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_第1页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_第2页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_第3页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_第4页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症病人

护理管理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建立责任明确的系统组织结构2、制定抢救方案3、做好核对工作4、及时、准确做好各项记录5、安排护士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病例讨论6、抢救室内抢救器械和药品管理7、抢救用物的日常维护二、抢救设备的管理1、抢救室:急诊室和病区均应设抢救室2、抢救床:为多功能床3、抢救车:1)急救药品(按有效期提前3个月更换)2)各种无菌急救包:气管插管包、吸痰包等3)其他物品:手电筒、血压计、一次性用物(每季度更换一次)等。抢救车每天检查并记录。

4、急救器械:中心供氧系统、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电除颤仪、心脏起搏器、电动洗胃机等仪器要定位置、功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备用的氧气筒及电动吸引器要定期检查,定位放置。每位医护人员都要熟悉各种急救器械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

三、急救绿色通道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1、妇产科进入抢救绿色通道的疾病有哪些?1)宫外孕大出血2)产科大出血3)严重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疾病等2、当你接诊这些病人时应如何处理?1)院外急救: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及药物的准备2)院内急救①病人到达病区,值班护士将病人送进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检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②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报告总值班医生,下达抢救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③总值班医生到达病房进行会诊时,值班医生就病人情况进行口头沟通,总值班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说明处理意见。④经总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如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等,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通知手术医生直接到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⑤处理危重病人时,由科室主任或在场的最高行政主管或在场的最高医疗技术职称主持组织抢救,召集相关的人员参加。危重患者的定义:是指那些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及技能1、现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CPR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意识障碍、突然倒地30秒——昏迷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5分钟”时间就是生命!!CPR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数据来源于实验室动物试验)动物实验结果:现场CPR操作方法: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除颤

判断意识

轻拍或摇动患者的双肩或靠近患者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反应就要准备急救.拨打120急救电话摆体位

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质地较硬的平面上

注:千万不可以放在沙发,草坪及软质的东西上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

昏迷病人舌后坠阻塞上呼吸道打开气道——仰头抬颏法使舌根上提,解除阻塞呼吸停止的判断

仰头抬颏后,随即耳贴近嘴鼻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面感(气息)没有胸部起伏、气息、气流感觉没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10秒内完成判断

判断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点:1、开放气道、张口、捏鼻2、吹气方法:深吸气、口包口,缓慢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4、吹气时间:不超过2秒口对口人工呼吸

吹入气量:700~1000ml人工呼吸频率:成人:13次/分儿童:16次/分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有效指标:患者的胸部起伏,且呼气时听到或感到有气体逸出。注:缓慢吹气防止气体进入胃部,引起胃膨胀。心跳停止判断法:用示指、中指指端先触及气管正中,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滑向颈外侧气管与肌群之间的沟内,触摸有无搏动。心脏与胸骨的位置关系按压定位:

1、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接处;

2、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上2横指),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

注: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右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叠于下掌的背上,手指翘起不接触胸部。两乳头间错误:肘部弯曲正确按压姿势示意图

按压深度:

成年人:4~5cm未成年人:2~3cm婴儿:1cm按压频率:

80~

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

1:2放松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

单人、双人操作2:30

心肺复苏各步操作时间时间程序重点4~10秒判断意识、高声求救、体位检查时,回忆CPR程序10秒A、开放气道、检查呼吸检查呼吸必须先通畅气道5~6秒B、口对口吹气注意胸部隆起5~10秒C、检查脉搏不要花费更长时间30~40秒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按压定位准确10秒检查呼吸、循环体征如无呼吸、脉搏、继续CPR继续CPR,每五个周期(约2分钟)停10秒钟检查呼吸、脉搏心肺复苏术施行成功的指征:可扪及动脉搏动(口述收缩压8KPa以上)瞳孔由大缩小紫绀减退自主呼吸恢复院内急救与院外急救不同1.病人在重病房内,评估--先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呼救,准备复苏体位,开放气道,判断呼吸10秒钟内完成。2.病人无呼吸有心率,不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取用呼吸囊-面罩3.监护观察--心跳停止,行CPR:30:2,循环5次CPR相关知识2、简易呼吸囊----面罩简易呼吸囊又称人工呼吸器或加压给氧气囊,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使用呼吸囊的适应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呼吸机未准备好之前气管插管前的预充氧转运过程临时给氧呼吸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工作原理: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通过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简易呼吸囊组成简易呼吸囊由呼吸球囊、呼吸活瓣,面罩、安全阀、储气阀、储气袋、衔接管等组成。

无氧有氧有氧无氧简易呼吸囊和面罩连接简易呼吸囊-面罩相关知识有氧:呼吸囊连接储氧袋。无氧源:不用连储氧袋。通气量:有氧:400-600ml,氧浓度>40%8—12L/分,如:2100ml呼吸囊,挤压1/3无氧源:700-1000ml2100ml呼吸囊,挤压2/3单手、双手操作:注意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挤压复苏球手法单手挤压法: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维持病人头呈后仰位。用右手手掌托起复苏球,五指轻握球囊中尾部的1/2处,以1秒的速度挤压球囊,均匀挤压、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重复挤压动作。双手挤压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使用简易呼吸囊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2

4.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5.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储气袋充满氧气鼓起。(氧流量8-10升/分)6.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

7.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