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读书笔记_第1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读书笔记_第2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读书笔记_第3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读书笔记_第4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概论1、客体关系是什么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就是指人类客体,即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说是外在的,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 传统的精神分析里有关客体这一概念是指原欲驱动的目标,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只要他们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2、什么是客体关系理论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归纳总结 客体关系理论是针对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的动机概念做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反应,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这不仅说明了人类行为是与关系有关之物推动着,而且说明了人类的精神本质基本是关系的。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与原欲冲动和精神能量没什么关系,要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了解关系是如何被内化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转变成自体感的。 在人类生活领域中各种的不同关系中,最重要的便是与早期抚养者的关系了,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早期关系是与母亲建立的。因为这种关系占据儿童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它与情感的满足(剥夺)密切关系,因此客体关系学家认为它构成了所有后续关系的模板。 将重点从父亲身上转移到母亲身上,是与传统精神分析在强调点上的一个主要转变,也意味着在重要概念上的重新定位。首先,它叙述了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验和冲突类型。其次,在另一个层次上,它又提出了有关恋母冲突的重要性颇具创新性的内容。对客体关系理论家而言,前恋母期发生的事件对个性的发展的影响比恋母期的发生的事件更为重要。根据客体关系理论所说,塑造人们生活的关键事件并非发生在五六岁时,而是发生在五六个月大时。所有的理论客体学家都努力地描述在这个早期阶段中儿童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者似乎都注意到在自体内部深层动作的好与坏的动力,这种动力的重要性在于它形成了“分裂”的基础。婴儿世界充满了坏的和好的体验这一事实导致了内在世界的分离,这种分离对后来的功能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梅兰妮.克莱茵 梅兰妮.克莱茵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儿童心理治疗中,一手开创了临床心理治疗的全新领域。在她之前,儿童领域中几乎没有开展过精神分析工作,弗洛伊德本人也从未直接治疗过儿童,梅兰妮.克莱茵曾尝试改变这一现象,她开始将精神分析应用到儿童的治疗中,试图弄清楚儿童的童年经历与成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但因为儿童,尤其是非常幼小的儿童,他们尚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缺乏将正在发生的事情和以往有意义事件联系起来的能力,使得精神分析工作无法在儿童治疗中进行下去。于是她转向使用游戏治疗,希望通过游戏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对儿童的游戏治疗中她发现:与儿童控制情欲的冲动的能量相比,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而更多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这些人物的内在表象,也就是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心理的素材,儿童的内在心理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观点之一:在构成儿童生活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她对“母子关系”最为感兴趣。梅兰妮.克莱茵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我的核心是与婴儿最初的且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与母亲的关系)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比其他任何关系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在克莱茵早期著作中,有关母子关系的起源独特而又具有争议,她认为,在婴儿出生前,母亲就为婴儿而存在了。作为天生的源自内在的存在,母亲建构了一种无意识的内在的知觉形式,这种形式是婴儿遗传基因的构成部分,连同其他固有的形象(比如乳房)一起,“内在母亲”决定了婴儿对外在世界的回应方式。在儿童的心里,母亲的存在就是一个“原型”,引导着儿童与一个有血有肉的抚养者(一般来说就是真实的母亲)之间产生互动。观点之二: 克莱茵坚守弗洛伊德关于死本能的观点,并且认为,个体内在的生与死的较量,最终会被投射到外在世界中去。根据她这一观点,这种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将世界分成好与坏的原因。例如,大部分的死亡本能被投身到外在客体上,就产生了一个充满坏人和恶人(坏客体)的世界。为了不让儿童的世界遍布的都是坏客体,儿童部分的原欲能量便被投射到外界产生好客体。所有这些客体,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最终都会依次又被内射到儿童的内心原欲,产生了一个内在表象世界——个被分成好的和坏的两个部分的世界正是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动力性相互影响,构成了克莱茵关于婴儿精神世界的观点。儿童通过持续性的投射并内射那些厌恶的感觉,试图处理内在的破坏性冲动。她认为生命就是由创造与毁灭之间强大而神秘的内在斗争所控制着。所以婴儿持续地处于保护自己的亲密者的摧毁他们这两种愿望之间的冲突中,也就是在保护(爱)和破坏(恨)两种感情中旋转。为了要处理“好”与“坏”“爱”与“恨”的二分感觉,儿童会将他们的感觉组织为“状态”儿童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种基本状态:偏执状态的抑郁状态 1、偏执状态:从婴儿出生开始,持续到生命最初的三至四个月,表现为婴儿最初降临世界的特征。克莱茵觉得,婴儿出生时的痛苦以及离开子宫导致安全感的丧失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受迫害、被攻击。所以克莱茵使用了“偏执”这一精神疾病的术语。后来她又根据费而贝恩的著作当这一状态改为“扁执一分裂状态”以描述这一时期不可获缺的内容一分裂。在这个时期,婴儿接触到他的第一个客体一乳房。婴儿与这个客体(准确地说是部分客体)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婴儿的第一个真实的客体关系。这也是婴儿不得不应对他破坏性冲动的第一个机会一“吸血鬼似的吸吮”和“掏空乳房”的举动。在婴儿破坏性的幻想中,他啃咬与撕裂乳房,吞噬它、毁灭它,并且他感到乳房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攻击他。虽然儿童也体验到这个他赖以生存的唯一来源的积极情感,但它所激起的负性反应的确令人畏惧。这些映像的内射引起了大量的内在骚动,婴儿对这些骚动的反应就是把映象彼此分离,也就是说把婴儿从心里把他感到害怕的、恶性的映象和那些感到舒服的、良性的映象分离开,这种将内在世界分成令人受挫的、具破坏性的成分和令人满足的、让人喜爱的成分的早期分裂,代表的婴儿调和内在冲动的原始方式。2、抑郁状态:开始于婴儿出生的第四个月,并一直延续到第13个月。在这一时期,婴儿的心理迅速发展,分裂过程也是逆转的,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被婴儿接受,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婴儿开始觉察到来自同一个人的好与坏的情感流动。婴儿对母亲的体验更加真实一-作为一个可能犯错误的人,母亲是好坏兼备的,而不再是非好即坏或非坏即好的。到了这些情形发生时,婴儿便被迫承认他对母亲的负性情感(通常是厌恶)。 分裂过程的逆转标志着通往成熟方向的一个进步,但这逆转是付出代价的,婴儿逐步感觉到他已经伤害的母亲,甚至是摧毁了母亲,即便这种感觉是幻想中而非真实,这种感觉也非常地强烈,因为对婴儿来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还非常模糊,婴儿因此出现了“抑郁性焦虑”,此时婴儿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类型的焦虑代替另外一种类型的焦虑,因此内疚感代替了破坏性冲动。这种替换同时也带来的积极的一面,就是婴儿主观上能体验到自己给母亲带来的痛苦,并同时为此感到难过,这就意味着,婴儿发展出了共情的能力,获得了更好一层次的客体关系。 与“偏执---分裂状态”相比,“抑郁状态”是婴儿朝着向成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婴儿有能力整合对母亲的分裂感觉,并将这些感觉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感觉。其次,虽然抑郁性焦虑让人感觉不好受,但它取代了迫害性焦虑,并为建立更成熟的关系铺平了道路。最后,补偿的能力开始成为核心,这就意味着关系多建立关心和保护基础上,破坏和毁灭的根基越来越弱。费尔贝恩 通常与克莱茵一起被归属为客体关系学派中的“大不列颠学派”,他提出: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满足身体的愉悦,还包括要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建立关系的欲望是动机性的力量;原欲并非源于寻求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客体的需要。他提出了自己的有关人类发展的理论,列出了一个聚集于关系的成熟顺序。与克莱茵不同,他关注“依赖”在关系中的作用,而不是毁灭性幻想。根据这个理论,他认为,每个儿童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婴儿期依赖阶段、过渡阶段、成熟的依赖阶段。1、婴儿期依赖阶段 儿童与主要抚养者融为一体,分化很少,自体感的发展也很薄弱。儿童与母亲有一种非常原始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且联系非常密切,以至于这个阶段谈论婴儿自我毫无意义。费尔贝恩称这种原始状态为“原始认同”2、过渡阶段第一和第三阶段的一个桥梁,在这个阶段,个体从早期关系的单向依赖中脱离出来,转向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关系。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这些转变,那些无法完成这些转变的个体容易患精神疾病。比如神经症的产生就是个体不愿意放弃婴儿般的依赖情结而引起的。3、成熟的依赖阶段关系显著特点是成熟和交换。在这样的关系中,儿童和母亲都感受到彼此的差异,并且可以觉察到成为他们互动基础的健康的依赖,正是对相互依赖的认知以及忍受差异的能力显示了成熟的特征。费尔贝恩极为重视婴儿与母亲的早期互动,因此他的论述中心在于依赖被体验的方式以及儿童与母亲的互动方式如何被内化到儿童的自我之中,他用“分裂”这一心理机制来解释这一过程。 费尔贝恩用“分裂”概念来描述儿童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意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应对一个不一致不让人满意母亲的方式。在大部分时间里,母亲被婴儿体验到的是“好的”、令人愉悦的,她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达成婴儿的愿望的“好”客体。但在部分情景中,母亲也被婴儿体验到是“坏的”,因为她在婴儿需要她时拒绝他、忽视他,不与他亲近,阻止他愿望的达成。但是婴儿无法控制母亲的行为,又离不开母亲,因此儿童就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对母亲的依赖限制了他的选择,他无法也没有能力选择离开,只好去寻求别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处境。儿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建构一个内在世界来应对这两种两难处境。这个内在世界有母亲的不同方面,即有“好的”方面又的“坏的”方面,“好的”方面对应的是好的内在客体,“坏的”方面对应着“坏的内在客体”,分别代表着母亲令人满足的和令人不满足的方面,并且婴儿从心理上将这两个方面分离。这样儿童就可以继续保持对母亲的依赖而不必时时感觉到威胁。从而构成了“分裂”的最早期形式。 “好的”内在客体被费尔贝恩称为“完美客体”内化了母亲令人舒服的和有回报有方面。这种完美的表象给婴儿的感觉是信任的、可爱的,知他心意的客休。“坏的”客体分成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令人兴奋的客体”,这种客体是在逗弄、挑逗并以其他方式引诱婴儿的母亲的互动中产生的,例如玩弄孩子的生殖器等。这种引诱导致婴儿“原欲性自我”(我理解为本能部分性的快乐满足部分)的产生,这是心理上感觉到饥渴但从未被满足的部分,儿童感觉到的是受挫被剥夺从而感受到的是沮丧和空虚。另一种“坏的”客体是“拒绝性的客体”,是通过带有敌意的,不关心的、退缩性的母亲互动中产生的。儿童感受到的是不被人爱,不受欢迎,并对此感到愤怒。被这种状态控制的儿童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满怀憎恨的。 “完美客体”和两种“坏的”客体构成了儿童表象世界的三重空间。这三种客体都通过“平行的自我分裂”产生三种状态。 “令人兴奋的客体”产生“原欲性自我”状态,婴儿感受到的是沮丧和空虚;“拒绝性客体”产生“反原欲自我”状态,是自我中充满了憎恨的报复心的部分;“完美客体”产生“中心自我”状态,是唯一一个与母亲那些令人满足的部分相联系的部分,也只有这部分“中心自我”有助于在真实世界与真实人物建立关系。其他两种状态都会引起痛苦,所以倾向于被潜抑下去。但这种形式的分离或分裂会使内在世界变得支离破碎,并且自体的大部分被隔离于意识层面之外,这就为精神疾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最初导致分裂的机制同样也会导致婴儿期依赖在后续关系中持续存在,恐惧核心是个体害怕失去关系。个体尽一切努力试图避免被抛弃的痛苦。当这种分离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发生是真实的还是幻想中的,个体感受到的都是心神不定,个体对这种分离反应要么是更强烈地表达他的需要,要么就是愤怒。玛格丽特.马勒玛格丽特.马勒是维也纳的一名儿科医生,是最果断的将母子关系互动放在情景中研究的客体关系学者,对精神病儿童有缺陷的客体关系的兴趣,使她开始考虑母子互动关系中的不连续性,通过对患的自闭症和严重情绪困扰儿童的深入研究,她感觉到儿童早期对母亲心理上的依恋是非常重要的,最终她将研究扩展到正常的儿童范围内。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婴儿从出生至最初几个月与母亲的互动,总结出婴儿与母亲早期联结的性质。她将这种联结以及儿童分离认同的原始努力看做是持结一生的“分离一个体化”阶段的开端。 她认为,成熟和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与母亲的共生状态转向实现自主认同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分离一个体化1、自闭阶段:出生至三四周左右。在这一时期婴儿意识不到其他人的存在,受本能的反射反应,他们只是寻求乳房来保证生存,婴儿所关心的就是自己紧张程度的降低,几乎是意识不到还有另外一个人是照顾他的,对他负有责任的。2、共生阶段:婴儿出生后的第五周至第五个月,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才开始建立,但在婴儿的意识里,他们与母亲是一体的,他们感觉不到母亲是一个自主的客体,但婴儿开始用微笑回应母亲,虽然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分离,但婴儿还是将母亲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当母亲沮丧的时候,即使给他们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等其他一些满足生理需求的必需品,但婴儿的反应也是沮丧的。 在这个阶段,虽然“分化”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但是这些体验一对于“好的”和“坏的”体验,孕育了早期分裂的种子,构成了分裂前自体记忆痕迹,为下一个阶段的分裂奠定了基础。3、分离一个体化阶段:出生后五个月一直持续到三岁或者四岁,在本质上显示了一个人所达到的分离程度,一个人拥有的自体感以及所拥有关系的特征,大多是由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决定的;这一阶段也是生命中最主要的冲突阶段,即对自主的追求和要停留在与母亲融合状态中强烈欲望的冲突,在这一阶段表现的最为强烈,儿童解决这个冲突的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是否能不带病态地走完他们生命的整个过程;这一阶段还是最复杂的阶段,由一系列亚阶段构成。(1)分化亚阶段:出生后的第五个月持续到第十个月,在这个阶段,母婴之间的关系围绕在知觉区分上,比如视觉等感觉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当这些感觉系统发生变化时,婴儿越来越能感受到与母亲(和其他人,如照顾他的人等)的分离,婴儿开始出现“认生”现象,有了“陌生人焦虑'”婴儿开始探索这个世界,当他们发现这个世界远非他们的嘴和手所能触及的,自体和客体便变得更加分化。(2)实践亚阶段:出生后的十或者十一个月持续到大约十五或者十六个月,其显著动作是婴儿进行四肢爬行动作(如果用能爬行来划分这个阶段的化,我觉得这个阶段还应提前到婴儿出生的第八个月左右),当婴儿爬行时,他们便可以在身体上与母亲开始分开,就象刚刚孵出的小鸡从蛋壳里出来一样。这便是与母亲的原始分离,这种分离能力显示了婴儿的“心理诞生”的真正开始。 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活动,他们会不时地寻找母亲以确认母亲的存在,以便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到了这个阶段末期,婴儿可以直立行走,但他们还是以母亲为“家庭基地”对外部世界的探讨都是以这个基地为中心。(3)和解亚阶段:出生后的第十五个月至两周半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在语言层面上与母亲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尤其是父亲)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自体的主张与分离便成为了核心,儿童想分离想独立,但他还强烈地需要母亲的支持和帮助,儿童试图否认这一点,这就导致的“和解危机”的产生。构成了儿童对母亲的需要和儿童进行分离-■个体化进程当中需要的冲突。儿童以一种膨胀的无所不能的状态进行到这个阶段(就向发展心理学当中所说的儿童的第一反抗期),然而儿童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及其他需要表达。母亲是解决这种危机的关键,母亲允许儿童进行健康的独立的活动,同时成功地给予儿童情感支持,并保持自己的坚定性,使之达到恰当的平衡。(4)原欲客体恒定阶段:两岁半至三岁左右,可能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因为它在自体的产生和自体和特征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内在表象。如果这一点没有完成,儿童将继续依赖母亲的身体来获取安全感,永远无法发展出自主的自体感。这一阶段完成后,儿童就可以将母亲内化,当母亲不在眼前的时候,儿童的内心世界里依然有稳定的母亲的内在表象,这种内在母亲存在的发展,即原欲客体恒定的获得,使儿童可以独立于抚养者之外而活动,并且可以体验到人际关系中的分离,建立了健康的客体关系。 原欲客体恒定的获得是假设母亲内射的积极面和消极面都已经被整合。如果整合是不完全的,儿童以及若干年之后的成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这两种状态皆起源于不完美的早期客体关系,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导致成人客体关系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分离一个体化阶段包含两个互补却又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分离是儿童从共生融合状态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共生融合代表了儿童早期与母亲关系的特点,开始于知觉区别的过程,终止于认知合并的行动。另外一个方面,个体化是以一些能力(如爬行能力、言语能力、自主活动能力)的获得和实现为显著特点。马勒的贡献在于她考证了这些过程,并显示了这些过程与早期儿童客体关系的重要联系。奥图 .肯柏格奥图.肯柏格是当代客体心理学家,他写了许多客体关系理论以及运用这种理论解释严重人格障碍方面的论文和书,当代许多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起源和本质的思想皆体现于他所著的一系列专著中,在这些专著的论述中,他当精神障碍的起源追溯到早期的客体关系,也就是起源于个案早期的歪曲的或有缺陷的客体关系。他并不把客体关系理论看成是一种理论,而看作是精神分析的扩展,此观点虽然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他有关关系自体的起源、发展、内化形态方面提出了丰富且独特的观点。 和大多数客体关系学者一样,奥图肯柏格也将母子关系看作是心理发展的关键,这种关系本质体现在“两极心理内在表象”的东西里,这些“两极心理内在表象”是儿童的人际间体验,是自我与他人互动时内在的对应物,它存在于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不仅影响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并以一种模板的形式左右着当前关系中所发生的事情。每个两极表象又都由三个部分构成:自体映像、他人映像和情感色彩。情感色彩听从某种驱力的指挥,当儿童与某个重要他人互动时,这种驱力便活跃起来。各种两极表象被儿童“消化”,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基础。这里所说的“消化”即是外部表象转化成内部表象的过程和形式。自体映像、他人映像和情感色彩这三重构造又有助于“内化系统”的形成,这上系统构成了儿童不同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儿童与母亲互动过程中易变的特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母亲在抚养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内化系统”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的。 “内化系统”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反应了一种类型的母子体验,都描述了母子在内化关系中的一个转变,都在儿童的生命的不同点上支配着母子关系,形成了一个随时间而发展的一个生命进程,也可以理解为本质上是儿童发展的三个阶段. 1、 第一个系统一内射:构成了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内在心理存在的阶段,分裂首次出现。在这个系统中,自体映像和客体映像在极度不稳定的情感状态中被合并,是未分化的。儿童体验到发生在他与抚养者之间的情感,但儿童无法了解这些情感的来源及这些情感的重要性,他将这些情感囫囵吞枣地全部吞下,并且将它们赋予了正向和负向的意义。正向的被内射为好母亲的形象,负向的被内射成坏母亲的形象,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无法将一个好母亲和一个坏母亲整合到一起,这两者是分裂的,也就是说儿童还无法识别那个奖励他的人同时也可能是惩罚他的人。他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分离,因此这个阶段出现的分裂是防御性尝试的分裂。 2、第二个系统■-认同:在心理发展的这个阶段,儿童能够更好的调解与内化系统想联系的情感反应,自体映像和客体映像不再向上一个阶段任由情感色彩的支配,儿童开始发展自体感,有了自主的意识,但他还不能完全整合不同的两极表象,他还没有拥有一个整合的自我。 3、第三个系统■-自我认同:整合是在这个系统中获得的,不同的两极表象被整合成自体感觉。产生于多重自体一客体交易的不同认同,被巩固进入一个最重要的人格组织,“自体”得以真正实现,并且做为一种核心指导性力量引导着人们的行为,维持着关系海因兹.寇哈特 海因兹.寇哈特是对客体关系理论有重要贡献的一位心理分析师,他的理论源自于对患病人群(自恋型人格为主)的治疗工作,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他建构了一套自己的理论,而“自体”是他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将自体心理学引入的精神分析领域中,这让他在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学家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认为精神病理是自体的一种困扰,这种困扰根植于早期与母子关系的困扰严重障碍。 同所有客体关系学家一样,海因兹•寇哈特也认为,要了解人类精神的实质,母子关系很重要,但同时他更强调母子强烈互动关系的重要动力是什么,并用这种动力来解释自体的发展。儿童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他与他人的关系构成了他心理生存的基本前提。婴儿从出生伊始,成人不仅要满足他的生理需求,还在满足他心理需求,在这些需求中,最重要的是一种模糊的未分化的自体感的支持,这种自体感也许是一套反射和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通过父母的鼓励,这种自体感迅速转化成精神世界里一股核心力量。而父母以及婴儿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重要人物海因兹.寇哈特把其称之为“自体客体”也就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真实的人而不是表象。 这些“自体客体”在于他对儿童的萌芽状态中所起到的心理“功能”通过两种形式而起用,一种是具体的可观察的交流方式,比如表扬或指责自体客体的反应,被儿童“吸收”,儿童体验到的就是骄傲或内疚。这种自体客体与自体的互动交流构成了自体的建构基石;另一种形式是共情式的交流方式,这种共情式的互动在萌芽中的自体感中占有重要的成分,他们构成了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独特的,纯粹的合乎人性的。这种共情式交流构成了精神亚结构,这种亚结构影响着儿童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互动模式。 在发展中的儿童本性上是自恋的,也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儿童自然关注积极的,有回报和自体结构的建立。儿童早期通过自体客体寻找满足两种最基本的自恋需求:一种是儿童要炫耀他在发展中的能力,希望这种能力得到认可和赞赏;另一种是对双亲之一,通常是指母亲形成完美印象,以此来体验与之融合的感觉。 儿童的人格是通过什么样的内化来形成的呢?寇哈特通过“转变内化作用”过程阐述了儿童是如何将自体客体摄入为儿童自体。正常双亲偶尔或缺少对儿童的满足,给儿童带来挫折,但这种挫折是能承受的、非创伤性的,并且如果给儿童以满足,这种满足不能是溺爱性的,这种挫折是理想性的挫折,儿童在这种挫折中能够以转变内化的这种特殊功能方式摄入自体客体。也就是将对自体客体自恋性的投注期望一部分撤回从而获得了一部分内部结构,儿童用内化的这些结构完成了先前必须由自体客体完成的功能,比如安慰、控制紧张等,从而完成了由自体客体实施功能转由其自体来实施。儿童的自体核心是有两个主要成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夸大、展示性的自体,这部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被赞美的异常喜爱,也可以说是自恋性的自体;另一部分是理想化的双亲,也就是完美的自体客体,并把自体看作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两种主要成分也可以说是两种关系,都是婴儿表象世界中健康的部分,但是随着婴儿的长大与成熟,这两种关系也需要不断扩展和延伸,对自体客体的需要不仅仅需要自恋需要的满足。如果得不到扩展,甚至发生缺失最终会影响成人的功能,甚至产生异常行为。而在寇哈特的理论体系中,精神病理也就意味着个案没有能力超越幼年时期的自恋性内化。第二章客体关系的发展 分裂与个体的发展被人爱被人接纳是所有客体关系普遍深入的部分,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关心自己是否被接纳,实际这种关心从根本上讲是”好”与“坏”的内在冲突。“好”与“坏”的分裂不仅构成强而有力的人类功能上的动力,而且在人际意识上也产生了深度而扩散的分裂。分裂在成熟过程中以它自己的表达方式显示了儿童从极端依赖到心理上自主的转变过程。我们从母子关系做为切入点来阐述人际关系四个分裂阶段,因为分裂是在这种关系中发生并扩展的。前三个阶段是构成儿童分裂的表达,后一个阶段延伸到成人期和成人关系中的现象。 第一阶段母性分裂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分裂在生命最初的几天甚至是几小时就开始,这个过程开始于婴儿的早期原始分裂。即将世界分成令的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感觉。需要被满足是好的,没被满足受到挫折就是坏的。这种好与坏的是婴儿一种原始的感觉能力,这种感觉能力使儿童可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存在于儿童的外在世界里的任何事情都被分成了好与坏。在儿童意识到他人存在之前,他的人际关系世界的基础已经奠定好了。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有将他的感官体验与他是否可爱,是否有价值联系在一起。没有满月的婴儿甚至无法将他的感官体验与特定的人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个时期外界的一切是超过婴儿的认知能力的,他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他人的部分,比如乳房,比如手,比如头发,他只与“部分客体”互动。在生命的初期婴儿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里都是吃,因此最早也是最有力的部分客体就是乳房。婴儿的早期原始分裂体验也正是与乳房(奶瓶)的互动中产生了。当奶汁充足是乳房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即便乳房是好的,也不可能永远好,即使是最好的母亲她也不可能在儿童需要时立刻就出现在他的面前满足他的需要,所以儿童仍然会体验到挫折,体验到了世界是分裂的。将部分客体分成好的和坏的这种早期区别是与整体客体关系的前身。 随着儿童的成长,知觉发展了起来,他逐渐意识到并将他感觉各器官所体验融入到早期抚养者(母亲)形象中。他感受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母亲)并将他原来体验的部分客体的所有感受和体验灌注到母亲身上,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在这个阶段个体与部分客体的关系被与整体客体的关系所取代。但也并非如此,有的个体把与部分客体的关系一直带入成年期,如对身体的某个部分乳房、头发、脚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兴趣”是早期发展阶段的无害残留,而且这种部分客体常常是与满足快乐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这种兴趣控制了个体的人际存在,它们就可能变成了物恋的对象,如恋足恋发。即在某种情境下部分客体关系代替整体关系成为首选,如恋足替代了性器官而满足了性的欲望。 其实每一个儿童的狂热愿望都是希望他的所有愿望都能从养育者,主要是母亲那里得到满足,而且需要母亲是有爱心的、无条件接纳的,并且把令人不愉快的不舒服的不协调的环境变得令人满意舒服和协调,但这种愿望注定永远只是一个梦想,并不是说大多数母亲不想这样,因为她们也是人,也有疲劳失去耐心情绪不好的时候,这就让儿童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来母亲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坚持母亲完美幻想或将母亲理想化。但是随着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他会发现这个梦是有缺陷的,天堂里也有烦恼,这就是分裂。从现象学上讲,分裂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抚养儿童的过程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但这并不是说早期儿童期分裂不会发生异常,当事物走向极端的时候异常就会产生。当“坏母亲”的体验尤其强烈,令儿童沮丧,这种体验近乎于整体拒绝时,异常分裂便会产生,儿童发现这种尤其令人痛苦,因此他们会把这种痛苦排斥于意识之外,人际关系病理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这种病理性的影响要在几年后才会感受得到。幸运的是大多数母子互动并不具有病理性的特质。大多数儿童的沮丧发生在母子关系积极的互动背景中,因此儿童令人沮丧的体验不是很严重的话,他能够忍受因受挫而感受到的愤怒,随后这种沮丧愤怒会被母亲提供的温暖和舒适的环境和感觉而弥补。这种在积极的互动背景中的受挫的体验不是创伤性的,对心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分裂是处于正常的范围内,是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一部分,不仅不会阻碍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对心理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分裂过程中适当的挫折是必要的也是不可获缺的。 早期分裂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对自己的强烈感受,这种感受没有什么思维逻辑而言(昨晚在加强班的学习对于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基础心理学关于人类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第一直觉反应常常是情绪上的,而非理智上的分析。这里不多说了)。 儿童如何来应对母亲是分裂的这样一个事实呢?通过对母亲的理想化,儿童在内心里努力建造好的理想化的母亲形象,而且把好的部分具体化;把母亲令人不满意的不好的部分潜抑下去,或者将这种坏的方面降到最小,从而将母亲变成各方面都好的完美而理想的人。(坏的令人不满意不是母亲而是儿童自己,是自己不够好,才让母亲不满意给予他挫折)浅山寒雪最后编辑于2009-02-1310:28:57TOP发送短消息UID206生日帖子3793精华19积分2577积分1533.5心驿币2839.55心币金钱509.25元威望75.7性别保密来自在线时间171914注册时间2007-06-01最后登录2010-05-28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浅山寒雪浅山寒雪组别超级版主生日帖子3793精华19积分1533.5心驿币2839.55心币金钱509.25元威望75.7性别保密来自在线时间171914注册时间2007-06-01个人空间相册浅山寒雪2009-02-1611:3只看楼主18#字体大小:tT第二阶段想像分裂 在婴儿早期分裂中,他除了应对分裂产生的效应。他仍然表现为对母亲的高度依赖,这种依赖一是生理上的需要,为了生存,婴儿需要母亲的照顾,否则他无法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他还和母亲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因为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自体感还没有发展起来,他还是母亲的一部,所以在婴儿的内心世界里母亲就等于“我”。对于婴儿的照料者母亲不可能永远地停留在婴儿的身边,当母亲时不时离开婴儿时,不管这时间是长还是短,都会给婴儿带来沮丧的感觉,在婴儿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母子之间的互动的起伏涨落是以一系列的消失行为为显著特征的,儿童的早期特征就是以数不清的消失为显著特征。这些短暂消失会引起婴儿的惊恐失措。甚至当婴儿蹒跚迈开第一步时,他们仍然会时不时地寻找母亲。他们以母亲为“家庭基地”逐渐向外探索世界。 儿童是如何应对母亲时不时地消失呢?那就是通过想像。儿童通过在心里上想象一幅母亲的图画,这样他就在内心“获得了母亲”,这样就赋予了母亲精神上的永恒性,当母亲不在身边时,儿童内心就用内心这个影像替代了真实的母亲,减轻了母亲不在场时的惊慌失措的感觉。试图建立内在母亲的努力,包含了许多儿童试图“保存”母亲的努力。使用内在映像替代失去的客体,以此来保存失去客体的能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生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在建立内在母亲的这个阶段,对于儿童来讲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母亲的一再消失儿童要忍受许多的沮丧担忧和痛苦。在发展的这个时间点上,在儿童的内心,母亲不在身边就意味着母亲不存在了,儿童为了补偿母亲不在身边给他带来威胁生命的恐慌,会去寻找另外一种东西来代替母亲,那就是过渡客体。过渡客体有两个功能,一是承担替代物的功能,二是起到分裂的功能过渡客体的功能之一:替代物过渡客体是一种充当母亲的替代物,也许是一种玩具玩物,也可能是一块小毛毯。过渡客体并不是随便的拥有物,它要能为儿童提供温暖、或者能移动、或者具有结构,总之这些东西在儿童看来是具有生命力和真实感的。它们起着母亲代理人的作用。当母亲不在儿童的视野之内时,它们能给儿童带来温暖和安全感。过渡客体可以使儿童“拥有”母亲,直到在内心里可以安全地拥有母亲。通过过渡客体这种方式,为母亲从外在客体内化为内在客体的存在转变铺平的道路。过渡客体的功能之二:分裂的功能 分裂的功能可从儿童对过渡客体的情感反应方式上看出。有些时候,儿童对待过渡客体非常友善,有时候又会很残忍地对待它。这个过渡客体为儿童表达内心冲突提供了机会。至于儿童选择什么样的物品做为过渡客体,取决于这个物品在儿童发展过程的某个点上,当儿童正处理分离问题时,这些玩具或者物品正好为儿童所获得。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更适合当过渡客体,这取决于过渡客体具有的情感性,而不是它的形状尺寸等,这也是过渡客体的独特性质,因为感受远比逻辑重要。儿童在整个儿童期都会继续拥有自己的过渡客体,甚至一直到成年期,过渡客体起着对抗抛弃的保护物。 内在母亲的获得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一旦母亲不在身边这种情况出现,儿童产生了母亲映像,他们就开始很好地走向独立个体发展的道路。拥有了“心理内分离”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产生和维持母亲映像的能力。过渡客体的重要性就是允许这个过程随着时间而逐步地发生。儿童不会淹没于在母亲消失时被抛弃的想法和幻觉的感受中。 母亲从本性上来讲是分裂的,那么来自于母亲的母亲映像自然也是分裂的,虽然想像分裂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有进入到如何应对内对好与坏这个分裂问题。浅山寒雪最后编辑于2009-02-1616:37:36TOP发送短消息UID206生日帖子3793精华19积分2577积分1533.5心驿币2839.55心币金钱509.25元威望75.7性别保密来自在线时间171914注册时间2007-06-01最后登录2010-05-28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浅山寒雪浅山寒雪组别超级版主生日帖子3793精华19积分1533.5心驿币2839.55心币金钱509.25元威望75.7性别保密来自在线时间171914注册时间2007-06-01个人空间相册浅山寒雪2009-02-1811:3只看楼主19#字体大小:tT第三阶段:自体分裂 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儿童,儿童期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是语言在人际互动中的出现,从婴儿发出第一个词汇,不管这个词是什么都标志着儿童与周围人最初的语言接触。随着儿童的语言在人际互动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儿童越来越依赖于用语言来处理外部事情,同时也开始用语言处理内部事情。当母亲在时他与母亲面对面地对话,当母亲不在的时候,他与内在母亲对话,儿童通过语言召唤母亲,而不在依赖于母亲的映像,也就是母亲被卷入到儿童的内部对话中。从前只是做为视觉呈现内在母亲表象在本质上更加语言化了。由于在这个阶段母亲给儿童越来越多的自己活动的机会,儿童与母亲的对话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内部对话的方式。这种对话大多时候是默默的,但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如儿童做错了一件事情,他会自言自语“淘气”或者说“坏孩子”母亲对儿童的外在管理变成了儿童对自己的管理。在这个发展阶段上,而且体验到的内在母亲表象更多的是一种声音而不是做为视觉的表象而存在着。 随着儿童人际关系的扩展,儿童的内部对话不再仅仅局限于母亲,而扩展至周围其他的人,比如亲戚、玩伴、卡通人物,甚至还有虚构的朋友。 大多数内部对话之所以没有被听到,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日益被限制。在大多数的社会背景中,自言自语被体会为令人不快的,甚至会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部对话越来越受限制,并且被要求不要让人知道他们的想法。父母甚至要求不允许孩子说话时,孩子必须紧闭他们的双唇。尤其儿童要于父母看不见的他人对话时,更被禁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内部对话口头表达越来越不明显,直至消失。最终,这种对话也在内部世界时消失。这种内部对话的消失也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复杂有关,与儿童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几个人时,监控和管理内部对话越来越困难,不仅是儿童,就是成人也没有同时发生几个内部对话的认知能力,就象我们不能同时接听几部电话一样。除了内在世界的复杂性之外,其他因素也在阻碍内部对话的进行。日常的社会互动要求人们对出现的事情做出快速的反应来应对,如果在反应前做出冗长的内部对话,那么我们将动弹不得,对事情的解决无任何效果。 由于要应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因此儿童内在的表象世界经历了最后一次转变,即转变为称之“自体”的东西。当儿童经历了分裂过程的各个阶段后,儿童的母亲表象很大程度上被儿童在心理上给新陈代谢了,他们不在被儿童体验为内在的实体,而是被体验为个体本身存在的一部分。 自体出现的显著标志是儿童词汇中出现了“我”这个词,他们将成为一个自主的人自体从他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是丰富的且正在进行的社会合并过程的语言顶峰。它不受冲突支配,它是构成人类有关他们是谁内在感觉的多重客体关系复杂构造。我们通过并入生活中重要的他人,并从心理上将他们转化成自体,我们就成了我们的他人。 当人们逐渐成熟,他们的“自体”成为他们存在的核心时,自体的语言便开始发展,通过这种语言,人们开始描绘他们如何感觉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如何与他们产生关系。 人们可以将自体的互动看成是一种对话的互动,就是我们自己与自己说话,来代替我们与内在他人对话。这种对话非常隐秘,它也构成了人际交流的一种形式。 总结:自体是起始于儿童内化的关系的语言衍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体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关系,但最有影响力的关系是与母亲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了很多的转变,最初通过的是自体感觉通道被察觉,最终经历语言的转变,这种关系最后被体验为自体完整的一部分。正如早期母亲的分裂产生了内在母亲分裂一样,内在母亲分裂导致了自体的分裂。也就是说早期分裂导致后来的分裂。结果是人们依赖早年伴随分裂的体验来界定自己是相对“好的”还是相对“坏的”不管我们将这称为自尊、自我价值还是自重,它都构成了影响我们整个存在的人际关系遗产。人们如何处理遗产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如何组织他们的生活,也就是带着好感觉还是坏感觉生活下去。 第四个阶段:认同分裂 自体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开始于儿童期,延伸扩展至整个成年期。在这个阶段开始时,儿童的自体是相对完整的,客体恒定性已经获得,儿童在使用语言方面也得心应手,自体成为儿童安全感的源泉。儿童努力的参与到与他人的互动中。在心理上与他人互动,标志着儿童扩展自体的企图。 在这个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互动被加以分类,可以说被分成了不同的认同。(认同主要是一些次自体,它们建构于关系中并依赖关系而存在)多数主要的认同有父母认同、性认同、婚姻认同、宗教认同、种族认同等。成人大部分时间都会用于建立增加这种认同的关系。到了每一个认同都成了自体的一部分时,这个过程便有助于个体整体“自体价值感”的形成。 如同在其他发展阶段一样,这个阶段也包含着自己分裂过程中的变体。每一个认同都以它本身特殊的方式深刻地受到好与坏议题的影响。起源于母子关系好与坏的体验,并发展为自体关系中好与坏的感受事物,逐步被表达为次自体关系的好与坏感受。开始时做为母子关系议题的议题扩展为所有关系中的议题。浅山寒雪最后编辑于2009-02-1815:16:27TOP发送短消息UID286生日帖子534精华3积分249积分100心驿币180.55心币金钱72.25元威望19性别保密来自在线时间79001注册时间2007-06-10最后登录2010-08-21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雨巷雨巷组别管理员生日帖子534精华3积分100心驿币180.55心币金钱72.25元威望19性别保密来自在线时间79001注册时间2007-06-10个人空间相册雨巷2009-02-1916:3只看该用户20#字体大小:tT第三章客体关系病理学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精神病理被看做是自体构成的困扰。症状、心情的改变、对世界扭曲的知觉一这些都可以用个人的客体关系及这些客体关系被内化的方式来解释。个案疾病的本质可以追溯至自体发展中的停滞或者分裂中的异常。研究的重点在于什么时候发生了停滞、分裂的准确特性是什么,以及这两者渗透到个案不同认同的程度。 既然自体是建构中人际关系中的,因此所谓的“心理困扰”就是人际关系的困扰。如果一个人早期的客体关系一直都是虚弱的,也就是说母性的关系是公然的虐待、长期的分离或者抛弃,那么障碍很可能发生在自体机能的每一个领域里。但是早期关系并不是影响自体价值感的唯一因素,贯穿一生的干预性内化,使得个体并不仅仅是早期发生事情的一面镜子这么简单。成人的客体关系对早期的客体关系具有补偿性。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与重要人物的互动可以支持一个人不同的认同,人们与他人建立关系有助于维持自体的生存感。人类一直持续地从事着自体一他人的内化,这种内化能够补偿和加强各自的认同,关系不仅仅是受欢迎的人类存在的附属物,它是有关存在的一切。他们需要与重要人物形成有意义的关系,并还需要将这些关系维持下去。 如果个体怀疑他们的自体的价值感,他们不仅怀疑自己形成有意义关系的能力,也怀疑维持这种关系的能力。对这样的个体而言,人际关系不过是空洞的事情而已。他们怀疑别人不是真心实意地与他们在一起,但他们又希望生活中重要他人与自己有关系,那么他们就会采取一些手段来确保这种关系的存在,各种成人关系的模型就形成了,这些模型到底是什么呢?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做出反应的行为模式。这与一般的投射不同,一般的投射是一种心理活动,并不需要任何外显的反应,就象一个人认为别人生气愤怒,而不管别人是否是真的生气愤怒了;另外一般的投射不需要任何面对面的互动就可以发生,而投射性认同实际上涉及了对其他人情感和行为的操纵。投射性认同的投射源自内在世界,并将之置于人际关系的领域中;成为别人投射性目标的人可能永远认识不到这一点,而成为他人投射认同目标的人是有可能知道的。在投射性认同中,接收者被迫以一种与投射者放出来的感觉一致,并与投射性幻想中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一致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为。 做为投射性认同的基础是诱导,诱导是投射性认同中一个关键的动力。依赖投射性认同的个体会从事不易查觉但是非常强有力的操纵来诱导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以限定的方式来行为。受操纵的人被诱导着从事着一种认同,即认同着投射者否定的那个层面。 投射性认同构成成分以及发生顺序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着要摆脱自体某一部分的期望上,这一部分或被体验为坏的,或威胁着要在内部把自体摧毁。这一期望采取了投射性幻想的形式。在投射性幻想中,个体将自己的一部分“放置”在另一个人身上,并设法从内部控制那个人。这一幻想非常原始,并且是前客体思维过程发育不全的残留物。 第二个阶段:从事投射性认同的个体强迫接收者以一种与投射性幻想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目的是让接收者体验到与幻想相关的感受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施加在被接收者身上的压力并不是幻想性的压力,而是源于真实互动中的真实的压力。从定义中我们了解了这一点,投射性认同只存在于有行为和情绪交换的情景中,也就是说当投射者与接收者之间没有互动时也就没有投射性认同的发生。 第三阶段:接收者对投射性操纵所诱导出来的感受和行为产生反应。在一些情况下,接收者会忍受这些感受,甚至将这些感受融合进自己的人格结构中。或者他们利用这些感受形成新的与进行投射的人建立关系方式的基础。其实从事投射性认同的个体有一处秘密愿望,那就是用“堆积”在接收者身上的感受来增强他们的关系。 从投射性认同的发生的三个阶段上来看,投射者这一期望是投射性幻想的一部分,并且很少被实现。因为成为他人投射性认同目标的人常常感到被操纵被控制被利用。一旦个体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表现方式要么是愤怒,要么是退缩,这就更加巩固了投射者最初的信念一自己是坏的不受欢迎的。从而使得病态继续下去。这并不是说不会发生积极的结果,只是这种结果不太容易在正常的情况下发生。投射性认同中,个体潜意识中将自体的一部分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从而可以将自己对抗坏的不被接纳的内在挣扎转变成外在的奋斗希望好的力量占上风,个体的感受会好一些。投射性认同总会导致关系的破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投射性认同有其积极的一面。投射性认同也说明了个体想要解决自体内部病理性冲突所付出的努力,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以牺牲当前的关系为代价的。最终,投射性认同只是延长并增加了个案的病态。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人们允许自己成为投射性认同的目标?为什么接收者服从那些只能导致愤怒和被操纵关系?为什么他们不能在事情完全变得不能控制之前跳出来?因为很多关系的破裂都是投射性认同被推向了极限导致的结果。但也有另外的情况,很多人不顾自己变得焦虑沮丧抑郁继续呆着以投射性认同为特征的关系中。他们呆在这种关系中有几个理由,一是罪恶感、责任感和对孤独的恐惧;另外的理由是,每一个投射性认同都含有一个将接收者束缚在关系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命令,那就是一个承诺或者是威胁。这种威胁就象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威胁着接收者,这种隐藏的威胁即使人们意识到被利用、被操纵也愿意留在关系中。这种隐藏的威胁的信息是非言语信息,也称为“元信息的传递”。 现代沟通理论认为,大多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事情都可以用“沟通”和“元信息传递”来描述,在沟通层面上,行为信息或者面对面沟通构成了大部分人际之间的互动,人类互动本质是大多是语言的互动,并且包含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的真实的需要和要求。而元信息的传递是在非言语层面上进行的,包含着一些难以说清楚的信息,元信息传递常常最能准确反应关系中情绪的特质。 元信息传递在病理关系中尤为显著,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投射性认同背后提供了力量。例如,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在沟通中包含了一些“照顾我”“告诉我怎么做”等的言语信息,但这些信息的背后隐藏的元信息传递的却是假如“你不照顾我,我就会死亡”这样的威胁。因此一个人会对沟通中明显的信息做出反应,而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诱致到何种状况。到了关系中一个人不知不觉被操纵着对元信息做出反应时,关系便显现出不健康病态的色彩。 投射性认同是困扰的客体关系的病态后遗症,大多数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发生,因为这些关系的本质大多是在前语言期的,并不能进入到意识中,因此常常难为准确地确定它们的特征,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与每一个投射性认同相联系的沟通方式识别出不同的投射性认同类型。投射性认同:依赖 在成人客体关系中,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特征是表达持续的无助感。通过这种模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人时常会说这样的话:“你认为如何”、“我该怎么办?”“你可以帮助我吗?”、“我自己无法做这件事情。”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做决定或采取行动时,不管何时,都会向他人求助。通常人们都会被他们的要求吓得直退,是因为他们看起来完全有能力做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使用投射性认同的人大多十分聪明,足智多谋,他们使用这种形式的操纵与实际的需要并无多大关系,相反它代表了一种被内在思虑所鼓动的人际关系形态。 他们实在是不相信他们可以依靠自己完成事情,即便他们看上去很有能力,他们还是持续感到无助。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确信,要与他们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相处融洽,关键是要说服他们相信自己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他们采取儿童的情绪行为,并强迫那些与他们有关系的人来照顾他们。 构成依赖投射性认同的具体信息和沟通信息包括寻求建议、请求指明方向以及其他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寻求帮助的表达。个案通常会锁定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父母、配偶、朋友,有时也会是治疗师,并依赖这个人获得帮助和支持。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来是温和无害的。但在这些表面信息和表面现象的下面是更为恶性的元信息传递。这些信息一般包括:“我无法靠自己生存下去”、“你如果不照顾我,我就会死掉”这样的信息传递。使用依赖投射性认同的人意图就是说服那些与他们有关的人,让他们相信,如果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话,可怕的后果就会发生。 这个结果到底是什么呢?元信息传递的“不然的话……”本质上又是什么呢?结果之一是个体失去控制,乱发脾气、歇斯底里的哭泣、情感会激烈地爆发。第二结果是一个结果是抑郁,个案感到他们被独自留下而从关系中退缩并且变得沮丧,最后个案会有自杀企图,甚至会有自杀的行为出现。另外的结果是恐怖症的发生。 不管一个人是患有抑郁症,还是正在承受焦虑的痛苦,还是患有恐怖症,依赖投射性认同使用都构成了一种建构和维持关系的模式。 当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目标提供了建议和帮助时,个案的投射性认同便得到了加强,这种投射性幻想就可以持续下去,最后,成为投射性认同目标的人会发现,他们正在照顾一个实际上并不需要照顾的人,他们感到自己被剥削被榨干,他们所给予的都是单向的,结果是关系难以维持下去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被引入一种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他们被要求提供一些事物,通常情况上,这些事情只能理解当然地从母亲处索要。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也是源于早期与母亲的互动,反应了早期客体关系的特征。 使用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个体有时候会找到一个人这个人生活的目标就是照顾他人,如果个体找到了这样的人,那他们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找的这个人与他们的互动并没有呈现照顾者--儿童这个特点,那么他们就要依靠自己重建这种关系,这就是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想要达到的目的。以这种方式建立关系的个体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诱导与他们有亲密关系的人成为他们的照顾者,同时他们也相信这种形式的互动才会形成持续关系的基础。投射性认同:权力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的基础在于必须处理控制和统治的内在挣扎。这种挣扎根植于早期的客体关系,而权力在这种关系中以接纳感和好坏感相关,通过诱导出他人的虚弱感无助感无能感,是权力的投射性认同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使用权力投射性认同的个体,他们的语言交流方式常常是“完全照我说的去做”、“你必须服从”、“遵从我的指示”等具有命令性强制性的言语。这种沟通的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产生一种关系--一种让接收者服从于他的关系。不管在这种关系中还发生了什么,权力和控制都是最显著的。 在以权力投射性认同为基础的关系中,面对面的沟通通常包括下命令、批评、以及质疑成为权力投射性认同目标那个人的能力,而元信息传递的却是“你离开我就活不下去。”、“你无法靠你自己而生存”这些隐藏的威胁信息。这种威胁的信息当关系本身存在受到威胁时会浮现出来,而这种威胁其实是一直存在着的。浮现出来的目的是要告诉成为权力投射性认同目标的人相信自己无法独立生存,必须依赖权力投射性认同个体才可以存活。 权力投射性认同与依赖投射性认同有相同之处区别也非常明显,相同点是这两种关系在外在关系表现上都加入了操纵的行为,以此来应对个体内在客体关系没有解决的冲突。不同点是依赖性投射认同中交流的核心内容是“请照顾我”,而在权力投射性认同的交流核心内容是“你必须被照顾”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不仅在夫妻关系中有反映,也体现在某些“厌恶女人的男人”在与女性建构的关系中,还可见于不以性别为主要因素的关系中,比如一些团体一些组织中。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也起源于早期的客体关系,在早期的客体关系中,儿童的抚养者向儿童传递一种信息,他们无法照顾儿童,不仅如此,他们还传递出他们还需要儿童照顾的信息。这种倒置颠倒了父母与儿童的正常抚养关系,而将儿童置于代理父母的位置上。这种模式产生了“父母化的儿童”儿童被放置在父母的位置上,他们的父母在情感上甚至在身体不能照顾自己,要依赖于儿童的照顾。在这样的抚养关系中,儿童逐渐发现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人即使不是无能的,也是虚弱无力的,不可依赖的。结果儿童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而且还要照顾他们的父母一这种模式一般来源于酗酒家庭;会导致权力投射性认同的另外一种早期母子互动模式来源于退缩的或指望不上的母亲。母亲在对孩子的爱和照顾上有所保留,从而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会被抛弃的。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时刻威胁着儿童,使儿童产生马上就要被抛弃的感觉,为了减轻这种感觉所带来的痛苦,儿童试图通过幻想来控制母亲行为。他们幻想母亲是无能的,虚弱无力的,是害怕孤独的,这样来确保他们自己不会被抛弃。 成为权力投射性认同目标的人被放置在一个不舒服的位置上,这对于关系的建构并没有任何好处,没有人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无法依靠自己做成事情,不管这是否是事实。成为这种认同目标的人会出现反抗和愤怒的暴发,从而导致关系的紧张甚至是破裂。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为多见,这种差异来源于男权社会中性别认同。投射性认同:情欲投射性认同是一种人际动力,意味着用性的方式建立和维持关系。投射者用它来诱导出投射目标的情欲反应,并在这个基础上维持彼此的关系。因此,性刺激成为关系建构的唯一基础,并且确保这种关系对情欲投射性目标的人是有吸引力的。 构成情欲投射性认同的行为与我们在包含任何性的亲昵关系的性行为没有什么不同,都有调情挑逗、穿性感的衣服、露骨的挑逗等。不同点在于情欲投射性认同的关系使得其他关系车黯然失色,性本身就是关系,而不是关系的一部分。 在这种关系中,潜在的假设就是,性是所有关系的黏结剂,一旦性这种关系出现问题,整个人际关系就会恶化直至崩溃。使用情欲投射性认同的个体,除了性,他们无法把自己看作是有魅力的或者是有价值的受欢迎的,这也构成了情欲投射性认同的基础。 理解情欲投射性认同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构成情欲投射性认同的信息交流和元信息的传递。投射者通过吸引接收者并使其产生性激动来实现与接收者的信息交流。另一个方面,元信息的传递提供的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还包含着性的满足感,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大大超过生理上的愉悦感。它不仅传递“我会让你飘飘欲仙”,还会承诺“我让你感觉你在性方面是非常棒的”。也就是让接收者感觉到他在性方面是完整的,有能力的。与此相反它包含着一种潜在威胁,如果接收者不对元信息中传递的信息做出反应时,他将会感觉到自己不太完整,在性方面不太胜任,因而带来一种沮丧感。使用情欲投射性认同的个案全部目的是确保他们在性方面是有能力的,从而获得人际关系的满足感。 和其他投射性认同的起源一样,这种关系的病理也起源于早期的困扰的客体关系,在这种客体关系中,儿童只能通过一种相当局限的行为模式才能被人重视。这种有关一个人性满足感的信息传递的越早,则早期客体关系越病态,那么结果也更具有破坏性。 使用情欲投射性认同的个体很早就认识到,只要他们为生活中成人提供某种性刺激,他们就是受欢迎的。无论形式如何,儿童接收的信息就是“只要你让我兴奋,你就是令人愉悦的”这是并入婴儿表象世界的基本信息,并最终构成了他以后与人互动的基础。 完全基于情欲建构关系,是确保自身的价值,这种方式严重限制了个体与他人的之间互动的范围与质量。一旦这种关系的内在客体关系并入了自体,个体就不得不遵从他们的指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投射性认同:迎合 在用迎合投射性认同建构的关系中,主要的情绪成分是自我牺牲。在迎合的投射性认同中,关系是刻意建构的,因此接收者会持续感觉到投射者正在放弃一些事情,或者是把接收者的利益放到他自己的利益之上。投射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诱导他人感激自己都做的事情以及所做出的牺牲。 与使用迎合投射性认同个体进行互动的时候,我们最常听见的交流信息是这样的一些话:“我这么努力,是为了减少事情的难度,让你做起来更容易一些。”、“我拚命的工作,都是为了你。”、“你并没有意识到我为你做了多少事。”、“你总是认为我为你做事是理所当然的”。无论这些话是表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还是谴责对方,投射者的目的都是让接收者产生感激之情。 成为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目标的个体会持续地感觉到自己处于一种境地当中一即他们被期望对投射者表达感激和欣赏的情感。他们被要求承认,他们的生活由于投射者的努力照顾付出而变得轻松。他们被迫以外显的或者内隐的行为方式向投射者保证,无论投射者做什么或者说什么,对他们都是有帮助的,都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放松。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使用这种认同的个体需要知道自己对他人是“有帮助的” 据说一个女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顾家人的话,那么她所有的价值感都来源于“做事情”以及为此而获得的感激。但可悲的是,这种互动模式反而破坏了她最想得到的东西:她之所以被爱不是因为做事情,而是因为她本身可爱。她并没有培育建立在关心基础上的互动,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做事情以此来获取别人的感激。这种与他们产生关系的方式正是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本质特征。 使用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个体需要做出自为牺牲的行为而获取别人的感激,他们需要感到对方意识到自己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在所有的行为之下有一种更深层的,更有力的元信息的传递,即“你欠我的”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个体希望有所回报,这种“回报”就是一种保证,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人都要与他维持关系。 通过迎合的投射性认同个体与他人建构的关系的个体不相信亲密的人与他们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本身值得爱,他们不相信世界是以相互爱建立关系的,他们不相信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会因为他们本身而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确信的是只有迎合别人才是受欢迎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通过别人欠他们的这种方式来建立关系。 使用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儿童在早期接收到的母性的信息是,他们需要为照顾他们的人做些事情才能得到爱,否则就是不受欢迎的,不被爱的。这样的儿童被教导为他们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为别人做事的能力上,他们只要通过这种功力性的活动才能感觉自己是“好的”、是受欢迎的,结果,他们在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迎合他人,以此来维持关系。第四章第一阶段:允诺参与 治疗关系:改变的基础 投射性认同是早期客体关系的残留物,在人际关系中,它以困扰物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用投射性认同的个体在生命的早期就懂得:要留在关系中,他们就是要依赖的、控制的、情欲的或迎合的。用这些方式来行事,或许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因为人们在年幼时学到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建立在理性的逻辑的基础上的,通常在早期形成的客体关系模式更多是受情绪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的影响。 但是使用投射性认同还有另外一个动机,一个积极的动机,代表修正缺陷关系的一种努力。个体最终渴望获得一种“好的”结局,他们希望那些与他们有亲密关系的人爱他们本身,而不是因为他们满足了一些特定的需要。这些隐秘的愿望使得人们接受治疗,尽管会遭遇挫折和失望,他们还能停留在这种治疗关系中。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构成一种模式,可以面对这种投射的模式并且改变个案的感受。治疗师借助于使用治疗关系作为个案关系病理出现的阶段性基础,从而面质存在于个案投射性认同之内的元信息传递,并以一种相反的,也就是治疗的态度做出反应。治疗师与个案关系中的具体变化是个案得以改变原因。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个案关系被看成一种独特的客体关系,而使这种关系尤为独特的是,参与者之一自愿地进入到这种关系中,他知道自己在这种关系中会成为投射性认同的目标,他也明白他与个案的互动迟早会出现操控性。实际上治疗师就是通过创造出一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际环境,在出现投射性认同时把握机会处理投射性认同。 对于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投射性认同来改变个案内在的客体世界。对个案来说,治疗的本质在于治疗师接收个案投射的能力,使用他本身更为完善的人格系统来加工这种投射,然后是消化了的投射通过治疗性的互动再次得以内化。为了让这一点发生,治疗师必须确保投射性认同浮出水面,并成为治疗关系的一部分。一旦投射性认同成为关系的一部分时,治疗师就可以以个案以往习惯了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这就使得治疗关系不同于大多数的关系。因为在个案以往与他发生互动的大多数人中,尤其是与个案有密切关系的人因个案使用的投射性认同而最终变得愤怒沮丧,甚至会离开个案。而客体关系治疗师不会这样,正是由于治疗师对个案的投射性认同不同于一般人的反应,更因为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一种责任,使得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具有了独特的特性。 从实践来看,从事客体关系的心理治疗的治疗师不得不依靠他们自己对投射性认同的反应来推进治疗进程。这些反应是有关个案病理准确特性的来源,也是治疗性干预的基础。因此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中,“解释”更可能是对个案操控分析,而不是对他过去的某些事情的分析。通过积极的面质个案,并拒绝顺应个案的投射性认同,治疗师便利用关系来改变个案与他人发生关系的习惯模式,而这种模式是自我挫败的。如何使个案允诺参与 接受治疗的大多数个案对于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是怎么回事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来治疗只是寻求一种能解决他们面临的一些困惑,缓解他们的痛苦方式方法。很少有个案是为了他们的人格的根本改变来寻求治疗,甚至是那些抱着诚恳态度希望发生改变的个案也很少能意识到这些改变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不适,这种痛苦比他呆在症状中还要痛苦。大多数个案认为心理治疗的方式就象医学模式的治疗一样,医生给开点药,吃了就会好,并且药量越小效果越好就越高兴。所以他们希望心理治疗也有这种灵丹妙药,用上就会好。心理治疗没有这样的“神奇药物”,尽管有可以抑制焦虑缓解抑郁的药物治疗,但是没有药物能将令人不满意的沮丧的人际关系改变成令人满意的建设性的关系。事实上,心理治疗尤其是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在开始治疗时,要将这些讲给个案听,让他们明白心理治疗是怎么一回事,怎样的过程。尽管有些个案明白治疗很艰难要面对很多困难,但明白治疗是一回事,而真正去体验治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很多个案在开始治疗不久后就担心他们陷入了某种可怕的情境当中。他们对发生的一切都感受不舒服,甚至怀疑他们来寻求治疗是否正确,他们常常会发现他们比治疗前还要焦虑。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允诺参与阶段就是要处理个案感觉到的不舒适感,确保个案继续接受治疗。治疗师需要将彼此职业化的关系变成一种含有关心、允诺、参与的关系从而做到这一点。个案需要感受到治疗师可以满足他们一些客体关系的需要,即使这种需要的本质是模糊不清的无法确定的。如果治疗师不能让个案充分信任,这种治疗关系将会结束,或者是在治疗互动中保持非参与者的角色。甚至个案在治疗刚开始有起色时便决定结束治疗,个案结束治疗的方式常常是打来一个电话、或者在治疗中显示出他想通过别的方式方法的信息,或者向治疗师传递他已经好多了,不需要再继续治疗了。这样的信息很少是个案的真心话,即使个案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个案在治疗初期就离开治疗的原因,是治疗师未能使个案进入到允诺参与的关系中。治疗师说的话问的问题都是在假定关系已经存在的前提下。既然关系并不存在,个案没有安全感,他们便开始担心他们会陷得太深而无法自拔。个案通常在治疗的一两次会谈后就结束了治疗。治疗联结和过早结束 过早结束是整个心理治疗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早期的治疗阶段更是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治疗过早地结束呢?刚入心理治疗的治疗师认为是个案无法进入到治疗程序当中,甚至是治疗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通过仔细地观察,我们发现其结束的原因,是咨询者过早地做过多的事情,在个案还没有允诺参与进来就过早地进行干预建议和解释。这些建议和解释可能很正确,也可能离治疗的目标很近,但解释建议出现在允诺参与的治疗联结之前,造成了个案的离开。有必要在治疗初期使个案允诺参与,有经验的治疗师都非常清楚这一点,因为没有个案,你就无法治疗。即便治疗师的愿望很美好,专业水平很好,资历很深,但如果个案从关系中只是看到拥有高级证书的专业外,其余什么都看不到,他们参与治疗的最初动机就会消失,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个案不会去探讨他治疗的兴趣为什么丧失,而没有经验的治疗师会把原因归为个案,认为个案没有做好治疗准备、缺乏治疗的动机、没有领悟力等,但其实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与治疗过早结束关系很少,更多的原因是与治疗师没有在治疗初期建立“治疗联结”有关系。可见治疗联结在治疗早期建立的关系有多么的重要。除此之外,治疗联结在治疗早期的建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其与治疗过程中后续阶段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个案即使能忍受治疗早期的焦虑的恐惧,但他们可能无法忍受后期治疗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因为要使客体关系治疗成功的话,个案必将面对对他投射性认同的挑战。由于这种挑战可能会加剧他的痛苦,在这个时候个案极有可能离开治疗。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的本性就是这样,变好的痛苦比呆在症状中还要痛苦。所以允诺参与治疗联结的建立,关系的稳固会让个案留在治疗中。通常情况下,我们怎样使个案允诺参与,治疗师如何建立治疗联结呢?那就是治疗师对个案生活中任何微小的细节显示兴趣。比如他们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是谁,他们靠什么生活等等。治疗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超越当前的问题,改变自己总想为个案做一些事情的倾向。治疗不是渔网,治疗师不是打鱼者,所以在早期治疗阶段,治疗师在对个案信息的获取信息过程中,治疗师的态度远比获取真实的信息重要得多。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必须时时小心,在时刻关注信息所起到的允诺参与功能。要完成这些任务的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