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1页
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2页
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3页
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4页
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大气环境与健康大气的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大气卫生标准大气卫生的防护措施大气的垂直结构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0.65℃/100m),空气垂直流动平流层:空气水平运动,同温层,臭氧层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热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大气层

按大气电离状态:电离层、非电离层按大气化学成分状况:均质层、非均质层

大气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太阳辐射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色素沉着作用UV-B:波长275~320nm,具有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并能促进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机体的抵抗力UV-C:波长200~275nm,杀菌作用

可见光:波长400~760nm,光和色感觉红外线:波长760nm~1mm,热效应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气象因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空气离子化:正负离子,轻重离子空气离子数:负离子越多空气越清洁,但浓度超过106个/cm3均对健康不利重离子/轻离子(N±/n±)>50,空气污浊正离子/负离子(空气离子单极系数),越小越清洁大气的化学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atmosphericpollution):由于人为因素使空气的构成和性状发生改变,超过大气本身的净化能力,从而对人类生活和健康,对其它动植物的生长和寿命产生直接和间接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卫生防护的重点燃料燃烧

---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生产过程中排放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其它

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能源的生产结构1995年我国大气污染物浓度比较(世界银行数据)

1998年全球空气污染严重的前十大城市排名为: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

2007年监测的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4%、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3.4%。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南通市区和六县(市)城镇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指标监测结果——《2007年南通市环境状况公报》煤烟型大气污染。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占88.5%。南通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大气污染物的种类1.气态污染物2.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经呼吸道进入以喉头环状软骨为界分上呼吸道(鼻腔至咽喉)和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又分为两部分:从气管到支气管;从细支气管至肺泡经消化道进入经粘膜、皮肤进入机体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急性中毒烟雾事件--大气污染造成急性中毒的主要类型

煤烟型烟雾事件:SO2、烟尘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生产事故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眼和呼吸系统慢性炎症

COPD

免疫力下降,非特异性疾病多发变态反应慢性化学中毒致癌作用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和炎症所致的通气障碍以及肺泡本身受SO2刺激,使肺泡壁弹力蛋白和胶原破坏,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通称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

COPD),它们可以继发引起心功能障碍。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

“冷化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

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光化学烟雾二噁英一氧化碳多环芳烃二氧化硫

来源危害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主要作用在上呼吸道和支气管以上的气道刺激眼结膜和鼻咽部粘膜气道收缩、阻力增加、分泌物增加,局部炎症、COPD形成硫酸雾,对呼吸道附着性更强,危害更大

危害对人体的其它作用对大脑皮层机能有影响致突变和促癌作用影响新陈代谢与颗粒物的联合作用随颗粒物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使毒性增加颗粒物上Mn、Fe等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吸附有SO2的颗粒物作为变态反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对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损害

居住区大气中的SO2标准: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0.15mg/m3,一次最高容许浓度0.5mg/m3。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任何1小时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对能使人或动植物在短期内出现刺激、过敏或中毒等急性危害的物质必须制订,以防止急性危害的产生。日平均浓度限值: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对有慢性作用的物质必须制订,以防止产生慢性和潜在性危害。对既产生急性又产生慢性危害者需制定两标准。氮氧化物来源危害对呼吸系统-主要作用在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急性吸入可引起肺水肿低浓度长期吸入发生肺气肿样症状,严重时能引起COPD对血液系统: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危害其他:神经衰弱样症状,促癌当污染物以NO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当污染物以NO2为主时,肺组织损害比较明显,NO2的毒性比NO高与其它大气污染物的联合作用:S02、PAH、HC对其它物体的损害居住区大气NO2标准:一次最高容许浓度0.15mg/m3可吸入颗粒物(IP)

粒径≤10μm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可进入人体呼吸道称为IP或PM10或粗颗粒(coarseparticles),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不同粒径的IP滞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不同:ф>5μm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ф<5μm的多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ф<1μm的在肺泡沉积率最高但ф<0.4μm的能较自由地进出肺泡直径≤2.5μm的颗粒物称为微粒子(PM2.5)或细颗粒(fineparticles)。它是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PM0.1(超细颗粒,ultrafineparticles)

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危害在上呼吸道与SO2联合作用,导致慢性鼻咽炎在下呼吸道与NOx联合作用,使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炎症,长期刺激可引起COPD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PM2.5的影响:对能见度的影响:严重降低大气能见度对健康的影响:由于粒径小,更容易被吸入深部呼吸道,再加上它的载体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其它粒径的可吸入性颗粒物更大居住区大气中IP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可吸入颗粒物危害大气污染物的“载体”吸附病原微生物,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吸附多种有害气体和液体,将其带入呼吸道深处,促使多种急慢性疾病发生IP的成分很复杂含有石棉、BaP等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IP的金属成分催化作用,促使其它有害物质的毒性增加IP上的多种化学成分起联合作用其它:减弱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由汽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