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含解_第1页
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含解_第2页
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含解_第3页
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含解_第4页
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含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某多肽分子式是CHONS(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某几种作原料合21xy42成的:亮氨酸(屮氾)、天门冬氨酸(C4H7NO4)、苯丙氨酸(C9HnN°2)、丙氨酸()、半胱氨酸(C3H7NO2S)。以下对该多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有3个肽键水解后得到4种氨基酸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5和32只有1个羧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组成多肽的每一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N,判断该多肽共有4个氨基酸组成。由于半胱氨酸含有S,多肽中含有2个硫,因此半胱氨酸2个,另外两种氨基酸各1个。根据碳原子的数目判断另外两个氨基酸1个为苯丙氨酸,另1个为亮氨酸。多肽分子中H原子的数目为A7X2+11+13—6=32,O原子的数目为2X2+2+2—3=5。该多肽链含有三种氨基酸,所以B选项错误。考点: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含有大液泡,具有一定浓度细胞液,能够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细胞失水量加大,a点右移,重新吸水所用时间延长,B正确。B能够质壁分离复原,A不能,是由于B溶液溶质分子小,可以进入细胞液,改变细胞液浓度,细胞重新吸水,C错误。6min时两个细胞失水量较大,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考点定位】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洋葱A和B的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5个装片,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相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乙和丁将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于淸水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后丙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戊溶液中洋葱B外表皮细胞【答案】C【解析】观察紫色洋葱的体积变化,原生质体的体积越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越大,则甲〜戊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戊〈甲〈丁〈乙,A正确;乙和丁溶液中,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缩小,都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A外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于清水中,可能因失水过多,而不能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紫色洋葱A比B的外表皮细胞在丙溶液和戊溶液中,原生质层变大,细胞吸水,但由于丙吸水多,则吸水能力减弱,D正确。下图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答案】B【解析】图示的两个实验,只有萨克斯的实验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A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而进行的,萨克斯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而进行的,所以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B正确;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C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有氧气产生,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淀粉的产生,D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抑癌基因的严格调控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但是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皮肤上的“老年斑”是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的结果,A项错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发生在体细胞的癌症不能遗传,B项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严格调控,C项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但是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D项正确。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Ffi甲乙Ffi甲乙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0、N乙物质为腺嘌吟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丁为磷酸,甲为ADP,乙为腺嘌吟核糖核苷酸,丙为腺苷,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0、N,A项正确;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项正确;酶1、酶2催化高能磷酸键的水解,反应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酶3催化的反应仅有少量的能量释放,C项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认为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均产生ATP。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第二阶段虽有能量释放,但没有ATP的形成。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对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肯定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②和④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答案】C【解析】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属于病毒;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如蓝藻;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属于真核生物;④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所以④属于原核生物。由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可知,此类生物可能为非细胞结构生物,则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A正确;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为原核生物,且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具有叶绿素,但没有叶绿体,其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则②、④肯定为原核生物,B正确;而衣藻与洋葱根细胞均属于真核生物,所以C错误;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应为真核生物,它已经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D正确。【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以及病毒的相关知识【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求学生能根据四种生物的特征,准确判断四种生物所属类别;其次根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特点,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黑色纯种和白色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i雌雄交配,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白色=2:1B.黑色:棕色:白色=1:2:1C.黑色:棕色:白色=9:3:4D.黑色:棕色:白色=9:6: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纯种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为CCRR,纯种白色小鼠基因型为ccrr,F1的基因型为CcRr,F1雌雄交配,后代黑色CR(9/16):棕色Crr(3/16):白色cc_(1/4),故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图文转化的能力。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答案】B

【解析】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A错误;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B正确;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C错误;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D错误。【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对下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EI图1中水A、B两点,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明显降低直至失活图2中A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不发生光合作用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是不一致的图4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分生组织,b阶段细胞比例会减少【答案】C【解析】低温降低酶的活性,但是酶的结构不发生改变,A错误;A点有机物的积累量是0,表示该点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B错误;图中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叶肉细胞二氧化碳供应不足,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光照强度减弱,C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分生组织,能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不会导致分裂期的细胞比例减少,D错误。【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酶的特性;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名师点睛】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酶有其最适宜温度,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当温度过高时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2、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中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叶肉细胞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下午随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4、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过程中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上有基因A或「B正确;染色体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但二者形态不同,则②和③为X或Y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相同,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形成生殖细胞时分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因此某个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可表示为Aa、Bb、Dd;分析图示中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可知:①与④、②与⑥分别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而③、⑤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精原细胞.即最少来源于4个精原细胞。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用l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核糖体无放射性给水稻提供14C0,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0-14C-(14CH0)2232给水稻提供14C0,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H0H225小白鼠吸180,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22【答案】A【解析】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A错误;给水稻提供14C0,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F4Cf(14CH0),B正确;给水稻提供14C0,14C在水稻光合作2322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i4C0—14C—14CH0,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23612614CH0会分解形成14CH0H,C正确;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612625酶4CsH]205+6O2+i5H2O600:+12H2O所以180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如果水作为反应物,2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D正确。【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③CBQ①②③CBQ①②反射弧纽成示瘪:图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兴奋传到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II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③上有神经节,因此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A错误;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导,B错误;I处为突触小体,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C错误;神经递质能作用于II上突触后膜上,是因为II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D正确。考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答案】B【解析】细胞膜上的磷脂没有识别的功能,A错误;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在一起构成的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因此被镶嵌的物质很可能是多糖和蛋白质,B正确;胆固醇和多糖都不具有识别功能,C错误;细胞膜上的胆固醇没有识别功能,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名师点睛】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下图表示20°C时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S、S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ABCS+S+S表示光合作用总量ABCS—S表示净光合作用量CA光照强度从B到D点变化过程中,C逐渐减少3若提高CO浓度,则B点左移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SA+S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消耗的总量,SB+S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A错误;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SB+SC-(SA+SB)=SC一SA,B正确;光照强度从B到D点变化过程中,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被还原的C3增多,所以细胞中的C3逐渐减少,C正确;提高CO2浓度,光补偿点减小,则B点左移,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中杂合褐色:黑色为2A.1:3B.2:1C.1:2D.3: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即_1_为白色、bbii为黑色、B_ii褐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F]的基因型是Bbii,表现型为白色;F】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为B_I_(白色寻)、B_ii(褐色寻)、bbl_(白色寻)、bbii(黑色,所以产生的理中褐色:黑色为3:1.故选:D.18-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02和0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③跑内①啟世龜外③跑内①啟世龜外CCh论度胞内0浓度注: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答案】B【解析】黑暗条件下,仅进行有氧呼吸,细胞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①增大、④减小,A项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细胞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①增大,③减小,B项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变,C项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细胞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②减小、④增大,D项正确。下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结构①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结构②、⑤中都含有RNA结构③、④都具有双层膜结构①、④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构①是线粒体,其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在内外两层膜上,故A错;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结构②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故B正确;结构③是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④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故C错;线粒体基质能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少量的ATP;叶绿体基质中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少旨能宦|施原[兰Lx—Y―CO.+N+大世能虽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答案】B【解析】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误;X-Y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M、N分别代表乳酸和水,C错误;Y、M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N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氧气,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二.非选择题某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分化受等位基因M、m控制。研究发现,含基因M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株。该植物刚萌发形成的嫩茎有绿色、紫色与红色三种类型,依次由基因a、a、a控制,123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中,绿茎雄株有种基因型,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2)在一个该植物的种群中,雌株与雄株的数目比为1:1,m基因的频率为。(3)紫茎雄株与绿茎雌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一部分红茎个体。子代中出现绿茎雌株的概率为。正常情况下,亲本中的紫茎雄株能产生种基因型的花粉。(4)该植物的嫩茎具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研究发现,雄株萌发产生的嫩茎数量多、品质好。为让杂交子代全为雄株,育种工作者成功培育出一种“超雄株”。TOC\o"1-5"\h\z该“超雄株”的基因型为。育种工作者培育“超雄株”采用的方法可能是。【答案】(1).3(2).aaMm、aaMm(3).75%(4).1/4(5).4(6).2223MM(7).单倍体育种【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含基因M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株,aB控制绿茎,ab控制紫茎,由于后代出现了红色的茎,说明亲本都是Mm,所以绿茎雄株的基因型为MmaB_,共有3种,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ababMm、abaMm;(2)已知后代雄株M_:雌株mm=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Mm、mm,所以m的基因频率=1/2+1/2*1/2=3/4。(3)紫茎雄株(ab_Mm)与绿茎雌株(aB_mm)杂交,子代中出现一部分红茎(aa)个体,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baMm、aBamm,所以子代中出现绿茎雌株(aB_mm)的概率为1/2*1/2=1/4。正常情况下,亲本中的紫茎雄株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花粉。(4)雌株的基因型为mm,雄株的基因型为M_,若要后代亲本为雄株,则亲本雄株(超雄株)基因型为MM。由于雌株不可能含有M基因,所以超雄株只能利用Mn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式获得。【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玉米种子的颜色由三对基因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B、R同时存在时种子表现有色,其余都为红色。现用一种有色种子植株分别与三种无色种子植株杂交,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列问题(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组别亲本子一代(F)1①有色种子植株XaaBBrr25%的有色种子②有色种子植株XaabbRR25%的有色种子③有色种子植株XAAbbrr50%的有色种子(1)根据①、②两组杂交结果推断,该有色种子植株基因型。综合考虑三组杂交结果,可判断该有色种子植株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在图中标注(2)如果①、②、③组产生的F数目相等,且将三组F混合,则有色种子与无色种于比例是11,无色种子的基因型共有种。(3)若该有色种子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杂交,子代无色种子中纯合子占,这些无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自交,其中某植株果穂上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粒有色种子,此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理由是答案】(1).AaBbRr(2).答案】(1).AaBbRr(2).(3).1:2(4).8(5).1/3(6).aaBbRr(7).(子代无色种子的基因型有aaBbRr、Aabbrr、aabbrr,)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所以两种或三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概率极低【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因为基因A、B、R对种子有色缺一不可,所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中必定含有ABR,根据①②其与另两株纯合个体杂交的后代有色种子的比例,即可推测出其基因型。综合考虑三组杂交结果,可判断出B和R位于一条染色体上。(1)根据组①有色植株XaaBBrr-25%有色种子(A_B_R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其中B(b)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100%,其余两对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都为50%,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_Rr;根据组②有色植株XaabbRR-25%有色种子(A_B_R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并结合前一杂交结论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Rr。假设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根据组③该有色植株XAAbbrr后代应该25%有色种子(A_B_R_),与结果不符,可推知三对基因存在连锁关系,根据该杂交结果,只能是BR位于一条染色体上,br位于其同源染色体上。(2)假设①、②、③组产生的F数目各位100个,则有色种子为25+25+50=100个,无色种子1为200个,比例为1:2,该有色种子植株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ABR、Abr、aBR、abr),三个杂交组合中的另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分别为aBr、abR、Abr,无色种子的基因型共有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八种。(3)若该有色种子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杂交,该有色种子植株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ABR、Abr、aBR、abr),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只能产生一种abr配子,子代无色种子三种基因型Aabbrr、aaBbRr、aabbrr各占1/3,其中纯合子aabbrr占1/3。这些无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自交,植株果穗上基因突变产生了一粒有色种子,此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aBbRr,子代无色种子基因型有Aabbrr、aaBbRr、aabbrr,因为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所以两种或三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概率极低。【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根据三组杂交结果判断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杂交组合F表现型交配组合F表现型11A:30对亲本红花X红花36红花:1白花D:绿茎X紫茎绿茎:紫茎=1:1B:30对亲本红花X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C:30对亲本白花X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TOC\o"1-5"\h\z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判断依据的是组。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A、B两组寒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答案】(1).白色(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4).紫茎.D组和E(6).绿茎:紫茎=3:1(7).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解析】(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A:30对红花亲本杂交,F]中红花:白花=6:1,说明花色隐性性状为白色。B:30对红花X白花,F中红花:白花=5:1,说明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或Aa两种,1因此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红花植株(AA)X白花一全部为红花,红花植株(Aa)X白花一红花:白花=1:1;由B组30对红花X白花一F中红花:白花=5:1,可以判定亲本红花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1例约为2:1。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