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德培中学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应和(hé)着落(zhuó)抖擞(sǒu) B.棱镜(líng)粗犷(guǎng)莅临(lì)呼朋引伴(hū) C.静谧(mì)花苞(bāo)吝啬(sè)咄咄逼人(duō) D.贮蓄(chù)澄清(chéng)屋檐(yán)各得其所(suǒ)2.(3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草垛化妆宽敞喜出望外 B.嘹亮朗润云宵淅淅沥沥 C.捷毛干涩喉咙花枝招展 D.烘托娇媚暴怒绿因因3.(3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音夺得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D.初中的女孩,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而她,却总是一身校服,甚至在课外辅导班上也是如此。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新罗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5.(2分)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ㅤㅤ材料一:《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ㅤㅤ材料二: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6.(6分)综合型学习。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会意字:从、吠、休、炙、苗。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选字:解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7.(17分)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乙】ㅤㅤ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恬⑥若不见。(《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1)(3分)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冕因去B.窃入学舍元方入门不顾C.冕因去未若柳絮因风起D.下车引之父怒挞之(2)(3分)结合选文,文中画线句断句正解的一项是A.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B.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C.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D.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3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的元方小小年纪,就懂得诸多礼节,这是他据理力争的基础。B.甲文通过友人的“惭”来侧面烘托元方说的在理,表现了元方的“方正”。C.乙文中的王冕小小年纪,不听从父母的话的,实在是太顽皮D.乙文通过僧寺环境的“可怖”来侧面烘托王冕读书的专心和勤奋。(4)(8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②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7分)古代诗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3分)下面是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时的气氛。C.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2)(4分)这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但诗的表现手法却有所不同,李白的诗直白,偏重,表达了对友人的;郑谷的诗则含蓄,抒发了友人之间的9.(6分)按要求默写诗句。(1)峨眉山月半轮秋,。(2),崔九堂前几度闻。(3)《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百草丰茂。(4)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夕阳西下,”,包含着思乡的泪水。二、现代文阅读。(34分)10.(9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ㅤ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ㅤ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ㅤㅤ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所以不仅深沉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ㅤㅤ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1)(3分)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一种文化遗产。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C.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2)(3分)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B.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3)(3分)根据下列推断,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都能弹奏古琴。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C.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D.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11.(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ㅤㅤ材料一ㅤㅤ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凭借“互联网+出行”方式ㅤㅤ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ㅤㅤ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ㅤㅤ材料二ㅤㅤ近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摩拜单车共同发布的《2017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共享单车运行一年来,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这相当于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减少了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出行碳排放量,或这一年多种了3000万棵树,或节约了4.6亿升汽油。ㅤㅤ从所有权的让渡到使用权的共享,共享经济的方式提高了自行车使用效率,为减少城市资源浪费、节约城市空间、促进绿色低碳出行发挥了作用。(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让城市变得轻盈绿色》)ㅤㅤ材料三ㅤㅤ“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乱停乱放,责任不在车,而在骑车的人,在城市管理。ㅤㅤ政府要积极主动介入,做好服务工作。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的创业行为,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公民素质,规范管理,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开放公共停车场所,加大扶持力度ㅤㅤ企业要主动作为。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技术平民化,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加强行业市场管理,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ㅤㅤ市民是共享单车的直接受益者,要身体力行,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摘编自刘四建《共享单车需共治》)ㅤㅤ材料四ㅤㅤ专家指出,重拾共享精神,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要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ㅤㅤ在李伦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共享经济时代,要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开放、共享,要让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就必须完善社会征信体系,让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与秩序,从而实现文明共享。(摘编自毕孝斌《共享单车如何实现文明共享》)(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共享单车产生的形态、方式,共享单车出现的背景以及所具有的前景。B.材料二说明共享单车在减少城市资源浪费、促进绿色低碳出行等方面发挥了作用。C.材料三指出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就问题进行问责并说明共治才能实现文明共享。D.材料四指出重拾共享精神应有正确的认识,要构建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2)(3分)下列与文段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共享单车运行一年来,我国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多种了3000万棵树,减少了45亿微克PM2.5B.从所有权的让渡到使用权的共享,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也需要构建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C.我国共享经济经营企业要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技术平民化,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D.从1995年至2016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3)(4分)专家指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将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理由。12.(15分)文学作品阅读。寒梅林旭华ㅤㅤ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ㅤㅤ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一片萧索沉寂。ㅤㅤ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ㅤㅤ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平滑而柔韧。ㅤㅤ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ㅤㅤ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轻轻的,柔柔的。转瞬,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清香盈怀;闻之,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如雪花,纷纷扬扬,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ㅤㅤ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ㅤㅤ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ㅤㅤ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ㅤㅤ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如此凄美!ㅤㅤ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ㅤㅤ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1)(2分)以下对短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写的是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作了铺垫。B.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上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启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D.文中作者将所见、所思、所感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感情,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2)(4分)文章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体现了不同的特点,请你结合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生命的阶段含苞的梅花①②特点③④轻柔的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的旋转飞舞(3)(4分)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4)(5分)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的理由。四、名著阅读。(6分)13.(3分)选出对《朝花夕拾》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的《五猖会》一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D.《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生活经历。14.(3分)有评论说《朝花夕拾》“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能够体现“慈爱的精神与情调”的三件事。五、写作。(60分)15.(10分)微写作。根据题目要求,将下面的句子扩写为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阅读诗歌,一要发挥联想和想象,二要体味诗歌意境要求:针对上述诗歌阅读的三种方法,从链接中各举一个例子,并作一些分析【链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6.(50分)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茫、冲动、鲁莽……回首往事请以“我不该这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积极向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2023-2024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德培中学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应和(hé)着落(zhuó)抖擞(sǒu) B.棱镜(líng)粗犷(guǎng)莅临(lì)呼朋引伴(hū) C.静谧(mì)花苞(bāo)吝啬(sè)咄咄逼人(duō) D.贮蓄(chù)澄清(chéng)屋檐(yán)各得其所(suǒ)【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应和”的“和”应读作“hè”。B.有误,“棱镜”的“棱”应读作“léng”。C.正确。D.有误,“贮蓄”的“贮”应读作“zhù”。故选:C。2.(3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草垛化妆宽敞喜出望外 B.嘹亮朗润云宵淅淅沥沥 C.捷毛干涩喉咙花枝招展 D.烘托娇媚暴怒绿因因【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正确;B.有误;C.有误;D.有误。故选:A。3.(3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音夺得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D.初中的女孩,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而她,却总是一身校服,甚至在课外辅导班上也是如此。【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D.正确。C.有误,“叹为观止”意思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错对象。故选:C。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新罗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否定词误用;B.缺少宾语;C.正确;D.前后表述不一致。故选:C。5.(2分)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ㅤㅤ材料一:《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ㅤㅤ材料二: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拟写标语。根据“书写的力量”的活动主题,根据“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的目的,可以拟写标语:写好横竖撇捺,传承汉字文化。【解答】示例:写好横竖撇捺,传承汉字文化。6.(6分)综合型学习。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会意字:从、吠、休、炙、苗。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选字:从解析: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汉字的解析。根据题干中对“会意字”的解释,运用拆分法。答案示例:①从,两个“人”构成“从”,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②吠,由“口”和“犬”构成,因此“吠”指狗叫。③休,由“人”和“木”构成,因此具有休息之意。④炙,上面是“肉”,肉在火上烤。⑤苗,上面是“草”,田中长出植物。(选字1分,解析3分,不解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7.(17分)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乙】ㅤㅤ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恬⑥若不见。(《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A.太丘舍去冕因去B.窃入学舍元方入门不顾C.冕因去未若柳絮因风起D.下车引之父怒挞之(2)结合选文,文中画线句断句正解的一项是DA.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B.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C.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D.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甲文中的元方小小年纪,就懂得诸多礼节,这是他据理力争的基础。B.甲文通过友人的“惭”来侧面烘托元方说的在理,表现了元方的“方正”。C.乙文中的王冕小小年纪,不听从父母的话的,实在是太顽皮D.乙文通过僧寺环境的“可怖”来侧面烘托王冕读书的专心和勤奋。(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②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答案】(1)C(2)D(3)C(4)①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②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分析】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离开;B.进入;C.于是/乘、趁;D.代词,他。故选:C。(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打了王冕一顿。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故事主要表现王冕热爱学习。故选:C。(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①中重点词语有:至,到;则,就。句意为:正午您没到;对着孩子骂父亲。②中重点词语有:执,拿着;之,它。句意为: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答案:(1)C(2)D(3)C(4)①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就是没有礼貌。②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8.(7分)古代诗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下面是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A.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时的气氛。C.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2)这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但诗的表现手法却有所不同,李白的诗直白,偏重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的诗则含蓄,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答案】(1)B(2)直抒胸臆深切思念离别之苦【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表达了对其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的情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淮上与友人别》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七绝。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ACD.正确。B.有误,甲诗通过描绘景物,而非渲染离别的气氛。故选:B。(2)本题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其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子规,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淮上与友人别》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七绝、杨花柳丝、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答案:(1)B(2)直抒胸臆深切思念译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杨花落完,听说你路过五溪,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微风轻拂,离亭渐渐染上暮色。9.(6分)按要求默写诗句。(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3)《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4)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包含着思乡的泪水。【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写法)(2)岐王宅里寻常见(注意“岐”的写法)(3)树木丛生(注意“丛”的写法)(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现代文阅读。(34分)10.(9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ㅤ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ㅤ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ㅤㅤ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所以不仅深沉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ㅤㅤ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一种文化遗产。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C.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A.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B.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3)根据下列推断,符合原文的一项是C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都能弹奏古琴。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C.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D.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答案】(1)D(2)A(3)C【分析】文章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定义,然后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后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BC.正确。D.有误,此项犯了主客倒置的错误,这句话的主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题干倒置为各个群体和团体应该对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故选:D。(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有误,结合原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只是“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更重要罢了。BCD.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有误,此项强为因果。B.有误,此项无中生有。C.正确。D.有误,此项夸大其辞,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故选:C。答案:(1)D(2)A(3)C11.(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ㅤㅤ材料一ㅤㅤ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凭借“互联网+出行”方式ㅤㅤ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ㅤㅤ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ㅤㅤ材料二ㅤㅤ近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摩拜单车共同发布的《2017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共享单车运行一年来,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这相当于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减少了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出行碳排放量,或这一年多种了3000万棵树,或节约了4.6亿升汽油。ㅤㅤ从所有权的让渡到使用权的共享,共享经济的方式提高了自行车使用效率,为减少城市资源浪费、节约城市空间、促进绿色低碳出行发挥了作用。(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让城市变得轻盈绿色》)ㅤㅤ材料三ㅤㅤ“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乱停乱放,责任不在车,而在骑车的人,在城市管理。ㅤㅤ政府要积极主动介入,做好服务工作。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的创业行为,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公民素质,规范管理,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开放公共停车场所,加大扶持力度ㅤㅤ企业要主动作为。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技术平民化,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加强行业市场管理,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ㅤㅤ市民是共享单车的直接受益者,要身体力行,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摘编自刘四建《共享单车需共治》)ㅤㅤ材料四ㅤㅤ专家指出,重拾共享精神,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要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ㅤㅤ在李伦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共享经济时代,要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开放、共享,要让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就必须完善社会征信体系,让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与秩序,从而实现文明共享。(摘编自毕孝斌《共享单车如何实现文明共享》)(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指出共享单车产生的形态、方式,共享单车出现的背景以及所具有的前景。B.材料二说明共享单车在减少城市资源浪费、促进绿色低碳出行等方面发挥了作用。C.材料三指出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就问题进行问责并说明共治才能实现文明共享。D.材料四指出重拾共享精神应有正确的认识,要构建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2)下列与文段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A.共享单车运行一年来,我国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多种了3000万棵树,减少了45亿微克PM2.5B.从所有权的让渡到使用权的共享,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也需要构建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C.我国共享经济经营企业要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技术平民化,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D.从1995年至2016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3)专家指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将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理由。【答案】答案:(1)C(2)A(3)①“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经济实惠,方便更快捷。可以缓解家用汽车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极大压力,降低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②“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的具体表现。在共享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原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分享将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将在分享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服务。【分析】本题是和共享经济相关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了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二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第三题考查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解答】(1)ABD.正确;C.有误,材料三就共享单车存在的乱停乱放问题指出“政府要积极主动介入,要身体力行,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等措施,原文并无此内容。故选:C。(2)A.有误,根据材料二,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这相当于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或这一年多种了3000万棵树,或节约了4.6亿升汽油”,或多种了3000万棵树,节约了5.6亿升汽油。BCD.正确。故选:A。(3)从“‘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共享经济时代、开放,首先就需要构建以信用体系系为核心的共享伦理,要让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以信用的约束力来规范社会各方的行为,从而实现文明共享”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答案:(1)C(2)A(3)①“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经济实惠。可以缓解家用汽车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极大压力。②“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是资源在全社会畅通地流动共享的具体表现,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原利用率的最大化。分享将成为一种习惯。12.(15分)文学作品阅读。寒梅林旭华ㅤㅤ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ㅤㅤ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一片萧索沉寂。ㅤㅤ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ㅤㅤ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平滑而柔韧。ㅤㅤ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ㅤㅤ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轻轻的,柔柔的。转瞬,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清香盈怀;闻之,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如雪花,纷纷扬扬,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ㅤㅤ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ㅤㅤ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ㅤㅤ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ㅤㅤ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如此凄美!ㅤㅤ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ㅤㅤ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1)以下对短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②段写的是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作了铺垫。B.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上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启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D.文中作者将所见、所思、所感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感情,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2)文章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体现了不同的特点,请你结合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生命的阶段含苞的梅花①绽放的梅花②飘落的梅花特点③娇羞领首,豆蔻芳华④红瓣灼灼,嫩蕊颤颤轻柔的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的旋转飞舞(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的理由。【答案】(1)B。(2)①绽放的梅花②飘落的梅花③娇羞领首,豆蔻芳华④红瓣灼灼,嫩蕊颤颤(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绽放的灿烂,表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的喜爱与赞美。(4)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落红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人生启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形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分析】本文写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展现了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落红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人生启迪,同时,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形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解答】(1)本题考查短文的理解分析。ACD.正确。B.有误,“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想象。故选:B。(2)本题考查筛选和概括信息。根据“绽放的,红瓣灼灼,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亮了阴郁的天空,嫩蕊颤颤,散发淡淡馨香;根据“含苞的,豆蔻芳华”得出答案:③娇羞颔首。(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绽放的,红瓣灼灼,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亮了阴郁的天空,把“绽放的寒梅”比作“火焰”,表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的喜爱与赞美。(4)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根据第⑤段“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并顿生深深的敬意”可知,不畏惧严寒,因而让作者对它产生敬意,作者难免会联想到人,但是如果能做到像梅花一样,人生必定也焕发光彩;根据第⑧段“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即使化作尘埃,花开花落乃自然规律,但是奉献的精神是永恒的;根据第⑪段“寒梅、宁静自信,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道壮美的风景”以及第⑫段“从盛开到落红,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可知,但是当它走向凋零它的洒脱从容、恬淡安详,从寒梅的身上作者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收束全篇。答案:(1)B。(2)①绽放的梅花②飘落的梅花,豆蔻芳华,嫩蕊颤颤(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绽放的灿烂。(4)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的坦然与达观;落红默默奉献的精神,给作者人生启迪、宁静自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名著阅读。(6分)13.(3分)选出对《朝花夕拾》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的《五猖会》一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D.《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生活经历。【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解答】ACD.正确。B.有误,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虚伪阴险,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中表达了对她的反感。故选:B。14.(3分)有评论说《朝花夕拾》“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能够体现“慈爱的精神与情调”的三件事。【答案】示例:《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曾怀着真挚的感情为长妈妈呼唤:“仁厚愚暗的地母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都航空公司合同协议
- 合同大棚养殖合同协议
- 开专票合同协议
- 高层外墙维修团队合同协议
- 店铺空转让合同协议
- 2025版勘察合同协议
- 合同过期纠纷协议
- 上门餐饮服务合同协议
- 工程车铲车出售合同协议
- 开发商水电加装合同协议
- 2025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分析
- GB/T 13511.2-2025配装眼镜第2部分:渐变焦定配眼镜
- 酒店餐饮销售培训
- 情报信息发布规范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科书解读
- 2025-2030年中国小麦加工产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课件
- 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附参考答案(达标题)
- 夜间城市背景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 混凝土桥梁预应力钢筋锈蚀的研究进展
- 传染病培训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