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_第1页
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_第2页
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_第3页
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_第4页
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

防洪保险是一项非防洪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洪损失负担,降低国家救灾成本的有效措施。防洪保险虽不能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却可以把不规则的洪水损失变成一个均匀的年支付系列,也就是使用所有保险户每年交纳并积累起来的保险费,去补偿部分被保险者因洪水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保险事业曾一度中断,1980年才恢复。由于我国刚刚开始防洪保险的研究,要搞全国性的洪水保险还需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如:编制全国性的洪水风险图,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等等。防洪保险费合理确定是防洪保险事业的基础工作,但目前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提出防洪保险费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方法的可行性。(一)当前防洪费算方法的讨论1.洪水风险率法该法是以洪水风险图为基础,依据所在区域的洪水风险率大小,取所有财产值的一定比例作为保险费用。该法的优点是体现了洪水风险率与财产价值损失程度的关系。缺点是洪水风险图的建立比较困难,且财产价值与保险费比例的确定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此法在美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由于缺乏基础资料等多种原因尚未推广应用。2.设计参数2—洪灾损失法该法以多年平均洪灾损失为依据来计算保险费。采用公式为:式中l——保险费;——多年平均洪灾损失;K——频率系数;σ——有记录的年洪灾损失标准差。该法优点是体现了洪灾损失与保险费的关系,但是没有把防洪保险与其它一般财产保险严格区别开来。英国等国家采用此法,我国淮河流域也采用此法进行试点。3.企业所应支付的保险费用该法直接计算各类财产的期望年损失,并取期望年损失的百分比作为保险费用。它能直接提供某一户或某一厂矿企业所应支付的保险费用。缺点是期望损失百分比的取值亦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韩国、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部分防洪保险试点区也采用此法。比较上述几种保险费的计算方法,笔者认为危险区域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符合防洪保险特点的计算方法。本文在该法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使其更科学,更接近实际,称之为“改进的危险区域法”。(二)完善危险区域法1.洪水风险率估算洪水风险图一般是指与各种频率洪水相对应的淹没范围图。在此引伸为与一定洪水淹没程度和洪水风险率相对应的一簇曲线。据此可估算出某一年出现一定大小的洪水,使洪泛区达到一定淹没范围的风险率。洪水风险图的建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流量资料建立洪水风险率模型;(2)建立相应的流量~水深或流量~高程曲线;(3)建立洪水风险图。2.个人经验关系以往用危险区域图求保险费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求出危险区域内的财产价值,然后根据所在危险区遭遇超标准洪水的风险率大小,取该财产值的一定比例作为防洪保险费用。该比例值一般是根据个人经验选定。遭遇洪水风险率大的地区,上述比例值就大;反之,上述比例就小。由于该比例值没有经过经济计算分析,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因而使得保险费的计算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为避免这一缺点,本文改用保险费率代替上述的比例值,即对每一风险率相同的淹没区,求各类财产在不同标准洪水下的洪灾损失率,并以此值为依据确定该区各类财产的防洪保险费率。用该区各类财产价值乘以相应财产的保险费率作为该区该类财产的保险费用,累加后即得该区总保险费用。(三)防洪保险费率的确定1.防洪保险费率fb正确制定保险费率是合理收取保险费的基础和前提。根据保险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防洪保险费率fb由两部分构成,即:式中fbs——纯费率,反映了每一单位保险额的平均赔偿支付水平;fbq-附加费率,反映保险部门的业务支出水平。2..防损费率测算的风险图为了更好地实现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更多地为国家积累防洪基金.发展我国防洪保险事业,在制定保险费率时,应遵循“公平合理”、“相对稳定”、“促进防损”这三条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即以洪水发生概率和洪水风险图为依据,按照该地区遭遇洪水的风险率大小及财产的多年平均损失率等具体情况,运用大数法则对保险纯费率加以平衡,合理调整附加费率占总费率的比例,正确处理好费率与保险基金的关系,测算出经济可行的保险费率。(2)“相对稳定”原则。即要求制定出的保险费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以便减少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矛盾,有利于防洪事业的稳定发展。(3)“促进防损”原则。防灾防损也防洪保险的重要作用之一。因此,防止事故灾害发生减少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这对事后补偿,对促进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更具有积极意义。防灾防损所需费用是按一定比例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取的。因此,在制定保险费率的过程中,全面、充分地贯彻这一原则乃是十分必要的。3.基金保费的测算在保险费率构成中,纯费率是计算保险费率的基础,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多年平均损失率为依据的净费率,由此集中的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年度正常损失;二是由实际年损失与其多年平均值之差值组成一个系列,据该系列的标准差来确定安全附加费率。由此集中的保险基金用于补偿某些年度出现的超常损失。为此,保险费率又可表达为:式中fbj-净费率;fba——安全附加费率;gbq——附加费率。(1)净费率的确定净费率是制定纯费率的基础,它影响着保险赔偿实施的可能性。因净费率是以多年平均损失率为依据的,因此确定多年平均损失率是计算净费率的关键。多年平均损失率的计算方法是先确定发生某一频率洪水的一次洪灾损失率,然后以洪水频率为权重,求出各类财产(或综合财产)损失率的平均值,即为相应的多年平均损失率(见参考文献、、)。净费率fbj由下式得出:式中一一多年平均损失率;A——系数,其取值依据灾区经济发展水平及遭遇洪灾的概率而定。经济发展水平高、遭灾概率大的地区,A值可取大些;反之,A值可取小些。(2)安全附加费率安全附加费率fba可表示为:式中B是系数;β0是某一频率洪水相应的损失率;P是洪水频率。上式说明安全附加费率的设置主要考虑了洪灾损失率在多年系列中所存在的变动幅度(以标准差σ表示)。因安全附加费率部分所征收的防洪保险基金是用于补偿年度超常损失的,因此,系数B取值多大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根据灾害经济学理论,目前我国国内业务财产保险费取2σ~3σ作为安全附加费率,以应付巨灾赔付。而防洪保险与一般财产保险不同。防洪保险是社会公益事业,它一方面强制性收取保险费,另一方面又有补贴性赔偿投保人损失的性质。从我国具体情况看,我国防洪保险开展不久,积累的防洪保险经验还不充足。同时,我国洪泛区经济水平较低,人们对洪水灾害认识不够,对参加洪水保险积极性不高,所以B的取值不宜太大。笔者认为防洪保险费率中的安全附加费率可取σ~2σ。(3)附加费率附加费率主要用于支付保险部门的防灾防损及经营管理费用,是保险费率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加费率是以过去若干年各项保险业务开支与保险金额总数的比率为依据进行推算的,在保险费率中所占比重较小,通常用净费率的百分比表示,或根据经验规定附加费率在保险费率中所占有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天然滞洪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调动单位和群众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实际执行的费率应略低于计算的费率;对于有计划修建的分、滞洪区而言,一方面为鼓励公众参加保险,另一方面因其受灾是为保全大局而做出牺牲,所以,实际费率更应低于计算的费率。至于低多少,则应根据分、滞洪区为保护受益区而受淹的频繁程度、受灾程度及分、滞洪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分、滞洪区所在单位和群众的社会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对于受分、滞洪区保护的下游邻近受益区.由于他们受灾的风险大为减少,应分担部分防洪保险费。应该指出,这种防洪保险费用的分摊是从包括分、滞洪区和受益区在内的洪泛区全局考虑的必要措施。至于受益区分担费用的多少,可用相同的防洪保险费的计算方法计算。保险费率可根据在不分洪情况下,受益区的多年平均损失率来确定。由此算出的保险费不仅可用来补偿超常受灾的保险费和补偿费,还可用来新建或扩建防洪工程或实施防洪措施等。另一方面,受益区保险费率的确定也应考虑受益区单位和群众的社会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四)计算1.滞洪区洪水特征泥河洼滞洪区是沙颖河防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沙颖河是河南省重要防洪河道.其上游有昭平台、白龟山、孤石滩、白沙四座大型水库及泥河洼滞洪区等工程。泥河洼滞洪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39km沙浬河之间的易涝地区,主要作用在于调蓄沙河上、中游洪水,使沙河过漯河的洪水量不超过河道安全泄量,以保证京广铁路正常通车和沙河下游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泥河洼滞洪区控制流域面积11900km2,占漯河以西流域面积的95%。设计蓄洪水位68.0m,设计蓄洪量2.36亿m3,涉及舞阳县4个乡、1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2万亩,总人口7万多人。滞洪区由沙河马湾进水闸、浬河罗湾进水闸控制。滞洪区启用原则为:沙河马湾水位达69.10m或浬河罗湾水位达69.70m时,根据指示分洪。从1955年开始投入运行后的30多年中,滞洪区在上、中游不同类型洪水情况下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成为控制漯河洪水流量的重要非工程防洪措施,防洪效益十分显著。但对区内人民来讲,却为保护下游地区而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结合滞洪区的具体情况,对防洪保险问题作一初步探讨。由于时间和资料所限,本文只对南支浬河发生洪水时,需在罗湾向滞洪区分洪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2.洪水没收频率确定(1)不同频率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根据上游何口水文站控制水位所对应的流量,计算发生频率为20.0%、10.0%、6.7%、5.0%、3.3%和2.0%洪水时分入滞洪区的水量。根据分洪水量,由泥河洼滞洪区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及滞洪区水位~淹没面积、淹没耕地关系曲线,即可求得上述6种频率的洪水淹没面积与淹没耕地。计算结果见表1。(2)不同频率洪水淹没损失率的确定泥河洼滞洪区淹没机会频繁,村庄和各类居民点均建在蓄洪堤外的庄台上或围堤内,主要淹没对象为农作物及面上一般水利工程设施。根据滞洪区管理所提供的经济资料和淹没损失统计数据,参考类似洪泛区的调查分析资料,计算得出各种频率洪水下的洪灾损失率(表1)。表1中所列数据为按1988年水平计算的成果,即:农作物亩均产值78元/亩,面上工程设施价值50元/亩,面上所有财产价值520元/亩,面上农作物亩均总产值156元/亩。(3)多年平均损失率的确定采用频率法计算各年平均损失率.可得到农作物多年平均损失率βoI.为6.96%.综合财产多年平均损失率βoz以为2.15%。3.保费fb的确定(1)保险费率根据保险费率的计算公式,费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净费率fbj。采用公式(3),根据滞洪区的实际情况,取A为1。则农作物保险净费率为6.96%,综合财产保险净费率为2.15%。②安全附加费率fba。采用公式(5),取β为1.则农作物保险安全附加费率为5.27%,综合财产保险安全附加费为1.23%。③附加费率fbq。根据经验,fbq一般可取净费率的10%,则农作物保险附加费率为0.7%.综合财产保险附加费率为0.22%。由此可得出泥河洼滞洪区农作物防洪保险费率为12.93%,综合财产防洪保险费率为3.6%。(2)保险费Fb的确定有关系:Fb=Mb·fb(6)式中Mb——保险金额;fb——保险费率。按上式计算得滞洪区农作物的年保险费应为242.1万元,综合财产的年保险费应为224.6万元。4.滞洪区受益区的负担泥河洼滞洪区是沙颖河上、中游防洪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滞洪、缓洪、调错洪峰和防止洪水泛滥危及下游漯河地区及京广铁路的一道重要防线,在沙颖河防洪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经济原则来解决滞洪区防洪保险费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途径:①滞洪区群众负担小部分。滞洪区群众作为灾后补偿主要对象,有义务交纳保险费。但考虑到滞洪区受灾往往是为了保护别的地区,以缴纳较少部分为宜。②漯河市等下游受益地区和单位分担大部分。该地区是主要受益区,而且漯河市等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能力承担大部分。③国家负担一部分。漯河市等下游广大地区在免受洪灾的情况下,不仅发展了自身的经济建设,而且也为国家上交了大量利税。因此,滞洪区也保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考虑到国家每年要拿出资金用于滞洪区救生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所以分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