帜即将变更,也标志着政权的交接。2.倒数第二段中画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A.破镜重圆B.金瓯无缺C.金瓯补缺 D.香港回归祖国3.作者要写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为什么一上来用很多笔墨去描写会场的布置情况?

4.如何理解“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这句话?

【考点解读】1.对这篇新闻的理解和赏析2.填入最恰当的词语3.大笔去描写会场布置情况的原因4.语句理解文本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色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月1日0时0分0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期盼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主席的讲话,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天安门广场10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记者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4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0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