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比n还n格式再考
名词前的副词典编纂(湘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列出了在五种语言实践中,在名词之前的副名词的组合的例子。通过对各种形式的解析和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名词的功能,并确认名词不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代理功能。进一步澄清名词不能转化为语法特征。文章将其中D类例句界定为名词活用作谓语动词,用例有“那个人比主任还主任”,1是“S比N还N”格式(这是格式的完全形式,也常典型化成“比N还N”),但只是匆匆带过。格式中“还”后的名词固然不应再视为名词,但拙文仅以副词偶然的“活用”作结论,分析却失之粗糙,故以此文对“S比N还N”格式再作讨论。一、“比n还n”格式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副词词条“还”下列举了“还”的表示平、扬、抑三类语气的情形,第2类“表示扬的语气,把事物往大里、高里、重里说”,以“比N还A”格式为例,如“场上的麦子堆得比小山高”“二勇比他哥哥大勇壮”。2这是副词“还”的规范用法,遵循了副词不修饰名词的法则,句式“比…还…”中,副词“还”只与谓词语即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组合,如“高”“壮”等。由此形成“比N还A”的常规格式,可实例化为“比钢还硬”“比虚无还少”“比电脑还算得快”“(抑郁症)比癌症还严重”等。格式主要完成对两个相关事物的比较,由介词“比”引出比较的对象“N”,通过比较,突出和强化被比较事物的某种特质,因此副词“还”后必须有一个表示比较结果的谓词语,一般都是形容词如上例中的“硬”“少”或形容词性词组如“算得快”。“比N还N”格式却与其不同,副词“还”后不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而是名词,且是将介词“比”后的名词再重复使用一次,形成一种偏离常规或规范的组合。因而“S比N还N”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变异格式,格式可实例化为“比曹操还曹操”“比阿Q还阿Q”“比禽兽还禽兽”等,常见于各种语言环境如口语、文学作品、网络之中,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如例:⑴她的绰号叫大洋马,其实她的脾气比大洋马还大洋马!她的妈妈是个裁缝,心挺细,只是她的脾气不随妈妈,而随她的爹。爹爹是个打铁的,抡起铁锤就是一阵猛砸!(《长城》1999年第6期109页)⑵“赶快离开这穷窝窝子。”“营业部主任”边洗脚边发牢骚,“这儿他妈比劳改队还劳改队”。(张贤亮《绿化树》)⑶香港明星追忆不文·狄波拉:他比浪子还浪子。(2004年11月25日08:55新浪娱乐)⑸那人比牛还牛。(口语)⑺好就好在这小菜场和早点摊,都在她住宅楼的斜对面,而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摊主,在经营这种小买卖时,总是麻利得比电脑还电脑。(《花城》1993年第2期71页)⑻他们(指四大名旦)在舞台上塑造的女性形象尽管身份、性别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有的,那就是在台上给人的感觉“比女人还女人”。(《北京日报》2002-04-14)⑽那还是“伙食团”最红火的时候,省城报社的记者来照相,主副食花样多达三十多种,真是比共产主义还共产主义,赛过天堂里的天堂,坐下来随便吃,只别往家里拿,吃进多少由你!(《收获》1999年第3期71页)⑾这个贺芳才进城几天啊,比城里人还城里人,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子急于被城市认同的急噪声。(《人民文学》1996年第8期13页)⑿比经典还经典SuperGrip复刻登场(/brand/hot/2004-06-21/209111.html)从语法平面说,“比N还A”是常规组合,为常式;“比N还N”属于超常组合,为变式。变式“比N还N”也可以转换成常式“比N还A”,如“比大洋马还急噪”、“比电脑还算得快”,但两个格式的构成成分毕竟不同,“比N还N”与“比N还A”并不等值,“比N还N”另有其不可替代的语用价值,研究“比N还N”的变异用法对探讨语修结合等问题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二、“非同源”的构成分析变式“比N还N”这个超常组合并非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格式中的各项成分也不是偶然相遇临时组合,而是有其一般性的组合要求和规律。(一)s与n的关系完全形式“S比N还N”中,S是被N陈述的对象。格式成立的条件是,S与N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相似性且在某一相似点上超过了N,但S不能等于N。如⑸的“那人”相似于并强于牛的某种特性,但不等于牛;⑺的“摊主”经营的动作像电脑一样麻利快捷,甚至超过了电脑的麻利快捷,但不等于电脑。很多时候,S与N具有种属关系,或N为S中一类,如⑷的“肤色”和“黑”,⑹的“女人”和“淑女”,而S的特性比N更为突出;或S与N为同属大类中的不同个种,如⑻的“他们(指四大名旦)”和“女人”。(二)情感评价的增强“还”是语气副词,也是程度副词。“S比N还N”的“还”强调S比N的程度更高、更大、更深、更重,因此须重读。沈家煊先生在《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一文中指出,表示比况的“X比N还N”句式中的“还”增加了语法结构以外的新信息,表明说话人的评价色彩,表示的是元语增量,增强信息度。3语言使用者以这个表示元语增量的“还”表明对陈述命题的主观评价,并制约N的性质的细节显现。“还”覆盖的程度范围具有模糊性,使“比N还N”语义上具有灵活性,是一个相对程度深的范围,起强调作用。由于“还”负载了语法结构以外的语义信息,因而在格式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三)“s比n更宽容”的“n”“比N还N”中有两个形式相同的N,为方便表述,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将前N和后N分别临时记作“N1”和“N2”。1.关于具信息特征的nN1在“比N还N”中作介词的宾语,是用以比较的客体,即表指称。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进入“比N还N”充任N1,能进入格式的名词N1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第一,N1所表示的事物应是知名度高,而且为人们所熟悉。作为比较的客体,N1的作用是为所比较的主体提供某种参照说明,它像比喻句的喻体一样必须是人们熟悉的事物。某些时候N1并不广为人知,但在特定语境中语言接受者已有所了解,具体说,对用以比较的客体及其属性已在上文有交代或前言有涉及,否则整个格式就失去了比较的价值。第二,N1所表示的事物必须具有明显的或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为N1所独有或为N1最为集中典型,因此一般为专有名词或类指名词,前者如⑴的“大洋马”,⑽的“共产主义”,是专有名词,后者如⑶的“浪子”,⑹的“淑女”,⑾的“城里人”等是类指名词。第三,N1作为用以比较的对象,必须是确定的,从语言层面看也是明确的。如⑵“比劳改队还劳改队”中的N1指的是犯罪人被审判后服刑接受劳动改造的场所,且特别指“文化大革命”这个非正常时期的劳改队。2.维的称谓功能N2在格式中作述语,旨在揭示所指称事物的某种属性特征,表陈述。N2形式上是名词,实际上已经谓词化了,已由事物范畴转入了性状范畴,具有了类似动词或形容词的陈述功能,与副词“还”构成状中短语作述语。N2的句法功能谓词化是由于如下原因:第一,常式“比N还A”为强式,对其变异格式“比N还N”有类化作用。这种格式的类化以人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为基础。由于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总是以“比N还A”的方式去理解其变异格式“比N还N”,如我们都会根据特定语境把“比傻根儿还傻根儿”变换为“比傻根儿还憨笨”一类句型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即将N2谓词化为“憨笨”等意义的形容词。第二,由于副词“还”的规约,N2的功能发生了游移4,偏离名词而移向形容词或动词,部分失去名词特质而部分具备形容词、动词特质,语法分析N2为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或动词。3.初代产物的属性不同实际上,“比N还N”中的两个N只是形式上相同,内涵却是不一样的。N1具有的是N所指的本质义,N2是指N的附加义或外延义;N1明确指称人物或事物,N2笼统表示人物事物的特质属性。如在“比N还N”中,N2是格式的语义重心,强化了N的色彩、状态和性质,而且N2表述N的事物特性不受种数限制,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兼容。当N1指称的人物事物在同类中为公认的典型代表时,N2表达的事物特性一般较集中,且不需上下文语境制约就得以激活;如当N1泛指某类事物人物而其共知性或典型性稍弱时,所表述的事物常具有多方面的属性特征,N2需要接受规定语境提供的外部条件制约,而且常是部分激活。如⑼比“价格屠夫”还要“屠夫”,“屠夫”比喻价格低廉,给市场的杀伤力强,该特质依靠上文提供的外部条件如神舟电脑的迅驰笔记本号称“价格屠夫”杀手,价格最低廉,大亚东海却更便宜等得以激活,因此实现了格式真值;如⑵“比劳改队还劳改队”中的“劳改队”具有犯人集中、没有自由、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等属性,上文“穷窝窝子”的规定语境,使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属性被激活。三、语言及其音乐功能满足了构成条件的“比N还N”实例在一定语境中使用,使几种修辞格得到生动的运用,传递了更多的语言信息,有积极的表意功能,能收到“比N还A”格式难以替代的表达效果。(一)N指称的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已经是该类事物中程度很高并且显得很突出的,运用“比N还N”格式后,更将所陈述的主体S往大里说,往重里说,或往小里说,往浅里说,总之往事物的两个极端说,S比N还N,比较的主体超过了比较的客体,所以总是表现夸张意味,S被夸大了,但夸而不过,收到了突出强调的表达效果。如格式“比N还A”有时也能表现夸张意味,如“比钢还硬”“比虚无还少”“比电脑还算得快”,但其夸张效果简单直白,与“比N还N”相比须打折扣。而且不是常效,如“抑郁症比癌症还严重”,“大圣当年若存在,不闹天空,比我们还自在哩。”(《西游记》)这些实例都不能说是夸张。(二)“比N还N”中的N所隐含的属性可多种兼容,具有笼统性特点,使格式表意蕴涵丰富。如⑾中的“比经典还经典”,表现SuperGrip复刻鞋的性状特征,不是明白地言传哪一种或哪几种,却以“比N还N”格式任人意会其鞋款的传统、正宗和权威。与“比N还A”相比,简洁的语言中蕴涵了更丰富的信息量。(三)“比N还N”格式以名词N2用作形容词,比“比N还A”格式直接用形容词更为表意生动。因为形容词表示的性状是抽象的,难以在人脑中形成具象实体,而用具有这一性状的实体词名词直接表述,如⑼将大亚东海直降价格赋以凶狠的屠夫形象,直观、形象,具体,更易被人接受。且格式将名词N同形反复,使结构形式别致、活泼有趣。(四)“比N还N”格式的“N”同语反复,使句式别具琅琅上口的音韵效果,类似于音乐中的“复沓”,语言施动者通过这种物理作用强调其话语内涵,给予受话人强烈印象。在这方面,“比N还A”更是相形见绌了。四、变式的一般法目前,学界对“比N还N”格式研究不多。语法上因为“比N还A”才是常规句法格式,人们一般对其有较多注意,却不大看重“比N还N”这类超常规的变异格式;修辞上又因为“比N还N”是一种特殊句法格式而不太重视。然而,语言实践中,“比N还N”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语法结构形式,有很强的表现力,成为了事实上的常式。从理论上分析,“比N还N”格式的成立对其各项构成成分有条件要求,这些条件形成了格式的自身法则。不合法则的组合不能成立“比N还N”格式,如一般不能说“比杯子还杯子”,“比观点还观点”,因为“杯子”“观点”不具特别突出明显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比N还N”格式已经相应地从变式升格为常式。我们认为,修辞上的变异用法总是以语法上的常规用法为基础的。变异是对常规的积极突破,任何变异形式都有其对应的常规形式,否则这种变异就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因为变异必须以人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为基础,这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表现为格式的类化作用。类似的变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院劳动合同模板
-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
- 酒水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物理真题:2024年高考辽宁卷物理真题
- 2024年中考物理(长沙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进户门购销合同
- 2025标准网站开发合同
- 2025软件购买合同
- 育儿嫂家政服务劳动合同协议
- 技能培训对员工职业素质的影响
- 音乐教学集训课程设计
- 肺切除手术的术前评估课件
-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件
- 护士的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强化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不良反应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
- 2021上海春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怎样做与成为什么样人)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杨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体育馆改造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