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善与不可也思想新探_第1页
儒家善与不可也思想新探_第2页
儒家善与不可也思想新探_第3页
儒家善与不可也思想新探_第4页
儒家善与不可也思想新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善与不可也思想新探

人们总是把善比作伦理的相对范畴。然而,从孔子和孟子的角度来看,对立的概念是好的和坏的。我认为它们有着深刻的意义,仍然值得探索,值得讨论。一儒家的善与善恶在《论语》中,作为“善”的对立概念,几乎都是“不善”,例如: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曰:“……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也。”(《论语·子路》)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论语·季氏》)孔子倡导“仁”和“礼”,以符合“仁”和“礼”的德性和德行为“善”,以不怎么符合或者违背“仁”和“礼”者为“不善”。因此,提出要择善而从,不善而改,趋善而避不善。孟子那里也谈“善”与“不善”:孟子曰:“乃若有性,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论善与不善是与人性紧密结合的,在与告子辩论人性善与不善时: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乎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但孟子判断善的依据是仁义礼智,他把人性中与仁义礼智相契合的“心”视为“善端”: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显然,孟子的善与孔子的善一脉相承,只不过有所扩展,但孟子的善(善之萌芽)是人性中固有的。在他看来,如若不能保持和巩固人性之善,就会陷入不善的境地,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对于善与不善的运用,《大学》中的论述也可佐证:“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者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由此可见,在先秦儒家那里,“善”与“不善”之相对确乎如此。“恶”这一词在先秦传统文化中的用法颇多,除了语气词外,一为动词,意指嫌恶,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子曰:“……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也。”(《论语·述而》)孟子曰:“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二为形容词,意指恶劣的、糟糕的,如: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三是涉及道德品性,好的品性称为“美”,与之相对的便是“恶”,例如:子张问政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不难看到,在孔子那里讲道德之“恶”,是指“虐”、“暴”、“贼”等严重不良的品性和品行,蕴含着违背伦理规范的行为过程与结果,如“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等。但“恶”并非作为“善”的对应词,它可能只是作为“不善”当中的部分即与“不善”行为渐进积累所导致的结果相关,结果严重者便称为“恶”。在先秦时期,不仅儒家是以“恶”相对于“美”,以“不善”相对于“善”,道家亦如此,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谓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作为相对的概念范畴,老子表达得非常明白。从伦理上讲,善为佳,为好,美也有此义,作为交集,善与美的含义基本是一致的,但孟子认为,美还有进一步充实之义,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朱熹注曰:“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P201)这意味着,善固然好,但要身体力行,力行其善者才是美,美是善的较高境界。至于与美相关的审美兴会之美学思想则另当别论。反观恶的内涵,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善;另一是丑陋,丑陋既可以指人的相貌与事物,也可以指人的言行,从后者言,丑陋言行通常都是为社会文明规范所诟病与不容者,在此意义上,恶也就是不善。所以,恶既有伦理道德的内涵,也有超越伦理道德的审丑意味。然而,即使恶在伦理道德范围中,也只属严重或极端性质之不善,并不能囊括不善的全部。可见,善与不善,是广义的伦理范畴;美与恶作为相对概念另有含义,涉及伦理道德时,则显示程度上的特质。也许,先秦儒家关于善与不善的深意即在此。二病机以“人”“善”为认识基础在中国先秦思想文化史上,把人性与善恶相连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持性善论者是孟子,持性恶论者是荀子,两人之间曾展开著名的人性善恶之辩。1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天然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种善之本性,乃是仁义礼智道德品性发生的源头。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因为人天生就具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如果放纵人的这些本性,必定会引起纷争,从而破坏社会的安定秩序与道德。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因此,“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显然,荀子是把人的欲望、趋利避害之本性看成是破坏社会安定,违背道德规范的根源。荀子在批驳孟子“性善说”时强调了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他认为孟子的“性本善”是混淆了人的本性与“人为之善”的区别,他指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不学而能,不可塑造的,是天然而就的;而所谓的“善”则是人为的,后天的,是可以学习,努力而成的。荀子的这一说法很值得玩味。他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而把“善”看成是后天人为的观念与规范制度,是古时的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性恶》)因而抨击孟子把后天人为之“善”当作了人的天然本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否认了“善”的概念、规范、道德品性的人性源头,则是有问题的。试问,圣人是如何“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的呢?当时就有人质疑:“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圣人是否“积伪成性?”荀子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就陷入了自相矛盾,一方面他认为圣人之所以能制定礼义制度是因为圣人能“积思虑,习伪故”(即圣人能积极思索考虑礼义道德,并且习以为常地践行的缘故);另一方面,又坚决否认圣人是“积伪成性”(即因后天持续的学习、操练而转化为本性)。他强调圣人的本性也是恶的,因为人的本性是“不可学,不可事”的,“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于众者,伪也”。(《荀子·性恶》)既然这样,那么本性为恶的圣人又如何得以产生善念,并制订礼义法度的呢?圣人又是凭什么转变为圣人的呢?应该看到,孟子讲性善并没有把人性之善看作是人性之完满、完善,孟子只是指出了人性具有善的一面(善端),这些善端被看成后天人为的道德——仁义礼智之品性来源与基础,正因为人性非完满,非完善,因而“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孟子强调知心尽性,存心养性,“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孟子·公孙丑上》)要人们通过学习、思考、践履,专心致志地呵护、培育、强固和发扬光大这些善之本性。在孟子眼中,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圣贤没有丧失本性,而且在努力培育、滋长、扩展本性中的善;而凡人容易被外物蒙蔽而舍弃或丧失善之本性,所以要有圣人的教化和引导。可见,在孟子的“性善论”里,很少善恶之绝然相对,更多的是善与不善之区别,而且是以善为主导,舍弃或丧失善才显现出不善。荀子在强调人性本恶时,只强调人性恶的一面,而无视和否认善的一面,因此,其性恶论存在极大的缺陷。正因为他把人性看成仅仅是恶,而不存在善的一面,因而他实际上无法说明,本性为恶的圣人凭什么而转变为圣人,一般人经圣人的教化,又怎么可能由恶而变成善,进而成为有德性的人。如果人们本性中缺乏潜在的“善”或“善端”,无论如何予以教化和治理,也不可能真正“合于道”,成为有道德的人,至多是在严厉的高压与管束之下恶性有所收敛,循规蹈矩而已。同样,虽然他一再为圣人之成圣辩解,由于他坚持圣人性本恶之说,他对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说法,必定也是苍白无力,很难自圆其说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荀子所谓的人性恶,无非是指人性生来“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以及趋利避害等自然本性(《荀子·性恶》),仔细想来,这些本性实际上很难说就是恶(严重或极端的不善),套用孟子的话,这些只不过是可能的恶行之端而已,它仅仅说明,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这些本性如不能自觉节制而过度放纵,才有可能转变为恶。用荀子自己的话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这里的“顺是”、“纵人之性,顺人之情”,意指“任其自然发展的话”,也就是说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与条件,因此,恶,也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成为恶,而不是人生来就恶。如果孟子所说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性中的“善端”,那么,荀子的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等只是文明社会与规范所需加以管束、制约的人性中“不善”之端,超越或突破了这种管束、制约,才会趋向或呈现恶,但只要在文明与规范尚能容许的范围,未必就被看成恶。在西方社会,自古以来也有人把人的内在欲望看成是恶的倾向,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人们对善与恶尤其是这种所谓“恶”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变动,甚至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善恶的含义趋于模糊,正如麦金太尔在分析希腊时期pleonexia一词的翻译与理解时所指出的:古时候有的思想家确实也把上述荀子所言的人的欲望看成本性之恶,但“这里被视为恶的乃是贪欲本身的恶,一种在现代个人主义(无论在其经济活动中还是在消费审美者的特性角色中)眼里根本不视其为恶的品质。……因为在现代世界,……无限制地(simpliciter)占有更多的愿望(亦即贪欲本身)可能是一种恶的观念已逐渐消失”。(P173)这就是说,今天在资本逐利的市场经济中,贪欲已不被看成是恶。历史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化,但是,无止境的贪欲作为恶的观念是否真的或应该在现代社会消失?很值得人们深思。三子治社会中人性之“恶”与人性本“善”的关系古今中外在人性善恶的讨论中,注重或强调人性本善的,在中国有孟子,在西方有卢梭等,他们都把人性之善视为德性之根,需要呵护、扶植、滋养、培育,使之日益茁壮,发扬光大。儒家的孟子作为典型的性善论代表,在言说性善时,并没有提出与之相对的恶之概念,而是以“不善”为其相对概念,在他那里,善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会知道什么是不善,正如老子所言:“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在孟子那里讲性善,既有人的本性中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善端”,也涉及与本性相关的社会伦理规范——仁义礼智,两者是一致不可分的,仅讲“善端”而不进而谈仁义礼智,是无意义的;仅谈仁义礼智而不讲“善端”,就无法说明知心尽性、存心养性之妙。因而,他的善,内涵是丰富的。同样,孟子的“不善”概念的内涵,在我看来也要比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恶”宽泛,我们一般理解的“恶”是非常不好,很可鄙可恨的言行,当然也有隐藏着的险恶之心(只不过没有行为的表达,谁也无法确认其内心之恶)。而“不善”则可以有程度的区别,与仁义礼智等“善”有距离的可能是“不善”(不怎么善),但不一定是“恶”,只有损人利己的“不善”,才成为“恶”;只有“顺是”(任其自然发展)的话,“不善”才可能成为“恶”。关于人性本恶的理论,古今中外也大有人在,中国古代的荀子有著名的“性恶论”,西方社会有基督教神学的“原罪论”,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等等。荀子“性恶”理论中所言的本性之“恶”,究其实质,也不是极端不善(恶)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也只是指“不善”而已。何以见得?因为荀子在说人都具有好利、恶疾、耳目之欲时,只是指陈了人的自然本性的事实一面,而这些几乎每个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趋利避害、讨厌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乐于看美景、喜欢听悦耳的声音,等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带有或表达着这种倾向,可见这些只不过是普通的、普遍的人之常情而已,未必就是恶。荀子心目中的“恶”,实际上是指人的这些本性如果放纵,会导致破坏社会秩序与违背伦理规范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本性至多只是潜在的“恶端”而已。真正要成为“恶”,是要具备内外条件的,如果人们在规范之中或自觉地掌控自己的行为而表达这些欲望,又有什么“恶”可言?以此类推,西方的“性恶论”也可以如是看。基督神学说人偷吃了智慧果,因而失去了纯真之天性,显得聪明而又狡猾,但是,如果人们把聪明智慧用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又有何“罪”之有?问题是,人往往会私欲膨胀,把持不住自身,才导致了“恶”的产生。同样,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的本能,并不就是“恶”,在文明社会中,人的本能依旧,只不过融入了文明的因素或在文明的规范之中,因此,“本能”也未必就是“恶”。只有突破了“自我”、“超我”之管束的“本我”,超越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规范,才可能出现“恶”的行为。由此可见,指出人性本恶的一面,实际上只是揭示了人做恶的可能(若把人的自然本性置于社会文明与规范的观照下,显然,这种自然本性不可能是“善”,那只能是“不善”),关键是,这样的“不善”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与条件下,在人丧失德性的情形下,才可能转化为恶之现实。设想一下,在人类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条件下,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而生存,或在未来物质生活条件极其丰富、财富充分涌流,人们可以按需所取并充分表达各自自由的社会之中,人性之恶会普遍转化为现实吗?人性本善也是如此,孟子认为这仅仅是人的道德品性之端,是人的善行的本性之源,它并不就是完整的“善”。如果没有人的自觉意识,没有人的自由意志与行为的表达,本性之善就只能停留在可能的层面上,而不会转变为现实。正因为如此,一旦寻求出何为“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