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七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5周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_第1页
2023秋七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5周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_第2页
2023秋七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5周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_第3页
2023秋七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5周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_第4页
2023秋七上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第5周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周周测卷: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测试内容:七上第3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区域内。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6分)(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赏识),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sǎ)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觅食

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zào),养不过夜的。(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①塑

②宜(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①(sǎ)

②(zào)(3)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文字空缺处。【答案】(1)

yí(2)

躁(3)鉴赏啄食【解析】(1)考查字音。塑:sù,从土、从朔。以土模拟出万物形象者是塑之范式。相宜,xiāngyí,意思是合适、符合、合理。(2)考查字形。撒,sǎ,常作动词,放开。躁:zào,性急,不冷静。(3)考查词语运用。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多半用于前辈对后代、领导对下属、大师对学生。结合语境“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客户,应用“鉴赏”。觅食,意思是寻找食物,泛指谋生。啄食,指的是用嘴取食。结合主语“鸟雀”,应是“啄食”秕谷。2.(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再塑她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宋人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和散文诗集《野草》。【答案】B【解析】B.“战国末期”有误,应为“春秋时期”。故选B。3.(2分)(2022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个小学的校长正在办公室开会。B.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C.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答案】C【解析】考查病句辨析。A.表意不明,应把“三个”改为“三所”;B.成分残缺,在“目的是”后加上“提高”;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就”改为“才”;故选C。4.(2分)(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校考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就是巨颊囊鼠,平均身长25厘米、体重约1公斤。经过特殊训练,这种老鼠便可化身“扫雷特工”,协助人类排查地雷。②比利时非营利组织阿波波表示,由于“扫雷鼠”并不重,在执行任务中因踩中炸药致死的个案数字是“零”。③它们多年来已成功找到了近8万颗地雷,清理了超过2600万平方米的潜在雷区。被称为“扫雷鼠”。④说到老鼠,很多人都闻之色变。⑤但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一种老鼠却被当地人推崇为“英雄”。⑥这种小动物常因偷吃和啃坏东西而招人厌恶,甚至得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骂名。A.①③②⑤④⑥B.④⑥⑤①②③C.④⑥⑤①③②D.⑤③④⑥②①【答案】C【解析】考查句子排序能力。依据所给句子的内容理解可知,④句是整个语段的中心句,提出话题——老鼠,即为首句。依据④句中的“闻之色变”和⑥句中的“这种小动物常因偷吃和啃坏东西而招人厌恶,甚至得到“过街老鼠”可知,第⑥句是对第④句的具体说明。所以,应排在④句的后面。而⑤句紧承前一句,提出个例,阐明老鼠并不是一无是处。①句内容紧承⑤句中的“‘英雄’”一词,对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巨颊囊鼠进行介绍说明。③句进一步说明这种老鼠在扫雷方面所做的贡献之大。②句,引用比利时非营利组织阿波波的话,对“扫雷鼠”老鼠进行高度评价,并总结全语段内容,放在最后。所以,正确排序为:④⑥⑤①③②。故选C。5.(6分)(2023·湖南衡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材料三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研读材料三,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答案】(1)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父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精神上很孤独。(2)示例: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为点小事离家出走。离开你们的日子,我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方向。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永远不会离开这个温暖的港湾。【解析】(1)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根据材料一“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可知,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父母。根据材料二“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可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精神上很孤独。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从材料三叙写的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后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后回家,说明李平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作为李平,首先要勇于承认错误,表达自己的愧疚和歉意;然后用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出走后的感受;最后要表达自己今后的做法或表现。答案是多元的。如: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不懂事,为了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这几天离开你们,我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既孤独又失落。好心人帮助了我,让我明白了你们的恩情,我以后再不会这样了,请爸爸妈妈原谅我,好吗?6.(6分)古诗文默写春花秋月,都蕴藉着浓浓的诗意。早春与初秋让人振奋,王湾的“海日生残夜,

”表现出早春勃勃的生命力,曹操的“

,洪波涌起”则让人感受到沧海的辽阔;暮春与晚秋则令人感伤,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

”传达出对国事凋零的慨叹,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吟唱着诗人漂泊之苦。最浪漫的当属李白:春月有情,“我寄愁心与明月,

”,可借来送别友人;秋月有意,“

,影入平羌江水流”,可寄托远游之心。【答案】

江春入旧年

秋风萧瑟

落花时节又逢君

断肠人在天涯

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半轮秋【解析】古诗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歌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与题意相符的诗句;三是作答时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中“萧瑟、逢君、断肠、天涯、夜郎、峨眉山、半轮”易写错。二、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一)整本书阅读7.(4分)(2022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阅读提示:《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由《小引》《后记》和十篇文章组成,原名《________》。十篇文章中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而兼顾叙事。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1)任务一:请你将阅读提示中的空缺补充完整。(2)任务二: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请你为《朝花夕拾》写一段推荐语,带动更多的同学阅读这部名著。注意不要写成作品简介。【答案】(1)旧事重提(2)示例一: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的名著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这部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认真阅读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示例二: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各种故事,生动有趣,有幸福、快乐和迷惘,鲁迅先生以他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人生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解析】(1)考查文学常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时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2)考查阅读推荐。写阅读推荐只要围绕书本内容和主题等,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不要写成作品简介。示例: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部名著,在这部名著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人物,听到捉蟋蟀、捕鸟雀等故事。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高超,思维睿智。你是不是特别想一睹为快呢?我们一起来阅读《朝花夕拾》吧。(二)现代文阅读(12分)(2023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互相依偎的温暖苔米①我家刺猬生宝宝了。那一天,猬猬完全不吃不喝,躲进窝里不肯出来。我很纳闷,她到底怎么了。第二天中午,我们听到一阵微弱的吱吱声,像受伤的小鸟。儿子迫不及待地去看,猬猬的身后多了两只粉红色的肉团,他们暖暖地互相依偎着,像粉红色的海参。我更加细心呵护刺猬一家四口,投食换水一点也不觉得麻烦。②对我来说,养宠物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儿子一时兴起,却会成为我的日常事务。那么最好不要太脏,不能麻烦,互动要少,万一放生了也不会太难过。选来选去,我们决定养刺猬。③最先接回来的是女生,叫猬猬。猬猬生于宠物店,我在一大堆毛刺球中一眼相中了她。她蜷缩在角落,毛色偏白,体形丰满。我们为她布置了一个最大号的整理箱,放上食盆和水壶。她很聪明,很快就熟悉了家里的环境。我早出晚归,她昼伏夜出。每个夜晚,她安静而孤单地闲庭信步,像个公主。儿子总是对我说,你看她多孤单啊,再买一只吧。④经不起儿子的反复劝说,我又订购了一只。男生来路迢迢,由苏州经快递小哥送达。盒子打开的时候,他惊慌失措,瑟瑟发抖,蜷缩成一个小球。儿子管他叫刺刺。⑤过来人说得一点没错,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对待刺刺,我们漫不经心得多。我不再百度搜索刺猬的习性,不再关心他白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刺刺比猬猬活跃,他努力地在整理箱的每个角落留下自己的印记。他去固定的地方吃食喝水,坚决不肯去固定的角落里排泄。⑥和人类一样,生生不息,用繁衍的欢乐抵抗虚无,这是本能。新来的家庭成员给大家带来了无穷乐趣。小刺和小猬一天天长大,从粉红色变成灰白色,软刺也变得坚硬起来。猬猬总是把两只宝宝牢牢地挡在身后,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有几次我试图拍张刺猬宝宝的照片,没等我靠近,猬猬咻地一下支棱起全身的刺,不断哼哼。母爱是天性,她在拼尽全力保护她的孩子。⑦初夏的一个早晨,我们发现刺刺不见了,整理箱里只剩下三个毛线团。我们翻箱倒柜,终于在沙发下发现了他,他自在地躺在角落,享受来之不易的自由。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爬出整理箱的,更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这个寻找刺猬的游戏让我们焦虑地玩了好几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刺刺大概是摸熟了环境,他每晚逃走,又会在清晨准时爬回自己的窝,安静地等待我们去发现他。他到底在做什么呢?是为自己寻找自由还是为母子寻找食物?我更愿意相信后者。有时候动物比人类更有感情,哪怕他们不说话。⑧与刺猬的互动完全超越了我最初的设想,这一家四口成了我们的牵挂,早也问候,晚也请安。谁说刺猬没有感情呢,他们就像幸福的一家人,互相关照,互相依偎。对于我们,他们竟然也卸下了软猬,有时,甚至容许我们去摸摸刺。⑨如今究竟是谁离不开谁,又是谁在陪伴谁?谁也说不好。但我深信,那是互相依偎的温暖。8.(4分)通读全文,根据文章情节,梳理“我”情感与态度的变化,填写在下面表格中。情节我的情感与态度刺猬生宝宝①养刺刺②找刺猬③刺猬卸下了软猬,容许我们去摸刺④9.(4分)文中称呼小动物猬猬为女生“她”,刺刺为男生“他”,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称呼?请谈谈你的理解。10.(4分)请结合全文回答“互相依偎的温暖”具体指哪些温暖?【答案】8.①细心呵护②漫不经心③焦虑④感动

9.①“她”和“他”是对人的代称,“它”是对动物的代称;②用“她”和“他”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刺猬喜爱的感情;③用“他”和“她”更能深化主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平等的关系。

10.①小刺猬一家四口间互相依偎的温暖;②我们对小刺猬一家的牵挂、照顾所体现的对生命的尊重、平等的态度所展现的人性的温暖;③我们和小刺猬之间从陌生到互相信任的温暖。【解析】8.考查对人物情感态度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第一空,由第①段“我家刺猬生宝宝了。那一天,猬猬完全不吃不喝,躲进窝里不肯出来。我很纳闷,她到底怎么了”可知,写的是“我”家刺猬生宝宝了,“我们”对她的呵护很细心;第二空,由第⑤段“对待刺刺,我们漫不经心得多。我不再百度搜索刺猬的习性,不再关心他白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可知,写儿子觉得一只刺猬太孤单,于是我们又买了一只,取名叫“刺刺”。对待刺刺,“我们”漫不经心得多;第三空,由第⑦段“初夏的一个早晨,我们发现刺刺不见了,整理箱里只剩下三个毛线团。我们翻箱倒柜,终于在沙发下发现了他……这个寻找刺猬的游戏让我们焦虑地玩了好几天……”可知,“刺刺”竟然失踪了,“我们”很焦虑;第四空,由第⑧段“与刺猬的互动完全超越了我最初的设想,这一家四口成了我们的牵挂,早也问候,晚也请安,投食换水一点也不觉得麻烦。谁说刺猬没有感情呢,他们就像幸福的一家人,互相关照,互相依偎。对于我们,他们竟然也卸下了软猬,有时,甚至容许我们去摸摸刺”可知,写“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刺猬也是有感情的,于是对他们更加细心照顾。对于我们,他们竟然也卸下了软猬,有时,甚至容许我们去摸摸刺”,“我们”很是感动。根据分析提炼概括即可。9.考查代词的用法。“他、她”是对人的代称,分别指男性、女性;“它”指代除人以外的各种生物等,一般用来指“动物”。文中把刺猬用“他”“她”指代,而不用“它”,这是把刺猬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手法,并且将他们当作人来称呼,亲切自然。表现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也体现了作者平等地对待小动物,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情怀;“刺猬”就是家庭一员,深刻揭示了人与动物平等、和谐共处的主题。10.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①段“儿子迫不及待地去看,猬猬的身后多了两只粉红色的肉团,他们暖暖地互相依偎着,像粉红色的海参”可知,“互相依偎的温暖”指小刺猬间互相依偎的温暖;结合第⑦段“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刺刺大概是摸熟了环境,他每晚逃走,又会在清晨准时爬回自己的窝,安静地等待我们去发现他”,第⑧段“与刺猬的互动完全超越了我最初的设想,这一家四口成了我们的牵挂,早也问候,晚也请安,投食换水一点也不觉得麻烦。谁说刺猬没有感情呢,他们就像幸福的一家人,互相关照,互相依偎。对于我们,他们竟然也卸下了软猬,有时,甚至容许我们去摸摸刺”可知,“互相依偎的温暖”指“我们”和小刺猬之间从陌生到信任的温暖;也体现我们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世间万物平等的态度,是一种人性的温暖。(16分)(2023云南文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谁的微信蒙福森(1)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2)“老爸,下班了?”(3)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您和老妈还好吗?”(4)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5)“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6)老高有些茫然。(7)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8)老高蒙了。(9)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要钱了吧。(10)“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11)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12)“当然是现在啦。”(13)“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14)“好。你什么时候下班?”(15)“十二点。”(16)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17)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18)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19)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20)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21)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22)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23)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24)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25)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26)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27)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我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28)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29)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30)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31)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32)“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33)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34)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少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35)“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36)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37)“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11.(2分)根据提示填空,完善内容概括。老高收到儿子要钱的微信—①

—②

—老高冒雨前去看望父亲12.(3分)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窃笑”一词的含义。13.(3分)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4.(4分)文章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就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15.(4分)这篇文章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你觉得可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做出哪些努力?【答案】11.

老高识破要钱的是骗子;

老高与妻子对话后内疚反省

12.“窃笑”是老高的心理描写,在此刻他已识破发微信的不是儿子而是骗子。表现出他内心识破骗子的得意和对儿子的不满。

13.这个句子是环境描写;表面上写黄昏时的电闪雷鸣和滂沱大雨,实际上写老高深刻反思之后内心的凌乱与悔恨;为后文老高冒雨去看望父亲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4.老高冒雨看望父亲,任泪水在脸上流淌,写出了老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正,深化了文章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文章产生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5.子女父母之间沟通少,有隔阂,有代沟;作为孩子,应当主动找父母沟通,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孩子应多理解父母,多主动从情感上关心父母;孩子应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能抓住关键词“沟通”“理解”“关心”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1.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第一空:分析题干填写“老高收到儿子要钱的微信”之后的事情。根据第(20)到(26)段的内容可知,老高怀疑自己遇到了骗子,与妻子商量,并通过辅导员联系儿子证明了给自己发微信的人是骗子。①空填写老高识破要钱的是骗子;第二空:分析题干填写“老高识破要钱的是骗子”之后,“老高冒雨前去看望父亲”之前的事情。根据第(28)到(32)段的内容可知,老高听到了妻子桂芬的话之后心绪复杂,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②空填写:老高与妻子对话后内疚反省。12.考查词语赏析。文章第(11)段“老高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中的“窃喜”是对老高的心理描写。根据第(9)段“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要钱了吧”和第(27)段“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我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可知,老高在此刻就已经发现这个关心尽自己的人不是儿子,是一个骗子。窃喜一词表现出老高的得意和对儿子冷漠聊天的不满。13.考查环境描写。划线句“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为环境描写,写出了黄昏时间,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的场景。与老高的自我反省后内心的情绪复杂相照应,暗指老高内心的悔恨。根据第(34)到(37)段的内容可知,老高在懊悔之后冒雨去看望了自己的父亲,并留下了激动地眼泪,此句为下文做出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4.考查结尾作用。根据第(34)到(37)段的内容可知,老高冒雨看望父亲,并不由得流下眼泪。老高通过这件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和弥补自己的错误,使的文章主题更加深化;文章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就戛然而止,使读者浮想翩翩,不由得会思接下来发生什么故事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流连忘返,意味无穷。15.考查文章的启示。根据第(27)段“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可知文章体现了子女与父母沟通少的问题,有隔阂与代沟。解决方案双方应该主动去关心和联系。孩子多向父母寻求经验和听从建议,多回家探望父母,看望他们的身体健康。父母应该理解孩子,支持孩子正确的思想。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10分)(2023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节选自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乙】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④!”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节选自《论语·学而》)注: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④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16.(2分)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是生气、恼怒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君子应有足够的气度。B.“温故而知新”中的“新”指新的知识,这句话意思是多温习新旧知识,就能当别人的老师了。C.“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在这里有“疑惑”的意思,表明只思考不学习还是有疑惑的。D.“鲜矣”中的“鲜”是“少”的意思,突出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很重要。17.(2分)把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3分)孔子说“从心所欲”是过毫无拘束的生活吗?请联系文本说说你的理解。19.(3分)两个文段都提到“君子”,请概括孔子所说的君子品格。【答案】16.B

17.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替别人办事情是否全力以赴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讲信用呢?师傅传授我的功课(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18.不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并不是毫无拘束,而是“不逾矩”,即在不超过做人规矩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的自在生活。任何时代,人们要过自由的生活,必须要遵照国家法律和人文道德的约束。自觉约束个人的行为,才能过有秩序的相对的自由生活。

19.君子品格:①做人坦荡,心胸开阔,宽容大度。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③艰苦朴素(不注重物质享受)。④做事敏捷,脚踏实地;言语谨慎,不夸夸其谈。⑤走正道。虚心好学。【解析】16.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句子。B.“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新”指的是新的理解与体会。这里理解为“新的知识”不正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多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这里“多温习新旧知识,就能当别人的老师了”表述不正确;故选B。17.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而:连词,表转折,却。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乎: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18.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甲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越过法度和规矩”可知,这里的“从心所欲”也是需“不逾矩”,因此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是过毫无拘束的生活,而是到了七十岁思想境界变得更高了,已经形成了习惯,就算没有约束,也不会越过法度规矩;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自由的生活也有前提条件,即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不违背人文道德,能自觉地做到自我约束,才能拥有相对的自由生活。19.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甲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知,君子在学习上自律,在别人不了解自己时也不恼怒,可见君子做人坦荡,心胸开阔,宽容大度;结合乙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知,真正的君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结合乙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知,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谦虚好学,概括即为艰苦朴素;做事敏捷,脚踏实地;言语谨慎,不夸夸其谈;走正道;虚心好学。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乙)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4分)(2022四川成都·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湖上(南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20.(2分)说说诗中使用“乱”的妙处。21.(2分)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中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答案】20.“乱”字不仅形象的描绘出树丛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态画面。

21.愉快、高兴;“人意好”或“好”。【解析】20.考查炼字。“花开红树乱莺啼”,意思是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一群黄莺儿乱啼。这一句从气氛上烘托出西湖春天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开”而使树显得红得耀眼,点出游湖的节令是春意正浓之时,同时又从视觉角度照应诗题,说明观景之人正在“湖上”。“乱莺啼”从听觉效果上更进一步渲染春天热烈的气氛。这里“乱”字用得很好,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那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给春景又平添了几分魅力。21.考查诗歌情感主旨。这首诗前两句描绘西湖春天的繁华胜景:繁花似锦,团簇如树,群莺欢叫,岸边草长,湖面平静,白鹭翻飞,勾画出一幅西湖春景图。后两句由景到人,游人荡舟遣兴,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写出了南宋时期西湖游览的盛况。“风日晴和人意好”,“人意好”的意思为“人的心情很好”,直接表现出了游人很愉快的心情,同时结合诗句“夕阳箫鼓几船归”可知,通过游人回去的时候,兴致还很浓厚,从游船中传出箫鼓的声音也能侧面分析出游人的心情很高兴。三、作文(任选一题写作,共50分)22.(1)(2023广东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请以《我的心里暖暖的》为题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2)(2023山西忻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点亮你成长的轨迹。请以“__________,陪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和校名。(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1)【答案】例文我的心里暖暖的窗外依旧是丝丝秋雨,秋风打着卷儿,一溜儿吹在玻璃窗上,带来些许凉意。我的思绪飘飞到了一年前……卷子发下来了,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考试啊,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千万,千万,千万……颤抖着双手,打开那张既想看又不敢看的“判决书”。完了!我瘫坐在座位上——74分!秋雨沙沙作响,如泣如诉,我的心也似那风中起舞的落叶,飘飘忽忽,晃晃悠悠。我恍惚觉得似乎连大自然都在嘲弄着自己。我气恼地抓起那张卷子,干脆揉成一团,一股脑儿塞进书包,随后双手抱臂做阿Q状,苦笑几声,索性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吧!谈何容易呢?爸爸的“火眼金睛”早就洞察了一切。“今天脚步那么沉,考试啦?”“嗯。”“考了多少呢?”我没好气地回答道:“74!”如我所料,爸爸让我拿出试卷。他把试卷在桌面上抚平,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讲解。不知怎的,我却走神了。看到他这些年骤添的根根白发,透过头发还可以看到发亮的头皮。从后面看,显得脑袋很大,头发很卷,有几根因为常年戴帽子的缘故,还翘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猛地回过神来,静静地、认真地听着。瑟瑟的秋风中,你可以看到一束橘黄色的光透过一扇小窗户,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夕照里有两个人影:一个胖胖的,手中比划着;还有一个小女孩儿的身影,撅着屁股,一手托着腮,眼睛入神地看着,也不时插上几句,频频点头。那个小女孩,眼前不时闪耀着阳光下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题目一直讲解到深夜,我坐下来静心思索着。笃、笃,爸爸敲着门,他端着一杯牛奶,对我说:“天晚了,喝了牛奶就睡觉,快喝了吧,啊?”我转过脸,点了点头:“嗯。”哦,爸爸,你可知道,我转过脸,是为了不让你看到我眼中溢满的泪水?秋风阵阵,寒意依旧,那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温暖着我的心田,照亮了我的记忆。我的心里暖暖的,充满心头的那一种温暖,驱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严寒。【解析】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首先要理解“暖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